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潜山尺牍》

发布: 2009-8-20 21:59 | 作者: 沈方



      
       21
      
       一条河有没有灵魂,一棵树由什么构成,
       我不能说,我在六月不能说,
       在七月也不能说。
       石头不会飞到树上,它从不扔下我。
       有时我奔涌向前,穿过石头,
       我相信我将在裂缝中幸存,在翠绿中发笑,
       可惜你没有看见,
       我如何因为稻草而扑向堤岸。
       你不明白我为何发狂,不明白河流夹杂泥沙,
       就像我的一生,那很好。
       我张开嘴想要高喊,然而你不在,六月不在,
       七月不在,河流不在,树不在,
       只有石头,
       我在石头中找到了重量。
      
       22
      
       远离意味着忘记盘旋在头顶的其它事物。
       忘记风声,雨声,
       忘记更多声音,甚至忘记无声。
       我不想超越自身,我想我如今还是无声,
       在灯光里抵达,我不期待照亮。
       你的隐藏不在于隐藏,而在于面对,
       除了内心,还有另外的去处。
       过去若干年,我经过一条河,我在桥上观看
       岸边的景色,桅杆,芦苇。
       你不能代替我在那里,你不必超越我,
       也不必超越你自身的变化,
       如此我不必远离过去。
      
       23
      
       你问我天空是不是真的,我说不出为什么。
       一团雾,一次冒险,或者我的小心,
       或者是孤独的雨中人,
       他低头是泥泞,抬头是你说的天空。
       我说不出为什么,所谓时间在你我之间。
       我多少年来想说而又未能说出的,
       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我有过阴影,无可否认,在草丛中描述水,
       也有安静,就是说我的激动等于没有,
       而且没有自己的倒影。
       多少年来,我似乎不说话,但不是埋藏,
       我不说是因为害怕说出最后一句,
       没有最后是因为不说,
       所以我似乎从来不说话。
      
       24
      
       我不想令你不安,我不想填满你。
       我知道你为何不安,因此我不想走出我的山水。
       你遥不可及,在洞穴里,
       而我的脸像蝙蝠在夜色中,尽管有月亮,
       有光线编织我看见的事物,
       但是我不能还原它们。
       不知何时开始,我的脚变细,变出很多脚,
       由于没有方向,不知如何走路,
       只能变出更多的我。
       这些不可轻信,但你不必怀疑。
       要是我从此地经过,就会留下空缺,就像我拿走你,
       却留下时间。
       我在灰尘中叫喊,你就会记得风中的铃声,
       铃声在风中传到远处。
      
       25
      
       你在黑暗中学习明亮,涂抹自身的存在,
       所有的自画像都是别人的自画像。
       阶段,层次,由上而下,自下而上,
       你的照耀如此黑暗,除了多年之后的你,
       没有另一个人成为你,这不是你,
       你仍然不知道黑暗是什么,
       因为黑暗本不是什么,只不过
       你认识,你进入,
       然后才有黑暗。
      
       26
      
       当香樟树被锯掉枝杈,山坡上
       春天不像春天,因为那里,
       阴影不知去向,如同你我无话可说。
       当香樟树将被迁移,春天可以拿走,
       要懂得期待,要懂得每个人内心,
       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
       我呼唤过,但河水正在发绿。
       你不懂得一只鸟,
       今天早晨为什么在树上叫个不停,
       而我也不懂河流是弯曲的,杂草遮掩河岸。
       当我敢于面对挖掘机挖掘泥土,
       如同在内心挖掘,
       一年前或两三年前,因为那时,
       你没有告诉我,这些山,这些树,
       这些河面闪烁的光,
       你没有告诉我看到了什么。
      
       27
      
       我说的是三棵树,不是一棵,
       我不说三棵树中的一棵。
       我说的不是一棵树,而是空间之外的空间,
       时间之外的时间,我说的是衰老,说的是一本书,
       不阅读,不描述。
       我话语清晰,我眼睛模糊,
       透明然而空无一物。安装,但没有工具。
       看见,却不能发现意义。
       如今我在树下,我在雨中,
       我穿过街道。
       只要还有这些雨点,就落在树下。
       只要我说,就不说一棵树,
       我说的是三棵树。
      
       28
      
       在我摘录的内容中,走了那么远,草叶轻摇,
       又那么近,我认识的浩瀚不在言说中。
       所有的沉默,当我开口说话,
       无论如何转折,表情是唯一的。
       我捕捉,在石头上刻字,我继续,但我不能由此及彼,
       只有忘记草木。
       我把树叶送到天上,在别的地方为之命名,
       悲伤,而又耐人寻味,这些声音带着自身的含义,
       我不理解。
       这些声音没有形状。
      
       29
      
       这些年来,你的脸在变,以前是偏远省份,
       现在是整个国家,幅员辽阔,
       道路延伸到我想去的地方。
       我们的目的地相同,但有不同的表达。
       因为一望无际,我们想起就流泪。
       你不盲目,你自信,你的财产是时间。
       我满怀同情,胡思乱想,
       这些年来,你的脸变得模糊,你的忧伤像河流,
       我在岸边无事可做,然而想起你的脸,
       想起窗外的风景,
       我们就喝酒,我们醉,这些年来,
       我们偶尔交谈。
      
