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北岛:变革年代的诗人

发布: 2008-10-17 07:31 | 作者: 郭玉洁



凡是反叛都不在乎什么合法性,也不在乎年龄,北岛正是在用他自己生活的轨迹证明着突围的意义。

怀疑缺席的年代

《生活》:看你的散文很有感触,你在写到故人的时候,都把自己隐藏在背后,人们感受得到你的情绪,但是你毕竟没有过多地表达。许多人也提到,你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当事人,但是不太回忆那段历史。

北岛:有时候回忆是挺痛苦的过程,或者说在感情上很复杂,你从哪儿开始?怎么转变?很难找到确切的时间点。比如说追溯到“文革”,“文革”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命运。但是也可以再往前追溯,人的童年的记忆可能更重要,所有后来发生的一切都包含在童年故事中。只不过很多东西隐藏太深了,很难挖掘出来。

基本来说,我觉得应该从“文革”开始。“文革”爆发那年我十七岁,正好是青春期的开始,那时候我在北京四中,也去串连,学校也发生过武斗,整个中国的社会环境都是这样。根本的转变还是1968年底、1969年年初,“上山下乡”开始。1969年,这是为什么我觉得七十年代重要,从1969年到1979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断代。

当时我在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做工人,被一辆大卡车给拉到了河北蔚(音“玉”)县,在那儿干了一年多。那是在山区,我们要在山洞里建十六米高的发电厂,开山放炮,用电钻钻,然后爆炸,炸出一个一个洞,最后把里面的山掏空了,建出一个厂房。

同事很多是从当地农村招来的,每天晚上几十个人睡在大工棚,就是讲黄色故事什么的。所以对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必需的精神需求,包括写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去的时候,专门带了一箱借来的书,什么都有,有中国古典诗词,有当代作家的散文,还有外国翻译作品。那时候我是建筑工人,白天跟师傅们干活,晚上人家倒头呼呼大睡,我就开始读书做笔记,大段大段地抄。第二天还要接着再干活,很耗体力,但我觉得那时候特别幸福,觉得突然间,世界打开了。

《生活》:思想上的转变也随之而来吗?

北岛:也就是那个时候,觉出了很多和最初接受的革命教育相矛盾的事情。特别是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农民干了一年下来,反而欠公社的钱,欠生产大队的钱,这是为什么?

但根本性的变化是1971年的林彪事件。那时候真的非常震惊。因为林彪是被写进党章的,至少在当时,红卫兵一代,可能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到底你要怎么来解释这件事情?我记得当时我在六建的一个工地,和一帮学生,所谓知识青年一块吃饭,说起这件事,我就特别激动,慷慨陈词说了一番话。事后,一个挺好的朋友警告我:你这样说太危险了。我都忘了具体说的什么,可能就是震惊,和对整个世界的怀疑。

《生活》:现在很难理解,在这之前,你们是处于那种毫不怀疑的状态?

北岛:以前也怀疑,但不是根本性的。但整个信仰的动摇是从那一刻开始的,我觉得很多人要追溯的话,可能都是那一刻。以前总觉得是可以修补的,但那一刻就好像天崩地塌,这个东西突然间不能再自圆其说了。

所以那时候就觉得是一个很大的精神创伤,因为你所相信的一切,突然前面没有路了,怎么办?

由分裂进入现实

《生活》:那是怎么转到文学上去的?

北岛:从1968年下半年起,同学之间开始流行写旧体诗词,这显然受到毛泽东的影响。“上山下乡”引起的离愁别绪,正好通过旧体诗词抒发。大家互相赠诗应和,一度成为时尚。我也写,写得不怎么样,我发现由于格律的束缚,旧体诗很难表达比离愁别绪更复杂的东西。

1970年春天,我从蔚县工地回北京休假,和两个同班同学一起去颐和园后湖划船,那时北京人都快走光了,颐和园非常安静。一个同学站在船头朗诵诗。我听了不禁问,是谁写的?是郭路生(笔名食指)的。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呀!我被其中的迷惘深深触动了,好像从冬眠中醒来。就在那一刻,我暗自下了写新诗的决心。

