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纪录片是媒体”

发布: 2009-10-01 22:56 | 作者: 王小鲁



      
       二、赵亮的《上访》: 悲伤与欣慰
      
       以纪录片作为媒体的范例,最近草场地影像艺术家赵亮的长篇纪录片《上访》令人振奋。我最近在宋庄看了这部片子,它的完成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赵亮是最早拥有摄像机的纪录片导演之一,从圆明园画家村时期就开始了影像创作。《上访》的素材从90年代末开始积累,对北京南站上访村的关注持续了12年,那些拍摄零零散散,但没想到最后竟然能结构成这样一个完整的作品,而其中对于一些“传奇”事件的捕捉,如有神助。更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因为拍摄跨越的年代漫长,机器更新换代这几年又非常快,赵亮拍摄这部片子换了几次机器,但是成片后的品相还是非常好,构图、运动、画质基本上很工整,没有让人觉得有什么不统一。“品相好”是赵亮纪录片的一贯特点,最近看到他接受采访时说到他习惯于“优雅地纪录”,这个词很传神地描述了他的工作状态。
      
       这一点与艾晓明教授不同。艾的作品习惯于运用蒙太奇的力量,节奏显得急促,这种美学形态会让人略觉陈旧,但这是对应着创作者的内心节奏和对事物的理解的。赵亮面对社会有另外一种心态,他在那些事实面前似有一种悲伤的沉静。他之前的作品在技术方面也都比较讲究,但是,他的作品从不避讳政治性,没有向纯粹的诗性和形而上转化。比如《罪与罚》拍摄了一个派出所的日常运行,政治意味很明显。而到了《上访》,他的的结构影片的方式则更为直接地面向一种制度的拷问。
      
       这部片子的三部曲结构与王兵《铁西区》有点像,三部分分别为《上访村》、《母女》、《北京南站》。我知道两个导演以前住在同一栋楼上,如今都分别完成了一部时代巨构。我曾评价《铁西区》是我们时代纪录片创作的一个转折,它从去政治化的关注孤独个体的面向,开始转向关注大社会,《铁西区》是一部与时代的厚重历史相匹配的纪录片。而如今拿《上访》与《铁西区》比较,显然《铁西区》更为诗意,或者用句不太准确的话——更为“文学化”,而且是更为去政治化的。《上访》则更为直接,它树立了当代电影关注社会政治的难以越过的高峰,这是它以十二年的努力和恒心所达成的。
      
       片子内容让人痛彻心扉!最让我痛心的,是《母女》部分所透视出来的制度悲剧和人性悲剧。戚华英,一个江苏乡下妇女,那时候也许只有三十岁左右。她与丈夫在医院体检时,丈夫在医生要求下输营养液,输液过程中忽然死亡。尸体被强行火化。方小娟和母亲经历了这一切。戚华英一直上访讨说法,还经常被抓进精神病院。当1996年赵亮去上访村拍纪录片的时候,戚华英已经上访了大约十年,而赵亮此后连续跟踪了12年,20年的上访生涯,如今戚华英已垂垂老矣,她仍然在努力,在北京南站附近廉价的出租房里住着,白天就去信访接待处,像上班一样。女儿小娟四岁即随母亲在京上访,有时候睡在大街上,她逐渐厌倦了母亲的管束和没有希望的生活,加上后来得知自己并非戚华英亲生,使她离开了母亲。在她打工受挫的时候,她投靠了江苏泰州信访局副局长张云泉。张以前就希望收她为干女儿,如今小娟就在她的庇护下有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小娟说张云泉收她为干女儿是他们之间“互相利用”。张把自己收养上访户孩子的事迹写进赞美自己的文章里,小娟对着镜头说,那文章里的事都是胡编的。比如把刚来他家的小娟描述得如同叫花子,浑身虱子,咬得全家人几天睡不好觉。摄像机积累下的历史素材戳穿了这个谎话,镜头下的小娟一直比较干净利索。还有媒体说到她曾因为怨恨放狗咬了张局长,也都是谎言。到后来事情发展愈加离奇,张云泉成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人公。小娟也被采访并出镜。以下是节目里关于小娟的内容:
      
