
日志列表
-
批评话语-------关于作品<乱> 无名氏 (2008-07-13 09:25:14)
远东河马 (辽宁) 发表于 2008-08-29 评论: 2
批评话语-------关于作品<乱> 无名氏 (2008-07-13 09:25:14) <script>[script]null[/script]</script>标签:批评家 小说 杂谈 你的同志 读你是痛苦的 读你是痛苦的,我仿佛看见你 在昏暗的地洞里凑... ...全文
-
魔鬼图章
张伟良 (北京) 发表于 2008-07-20
魔鬼图章 衬布,为补充白昼做准备 从午夜较晚的回旋,我上衣的风 充满音乐 黑色袜子飞舞 他们圈着红笔的面孔,淤积结膜炎的护岸 当然诗人说:只有魔鬼能吃掉魔鬼 我选好了一棵枫树的烹调方法 慢慢熬煮飨宴 晚霞的伤残,不离开,那些内聚杂质的圆饼 昨天死了红衣主教 我怀疑一个纵欲者的生命会有多久 在细菌奠基的两端,可以... ...全文
-
随意读冰夕 (诗评介)(图)
冰夕 (台湾) 发表于 2008-07-06 评论: 2 标签: 一树 冰夕 诗评介
隨意讀冰夕 詩評介--by一樹碧無情 《遺忘》 不肯承認的。喪禮隨影子在寂靜中茁壯並埋下後院每株焦慮的雛菊和著腐葉;往往稍一起風就活生嘔出無人認領的鬼日子可是你真的分不清那顆落單的頭顱該套在幾歲的身體上 《各自展開的黃昏》節選兩首石頭記 這回,我是歸人。 我去找過你了那裡只有... ...全文
-
程光炜等人对向天笑五首诗歌的赏析
●茶 她蜷曲着,无奈地躺在杯底 当滚烫的水,粗暴地灌了进来 那意想不到的激情,迅速打开 她最初的面目,鲜嫩,娇翠 一枚、一枚,舒展开来 叶子,在飘落中站立起来 作最后的挣扎,停顿,喘息 在杯底,又长成了一片林子 无人想到这唇边的美味多么绵长 像绿色的火焰,在静静地燃烧 舌苔在品味、在触摸、在打旋 第一次,都是第一次,在水中跳动 一枚叶子... ...全文
-
海子诗歌的思想价值定位
海子诗歌的思想价值定 位 &n... ...全文
-
心火
心火 安然/文 我在那遗忘的角落里 低首徘徊, 要同情这个国度还是谴责它的负义? 我的所爱 我的所恨 皆在于此, “我是回民”,这个问题 伴我一生。 做一名天朝的孤子 从不加入合唱。 孤独 把夜的冷、银的白 点一盏难眠的渔火, 所能照亮的 只是江湖之大悠悠我心。 ... ...全文
-
江非访谈:一块在夜间奔跑的大地(一1)
江非访谈:一块在夜间奔跑的大地(一1)□杨勇:广东诗人□江非:山东诗人写在前面的话: 清冷的小教堂、落日下光秃的稻田、装满干草的马车、吞吐麦子的收割机、长满杂草的院落、蜜蜂飞舞的油菜地、枯败的老井、地上的蚂蚁……江非的目光一一在不断地拂过这些卑微而黯淡且与他肌肤相亲的事物。我相信,在凝视这些事物的时候,江非的眼睛... ...全文
-
我另类集:《论我与诗的关系》(图)
yan08bin (四川) 发表于 2008-04-22 好评: 5 标签: 心情 诗歌 顾城 天气
最近在看顾城的精选集,我昨天在图书馆找北岛、找舒婷、芒克、艾青...当然还有顾城。一走进诗歌类的书架区,就感觉这里气氛“高”的很,倒不是此地的书比别处放得高,显而易见,束之高阁的含义我你都清楚。总体上看,我读的诗歌种类并不算多,除了上学书本中的,几乎就受益于我小姑和她... ...全文
-
汤养宗访谈:在诗歌第一现场,谁是更合适的?(一)
汤养宗访谈:在诗歌第一现场,谁是更合适的?(一)杨 勇:广东诗人汤养宗:福建诗人写在前面的话: 读汤养宗的诗歌,总会使人感觉到字里行间还有一个汤养宗,甚至是多个的一群。诗里出现的汤养宗,是过去的,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他们搬运词语,不停对质,在对灵魂的不断拷问中表达出对存在的犹疑和恍惚。这正如他在《大街》... ...全文
-
写作、翻译与语法
写作、翻译与语法张祈这本来是一个不应该成为话题的话题。因为纵然我们听说过很多格言,也没有听到哪一个作家、诗人或者翻译家这样声称:“我的作品是不讲语法的,因此它变得更有艺术性。”按照维特根斯担的说法,语言是有其法则的,虽然有时在具体语言运用实践中(如口语里),有的人会或多或少的不那么特别严守规矩,但那个法则是存在的。... ...全文
-
那道奢侈的诗歌盛宴
邓朝晖 (湖南) 发表于 2008-04-10
那道奢侈的诗歌盛宴 ——我市青年诗人邓朝晖参加青春诗会小记 对于写诗的人来说,能够参加一次诗刊社举办的青春诗会... ...全文
-
诗性氛围与当代诗语言在审美取向上的意象转换
符号学阅读─诗性氛围与当代诗语言在审美取向上的意象转换,以严忠政的诗为例一、雪狼、艺术性格与诗性氛围关于「雪狼」,诗人评论家严忠政,纪小样写于2004年十一月的评论文章「潜泳在诗的航道 --介读严忠政的《黑键拍岸》」,有这么一句令人感动的话──『只要一朝是船,就忘不了海的辽阔版图与大度苍茫。』小样果然是有心人,对忠政的... ...全文
