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界限上的旅行者、回忆录与几何学——论江离

发布: 2013-7-11 16:28 | 作者: 胡桑



        存在是对生活的变形和穿越、是命运降临的时刻。存在属于世界内在的秩序,不过,江离更愿意将“存在”命名为“虚无”:
        
        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本质
        ——那唯一不死之物。
        ……
        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
        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
        ——《不朽》
        
        存在往往具有虚无的形式,尤其在尚未找到切身的表述语言时,它并不能轻易地传达自身。在某些时刻,存在甚至拒绝现成语言的入侵。存在也未必具有近代形而上学所谓的“不朽的本质”。存在也许只是一只摇曳的苹果,一张安静的椅子、一阵狂暴的雨、一个迷茫的眼神、一声畅快的尖叫或是尖叫后巨大的沉寂。作为最高虚构的存在,从来没有在世界之外建立起一套表征体系,却也不是显而易见的常识。对于诗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轻易接受那些流行的物质强力和精神通货。对虚无的认知无疑能加速对常识的消解。于是,一个忠诚于生活和命运的诗人,才会经常书写虚无。测探存在是一件艰难的事,所以才需要诗人和哲人不断地穿越生活和事物。存在并不能通过外在的知识体系触及,也不能以按部就班的观测方式而获取。所以,江离反对以外在的或者切割式的方式进入生活:
        
        六个月已经足够,给我再多的时间
        我也不会成为那些
        为了行动得体而翻阅书籍的人,
        习惯于将自己的生活做成切片,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永远正确但是懦弱的人。
        ——《一个恶棍的生死信札》
        
        不过,有时候,探测存在也是一件简易的事情。存在,犹如一阵微弱的风吹拂着人们,只需谦虚地迎面、倾听、感受和接纳。江离是谦逊的(这与他内在的骄傲并不冲突),他用语言执着地进行对生活秘密的探寻。对生活总体的持续询问、感悟、沉思和穿透形成了他诗歌中的存在感。
        
        三
        
        江离的诗歌节奏、语调是谦逊、缓慢、节制、平衡的,很少出现暴烈的高音或者愤怒,也不致沉溺于词语和形式。消费主义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罪恶之一。消费主义的后果是将诗歌视为对身体、欲望、词语、物品的耗费和嬉戏,并且相应地将人简化为欲望的产物:性、事物、着装、健康、美容等等。在消费主义场域内,无论是欲望还是物品,几乎都成为自身逻辑的结果。消费主义入侵诗歌的结果是,诗歌也随之蜕变为词语无主体的自行消耗,排除了存在感的进入,在这个时代,命运往往无法找到安身之所:“一个新的世界,在它的完整性中/没有一种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命运。”(《日落》)
        于是,江离在诗歌中修炼一门“舍弃的艺术”,对抗着我们时代的各种神话。他时常保持着对现代性的疑虑和抗拒。他在《不确定的群山》的开头就婉转地表达过这种对抗:
        
        有那么几年,我们在这个古老的城市
        各自走街串巷,出入于湖光幽山。
        如今,高楼上玻璃的反光
        时装名店和拥堵的车流提醒我们:
        必须绝对地现代化。
        
        在《旧钱塘江,新世纪城》里,这种对抗则更加尖锐。江离“在拒绝一个时代的常识”(《小营街,一种风景》),虽然,这是一种“微乎其微的抵制”(《为王煜宏的画而作》)。但是,抵制让诗人找到了得以穿越消费主义时代的位置,在符号化的欲望浑水之中澄清了本真的存在感。
        在时代的偏见之外,江离对事物、生活、欲望和身体都有自己的领悟。比如,在《不确定的群山》的结尾,伴随着古巴烟和日本烟,“身体”这个切身的存在恢复了自己的面目。在这里,身体拒绝被简化成商业与消费所裹挟而来的欲望狂欢。出现在诗里的恰恰是身体的真实存在,对微风、花香和烟的味道的谦逊接受:
        
        但从微风中飘来不知名的花香
        味道浓烈的古巴烟,留下巧克力甜味的
        日本烟让我们确信
        沉醉于此刻,善用身体
        给予我们的感官,没有什么比这更真实。
        
        在这里,身体召唤着一个强大精神场域,存在感并没有受到消费主义的压迫、排挤。从这一点可以发现,江离的诗歌是属于当代的。他将当作有限的、直觉的存在来进行体验。也就是说,人对世界的(无论是近代形而上学的还是消费主义的)专制幻象被身体的存在感所替代。身体恢复为第一位的在场,成为存在的接收器。江离在《不确定的群山》结尾所要表达的正好应证了沃伦的一句话:“肉体的感受是诗歌的意义。”(罗伯特·沃伦《诗歌就是生活》)
        江离并不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写的是一名虚无主义者。事实是,在他的诗里,虚无感反而澄清了世界,让世界在欲望、占有、暴力、欺骗中清澈起来,甚至使日益贫乏的当代生活重新获得了深度。然而,“在一个没有一种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命运”时代,只要将“诗歌就是生活”视为合法命题,虚无感就会十分正常地成为诗歌的基调。这是有限的人在世界上的失败体验。不过,在一个信仰凋零的时代,虚无和失败往往会成为希望的庇护,一道希望的隐秘入口。度过漫长黑暗的人必定能够重建对黎明的新鲜感知:“我是少数那些在黎明之后/睡下的人/因此我看见黎明又一次升起。”(《黎明》)
        佩索阿曾发明过一个诗歌的口号:“不要倚靠在思想的走廊上。”(见阿兰·巴丢《哲学任务——成为佩索阿所代表时代的人》)在现代,知识伴随着技术理性日益扩张,知识图腾相应地造就了一种强权的诗歌,这种诗歌只是词语和概念自身的逻辑演绎,强暴地排除诗歌对存在的感知和领悟。江离极其不信任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并在进一步提防着概念、理论和抽象知识对诗歌的侵犯:
        
