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汉字和汉词的变乱

发布: 2010-1-22 22:34 | 作者: 朱大可



2009年度民间语文运动观察
 

     雷人帮和囧字会

       2009,语文事变层出不穷,规模超越以往任何年代, 构成了中国民间语文的盛宴。其间发生的话语戏仿实验,为大众语文的进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简单的修辞学技术,戏仿被应用于互联网叙事的历史,已经长达十 年之久。但第一代戏仿的所指(对象),大都是经典文本、模范人物、官方话语或主流形态,具有强烈的解构、溶蚀、颠覆和拆卸特性,此为“经典性戏仿”的文化 表征。而在2009年,这戏仿一直扩展为单词、秽语和文字,渗入细胞级的语文单位,互联网民众的日常书写,变得更加嚣张而轻快。它是成为互联网时代“弱者 的武器”,击打着日益扩张的公权力空间,构成2009年大众文化的热烈景象。

     
       
       这项语文实验在第一阶段,是关于日常汉字的袭用和借用,如“雷”字,它后来被将扩展到四处“雷人”的地步,成为各类媒体的基本用语。此外,“打酱油”“俯卧撑”和“楼××”之类的语词,以及各种“被……”字句,都曾广泛流行,从语文的方向发出了捍卫公民基本权利的呐喊。
      
       到了第二阶段,新生代开始不满于通用汉字的表达力,开始挖掘冷僻的古汉字如“囧” 和“槑”(意为很霉、很呆,特傻)之类,以描述官方和民间的政治情态。“囧”本义为光明,却因颇似两眉下撇和张口结舌的人脸,被用来刻画人的悲剧性存在。 网络上的“囧论坛”多达500家以上,在囧论坛的奖惩制度中,“囧值”成了积分度量单位。而“囧”字还被加工成囧字舞和叫做“囧囧”的卡通造型,并进一步 转型为囧字鞋、囧字杯和囧字汗衫之类的消费性器物。上海多伦多美术馆甚至为此组织了以《囧——表达与姿态》为专题的青年美展,试图对这种图像文字进行美术 阐释。如果没有其它事件的扰动,2009有望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囧年”。
      
       但在第三阶段,出现了一种更为激进的造字运动,它起源于“草泥马叙事”。而后,网民把“五毛”、“脑残”、“屁民”、“不折腾”、“情绪稳定”、“不明真相”等语词组合为新字,而发音则是首字的声母和尾字韵母的拼接(“MAO”和“NAN”),新生代藉此卷入了造字游戏的狂欢。这种对现存汉字秩序的颠覆,不仅解构了话语威权,而且拓展了民间语文的空间。
      
       寂寞党和杯具派
      
       在电视摇篮里长大的新生代,无疑是视觉犀利的一代,他们对字形的敏感超越了语词。 这是发生汉字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新生代并未放弃利用语词造反的途径。他们的策略是利用谐音这种低幼等级的修辞,描述个人生命的荒谬状态,魔兽论坛上爆发的 “贾君鹏吃饭”事件,标志着“寂寞党”的横空出世,而“杯具叙事”的现身,则要进一步把这种“寂寞”推进到悲剧的地步。
      
       作 为“悲剧”一词的谐音记法,“杯具”以一种物性、日常、戏谑和黑色幽默的方式,说出了新生代对于人生的悲观主义看法。这陈述的表层是轻盈而卑微的,却承载 着沉重的苦痛,由此构成了鲜明的自我反讽。“杯具派”还以此为中心,衍伸出 “餐具”(惨剧)、“洗具”(喜剧)和“茶具”(差距)等姐妹语词,汇合成小小的杯具语族,制造箴言、警句、格言和手机段子,推动以“杯具”为核心的造句 运动,例如,“我跟上帝说我渴了,于是上帝给了我一大堆杯具。”更多的句子则沿袭张爱玲的句式“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个著名的句式经 过替换,成为杯具派的经典警句——“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


      
       从流行语“郁闷”、“寂寞”、“囧”到“杯具”,这是大众语文自我进化的路线,它渐进式地勾勒出民众集体苦闷的阴郁轮廓。杯具是这个郁闷之索的高点。它要粉碎那些可笑的“幸福指数”报告,并把这种“洗具”式的“杯具叙事”进行到底。


31/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