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北岛:变革年代的诗人

发布: 2008-10-17 07:31 | 作者: 郭玉洁



 

作为种子的《今天》

《生活》:《今天》被查封对你本人精神上影响大吗?

北岛:你想想,亲手办的杂志,共同的历史,特殊年代的友情,赴汤蹈火的团队精神,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生活》:这两年中间你觉得《今天》是越来越成熟了吗?包括你们的写作。

北岛:办刊物就像建军队,起初是散兵游勇,收编后成了游击队,最后才扩大成正规部队。现在回头看,《今天》创刊号很单薄,东拼西凑。

随着更多作者的卷入,开始有整体规划设想,比如诗歌专号、小说专号,开辟评论栏目,建立评论队伍。不光谈文学,也谈艺术,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生活》:整个1980年代你就作为一个诗人身份?

北岛:1980年代我的生活一直不稳定,一直是历次政治运动的批判对象。我有一年多不能发表作品,只能改行搞翻译,化名写随笔传记,挣点儿稿费,贴补家用。

《生活》:你做的是纯文学,可为什么每次都被当成批判的对象?

北岛:这也是命中注定的。比如1983年,我的短诗《彗星》被进行政治性解读,上纲上线,再次被停职反省。那是一首爱情诗,可当时有嘴难辩。那场运动由艾青首先发难,矛头对准我。当年他还没平反来北京治眼病,我们来往挺多的。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症结。

《生活》:其实是一个文坛上的权力关系。

北岛:1983年,他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对我进行人身攻击。采访者是《经济日报》的副主编和一个编辑(那编辑恰好是朋友的朋友)。副主编一出艾青家门,就叮嘱那个编辑说,关于批判北岛的言论要全部删掉。在她看来,在这样的时候公报私仇是不合适的。这让我又逃过一劫。

《生活》:那你当时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的?

北岛:自《今天》停刊后,我一度很消沉,一边读书一边反思中国历史,也反思我自己,试图厘清历史与个人的关系,以及生命与自由的局限等问题。这一时期,我的诗风随之变化,与包括《回答》在内的早期诗歌拉开了距离。

《生活》:1990年开始在海外办《今天》,会不会回到原来那个问题,会不会变成一个地下读物,或者圈子读物?

北岛:历史语境不同,困境也不同。《今天》在海外,与世界和中国的风云变幻平行交错,让我们这些编者时时感到困惑。到了本世纪初,我们终于更加明确了我们的定位。正是金钱与权力的全球化进军,反而突显了《今天》的意义。尽管我们势单力薄,发行量小读者范围有限,但它的存在本身就证明还有另一种全球化存在的可能,那是关于语言与精神的种子幸存下来,并扎根开花成长的故事。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能量

《生活》:你曾经提过 ,中国作家没有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吗?

北岛:这确实是中国作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小说家。通常来说,中国小说家多半只是作家,不是知识分子,主要是指他们对小说这门手艺以外的世界没有什么兴趣。写作是一门手艺,可仅仅作为一种手艺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视野、人文关怀与良知。在西方、拉美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情况正好相反,几乎每个作家都是知识分子。这或许是中国整个文化的误区,背后潜伏着危险,

《生活》: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触,文学尤其是小说,应该是有一个境界的,小说家本人应该有关怀,但是中国作家可能缺少这个东西,所以没有办法变成一个伟大的小说家。

北岛:大概是中国的国情吧,不少小说家是在体制内的,与体制有着或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瓜葛。这么说,并不意味专业作家就一定在体制内。比如韩少功,身为海南省文联主席,却游离在体制外,他是一个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关注社会问题并敢于发言的作家。

《生活》:我特别喜欢你的语言,很纯净。我想起法国小说家尤瑟纳尔,她在1940年代去了美国,结果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回不去了,就一直生活在美国。有评论就说,正因为远离了自己的国家,所以她没有受当代法语的影响,能保证某种纯粹性,你觉得你的语言会不会也有这种因素?因为这十多年来当代汉语还是有很多变化的。

北岛:两个原因,你说的是一个。长期在海外,与母语的关系反倒更近了,因为对于作家而言,母语成了他惟一的现实。另一个原因是,与日常语言不同,诗歌是语言的密码,它的变化是潜质的深层的,引导语言的总体走向。

《生活》:你觉得当代诗歌的现状如何?有一个诗人把当代比作魏晋南北朝时期,他觉得即将会有大诗人出现,像唐代一样,你觉得呢?

北岛:这也未免太乐观了吧。依我看,衡量诗歌的时间刻度,可能要以世纪为单位。中国新诗九十年,从五四到现在,只不过有那么几次小小的高潮而已,到现在很难说出了什么大诗人。再看世界诗歌史,每个语种一两个世纪能出个大诗人就很不错了。而中国诗歌三千年,大诗人也是屈指可数。

《生活》:但是也有人说,实际上1990年代以来诗歌是越来越成熟了,只不过它不处在时代的中心而已,你觉得呢?

北岛:诗歌是一种能量,一个民族精神的能量,这能量或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过度地消耗了。什么是成熟?成熟往往又意味着腐烂。我们这个民族问题太多了,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危机重重。我们打算为所谓的经济繁荣付出多少代价,包括自然资源、文化、教育和道德的代价?这是否值得?

《生活》:这是一个整体的问题,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当中,整个文化传统怎么来面对当代社会,这就不光是诗歌或者小说,或者学术某一领域单独的问题。

北岛:这样说容易空洞。让我们具体到新诗,来看******现代化转型的困境。在西方,常有人问你们的新诗之父是谁,我说胡适。他说你给我拿出一首诗来,我说没有,没有一首诗能留下来。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始于五四的新诗运动,一下把古汉语变成大白话,汉语本身的魅力荡然无存,这等于从零开始。而白话文并不是从“五四”才开始的,早就有,只不过突然被强行规范化了。这是非常尴尬的文化局面,结果是“五四”后头一二十年,中国几乎没有产生一个像样的诗人。

《生活》:那像后来穆旦他们这些人呢?

北岛:在我看来,包括穆旦在内的“九叶派”,是中国新诗运动第一个真正的高峰。此前也有闻一多、冯至、卞之琳等,但往往孤掌难鸣,没形成气候。可惜“九叶派”生不逢时,一猛子扎了三十年,再浮出水面已是老人了。回头看,我们有如此丰富的诗歌传统,先是“五四”转型出师未捷;然后赶上左翼运动,把诗歌变成宣传工具;好不容易熬出了个“九叶派”,还没到鼎盛期就夭折了。

《生活》:历史很难假设,但是还是忍不住想,假如《今天》没有被打断,或者说没有发生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可能诗歌也会不一样。

北岛:《今天》的历史语境不同。《今天》诗歌是靠造反起家的,是在中国文化走到尽头时的造反,可谓绝处逢生。关于“文革”,负面的说法太多。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文革”,那么中国会是什么样?我们又会是什么人呢?必须承认,“文革”改变了我们这代人,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我们这代人没受过完整的教育,而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往往与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关。按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的说法,一种是外在的知识,或相对的知识;一种是内在的知识,或绝对的知识。在索洛维约夫看来,与心灵无关的知识必导致精神的残缺。就此而言,《今天》从来没有被打断过。凡是反叛都不在乎什么合法性,也不在乎年龄,《今天》正是用自身的轨迹证明突围的意义。

纪念日

北岛

一个纪念日
痛饮往昔的风暴
和我们一起下沉
风在钥匙里成了形
那是死者的记忆
夜的知识

原载:《生活》杂志 作者:郭玉洁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