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稍后的午餐(上)

发布: 2011-12-08 20:31 | 作者: 孙亮



        
        他就这么在笔直而去地马路,慢慢地骑行了一段。没有撞上他物,只是从路中央骑到了一边。在前面的路口,他停住了自行车,一只脚踏着便道沿,伫立。人们盲从的脚步和轻柴的车轮从他的脚蹬边匆匆掠过。头顶上空云乌低压,捧起公路的脸,空气中湿的欲滴。双臂撑扶在车把上的老王已像只老龟在这粗颗粒的空气中探出水面,仰望苍穹。他的表情就像从没有经历过这天。久许,他的脸上又丢失,蓬松开,像从来没有经历过忆起的那天。
        
        这张踟蹰的脸,没人认领的脸,隐藏在大众中的一张脸,游荡在地面一米多高的人头群中。迟迟地雨还挂在该挂在的地方。周围其实像已经私自下过这么一场雨,贩来一阵阵炸鸡腿的味道。 
        
        路边跑过来两只小狗,一黑一白。等扭过头去,狗不见了,是两个人的背影,一黑西服一白衬衫。
        
        自行车以极低的速度靠着便道滑行。前面路口转弯处,民工们敲着饭盆三三两两结伴朝一个方向走。拐过去,放眼一望,沿街一串安全帽,蜿蜒进下一条街。
        
        便道的围墙后面堆着几座高矮不一地水泥楼墩,披挂藻绿袈裟,关在钢管笼子。旷旷地叮哐声,永远发出连续锯不断的电锯音噪。从一座高水泥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凿没了沿街知了的叫喊。
        
        一片殖民地时期鬼楼儿似的破陋教堂前的空草地上,横七竖八躺卧些完饭的民工。
        
        老王骑车钻进街边一老式居民楼小区大门。绿树成荫的楼洞前支着一张餐桌,上面铺满鲜花,几个女人围在一起扎花圈。其余几个影子站在楼门前吸烟。
        
        自行车在一个三脚架边停住。
        
        “小孙,怎么样,都拍下来了是吗?”
        
        老王轻声朝正弓腰,脸扎进摄像机后屁股目镜上的小孙询了一语。
        
        小孙钻出橡胶目镜眼罩,眨了下儿眼。
        
        “他们没拦着你不让拍么?”
        
        钻回目镜地小孙摇了摇头。
        
        “接着摇,再向右边摇,把那烟囱拍了。”
        
        DV液晶屏上,缓慢地从火葬场小广场,一列列披麻戴孝行走的人群,摇向炼尸炉烟囱翻滚地浓烟。
        
        屏幕闪烁了几下儿录制红点儿,人们哭天抹泪地从门里迈出来。
        
        门缝里,入殓师傅把一具尸体从中央鲜花锦簇地瞻仰区推出,一只手掀过单子,熟练地将遗容盖上。
        
        “别拍了,别拍了,这儿不让拍!”
        
        师傅推着尸体从吊唁厅出来,抬头发现了摄像机,上前以巴掌遮挡镜头。
        
        “可惜不让拍,市里两个火葬场这几台炉子,城市几百万人最后都要进入这几台炉子。”
        
        老王望着不断警告的巴掌推车走远。
        
        “那边儿烧花圈呢。”
        
        许多双手从卡车上传递花圈,投掷向焚烧堆。
        
        鲜瓣嫩朵,叶枝花火。烈焰里皆俱焚着,竹扎纸糊地各位陪葬。童男童女小二楼,高马孺牛,跑车棉裤,空调电视洗衣机,飞机坦克,带小蜜。焰丈撕扯,若数手掳夺拼抢。
        
        碧空炸响冥炮,青烟荡落纸钱,人们穿走败仗战场似的硝云烫雾,焦音坑掀,泌蕴失调儿。几乎每列送葬的队伍前面都有一人捧着个红木色盒子,另人怀举相片,浩浩荡荡攀上一辆辆停在清晨露水中的大巴车。像一群拉跨睡不醒,从中世纪来的猿猴。
        
        车窗外一路,人类文明发展的图卷铺陈开。荒野,农田,地平线,野冢,羊圈,鱼塘见,村院,厂房,高压线,路灯,民楼,煤水电。迎风骑车的人,有家不回的人,环卫工人,捡破烂儿人,炸油条人,揉眼街人,有了人,有了因人而产生的气温,进了市,烘进市区给人的窝心记忆。
        
        “然后去拍哪儿?”
        
        “能帮着拍下一只猩猩的目光么,其实想纪录笼子外面人的状态,其实最想去拍那只鹿的目光,那只鹿见面就走近,眼神里透着倾诉。”
        
        动物园餐厅的落地窗,能望见围栏里斑马的屁股后面掉出的粪球。服务员排成一排只负责收点菜人的钱。一盘接一盘的菜从领餐口滑出,端走其中两盘的老王,挤出排队的人群,转眼间他捎着微笑已把两盘菜撂上桌。
        
        在动物园的餐厅吃饭,菜都跟不熟似的,乃至盘中的胡萝卜片和鹿园贩的饲料相似。窗外远处斑马的尾巴不停摆动,饭桌上盘旋的飞蝇烘托着热带氛围。
        
        “烟囱周围总觉着有些粉尘落下。”
        
        “炮灰吧。”
        
        “那只鹿是不是调走了?如果夜里能拍就好了。”
        
        “这款机器低照度不是特好,调走了?它也不是领导调不走。”
        
        “丛林鼠儿不刺激,都去坐过山车了。”
         
        “丛林鼠儿都锈了。” 
        
        小孙走在老王后面,他们穿过动物园到了游乐场。到处是金属轮子在钢铁架轨上滑行的摩擦声和人们各式的尖嚎声。 
        
        DV液晶显示屏上,过山车从远处虚焦的轨道上滑行,逐渐减慢速度向站台驶来,人们表情各异地面容进入焦距,直至车尾驶过。
        
        一只手把DV搬离开。
        “到这边拍个全景。”老王举起三角架,跑到站台前面。
        
        停稳的车厢里,乘客纷纷解开安全带收拾着各自情绪从座位上站起往站台上迈。
        
        “你也关注这些时刻人的状态?”
        
