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米 调
苏 炜



一开腔他就让我吃了一个大惊。

“你的钱包有着落了。”他很艰难地从裤裆边的口袋里掏出一堆生疏东西来,“你点点,少了一点什么。”

月光灰影下,天可伶见的,我总算辨认出来,那确是我的那个被大卸了八块的浑帐钱包。却不忙接手,盯着他:“是你干的?真高明。”我一时又想起了那位“阿克西”。

“噢,我吗?不排除这个可能。”这一回,他却没笑,沉声说,“是黑皮干的。我刚才就猜着了。下午人散了,我们站着说话的时侯。——拿着,”他递过手来,“黑皮恨汉人,特别恨你们这些酒足饭饱的什么丝路游客。”

“不必说恨,这么官冕堂皇吧,”我说,“碰到任何这种倒霉事的人,不过是那些职业小手们未加选择的选择对象而已,谈不上恨与不恨。”蓄压着的好奇心这时已经燃起我的一种近似挑衅的欲望,况且半天下来,我也丈量到了某一个可以“放肆”的边界尺度,便故意说:“你老兄,不会是以此为业的吧?不会是黑皮的小手后面——那只大手吧?”

他看我一眼,“好,麦克同志发起了革命阵营对反革命阵营的战略性反攻!”他用了一句文革术语。

我飞快地看一眼手上散了架的钱包,压制着心头渐渐升起来的如释重负的快意。那些于我至关紧要的护照、证件连同美元什么的,似乎毫发未损;大概只有那点人民币的零头,化作了傍晚那顿天上掉下来的羊肉泡馍。一时明白了黑皮大半天来对我的疏远敌意。便问:“米调,你说黑皮恨汉人,那你,不也是个应该遭恨的大汉人么?黑皮他,好像也是汉人的孩子吧?”

“他是我们汉人遗弃的孩子。”米调点上他的旱烟斗,一股辛烈的同样带酱味的烟气,在清寒的大漠夜气中袅散出某种魅惑的图纹,“我在吐鲁番遇见他的时侯,他正在帮毛驴贩子赶驴。他是内地支边的知青在新疆生的孩子,为了回城,刚出生就把他扔了。在跟我走以前,他已经在南疆的草原和沙漠之间的各个冬牧点流浪了好几年。”

“那潘朵呢?”

“你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哪。”他又冒出一句文革流行的毛诗词,“我是在青海和藏南交界的藏区遇见她的。她是一个喇嘛教的‘呼图克图’——大活佛的女儿。”

“大活佛的女儿?”我脱口而出,“不是听说活佛都是转世而来,不可婚娶的吗?”

“这就是她今天跟着我到处流浪的原因。”他顿了顿,“当然,她首先是我的梵文老师。”

“梵文老师?”冒出脑门的又是那个字眼:“信口雌黄”。我不知自己的嘴角是否又浮出了那一丝“小笑”,却分明感觉到,米调眼瞳里掠过一丝冷冷的敏感。想起潘朵那张皱纹密布却黑亮小巧、说不准年龄长幼的脸,便又问: “对了,你说的潘朵喝窑水长大,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笑了起来,“怎么样,革命阵营的攻势太凌厉了吧?”

云头遮住了月光。他的黑脸陷在天际墨色的波纹里,随着烟斗的吸吐一明一灭,象一块灰烬里的火炭。

“水,是这里的孽。”他说着,把一个巴掌伸过来。月光下我骇然看见:手心手背上,皮肤粗糙龟裂。每一根指头上的指甲都是残缺脱落的——那完全是一只与红柳疙瘩无异的植物性的巴掌。“都说大西北缺水。可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用手就挖出过十几口能出水的井,你说怪也不怪?虽然那些井里出的,常常都是不能喝的苦硷水,却足以证明,这里其实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下水对于眼下的大塔漠,就像一堆金子对于一个饿瘪肚子的穷汉一样,你说有意义吧它真没意义,你说没意义吧,它的意义可大了去啦!”

