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散文三篇

发布: 2011-11-17 17:56 | 作者: 帕蒂古丽



        到了稍大一点,男女自然分开,弟弟们盖一个被子,我跟妹妹喜欢去和母亲挤一个被子。小点的弟弟只好把母亲的怀抱让出来给我们,这样母亲也就自然而然地给小弟弟断了奶。那时母亲的肚子里恐怕已经孕育着更小的弟弟。
        虽然那个时候有的是棉花,用来给我们做衣服的花布和白洋布也不是没有,况且父亲是裁缝,即使那些布幅不够宽大,也是可以用他的老缝纫机来解决的,然而家里就是没有添过新被子。父亲说挤着暖和,还说,冷了就把炕烧得热一些,柴禾总是不要钱的,烧完了,还可以去野地里砍。
        倒是我家的大黑驴,每年到了冬天,父亲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它的背上盖上一条旧褥子。褥子底下任何时候摸上一把都是热腾腾,潮乎乎的。我们晚上捉迷藏手冻得冰冷时,就会伸进驴背上取暖,就跟我们把手伸进父亲的嘎吱窝里一样,热乎乎的。
        谁要是睡着冷,父亲的绵羊皮大衣就会加在谁的被子上。他总是说,人跟马啊驴啊都是一样的,身上压点东西自然就会热得出汗。我们都觉得皮大衣压着太重,不愿意一晚上都背着它睡觉,等被子暖热了,就把大衣掀掉让爹爹盖。爹爹说,他不怕冷,跟我们挤着睡身体火烫火烫的,小孩子火气好,他说我们一大炕孩子,都是他的贴身小棉袄和小火炉。
        那时候家里的被子,到了开春都是我一个人拆洗。被里子尤其难洗,要用家里的大铁皮盆子,担了河坝的水烧热了泡着,用自制的土肥皂一寸一寸抹个遍,哪一块漏下了,那块布照着太阳就不透的光,晒干了准会留下一块黄迹。留下的斑痕,要等到秋天等秋收空闲下来再拆洗,我每天铺被子叠被子时看到都要心烦一阵子。
        拆洗家里的四五床被子是件大事情,一般从拆洗到缝好,要花上两三天时间。被子洗好没干或者没缝好的那几天里,大家只好男的挤一堆、女的挤一堆将就将就。不愿意挤堆的,干脆就盖着棉絮睡觉,那些棉絮经过多少年与人体厮摩,已经发黄变旧变硬完全失去了弹性,盖上几个晚上,身上也不会粘上一丝棉花。
        褥子是交给弟弟、妹妹到河坝里去冲洗的。拿几块长的木板垫在河底,把褥子和淤泥隔开,再把褥子摊开在木板上,站上去用脚踩,把里面积攒了一个冬天,用火炕烘干了无数遍的大人的汗、小孩的尿,全部挤压出来,让水冲走。每次开春清洗被褥,弟弟妹妹在裹脚布里扪了一个冬天的黑黑的脏脚丫,在水里浸泡了大半天后,像去了皮的土豆,一下子变得雪白雪白的。
        褥子是一定要放进河坝里边洗边冲的,要想洗干净太费水,况且也用不着土肥皂去搓,最多把母亲生孩子和行经的血痕,拿土肥皂疙瘩多揉搓揉搓,即使留下了一些污迹,也无大碍,毕竟褥子是垫在身子底下的,这些隐秘的斑点懂事的大人和不懂事的孩子都不会去细究。
        况且即使把褥子上的斑斑点点清洗干净了,也难保下一个孩子出生时不沾染上血迹尿迹。我家的七个孩子(姐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都是在同一个被子里、同一条褥子上出生的。
        妈妈生孩子的那条褥子我们都认得,它每次都垫在母亲的身子底下,混合着洗不尽血迹和尿迹,那些血迹和尿迹,其实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命的痕迹。
        虽然妈妈每次生孩子时,褥子上总垫着厚厚的一层棉花,还是免不了血迹透过松软的棉花,浸到下面的褥子上。那些带着母血的棉花,最后跟孩子的胎衣一起,被父亲埋在后院干净的沙土里。
        也许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很难想象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的母亲,是怎么接二连三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她的意识弱得连她自己都需要别人来保护,很多时候,她处于连生活自理能力都基本丧失的状态,我们六个孩子却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而且在她的哺育中渐渐成人……
        我更加不了解的是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父亲,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他整整四十生活的对我来说,都只是一些传说、揣度和无法探究的秘密。我恐怕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他的一生了。我曾经写过一首《天堂的棉花》给在天国的父亲:
        
                          我出嫁的那一年
         父亲用嫁我的彩礼钱
                              在家门前开了一块荒地
                              他为了种上一大片棉花
                              用完了所有的力气
                          和荒草一起倒下
                          我跌跌撞撞赶回家
                              老远就见那片父亲翻好的地
                              荒在太阳下面
                              已错过了下种的时机
                              院子里静悄悄的
                              风不再像往日那般喧哗
                          母亲以手掩面
                              说父亲去了天堂种棉花
                              我抹一把眼泪抬头看天
                              天上开着白色的花
                              那是父亲的棉花
                          还是村庄的白发
                          棉花织成的纱
                              裹住了父亲的身体
                              蒙上了父亲的脸
                              父亲躺进了村后那块荒地
                              去看守他天上的棉花
                          我领着弟弟站在父亲的坟地
                          弟弟抱着高高的土堆哭了
                              正午的阳光从头顶上泼下来
                              把我和弟弟的影子压得很矮
                              像贴在父亲身体上
                          两瓣棉花叶子
                          阳光像父亲伸出的手
                              抚摸着我和弟弟的脸
                              暖得透心彻肺
                          我终于明白
                              我们这群孩子
                          才是父亲一生
                          御寒的棉花
        