        “你不觉得坐过山车人们驶进站台的表情就像他们已经经历了一辈子,这不就是他们最后内心的一个表情么。”
        
        “只要生命不息,人们永远无利不起早儿,起早贪黑,追逐物欲不止。”
        
        “你说大街上有多少人也跟你想象着类似的问题?”
        
        DV液晶屏回放的录像里,老王把手扶在门框上,和对面做小买卖的聊天。身影游窜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桌上的台灯被打开,照明了一张平整的写字台面和半间屋子。老王用双指拨开外衣上前几颗扣子,小心翼翼地将一根细细的线缆连着的微型麦克从袖管里抽出。解下其余扣子,脱去外衣,将固定在胸膛的录音机及其背带卸下,撂到字台。打开他那本日记。
        
        从海河一座桥面上望去,沿岸仿佛一夜间拔出许多钟乳楼,既似钟乳又赛碑林,形同排成排,立正的巨型默哀群众雕塑。为此,千万把小榔头同时作响,电锯拖拉机声轰鸣。那不是一座座十字架,不识闲儿地塔吊提起一捆捆柴火,失灵指南针似的寻找小水桶。闷罐车灌进绿袈裟的不是捞面卤子,也不是锅巴菜,只管一鼓作气灌进去就是了。
        
        也许到处是招人眼的繁景,低劣酥脆地粉饰。伴随飘荡在历史空中,一张张签过字儿的规划蓝图,人民嘈杂闹心地人民币,空头支票,报销发票,数不清的算盘珠子。凿修挖,夯拆刨。火星子带冒烟儿,剪彩放礼花。没装上缆车的摩天轮挂在半空,没人转的轮子一只,来一巨人踹一脚,直接就滚到京城去了。肆无忌惮的喷泉制造了高压彩虹,和平鸽满写字楼兜风依无处暑消。
        
        卷棚悬山飞檐顶,在大权肥厚地手掌,坐坐实实拍在一落落洋灰墩子上,扣蛋糕似的,噼啪乱扣,扣在随波附和难以作何穷乐呵的市民笑眼里。
        
        河面平静的上空,没有事儿地拉响了防空警报。
        
        老王的神情像意识到,这一天的上午又到了每年一度防空日的上午。两只脚蹬子放慢了速度,铺天盖地忽然鸣响的警报声打断了他那些搜集来的津门野史,令他后脊梁发凉想象。劈头盖脸的鸣音中,老王上弦的思维播出了十几秒短片:逼着雷雨似的天际间,徐徐缓缓游来一条偌大鲤鱼,摆尾云团作乱。一队义和团战士挥舞长刀从云雾穿行过去。瞬间,宽阔的河面上波光粼粼泛起夕阳。抬目,一颗火红色星球燃烧着,挤进了淡蓝色大气层。
        
        两只轮子骑行在条这明晃晃空荡的大街,燥热如劈柴,浮幻左顾右盼,呼吸在停船。午间炸毛儿阳毯披在老王肩头,他的脸多半消没在沉肥的阴影中。即将靠岸的意识里快弯折的弓子不晓被什么突然松崩开。
        
        九河下梢,“天津”二字从辞海里脱颖迸出开。从大沽口炮台到三岔河口,消失了的老城厢城墙,镶着弹孔的军粮城护城河城墙,枯苍的弯柳若具具牺牲烈士尸体垂焚在夕阳锈蚀的城砖墙表面。他异讶着视野,这些马路上骑车的中老年不都是老天津卫提笼架鸟打架挑地儿讲礼儿好面儿懂吃擅玩儿地先辈遗民么,他们的遗传基因在意过五大道租界地被一纸文件转世,化妆成一条条风情街,绷着被操过的痕迹,风且骚着陪游人拍照么。
           
        马路上的影子显着午后是那么地漫长,显着显然没有被电钻挖掘机拆改记忆迅速。柏油路覆盖轧平的沉睡文献经验层,抖起包袱,从地皮里说书,城区在车轮上旋转。
        
        前方道路两旁站着火柴棍似被砍伐的树木,它们的顶端都被涂上了绿色,就差拿赤磷给搓燃了。丢了屋顶的门脸房,和残垣断壁的大杂院,一起守在败景里,里面依稀有人的热量发散。隔着橱窗玻璃,郁葱草杂,从没房盖的地面旺盛钻出。小发屋也形成一座天井,顶光罩洒草丛,众眼见屋光线皆水草河底了。
        
        又到了放学时间,校服上街了,满马路仨一群,俩一伙。
        
        青春期里欢笑着校服们,专属于他们的鲜花荷尔蒙,散着被打开,一袋袋奶片儿味。高中门前的小街让下班儿车辆和这些穿球鞋闷汗脚地女孩子和一脸拳色的篮球男孩子们,围的水泄不通。
        
        他的车把闪开拥挤人群,滑翔鸽子似的跨下自行车,立在车站牌后边。胳膊靠扶在路边护栏,等窄街背楔子似的车阵挪动。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