说到水,米调的话头像是荒漠上的干草一样被点燃了。“西北人爱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东。旱是你生来的命,水就成了你生来的孽。天水难求,就喝窖水呗。一年的吃喝洗涮,就靠那点积攒的窑水。可喝惯了窖水,人也懒了,地底下的好水就更找不着啦!都知道西北怪病多,我看这窖水,就是祸根子。——你看潘朵个子小得出奇不是?窑水缺矿物质,喝窑水长大的人,容易得矮骨节病……”

日后我稍加留心便注意到:在大西北凡有人烟的地方,都可以在村边屋后看见这种积攒天雨冬雪的土窑坑。窑底封上胶泥,夏天蓄尽天上落下来的几乎每一点雨滴,冬天背尽坡上的陈冰、路边的积雪。长年苦旱之中,就靠着这一点窖水度日。

他却突然打住了,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瞧我,越扯越远啦,该是我向你刨根问底的时侯——你好像听说过我?文革中,你算是北京哪一届的?”

一个隐密念头的驱动,使我不愿意让他知道我对“米调”已有的了解。便胡乱编了一个北京郊县中学的名字,并且把年份说低了两届。

他显得有点失望。谈话气氛一下子变得涣散起来。“今天太累了,”他淡淡地说,“本来我想仔细向你打听一下廖冰虹的。你是这些年来,我碰到过的第一个和她有过这样接近交谈的人。明天上路再说吧。”

这时我看见,潘朵的身影晃在地窝口黄暖的光晕里,四面张望了一眼,向我们急急走过来。

“索罗,索罗卡拉!”她急急地吐着变了调的汉文,“黑皮病了,好像还不是老毛病。”

好奇心显然把我变得太不识趣了。我用手势拦住了刚要抬腿的米调,勉力笑着:“能不能让我再问一个小问题?索罗卡拉是什么意思?你的名字,为什么又是——索罗卡拉?”

他冷冷笑了一下:“再说吧,明天上路再说吧。”



如果不是因为黑皮,我恐怕第二天就“出局”了——米调打算天亮后在“ 黄旗营”设法甩掉我,这是日后他向我坦白的一个不算小的“阴谋”。他说他一下子感到了对我的腻味——我的步步设防,我的“大汉人的无聊世故”,我的“假洋鬼子”+“丝路游客”的伧俗不堪的优越感,等等。我猜想,特别是那个吃力不讨好的“最后的小问题”,把我们的“索罗卡拉”激怒了,甚至是亵渎了吧。

黑皮病得不轻。伏身倒在土炕上,大口大口喘得厉害。我们进得屋来,他大概连对我这位“宿敌”的戒备或者仇视都没有力气表示了。米调摸摸他的额头,霍地站起来,脸上绷紧的僵硬,说明烧得不低。“从楼兰考古队要来的那些药,吃完了吗?”米调问。“吃过了,吐了一通,可是喘得更厉害。”潘朵说着,求援似地转向我,“平时他只是发低烧,从来不会这样喘的。”

我的医学家庭背景,每每在这种时侯让我得到某种出人头地的机会。我默默站在炕前,注视着半睡模样的黑皮,他的抽喘是波浪式阵发性的。拉过他的手把把脉搏,掌心烧得火烫,心律过速,那指头骨节的软搭搭和手背巴掌的粗拉拉,恰成一种对照。我说:这孩子属于过敏性的体质,恐怕是一种过敏性的哮喘。持续低烧说明身体内部有炎症,是一种肺功能长期衰弱的病状(“原子病”?),有两样东西也许是今天发病的过敏源:一是刚才打扫掸起的满屋旧尘土;二是傍晚那顿吃急了的泡馍——他刚才不是吐了一通么?

米调飞快地打量了我一眼,我其实咽下了后半节原因未说:还应该加上心理因素——为着一路上我和那个冤大头钱包,黑皮心里所郁结的种种不快。

随身备药已经成了我多年来出门的习惯。我打开背囊,想到刚才那个从这里失而复得的钱包,笑了笑,便仔细在那堆药瓶子里翻找起来。

黑皮小子,和你有缘。这是米调日后挂在嘴边的话。在当晚,这话可真算是说应了。我自己也正属于过敏性的体质,每年北美的春秋之际,花粉过敏、尘毛过敏,闹个没完没了。所以这一回出门,我恰巧把那管美国专治支气管过敏性哮喘的喷雾药剂带上了,另外,还有专为退热用的常用药“泰利诺”(TYLENOL)速效水剂。

我问:“有热水吗?”