我们几个同学常常聚在一起,读书、写作、争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文学沙龙。那时有个流行词,叫“跑书”,为了找到一本好书,得骑车到处跑,不仅跑,还得有“等价”的书交换。我们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把兴趣转向一套丛书,即“黄皮书”。那是由作家协会出版社从1962年到1966年出版的丛书,一百来本,是西方现代文学和苏联“解冻文学”

的代表作,内部发行,只有司局级以上的干部才有资格购买。由于“文革”中干部被打倒,这套书流传到民间。“黄皮书”成了抢手货。以前读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诗歌,总觉得远水解不了近渴,而西方现代主义作品,正好能舒解我们内心的苦闷。

《生活》:比如说谁的?

北岛:有卡夫卡的《审判》及其他小说、萨特的《厌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还有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等。记得我头一次读《变形记》都傻了,小说可以这样写吗?本能上极度排斥,又被深深吸引。还有苏联作家爱伦堡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我们简直当《圣经》来读,它打开窥视另一个世界的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译的《洛尔迦诗抄》,他的译笔让我们着迷。奇怪的是,戴望舒不是通过他的诗,而是通过他的翻译影响我们的。中国新诗的传统就是以这种曲折的方式连接的。

写作无疑是危险的游戏。中国文人功名利禄的传统被切断了,没有杂志,没有发表的可能,除了自娱,就是与几个朋友分享,第一读者就那么三五个人,他们既是作家又是读者。由于这种封闭状态,写作很自由,没有什么私心杂念。

不久,我们和其他圈子串到一起。我通过朋友认识了芒克,又通过芒克认识了彭刚,他是个地下画家,芒克和彭刚有一天宣布成立“先锋派”,就他们俩,扒火车南下,一时被传为佳话。芒克的诗一上来就很生猛,比如“太阳,这血淋淋的盾牌。”要知道,“文革”中太阳只能指党或毛泽东。我头一次和芒克见面就诗歌风格争起来,但我很快被他那生猛的风格说服了。

《生活》:为什么现代主义当时会给大家那样的一个影响?

北岛:现代主义讲的是人的分裂。巴尔扎克说:“我粉碎了一切障碍。”

而卡夫卡反其道而行之,他说:“一切障碍粉碎了我。”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信仰危机跟尼采说的“上帝死了”有相似之处。

《生活》:还有荒诞感。

北岛:对,比如卡夫卡的《审判》,即使不知他在讲什么,但还是能感到心理现实特别接近。从西方现代主义,我们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对应物。这与我们的写作几乎是同步的。

《生活》:实际上北京的文学青年圈子是靠这套书的流传。

北岛:这套书很重要,当然还有灰皮书和白皮书,那是政治历史社会思潮方面的内部读物。比如,德热拉斯的《新阶级》、托洛茨基的《被背叛了的革命》。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干校探望父母,在夜行的火车上读托洛茨基的《被背叛了的革命》。突然一个乘警把邻座正读的书没收了,那是《阿凡提的故事》。

《生活》:《阿凡提的故事》也不让看?

北岛:可见当时中国除了马列经典以外,几乎所有书都是非法的。我挺身而出,跟乘警吵起来,突然意识到我手中的书更危险,只好住嘴。在工地读书也很麻烦。有一次工地的头头儿突然窜到我们房间,我正读《红与黑》。他问是什么书?我撒谎说是苏联红军与白军作战的故事。他疑惑地翻开第一章,标题是“穷人”。总算蒙混过关。

每天除了重体力劳动,还要对付政治学习,剩下的时间才能留给自己读书,只好少睡觉。无论三伏还是三九,我们多半都在户外干活,挖地基搅拌水泥。

《生活》:这种日子你过了多长时间?

