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此刻离故土最近-----北岛南方周末专访

发布: 2009-11-19 18:10 | 作者: 刘子超




      
       商业化出现以后这代人纷纷落马
      
       人物周刊:对您来说,时代的压力与写作有怎样的关系?
      
       北岛:对作家来说,时代的压力不一定是坏事,也不一定是好事,没有压力有时反倒是更大的压力。关键是作家是否能将压力转化并升华为写作的动力与资源。或许最值得幸运的是,我们这代人从写作之初就断了功名利禄的念想。而这正是中国文化传统带给个人最负面的能量。这真得感谢“文革”,正是由于“文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带来我们与传统文化的重大偏离,我们这帮人有了新的创造空间,这恐怕是祖辈、后代都难以获取的空间——在可怖高压下获得某种纯粹的自由,在最黑暗的时刻目睹令人晕眩的光明。如今这传统又回到老路上,每个人又重新活在它的阴影中。看看那些文人为蝇头小利什么缺德事都能干得出来,就是明证。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
      
       人物周刊:听说您跟中国电影界的人很熟。
      
       北岛:我认识陈凯歌、张艺谋等人时,他们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陈凯歌是个讲故事的天才,能把一部外国电影完整地讲出来,连同场景对话动作等所有细节。他参与过《今天》的活动,发过短篇小说,也是《今天》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代理,负责张贴海报、代售刊物。总体而言,我觉得“第五代”完了,全面向权势、资本投降了。可惜。恐怕只有田壮壮是个例外,他还在孤军奋战。
      
       前两年在美国一所私立学院教中国当代电影,觉得还是《黄土地》好。我真纳闷,难道“第五代”不但没长进,反而倒退了吗?他们后来的电影你可以看出不断妥协让步放弃的过程,直到完全从艺术中撤离。我现在对他们不再报任何希望,决心再也不看他们的任何电影。
      
       这又回到刚才提到的张玉海的那句话:不是历史不给我们机会,而是没有准备,有了机会也往往错过。不能说我们没有准备,而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识不完整,信念不坚定,一句话,缺乏足够的精神能量,所以走不了多远。再赶上商业化——活了一辈子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钱,于是纷纷落马。从70年代末开始,包括《今天》、“星星”、四月影会、第三代诗歌、第五代电影、寻根文学、试验小说,那就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到80年代中期走向高潮。由于准备不足,这能量没持续多久就衰败了。
      
       人物周刊:听说您和艾青曾关系很近,后来出现分歧。能说说这段公案吗?
      
       北岛:说来话长。1983年“反精神污染运动”开始,《经济日报》去艾青家采访。艾青把政治与私人恩怨夹在一起,多次点到我的名。出了门,《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对随行的年轻编辑(恰好是我好朋友的同学)说,艾青今天涉及北岛的话要全部删掉。她的职业道德多少保护了我。
      
       我和艾青是他1976年从新疆到北京治眼病时认识的。那时他住在白塔寺的一个小院里,单间,上下铺,他们夫妇和两个儿子挤在一间小屋。我跟艾未未很要好,我第一本诗集《陌生的海滩》的封面是他手绘制作的,总共100本。其中《太阳城札记》中的最后一节是“生活·网”,艾青到处公开引用批评。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强调这是一首组诗中的一小节,你要批评,也应说明原委。我接着说,你也是从年轻时代过来的,挨了那么多年整,对我们的写作应持有宽容公正的态度。收到此信,艾青给我打电话,我们几乎就在电话里吵起来。其实我和不少前辈都成了忘年之交。70年代是两代人互动交错的特殊时期,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很遗憾,我和艾青的关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人物周刊:后来第三代诗人喊出了“Pass北岛”的口号。
      
       北岛:在西方普遍是20年一代,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变化太快,代与代之间被压缩了,有人说5年一代,有人说10年一代。总之由于距离太近,布鲁姆所说的那种“影响的焦虑”就更显而易见。
      
       超时了,掏出手枪,接着读
      
       人物周刊:1989年之后,您开始了在海外的漂泊,当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北岛:我算比较幸运的,最初有奖学金,后来混到大学教书。我生存能力比较强。刚到国外的那几年,一直拒绝学外语,直到1993年去美国,才真正感到语言的压力。我用英文教诗歌写作,胆儿够大的。每天花大量时间读英文备课,最麻烦的是看不懂学生的作业,诗歌的词汇量大,一个词卡住就无法继续分析。后来买到一种扫描笔,碰到生祠一扫就出现中文解释,我管它叫“扫盲笔”,这玩意儿可救了我。我上课时跟学生说,这是我的秘密武器。
      
       人物周刊:生活上的压力有多大?
      
       北岛:在国外生活需要坚强的神经。有一阵,我独自养家带女儿,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第一大难关就是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书时被台湾老板炒了鱿鱼,当时没什么存款,房子每月还要付按揭,一脚踩空了。我终于体会到资本主义的厉害,像老虎,比专制还厉害——老虎猛于苛政。幸好“美国之音”约我写《作家手记》,救我于水生火热中,还逼出写散文的能力。后来我转向用英文教写作、出去朗诵,都和生存压力有关。
      
       人物周刊:朗诵也用英文吗?
      
       北岛:我一直坚持用中文朗诵诗歌,用英文朗诵散文。因为中文是我诗歌的身份,不能放弃。在美国的大学系统,英文系几乎都设有创作课,由诗人作家担任教授,与创作课配套的是朗诵系列。互相请来请去,这是美国诗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人物周刊:在《朗诵记》中,您提到过一些奇闻轶事,特别有意思,还能说一些吗?
      
       北岛:朗诵会一般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由于诗人的EGO太强,常常会尽量多占领舞台,夺走别人朗诵的时间。我认识一个叫乔治的美国诗人,当过兵,参加过越战,因反战被送上军事法庭,后来又去日本学武术。有一回,他在旧金参加一个朗诵会,坐他旁边的是个黑人诗人,人高马大,而乔治比较矮小。台上小说家正在朗诵,规定每人为20分钟,那家伙念了45分钟还没完。可把乔治激怒了,他跟那位黑人诗人商量,上台揍他一顿,乔治打下三路,黑人打上三路。台上那家伙预感到了,先从书包里取出个木盒,再从里边掏出手枪,边读边挥着手枪,把大家全镇了。他一口气朗诵了一个半钟头,然后收起手枪,扬长而去。
      
       人物周刊:2007年底您开始定居香港,香港对您意味着什么?
      
       北岛:我感谢香港收留了我。香港多年来收留过很多人,包括孙中山。虽是弹丸之地,却提供了另一种政治与社会文化形态。当然香港有香港的问题。教书时,我发现我学生的外国诗歌知识几乎是零,让我大吃一惊。所以我们正筹备“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人物周刊:是什么帮您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北岛:第一是写作。写作首先是与自己对话,相当于心理治疗。在写作中,你才会不断重新定位,确定生存的意义。第二是对家人、朋友的责任,首先是对父母、对女儿的责任。第三就是喝酒。
      
       人物周刊:想过别的选择吗?
      
       北岛:在绝望时刻,人人都会有轻生的念头,每过一关都是胜利,人生就是这样一点点磨砺出来的。
      
       人物周刊:说说您最幸福的时刻。
      
       北岛:人生只有痛苦是绝对的,幸福总是相对的。现在我已到了耳顺之年,生命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不再为生计发愁。我希望珍惜这种平静与自由,完成始于40年前的写作理想。

 
33/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