潘朵慌忙递过一搪瓷口缸浑黄的热水。

我抱起黑皮,他抬眼见是我,极力想把脸别到一边去,脖项却软耷耷的没力气。我把几滴水剂的“TYLENOL”滴进他嘴唇里,让他就着热水吞下;然后在他波浪式的大喘间隙,让他张开嘴,把止喘的喷雾药剂喷进他的气管里。潘朵一直面容严肃地端坐在暗影里,紧紧盯着我的每一个动作。果然,不消一阵功夫,黑皮的呼吸平顺了,昏昏然熟睡了过去。米调探手摸摸他的额角,高热显然也很快退了下来。米调园瞪大眼望望潘朵。“真是的?真是的?”潘朵细长的眼睛溢满惊喜。我感到布满尘网的土屋,因为我的煞有介事的 “医术”,顿时变得生暖透亮起来。

米调笑道:“麦克,看你象真的似的,没准当过村里的赤脚医生吧?”他提起这些陈年旧事,象是说着眼前的光景。

“不瞒你说,真当过,还评过什么积极分子。”

“在西双版纳吗?噢噢,不,在海南岛?你告诉过我的。”

我笑道:“你好像对西双版纳特别感兴趣?”

“再说吧,明天路上再说吧。”这一回,他的话里少了那分冷淡。

“索罗卡拉,”潘朵这时又冒出了这个古怪的名字,“该睡了,让你的朋友也早点睡吧,同志你,”她显然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我,却是大半天来第一次向我递过笑容,“多亏你……你今天一定走累了吧。”

“你们先睡吧,今晚由我负责陪黑皮,”我摇了摇手中的喷雾药剂,“这药需要两、三个小时定时喷一次,才能最后把支气管的习惯性痉挛压下去。”

潘朵拉过两条发黑油腻的翻毛羊皮毯,随后把酥油灯拧灭了。我把那条毯子盖到黑皮身上,和衣躺了下来。地窝的黑影里印上了月亮的光斑,火炕口的暗红影子在哪个角落里晃动着,风声仍然象拉锯一样,在屋外的沙原上嘶吼。累。腿骨关节尤其感受到袭来的阵阵酥麻。却毫无睡意。几天来的奇特际遇过电影一样撩拨着我的神经,随后,便感觉到了炕上那一头的另一张羊皮毯里的异样动静。

米调和潘朵抱在一起,他们显然并没打算对我有所避讳,起先只是絮语低喘,随即便剧烈地、却近乎无声地翻滚起来。我听见了压在下面的潘朵低微的呻吟,却惊诧着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突如其来的特殊响动,带来本来应有的生理反应。暗影中,有一个蜘蛛网的游丝在低喘声中隐隐抖动。我莫名的笑笑,背转身去,不时睁眼看看侧边黑皮的动静。

夜里黑皮又急喘过一回,很快就被我喷进去的药剂压下去了。天亮前,朦胧中我感觉到炕那头的两个黑影又翻滚了一次,并且发出了低低的欢悦的声音。可是睡意把我沉重地压了过去,我只是随着那个似乎持续恒久的响闹声,做了一个怪梦——关于牦牛和骆驼的首领大战长安城什么什么的。待我在一片炫白的光亮中醒转过来,发现门外是一片刺眼的白光,身边的炕席是空的,昨晚盖在黑皮身上的羊皮毯盖在了我身上。米调和潘朵已经在地窝里收拾捆绑着什么,看见我爬起来,米调连连笑着:赤脚医生醒了,华陀再世了,伟大的新生事物胜利了。

“门巴,同志你像是雪山里下来的神手门巴呀,”潘朵鼻眼活泼地说,“ 黑皮好得就象没有发过病一样,该怎样谢你呢?”“门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我以后知道,在这荒沙野漠,没有比“门巴”更受尊重、更受称誉的了。

“黑皮呢?”我问。

“上阿妈家给我们那三条骆驼备上路的水和草料去了。”米调说,“一大早,就为我这回不让带他的库莎大鸟出门怄气呢。说不准回头的日子,我怕他把他的鸟老弟折腾坏啦。”

隐隐传来了脆沉的驼铃声,恍惚中象是当年海南黎寨里的打梆声,穿过岁月烟云飞来。我脑海里浮出了这两个奇怪的字眼:浪漫。我站在地窝门洞口伸了一个懒腰,只见满眼一片金蓝。大漠上的晨风干爽清冽,我闻见了从哪里飘来的烧煮青稞面的焦糊香气。

(一) (二) (三)(四)(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