        今年秋天,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开始住读,入学前带的都是很薄的蝉丝被。弟弟寄来的棉花,我做成了两床厚厚的棉被和两条加厚的褥子,分别寄给了在南方的两个城市就学的儿女。儿子说,他同学从没见过这么厚的被子。在新疆生活过的女儿很理解我的用心,收到被褥后,发信息给我:老家的棉花很温暖,浓浓的妈妈味道!
        睡进家乡的棉花里,就是睡进那些有关棉花的记忆里。那些用家乡的棉花做成的被褥,混合着北方秋天庄稼地里的气息和南方冬天的太阳味,再和以家人的肌香,我每天上床睡觉,都像是少女时躺进自家的棉花地里,棉花紫红的花秆间摇曳着斑驳的阳光,炸蕾吐絮的棉桃散发出女人身体最美妙、最隐秘的香气,那是北方大地上最纯净、最母性的味道……
        
        红楼嫁娘
        
        本以为这一生嫁给了红楼,谁知等待我的是一场盛大的离散。张翠华的那场婚宴,便是这场离散的前奏。
        张翠华出嫁那天,穿了一件与红楼同色的嫁衣,她戴着雪白的网纱手套,提着宽大的裙裾,看上去像是从油画中走下来的俄罗斯公主,背后那个大大的蝴蝶结,紧贴在腰的上部,像是一对天使收敛着的翅膀。我觉得那是世上最美的嫁衣,张翠华就是我心中的“红楼嫁娘”。
        可我知道,她脱去美丽的嫁衣后,就要远去他乡。她是在用与红楼缔结情缘的姿态,与红楼作别。
        那天做她伴娘的我,看她站在红楼的台阶上,喜滋滋地拍照留影,忽然克制不住一阵莫名的隐泣。
        或许,是她的幸福的笑容,触痛了我曾为爱所伤的敏感神经。
        或许,我有一种预感,一种有朝一日我也会嫁向他乡的预感。
        或许,那一刻的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样,再披美丽的嫁衣。
        或许,我在内心深处渴望着离开孤苦的境地,走得越远越好。
        或许,那一刻我感到内心被撕扯,一种感情上被切割的疼痛。
        或许,这一切都只是“或许”。
        或许,这些“或许”里,都纠结着一份我对红楼不舍的依恋。
        因为那时,红楼对于我,已经不只是一幢楼,而是威严的父、慈爱的母,是我心仪已久的爱人,任凭什么都无法离散我与红楼。
        要知道,深深地印在我心灵的胶片上的,红楼里的种种生活镜头,是我用了几滴热泪就可以感光的。
        一
        父亲去世后,接母亲同住红楼三年,对红楼我内心有很深的归属感。离开了大梁坡后,红楼就是我们唯一的家。
        那时,我出门赴宴,经常会给母亲带些好吃的回来,其中也包括翠华婚宴上的撒子和奶酪。看着病中的母亲坐在红楼的院子里,很满足地吃我带来的小吃,阳光透过林带里那排小榆树,一缕缕地洒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我心里就止不住一种强烈的依恋感,我一遍遍地默念:母亲,我会守着你到老,只要你在,红楼在,我哪里都不去。
        每逢假日,弟妹们从各处赶来,在红楼里过几天团聚的日子。
        那些天堂一样的日子,在一个冬天终于走到了尽头。
        母亲从红楼走失,弟妹从此四散。我想,如今我们都朝着各自命运指派的方向,走得这么远,母亲即使魂归红楼,也找不到远嫁他乡的女儿和远走四方的儿子们了。
        一场撕心断肠的离异,迫使我解除了与红楼八年的同居梦。我与红楼的姻缘,毕竟长于我那仅维持了一年多的尘世姻缘,对红楼,我自然有着更多的牵念。红楼的小平房里,曾住过我的母亲、女儿和弟妹们。
        每次从江南回乡,最想看见的必是红楼与女儿。而往往是见红楼易,见女儿难。红楼的门永远为游子敞开,去看女儿时往往遭遇的是门户紧闭,阻碍重重。
        想到女儿,便想起她与我和张翠华同住在红楼的小平房里的情景。每天早上,她用雪白的小手拍着翠华的香枕,对慵懒倦起床的翠华稚声细气地呢喃:“太阳起来了,阿姨,起!”我年幼的榕儿,我竟无奈地与她诀别,我竟与朝夕相处的红楼诀别。
        红楼是我曾经的家园,是我梦里向日葵一样灿烂、丁香花一样香甜的家园,红楼是被我日复一日的思念灌溉和活化,在我梦里中重新生长起来的、地理上和精神上合而为一的家园。午夜梦回,我经常看到自己的身影化成一缕旋风,向着寂美的红楼飞旋而去。

65/6<123456>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