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戏剧生活——马兰访谈

发布: 2013-5-30 20:10 | 作者: 沈睿



        采访者:沈睿,受访者:马兰(1)
        
        沈:你是怎么走向诗歌的?什么时候开始写诗?
        马:高中毕业后,开始看一些诗,那时买到流沙河编辑的那本“台湾诗人十二家”,很兴奋。有位老同学,也写诗,他给我看了几首地下流传的诗.,我感觉很新奇,偶然的机会,另一高中同学给了我一本"非非",一本"新汉诗"。我还有位好朋友文笔极好,属于那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博古通今,当时我写了诗,就寄给他看,他会提些意见。但我当时害羞,胆怯,少与外界交往,基本就在县城。十八岁时很忧郁,独自心怀不满,心忧天下。
        
        沈:我理解这点--我们二十岁时都害羞--没自信的要命!
        马:是,总感觉自己不如人.。大概也是从小几乎没有得到过鼓励吧.。一直在集体之外,没人对你抱有希望。
        
        沈:你怎么开始写的?第一次写诗写了什么?早期写的主要主题是什么?今天你怎样看你的早期的诗歌?
        马:刚开始写的那二年都是些烂抒情诗,什么给妈妈呀,给他呀,胡写了二年之后才渐渐有所进展,到了八五年,自我感觉稍好一些,但也是一个人写着。早期的诗歌我不喜欢,但回头看看也有意思,不愧少作。
        
        沈:你是少数民族吗?你怎样看你的少数民族的身份?为什么这个身份对你重要或不重要?
        马:少数民族是多数民族给的一个称呼吧。每次填表,我都填回族,因为父母是。成都有不少回民,这个称呼对我无利弊,至少现在看不出来好坏。我妈没退休前每月多六块钱的补助,文革时清油比一般人多二两。
        
        沈:你受过歧视吗?被骂作是回回?
        马:没感觉到,另外,我不说别人也不知道我是呀,感觉并非汉族,就有点另类的欣喜。
        
        沈:另类的欣喜--作他者为什么欣喜?
        马:与众不同。如果与大多数一样,也很难区别自己,但从文化上,我应该算汉族,使用中文,也少进清真寺做礼拜。
        
        沈:你的诗歌跟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马:说不清,但肯定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的生活没有诗的存在,或者说我写诗与我的生活无关,都是难以想象的,一种矛盾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沈:什么样的直接关系呢?
        马:不写诗,我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形态了。我喜欢操作语言的游戏,因为我的自信会一点一点地建立。其实从小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也不知我的这些诗歌是不是对他人有所用,但被人肯定是多么好的感觉。
        
        沈:生活在美国对你写诗有怎样的影响?
        马:在美国我不工作了,实现了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我有充裕的时间,而且上了网,办了网站,极大地影响了我写诗,因为一下子就发表了:))这太神奇了。
        
        沈:除此之外,生活在美国对你写诗还有怎样的影响?
        马:其实有时候想,如果不出门的话,就象在国内的家里。因为不事生产,没有深入美国的社会,我所接触的美国,间接来源于电视,电影,除此基本就是校园的学生,学者,这是一个偏小的圈子。在哪里有一个问题:何处是家园?
        
        沈:所以,你觉得在国外住对你的写作没有太大影响吗? 为什么?
        马:最大的影响是网络,能快速地交流,且发表,不通过层层的编辑,出版系统,只要你轻轻一按健。能上网查找到不少诗作,信息时代了呀,真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呵呵。
        
        沈:你怎样写一首诗,从语言开始还是从意象开始?
        马:都有,有时候突然有一句话,有时候就是一个意象,但经常是语言,然后由语言去组织意象。
        
        沈:你的诗歌与整个诗歌状态的关系?你怎样定位你的诗歌?特别是在诗歌如此散漫的今天?
        马:定位诗歌是他人的事,我无所谓。不知道有没有关系,诗坛要入会吗:))谁是帮主?:))
        
        沈:我觉得写作有一个位置问题,地理的,心理的等等。你怎么定位自己呢?
        如果真要定位自己,我给自己带一顶帽子:女诗人,从性别定。地理可以指向海外。
        
        沈:你的读者是谁?
        马:不知道有几位读者,他们在哪儿,反正你算一个了。
        
        沈:你想象的读者是谁?
        马:不怎么想。如果写畅销小说,我会想读者的问题。
        
        沈:难道写诗没有吗?
        马:不赚钱的事就不会考虑市场,读者是市场的事。你感觉呢?
        