       “方小娟4岁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母亲不堪重击,得了偏执性精神病,一口咬定丈夫是被人所害。从1996年开始,母亲带着她四处上访,要求“申冤”,长年的奔波流离,150多次被收容遣送,让小娟落下一身疾病,也养成了叛逆、倔强、冷漠的性格。
      
       1997年8月的一天,当时已是泰州市信访局副局长的张云泉听到母女俩回乡的消息,立刻驱车百余里,赶到她们家。
      
       〔同期声〕张云泉:不认识你家,我们找到学校找你,然后又到这儿来。如果不是人民政府关心你们,你说我们来干什么?怎么说到最后,说成了是抓人了。
      
       解说:满怀敌意的方小娟并不知道张云泉是谁,也不知道来意,张云泉刚要进门,一条黑狗扑了上来,张云泉猝不及防,被狗咬伤了大腿。张云泉没有退缩,忍着伤痛心平气和地走进了这个破败的家。
      
       张云泉:如果说这个小孩子没有人拉一把,将来在社会上浪迹下去,一辈子可能就会毁了。
      
       解说:从那以后,张云泉经常到小娟家走访,用真情慢慢融化了小娟心头的坚冰……就这样,张云泉认小娟作了干女儿,送她上学,把她接到家中细心照料,为她治好了胃病。8年的关爱终于扫除了小娟母女俩心头十多年的疑云。”
      
       这个节目是央视著名主持人主持的,当在纪录片中看到那个主持人情感深沉的脸,观众席下一片惊呼。节目中,小娟养父的死亡时间也被做了修改。方小娟后来到北京的信访接待处寻自己的母亲,工作人员一下子认出了小娟,几乎是惊喜地说:“我前几天看到你上电视了!”我想这个节目一定会让很多人心下释然。中央电视台都为这一切定性了,那人只是一个“偏执性精神病”!而她的女儿的出镜显然更让这个定性有如铁板钉钉。
      
       而且,谎言在社会肌体中扩散:这个报道后来被《人民日报》引用,而张云泉的“感人事迹”被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拍成了影片,名为《情暖万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出的长标,李幼斌、宋春丽等人出演)。
      
       事实上,戚华英是一个冷静、不屈服的底层妇女,纪录片中她的形象既温和又执着,我从她舒缓而坚毅的行动中,感受到一种高贵的品格,为了给死去的人、给生命以尊严,她无望地奔走几十年,她在精神方面是我们的楷模。
      
       那个报道,靠卖地图为生的戚华英很快看到了。当已经结婚生子的小娟多年后终于找到母亲破旧的住所,母亲拒绝见她。她说,当年你父亲出事的时候,你就在现场,你怎么能对媒体那样说!我养了你这么多年,最后怎么成了张云泉的女儿?
      
       小娟辩解说采访的时候,她的说法并不是电视中那样的,她也不明白电视里的说辞是怎么回事。母亲毕竟爱自己的女儿,她原谅了她,嘱咐她要好好生活下去。女儿与母亲依依告别,女儿离开母亲的平房,一会儿又折回来,她把自己捡到的一堆矿泉水瓶子送给母亲卖钱。这时候她发现母亲正站在黑暗的屋子里泪如雨下。
      
       就好似戚华英一人在水中下沉,所有人站在岸上,谁都没有发觉她下沉的过程,这种灭没感让人不寒而栗。这些年她赖以存活的口粮,就是当年的那个事实,而这个事实的核心,竟然被以她女儿的名义给抹杀掉了。如此,几乎没有人会再相信这个上访者,谎言被一步步体制化。当此时,万幸的是,有一个摄像机缓缓摇过来,纪录了这一切,而且因为是从多年前就开始纪录,一点一滴真相的累积,比走马观花的电视新闻有更高的信誉度。多年后这些事实的影像在北京得到放映。感谢赵亮,感谢纪录片!


32/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