       2006

      
       谈《潜山尺牍》及其它
      
       《潜山尺牍》,写于2005年至2006年间,多次修改,多次删减,今存二十九章。潜山不过是孤零零的小山丘。当时,约半年多时间,我在潜山上班打工。山坡上有几排破旧房子,以前是劳动教养所,我在这些房子里帮朋友的项目做事。小山丘树木很多,主要是水杉和香樟,山上偶尔有野生动物出没,令我好奇。冬天,北风从山坡上呼啸而来,寒冷刺骨。我不得不穿上从来不穿的棉皮鞋,新买厚实棉衣。项目在草创阶段,室内无空调,我实在怕冷,只好自费买了一个小型取暖器。那里距离市区较远,公共汽车不通,附近行人稀少。白天无事时,寂静完全包围我,除了拿出一本书,悄悄读几页,就是默默体验罕有的寂静。我重温了已经遗失多年的感受,好像依稀记得,好像陌生。意识到寂静也是一种声音,可以在耳畔响起。
 
       大体上,《潜山尺牍》是寒冷催化的静思,寂静生成的想象。篇幅不短,不是一气呵成。众多片断构成一个整体,浑然不敢言,说气息贯通,想必不能算我大言不惭。说话对象纯属虚拟,并无其人,以此增添戏剧性,不是徒然,尚不至于弄巧成拙。更多时候,应归结为自己与自己说话。自我对话,容易自说自话,顾影自怜,但不必认定为诗的末路。满纸荒唐言,说给自己听,也是有的,因为听众隐藏得深。不过,焉知非福,既然听众虚无,避免哗众,不思炫技,不事标榜,力求克制,偶得自然,且自然而然。定稿时,拍板以“尺牍”为题,取古人自谦之意,低调或高调,明眼人自会判断。古人编辑书信,以为书信寥寥数语,率性散漫,与雄文华章无缘,只求达意,命名“尺牍”,不仅与形式相符,也与内涵暗合。本来,我可以“书简”为题,再思量,似乎过于直白。索性直白到底,取“尺牍”为题,直接拜古人为师。
 
       《潜山尺牍》写什么,我不能言,“欲辨已忘言”,其实不必言,不应自我阐释。写诗,万变不离其宗,根本问题,不外乎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其余皆是枝节。汉语新诗,数次动荡,在解决写什么之前,怎么写提前突破。普遍认为结论显著,写什么都可以,关键是怎么写。本体论、目的论与方法论,纠缠不清,主次僭越,一本糊涂账。平心而论,当初突破基本以突破为目的,固然事出有因,有情可原,但突破毕竟不是目的,而且距离本体论尚远。有待于突破之后,逐渐明确目的,慢慢呈现本体。如今,诸般情形已成历史,求全责备,刻薄贬损,均无甚意义。要紧的是打起精神,搬掉绊脚石,清除障眼法,重新破题。
 
       怎么写诗,表面上属于方法论,不尽然,怎么写无不体现于写什么之中,不知写什么的怎么写,可能是现实,但不能成为事实。怎么写脱离写什么,独占上风,写什么都可以又如何可能?因此,破题需要重新审题。写什么都可以,关键是怎么写,这句话应该颠倒过来,怎么写都可以,关键是写什么。写什么并非易事,想要一蹴而就,无异于痴人说梦。最不应该的,就是写什么都可以。回顾汉语新诗,诸般写什么轮番上台表演,琳琅满目,活力异常,连举例批评都不好意思。各有苦衷,不宜失之厚道。前人成败,充其量不过前车之鉴,后人既要通情达理,又要心明眼亮,理应致力澄清写什么,否则,前人的筚路蓝缕,不免前功尽弃。倘若写什么不一定可以,那么,见证现实可以否,回应世界可以否,表达内心可以否。可以,也不可以。终极问题由此应运而生,为什么写?但究竟应该为什么而写,实在是诗的永恒奥秘,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各人取法各异,或上或中或下,在天在命。所谓知天命,其真实正义,不在于通神,而在于知道应该如何。
 
       《潜山尺牍》显然不是陶渊明。如果说,这就是陶渊明,别人不接受,我也不相信,不承认。陶渊明生在当代又能如何,他做不做陶渊明,可想象,不可设想。陶渊明在前,高山仰止,他不能成为形而下,至少可以形而上。一般认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未必就是真相,早有鲁迅先生以“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说破,后世阐释分析颇多。他之所以不惧“五斗米”,依赖于祖上传给他的田产,因此并无杜甫、苏东坡的颠簸流离,与茅屋秋风及破灶烧湿苇相比,多了稳定,少了忧患。他饮酒,如同生活的常态,不必简单解为麻醉。他乞食,不是破产丧家,沿路乞讨。时空阻隔,后人考据揣测,不可轻言真相。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以有条件“饮酒”“读山海经”,沉思反思人生。他深知“此中有真意”,所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本体论意义上,陶渊明得大于失,或者就是本体,这可以讨论,但难以否定。有必要去除宋代文人有意识的遮蔽,包括彰显,从而获得陶渊明的当代性,而陶渊明的当代性,应该是生命本身的意义,甚至可能与苏格拉底相通。简而言之,人应该如何,诗应该如何,为什么写诗,不能不上下求索。
 
       写《潜山尺牍》,包括修改与删减的过程,我的收获是,澄清为什么写,在本体论上,向前跨出一步,而写什么与怎么写,则服从于为什么写。其中甘苦与得失,不是寸心知不知的问题,而是有无意义的问题。对诗如何无目的而又合乎目的,总算有了崭新的体验。这个结果仍然在不惑层面上,不敢妄言知天命。




33/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