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路上飘满红罂粟——关于诗的回忆

发布: 2018-3-06 12:35 | 作者: 史保嘉



        上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做《罂粟为什么开红花》,这是使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学美的课文。丹柯举着自己的心向前走着,照亮了森林中的路。在他的身后,在他的血流过的地方,开满了美丽的罂粟花……
        后来读北岛的《走吧》:“……走吧/路啊路/飘满红罂粟”,又一次感受到这种悲壮的美。这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们被迫中止了学业,又被迫脱离了正常的生活模式,思想却依然惯性地沿着以往多年形成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轨迹运转。当理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撞击得龟裂、扭曲的时候,我们一面感受着那种锥心刺骨的失望乃至绝望的痛苦,一面以挑战的姿态选择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读书、写作,并且以书会友,以诗会友,以文会友,形成了若干个群体,从不同的角度与途径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当时北京学生中这样的群体很有几个,互相之间也有一些多边的接触和重合。在这些群体中孕育了当今许多第一流的学者、作家和开一代诗风的大诗人。在我的周围,比较固定的成员先后有我师大女附中的同学戎雪兰、潘青萍、武嘉范、陶洛诵、张雷、孔令姚等人,男四中号称“三剑客”的赵振开(北岛)、曹一凡和史康成,还有清华附中的仲维光、宋海泉、郑光召(郑义)、甘铁生、刘满强、车宏生等。
        那时有不少人写诗。由于几千年民族文化积淀的影响,加上以毛主席诗词为主要教科书的诗歌教育,因此起初写旧体诗的人居多。但是尚谈不到创作的冲动,只是一种宣泄,把那种混杂着青春、理想、郁闷、茫然和反叛的情绪浓缩在字斟句酌之中。不过后来成名的大诗人当时尚未登场,想是在厚积薄发。
        1967年秋天,我以弟弟养在瓶中的热带鱼为题,写了一首《临江仙》:
        
        剑头凤尾翩翩舞,
        清涟顾影婷婷。
        静如秀玉动生莹,
        彩鳞多婀娜,
        锦腮自含情。
        杯中有水乐便在,
        何必逐浪平生。
        龙门堪劝鲤兄明:
        似我非无志,
        终饰案头瓶。 
        
        1968年是理想主义的顶峰,夏天,我和女附中老高一的两位学长戎雪兰、潘青萍一同混入水木清华,冒名顶替住进大学生宿舍,过了一段如诗似梦的校园生活。不记得她们二位当时所读何书,我自己则是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套中学数学课本。每日黎明即起,洗漱已毕,便携卷踱上荷岛,开始一日的功课。那时正是博闻强记的年纪,一个早晨便能将字数如《长恨歌》的篇幅背得烂熟。下午骑车到体院游泳,晚上则乘着清凉的夜色,或荷塘赏月,或秉夜长谈。有一次,我们还趁着月白风清潜入颐和园,我和戎雪兰并排躺在排云殿脚下一只平底大木船的舱底,听微波拍岸,望斗转星移,推心置腹,海阔天空,人仿佛与山,与水,与风,与月溶化在一起,进入了一种宠辱皆忘的无我之境,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那是我至今难忘却绝难再有的一种感觉。
        那时我十七岁。十七岁正是人的一生中的春天,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阶段。但这种诗情画意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梦,便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不久,我们被清华工宣队发现,通知女附中将我们三人“押解”回校,隔离审查,随后便被淹没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作鸟兽散。
        从1968年下半年起狂热的理想开始降温,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开始走向深化。贫穷,寒冷,饥饿,劳累……究其竟都还不是最深的痛楚,大环境的压抑最令人窒息。
        戎雪兰在我人生中有过重要影响。一九六七年初我们相识,很快便成了形影不离的挚友。她多才多艺,不仅国学造诣很深,而且游泳,滑冰,拉手风琴,样样都很漂亮。她有思想,有主见,在当时的中学生中是很杰出的。1968冬天我去了内蒙,她去了白洋淀,从此便音讯渐稀以至全无。我在1970年曾有诗给她,其中有“笔伐四月识君志,戈枕三载赖师尊”的句子,表达了我对她的思念和敬重之情;她回我曰:
        
        芳凄草迷归路断,
        绿绮久损恐难弹。
        绻纸虽感暖君意,
        无奈岁月易温寒。
        灵旗空扬赤子絷,
        朱帘待秀正辛酸。
        去载玉关一掊土,
        胜似秋山枫叶丹。
        
        近日听说她在美国做社会学博士后,发表了不少很有份量的文章,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甚至白宫的关注。对此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她本来就是龙象之材。
        1968冬季我到了内蒙农村。当时经历了一次感情上的挫折,又对艰苦的农村生活丝毫没有思想准备,还生了一场肺炎,精神却并没有全垮。有《满江红》词一首为证:
        
        茫途疲旅。此去岂必重披挂?忆流年,三度昙花,往事烟霞。
        一别小园春秋梦,画中塞外今是家。欲浪迹三江寻故事,遍天涯。
        断血戟,谱胡笳,弃长缨,赴蛮鞑。却人情依旧,足下难乏。 
        兰草经年伴忠骨,诗魂几醉付黄沙。何须顾当年曾临海,雄关下。
        
        这首词一寄出,应者甚众,大约能有三十余首。可惜绝大部分都已散失。记得闫恒有“待来年再看史、青、兰,在谁家?”的句子。
        1969年下半年起,我大病初愈踏上归途。从内蒙经河南、甘肃、山西,辗转飘零了五个月,终于回到北京,在几个朋友家轮流栖身。这时又写了一首《满江红》,算是对朋友们的回答:
        