        一种新的图腾正在建立,多么疯狂
        感受力被极权的知识剥夺
        最后一寸领地,艺术节节败退。
        ——《一个恶棍的生死信札》
        
        诗歌也许只有在“节节败退”中才能真正抵达属于自己的领域。对于诗歌来说,失败是一种必要的体验,它让诗人警觉地跨越语言的藩篱而深入存在的腹地,如此,诗人才能生成在自身内部凝聚起来又随时敞开的生存个体,借由语言触摸存在,并进一步建立起与世界、事物和他人的友好关系,这是一种“谦卑”而又“骄傲”的关系:
        
        席间,贵宾们锋利的目光
        又一次检视了我来自小镇的谦卑
        和不为人知的骄傲
        ——《宴席之间》
        
        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过:“正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在不屈服于重力的意义上,江离的诗歌中也存在着这种“古老的敌意”,他的确表达过对这个时代所制造的各种神话的对抗。不过大部分时候,他并不理所当然地接受这种敌意,他从未将诗歌与生活对立起来,如果诗人是一根天线,那么,生活则是一座必不可少的信号发射塔。所以,江离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到敌意之后的事情。他在沉思人与事物之间更为深刻而本真的关系:
        
        现在敌意消除了,就像是奇迹
        在你和时间之间达成了一致
        它比你持久,也比你写下的事物持久
        这就是在心中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死去的原因
        ——《纪念米沃什》
        
        在这首诗里,死亡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趋势,而是每个人的“渴望”。在死亡的渴望中,“古老的敌意”奇迹般消失了。人和世界随之取得了善意的和解,人最终跃入了存在。“死亡……仅仅意味着回到了故乡。”(《一个恶棍的生死信札》)
        在死亡意识的某个神秘瞬间,人必定会遇见生存的本质:人都只是一个有限的存在。换句话说,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需要相互取暖,正如江离的诗句所写的那样:“因为孤寂而结合在一起”(《316房间》)。当然,和解并非轻易地妥协,它是一场漫长的精神之旅。和解是一次次永远没有句号的书写。伟大的诗歌为人们一再地提供相遇的机会,人在诗歌中顷刻间就遭遇了自己的存在,从而得以目睹敞开、清澈的存在。对孤独的个体而言,诗歌是一堆温暖的篝火,就像特朗斯特罗姆的一个诗句所传达的:“我来这里是为了/和一个举着灯/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遇。”(特朗斯特罗姆《一个贝宁男人》)江离那首消除敌意的诗歌写于米沃什逝世的时候,以此向米沃什致敬。米沃什本人有一首探讨诗歌本身的诗《诗艺?》,其中有一节表达了米沃什与他人一起存在的愿望:
        
        诗歌的目的是提醒我们 
        独自一人留下是多么艰难, 
        因为我们的房屋洞开,门上没有钥匙,
        无形的客人随意地出入。 
        
        与他人在一起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这也使作为危险人物的诗人不至于成为威胁共同体的不义之人。诗歌提醒我们,终极的孤独不是不可能的。对米沃什而言,这种基本的要求可以再现为一种矛盾,即“诗人对距离的要求”和“与别人负有共同责任感”之间的矛盾。江离诗歌中对不可见事物的持续探寻,以及对敌意的取消、对相遇的渴望,也形成了一种矛盾,或者说建立了江离诗中的张力和魅力。
        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总是与记忆密不可分。记忆对过去做出承诺,又对现在提出要求。这就是存在的要求:“与别人负有共同责任感”。对存在的探测势必会加速诗歌对记忆的征用。江离诗歌中的记忆也是这样一种角色,他有一首名为《回忆录》的具有鲜明自传性质的诗:
        
        父亲死了,在墓旁我们种下柏树
        这似乎不是真的。每天晚上
        我都出去,和一大群人在一起
        哦,柏油马路在镇南,春天清爽的气息
        漫过了街道,镇北的石桥上,蔡骏又一次
        说起他的女孩,这也不是真的。
        我照样学会了逃课,喜欢上了公园里
        一个人的僻静,照样爱上了早死的帕斯卡尔
        他说人是一根苇草。是的,苇草
        那么多苇草一起喝酒,打牌
        有时为了谈论的夸张程度而争吵
        有时我们烂醉如泥,而在半夜里当我回来
        就会感到那种寂寥,那种支撑着我
        又将我抛得更远的寂寥
        像降落在身体内部的一场大雪,冻结了
        鸟兽们的活动,尽管这仍然不是真的。 
         
        现代主义制造出大量孤独的个体以及封闭的诗歌。孤独也许来自于经验与记忆的断裂:“他们的记忆中没有与之匹配的经验/这似乎又回到了一种常识:/人是孤独的个体。”(《为王煜宏的画而作》)不过,记忆是孤独的来源,也是对孤独个体的拯救,是触摸存在的目光。记忆虽然加深着孤独,却又在召唤友谊。只要记忆和他人没有从大地上消失,诗歌就会被持续不断地要求打开自己。江离的诗歌在自我与他人、孤独与友谊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在我的笔记本上,我忠实地记录下
        这些诞生、死亡
        和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
        似乎存在着一种结构:它们中的每一个
        都在另一个之中,孤单
        必须成为更大的友谊的一部分
        ——《几何学》
32/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