-
惊蛰手记
谁在蛰伏,谁在自言自语 /雪硯 十月十二日 这两天,我翻阅了几本书,「星空无限蓝」〈罗门、张健/九歌〉、「众声喧哗以后」〈王德威/麦田〉、「鲜红的歌唱」〈沉奇/尔雅〉、「诗是甚么」〈沉奇/尔雅〉、「七里香」〈席慕蓉/大地〉。....『美』究竟是甚么?甚么让你产生『美感经验』?印象,是一种会自我延伸的心理作用,它掌握了多种层... ...全文
-
马建:“不应该被恐惧的文学”
马建:“不应该被恐惧的文学”张祈著名作家马建今年55岁,从英国伦敦回来,带着他的变短了的络腮胡子,背着他习惯的流浪者的行包。我在网上见过马建的照片,因此和他相识并没有特别生疏的感觉。马建是美国文心社员,文心社长施雨知道他要回到北京,便委托我们在北京的一些社员一尽地主之宜。因为不知道马建的口味,在选择餐馆时,我还是费了许... ...全文
-
作家,作协和中国当代文学
李大兴 (海外) 发表于 2008-03-12 评论: 32
—也评“中国当代文学是一堆垃圾”(2006年12月) (以下是2006年12月顾宾教授访谈引起大波时写的一篇随感,看到张祈兄又转顾宾采访,就转过来凑个热闹) 最近,中国当代文学成了恶搞的对象,连一位德国汉学家顾宾教授也来插一脚,弄了一篇题目为“中国当代文学是一堆垃圾”的采访,自然在海内外华人文化圈里引起一片哗然,估计难免激起民族主义... ...全文
-
海子活着和死后:人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
海子活着和死后:人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海子十五周年祭 张祈 文章或者书信节录。 “北京诗坛这个多产小霸权主义者的地方。关于海子最多的流行说法就是这一类(指海子创作难以为继,用死来提高他的诗。)”——骆一禾书信 “青海的诗人昌耀从1954年到1988年的三十四年间,竟没有一篇,也就是说三十四年间。... ...全文
-
海子诗歌艺术论纲
海子诗歌艺术论纲张祈一、远去的星辰 就像是一颗绚丽夺目的星辰,它在人们的眼前燃烧、闪亮,崩碎,但后再一次投入到无边的黑暗中,不知不觉间,海子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三年。 这十三年间发生了什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对于一颗投掷向永恒的心灵来说,时间的存在仿佛并不重要,因为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个可以用钟表来计... ...全文
-
关于好诗榜与庸诗榜的一堆风凉话
张祈 (北京) 发表于 2008-02-21
关于好诗榜与庸诗榜的一堆风凉话 张祈 大雪。冰冻。运输中断。几十万人滞留南方。而此刻在北方,一群诗人正因自己在“庸诗榜”的位置而不停争吵。——非亚 春节前后,热闹的事很不少。除了著名的“好诗庸诗”之争,还有更著名的“陈冠希的电脑”。几首残破的诗当然无法和众位女星的艳照相提并论,不过,两事件内... ...全文
-
张祈访谈:温暖孤独旅程
温暖孤独旅程 ——张祈访谈录 ■施雨 和张祈相识在网上,合作办《新诗歌月刊》也是在网上,平时他给我的感觉很沉静,有些羞怯。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他却表现出惊人的敏锐,细致和表现力,读他的诗歌作品,也很容易发现这些特质。张祈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以诗歌为命的人。在当下的诗歌环境中,... ...全文
-
诗人与宗教
诗人与宗教——兼评李建春的诗 张祈宗教诗人和俗世诗人文学与宗教是最能够潜移默化人心灵的两种事物,有时看来,两者在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方面起着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作为文学的“最高”体裁,诗歌与宗教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角度看,诗歌和宗教都要求对人心灵的净化,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终极信仰的询问,要求教徒或者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