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老网友陈村谈网络文学:“我的希望落空了”

发布: 2008-10-17 07:26 | 作者: 南方周末



-----老网友陈村目睹网络文学十年怪现状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09日 来源: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张英实习生漆菲发自上海

1992年,陈村用相当于他两年工资的钱买了台286电脑,1997年开始上网。他在网络论坛和个人主页里看年轻人写的小说、散文、诗歌,用“toto”的ID发帖点评。他在网上第一个官衔“网眼”是自己取的,意思是当时作家不上网,自己先作为网上的一只眼睛,将东张西望看见的什么告诉大家。

1999年榕树下网站开张,陈村从“网眼”变成了“艺术总监”。在“榕树下”近3年时间里,陈村以工作姿态介入网络,做编辑业务、主持BBS“躺着读书”、操持“原创文学作品大赛”,成为网络文学发表出版的幕后推手,参与、推动网络文学发展进程。

十年里,陈村目睹了网络文学从过去的星火燎原到今天的兴旺发达,却对网络文学充满了失望。

一个曹雪芹,胜过亿万梨花体

南方周末:2001年你为什么对网络文学的态度发生了大逆转?

陈村:因为我的希望落空了。我没等到很多在小说观念和形式上的努力。网络很快把文字拖入一次性消费中,变成快餐。在网上,非虚构比虚构发展得好。网络文学里那些俏皮、幽默或者说另类姿态的作品开始曾经被普遍看好,也迅速被大量摹仿消解。

我开始还认为,围绕网络,总会有一群人结成不同的圈子和团体,默默坚持他们的信仰和趣味,写出不同于以往、风情各异的文学作品来。后来我发现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写作本是安静的事情,在网上写则容易浮躁。在商业网站介入以后,网络文学马上商业化,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由艺术变成了商业,衡量一位网络作家成就的尺度变成了点击率和能否转化为纸质出版,是否畅销,版税是否高。成名的网络作家马上放弃网络,向传统的文学杂志和图书出版投诚,不在网络上首发作品。后来的起点网从奇幻起,局部改变了这一现象,这是了不起的创举,是中国人在互联网上难得的发明。

至今为止仅仅十年,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东西还没能超越传统文学中的那些顶尖作品,当然以后会不会有我们不知道。

南方周末:王朔在涉网以后,写过一篇《这一切都将改变》,还自办了文学网站,现在看好像“一切都没改变”,网络文学似乎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作家和作品。

陈村:网络文学到现在也不过就是十来年,我们只能说再看一下,看看怎么走下去。我们还是需要好文本,文本第一。

今天我们说“惟一的样式”已经改变了。网络上有些新的元素加入,你说2.0也罢,3.0也好,说视频的、图像的也罢,这些东西进来了,文学的位置同样有变化。可能以前欧洲人觉得看狄更斯很好,那个书写得再长都不怕,今天的人要看4卷本就非常怕了。

现在有论坛和博客了,有起点网的模式,大家都可以写作给别人看。不一定你是专业作家就写得好,可能读者更爱看网络平民的作品,是作协主席跟写得好受欢迎没必然联系。当然也应看到,文学最终是个人的表演。一个曹雪芹胜过亿万梨花体诗。

南方周末:你曾经把安妮宝贝、宁财神、今何在等人的作品推荐给出版社出版,他们的作品和你们这些传统作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陈村:安妮宝贝跟我们以前的作品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它跟现实的联系更紧,找的是某一类人作为读者。不论是看起来比较飘忽的像安妮宝贝,还是潇洒的慕容雪村这样的作家,他们写的东西跟当代人的某种心理很近,他们代言了某些人的想法和诉求。安妮宝贝是目前中国销量最稳定的畅销书作家。有些人可能今年卖100万,明年卖5万。她也是一个低调的不断学习的作家,在突破自己,我读她的《莲花》就觉得跟她以前有很多不一样。

你能说陈冠希是最好的摄影家吗?

南方周末: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价值标准有什么不同?

陈村:其实只有一个标准:文学的标准。文学是写人的,它是用文学的手法来研究人生,加深我们对人的认识,展示文字的美。

比如托尔斯泰的作品让我们知道原来人是这样的;卡夫卡的作品让我们知道人跟我们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些作家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是独特的开创性的,在写作手法、观念、技巧上不断地开拓,丰富了文学的形式和样式,给后代的作家立了很多标高。

不是说我们发明了一种写法就永生永世地写下去,每代作家都希望在文体上有所突破。那么从网络文学看,它的文体是有变化的,但是在艺术手法上它很少创新,只是消耗以前的观念和手法,对人的认识还是太浅薄。网络的哪些作品比我们以前大师们的作品要更加深刻,更加能使我们知道人是什么呢?我没有看到。

南方周末:网络文学的判断标准就两样:点击率是否高,能否被出版和是否畅销。你怎么看这个标准?

陈村:文学作品的点击率高是一个好事,至少作家的作品被很多人看,但是很多人爱看的东西未必就是文学的东西。我看最近比较多写什么婚外恋小三的帖子,弄出很高的点击率,但是大家读完佩服他么?不会佩服的。人家只想了解一下社会中第三者的问题,内心对此有焦虑,看这东西闹着玩儿。点击率本身是那么不靠谱,可制造,人有好奇心,马路上两个人吵架都有人来围观。

我想所有事情都是这样,就像你做奶粉,也许你会做得很香很稠,但是最后要化验有没有不对头的成分,是不是很好的质地。

南方周末:传统文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政府的“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还是文学杂志、出版社和报纸、大学颁出的奖项?还是作品的畅销量?标准是否在不断变化中?不变的是什么?

陈村:这些当代标准都是值得质疑和不可靠的。但是我想历史是很公平的,历史上就淘汰剩这么些东西,哪怕是《全唐诗》留下几万首,但唐诗被淘汰的更多,混进去也没人读。每个时代都要淘汰掉大部分的作品和作家。我肯定会被淘汰。剩下的那些人在文学史上必定提供了新的东西。比如李白杜甫的出现给文学提供了新的东西,这些很牢靠。

政府每年都会颁出一堆奖,文艺是否因此而繁荣了呢?有什么了不得的文艺精品出现了?另外,像陈冠希拍艳照,他的点击率不知道比摄影大师高出多少,你能说他是个最好的摄影家吗?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