        沈:我觉得写作是有想象的读者的。
        马:我可能自恋吧,少考虑读者。
        
        沈:国外的诗歌你喜欢谁的,为什么?
        马:艾略特的“荒原”“四个四重”现在读起来仍然诗性的光芒不减。
        写“看黑鸟十三种方式的”斯底文斯,他教会我们多元化:))每一件事,每一个物品都有不同的方式去表达。狄金森,她简,自我,疯狂,抒情,黑暗。还有最近看的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该。他象寓言一般。当然包括普拉斯,她是教母级。
        
        沈:你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你怎么知道那是好诗或坏诗?你的标准是什么
        马:语言有无想象力,有想象力、诗意的新句子,自认是好诗。好诗的语言是一种直接又令人回味的语言.,有力量又温情。比如说,陆忆敏的"美国妇女杂志"。整首诗的语言干净,简单,无繁杂的意象。最后一句,特别有力量。她的节奏掌握的很好,一气呵成且能收发自如。"我站在你跟前,已洗手不干",不大叫大喊,只是呻吟般的歌唱。
        
        沈:你对中国当代女性诗歌怎样看?女性诗歌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马:感觉她们都优秀,写出了很多好诗。这个名单可以开一串。她们的创作活力其实远胜过当代男诗人。女人天性更接近诗歌。诗歌可以属于女人。
        
        沈:真的? 为什么?
        马:你看,几千年来妇女诗少,我们所读的唐宋诗歌,没有女性诗人。大量的闺阁诗还是男诗人仿作。但只要女人识字,开始写作尤其是诗歌,她们的天性就发挥出来了。因为诗歌是感情的.,是灵性的,不是哲学和数学等。女人神经质,异想开天。这些都是写诗的天份。
        
        沈:是因为女人的身体吗?所以她们神经质?
        马:女人的身体是奇妙的,有月经,子宫,这套孕育生命的系统。我对我自己的身体认识很不够。当然有不少优秀的男持人,只是我自己更愿意读女人的诗。男人写的书太多了,从小就读。在男人写的书中影响下成长,所以这几年就少看男人的东东。
        
        沈:你理想的诗歌是什么样的?
        马:问题太大了,有点超出我的理解力。因为有时想长处和短处往往不可分。
        
        沈:你想写什么样的诗歌?
        马:优秀的诗歌,有自己声音的诗歌.
        
        沈:何为优秀?
        马: 人一看,就能区别。八十五分以上))
        
        沈:你觉得身体写作和诗歌的关系是什么?你是否也用身体写作?
        马:身体写作的含义是什么?从物质上来说,用手(写字,或按健)用眼晴看字都在用身体,但近年来的身体写作似乎是指性。身体就代表性。性当然在身体里,性感却更为广泛。
        
        沈:你刚才说女人天生是诗人,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吗?
        马:是。但当下对身体写作的定义就写性,直接的性,但身体应该可以更广阔,我们有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我们有手有脸,我们有着神秘不可言说的感觉,我们呼吸,而且女人身体比男人更有曲线,凹凸不平之处,似乎诗意必现。
        
        沈:你怎么看写性呢?
        马:我对性抱有好感,谁不喜欢性呢?以前都是男人在写女人的性,现在女人总算自己写自己了,这满好的,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多。
        
        沈:在一个诗歌越来越边缘的时代,你用诗歌达到什么目的?
        马:因为自己本来就是一个边缘的人,所以不在乎边缘。唯一的目的就是满足虚荣心。我也能写诗,好象就这样。即不赚钱,又不以此艳遇。不过,收到集子里去,还是感觉好。
        
        沈:你认为谁在边缘?你为什么认为自己在边缘?
        马:难道我进入主流了?:))当然所谓主流,边缘就是自我设定,或者由评论判别,就象民间和知识份子。我先自定义在边缘。
        
        沈:边缘有什么好处??
        马:人少。从某种程度空易被区别,主流人多势众。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