        别来一载。晋中会,又值年残。喜重读,华章秀藻,韵简毫寒。 
        无能信笔任沉浮,有劳俯拾责与赞。看志得意满文横溢,曾何难。
        春秋史,付笑谈,血珠字,任千般。多才莫诧我,无意苦攀。 
        躬耕未感天伦乐,凡心宁弃儒子冠。已秋风隔断归时路,是群山。
        
        就是在这次旅途中,我到过著名的黄河古渡口──风陵渡。那时风陵渡铁路大桥还没有修通,行人往来都是乘摆渡。船舱很深,抬头只能看见沉沉的天色和船夫们绷紧了劲的身躯。船驶入激流,开始颠簸,那船身一倾的瞬间,只见滚滚的黄水仿佛来自天边,无涯无际,气象苍茫,使人顿生悲壮。那首不记得何时读过的《箜篌引》不觉涌上心头: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我们是在渡一条历史的河。
        郭路生的出现极大地震撼了诗友们:
        
        燃起的香烟里漂浮过未来的幻梦 
        浓厚的烟雾里挣扎过希望的黎明 
        可如今这烟缕仿佛是心中的愁绪 
        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 
        …… 
        我的命运是辗转漂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 
        只希望敲倒在朋友的门下 
        得到一点微薄的施舍……
        
        这些诗句在我心中一遍又一遍低吟浅唱,仿佛是从我自己的心底溢出,仿佛是在我自己的血管中流淌,使我激动不已。记得那晚停电,屋里又没有蜡烛,情急中把煤油炉的罩子取下来,点着油捻权当火把。第二天天亮一照镜子,满脸的油烟和泪痕。当时读到的诗有:《相信未来》、《烟》、《酒》、《命运》、《还是干脆忘掉她吧》、《鱼群三部曲》等。这些诗我至今会背。郭路生的诗在更大范围的知青中不胫而走,用不同字体不同纸张被传抄着。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诗人数不清自己诗集的版本,郭路生独领这一风骚。
        从那以后我便没有再写。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郭路生的出现使诗歌的形式发生了一场革命,他启发和激励了一批出色的诗人。从这个角度看郭路生,称之为当代新诗的第一人是毫不为过的。而我自觉在美觉的涵养和哲理的思辨方面都很有限,超越不了他的高度。因袭又不愿意。二是清查“五•一六”清到我头上,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受到监视,惹不起这个麻烦;三是不堪生活的重负,每天要从事十多个小时的特重体力劳动才勉强能够其力自食,纵有诗情也没有诗意了!
        第一次读到赵振开的诗是在1972年前后:
        
        把我的话语传向四方吧, 
        ──长风的使者! 
        我是那漆黑的午夜里 
        一把黎明的火 
        我是那死样的沉默中 
        一首永恒的歌!
        
        这几行诗引自赵振开于1971年夏季去湖北沙洋干校探望父亲返京时在江轮上所写的《在扬子江上放歌》。
        那时正是我人生的低谷。在那遥远的土地上,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中,如同陷入黄河险恶的漩涡,使我元气大伤。我想念北京,但北京留给我的也是痛苦的记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痛切地感到死的诱惑。
        
        死去, 
        难道只为痛苦的解脱? 
        活着, 
        难道只为唱理想的凯歌? 
        …… 
        死,──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为什么? 
        是因为世人的勒令, 
        还是我自己的软弱? 
        …… 
        去你的吧, 
        尊敬的勒令者! 
        我不会死在您的前头, 
        倒担心您棺材的单薄。 
        我们还要亲自尝试 
        用纯洁与真知将人类化合; 
        用原子武器去征服大熊星座, 
        为宇宙联合国的第一届大会举杯祝贺! 
        ……
        
        也许是我死的决心本来就不大坚决,也许是赵振开的这些诗行将我从迷津中唤醒,我忽然觉得自己不那么软弱了。
        1972年底到73年初我曾回京小住,结识了北岛、多多和芒克等人。这时的北京已是新诗的盛夏,而来自白洋淀的诗歌则是其中的一支劲旅。我赞同今天的评论家们用“白洋淀诗歌群落”这一称谓来界定当年的诗歌现象,它至少应当有两层含义:第一,当年到白洋淀插队的北京学生无一例外,全是自行联系去的,这表明了在限制个性的大环境中追求小自由的一种自我意识。白洋淀作为水乡,它符合人类“逐水草而居”的天性;作为距离北京最近的水乡,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知识青年对现代文明的眷恋与追求。在当时思想交流媒介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白洋淀与北京的距离便成为不可多得的一个优势。尽管当时以北京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反文化的, 但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和政治文化中心, 在反文化的表层下有一条巨大的思想文化之河在缓缓地流动着。唯其如此,处于这一流域的白洋淀才得天独厚, 成为人杰地灵的诗歌的风水宝地。第二, 广义的“白洋淀诗歌群落”自然包括当时主要生活在北京的地下诗人们,如郭路生、北岛、江河等人。但是“群落”并不是流派,它不是诗风的集合,而是诗人的集合。我喜欢郭路生深情的新格律诗,也喜欢北岛的凝重,芒克的率真。更何况即使是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也会有不同的品味。从这个角度理解,“群落”的提法很迷人,很原始,很自在,令人想起半坡村,想起山顶洞,回响在山野之间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 蛮荒之地上开垦文明的劳动。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