北岛:十一年。直到办《今天》时我还是建筑工人,做了六年混凝土工,后来改行当铁匠,抡了五年大锤。我根本不想学技术,只卖力不动脑子,这样晚上可集中精力读书写作。

后来工地宣传科把我借调去搞摄影展。我提出个阴险的计划,他们居然同意了,为我盖了一间小暗房。我搬进暗房,插上门,拉上厚重的窗帘,一边洗照片一边写作。在工地住了那么多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我在暗房完成了中篇《波动》的初稿。

但没多久就出事了,与赵一凡有关。他自幼残疾,公开身份是街道团支部书记。我是通过我家邻居认识的,从他那儿借到不少“黄皮书”,成了好朋友。他有个爱抄写的习惯,凡是过手的书信诗歌小说,他都抄录备案。这习惯在当时可是致命的,但不少地下文学作品也因此得以保存下来。后来他卷入所谓“第四国际”反革命案,锒铛入狱。警察从他家抄走大批地下文学作品,包括我的诗和小说,幸好《波动》不在其中。

他曾劝过我把《波动》原稿存放在他家,我同意了,但回家怎么想怎么不踏实,第二天又取了回来。过了几天我再去他家,发现门上贴了封条,刚一转身,就被“小脚侦缉队”团团围住。她们问我身份,我撒了个谎,推车跑了。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生活》:当时你也知道这是危险的。

北岛: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危险意识特别强。第一反应想到要进大狱了,说不定还会牵连很多人。工地的反应证实了我的担忧:我被从暗房赶回到原班组,监督劳动。我马上转移书信手稿,跟朋友告别,做好入狱的准备。那时我才二十五六岁,最初的恐惧感刻骨铭心。半夜有卡车从楼下开过,都会让我惊醒。我这人命大。后来听说不仅警察,连他们从文学所请来的专家也看不懂,最后结论是抄袭外国文学作品。

除了读书写作,还有旅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利用去干校探亲的机会到处游山玩水。俄国诗人巴尔蒙特写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看太阳,和蔚蓝色的田野。”青年时代我就记住这句诗:多么简单而朴实的真理。后来我们常去白洋淀,和那儿插队的朋友聚会。那是些穷欢乐的日子。彭刚就像得到隐身草,大摇大摆,在集市上偷老乡的瓜果蔬菜,然后做成丰盛晚宴。半夜到淀上划船,用短波收音机收听外国音乐。

《生活》:那个时候的状态还是挺多重的,一方面是在压抑当中,另一方面又好像是处于奔放的青春期。

北岛:我特别烦的就是所谓“伤痕文学”,除了诉苦没别的。一个高压的时代自有别的时代没有的乐趣,特别是当物质要求降到最低限度,反衬出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是生活在平凡年代的人难以理解的。

有一天,我和芒克、彭刚谈论屠格涅夫的《罗亭》,说到有一天中国若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应为之战斗。1978年秋天,中国出现政治松动的迹象。有一天晚上,芒克、黄锐和我在黄锐家喝酒,我们突然动了办一份文学杂志的念头。说干就干,我们找到常一起聚会的朋友,定期开会,讨论稿件,筹集印刷设备和纸张等。

年底,我们在朋友家,一间租来的农民房,围着一台破旧的油印机团团转,七个人忙了三天三夜,《今天》终于问世了。第二天,《今天》出现在中南海、文化部、出版社和大学区的墙上。由于没有参照系,我们对自己的作品还真有点儿心虚。而读者的留言绝大多数是正面的,让我们松了口气。

《生活》:当时有没有想过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有没有比较清晰的立场?

北岛:现在看来,“纯文学”这个提法有问题,可在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中,纯文学是有意义的,即拒绝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

《生活》:那你自己选择诗歌,而不是小说,你觉得有偶然性吗?

北岛:这背后或许有个更大的背景。最近徐敬亚提出,为什么《今天》选取的是以诗歌作为突破口,而不是小说?这恐怕和中国作为一个诗歌古国的文化渊源有关。我写诗也写小说,主要是因为《今天》缺小说稿,每期赶一篇,后来到了改革开放,外国小说被大量翻译过来,我一看就傻了,赶紧收笔。

《生活》:但是在诗歌上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北岛:其实我们的资源非常有限。在我们开始写诗时,主要有两个直接的传统资源,一个是毛主席诗词,一个是革命诗歌,后来引入西方诗歌,但由于我们不懂外语,只能靠翻译,这一资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尽管如此,毕竟我们家底厚,那古老的中国诗歌传统,如同血缘召唤,给我们勇气和信心。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