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睡狮

发布: 2009-6-19 08:00 | 作者: 孔捷生



      
       五、
      
      
       青铜狮子活生生跑脱,痛定思痛,那幅破烂怎能抵偿?抖开来又脏又黑,净是筛眼霉洞,它被尸臭人汁熏染过,云天雾地,根本瞧不出真迹。或是山,或是水,或干脆是一块石头。要不是隐隐有方印章,可论定是裹尸布。
      
       爱国献宝的宏图已成画饼,剩下的是一段久谈不疲的话题。给寂寞的知青生活增添了些悲壮感。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那帮乡下人缘何为一尊铜器连血汗钱都不要了,更自断了到这一方打石谋生的活路,值得吗?它毕竟不能卖钱买米、养家糊口。
      
       光阴对青铜虽宽宏,改变人的命运却是弹指之间。梦一般的年代又如梦一般结束,我们辞别天涯海角,各奔前路去了。
      
       黄毛投身一家刀具厂,其产品削铁如泥,削人却钝而不能见血。这对他是合适的。
      
       老五睿智之高,首轮科举就高中了大学哲学系,继续去研究主义和思想。
      
       至于我,竟迷醉上文学,涂画几篇,有赖于其时文坛劫后荒芜,居然得以问世,也就从此写下去了。偶尔念及,那桩轶事可否发掘整理?但终于未能成篇。因才学虽浅,自命却清高,睡狮的得失浮沉史,过于演义化,实在有媚俗之嫌。
      
       诚然,人生在世,毕竟难遇这样可歌可泣的事件,要忘,是忘不了的。睡狮湮没千年,偶见天日,倏忽又湮没于民间,此番真是有去无回了。
      
       而后,渐才晓得“艺术”是门天大学问,其筛选法则又极为残酷,少读诗书的我,只好强打精神,涉猎各门各派的经典,梦想“学者化”。某日翻书偶见,令我惶然变色,堂堂西汉竟不知世间有狮子此物,直到东汉末年,我们的中国祖宗才得以目睹这一怪兽,那还是是西域远道进贡,养在深宫人未识,怎能转眼就流落到海南去睡大觉呢?
      
       说青铜狮子是汉家之物,实乃“野鸡”考古学士的妄言,我从来就存疑的。到底属哪朝哪代,中国历史这般悠久,其年头总归是够吓人的吧。
      
       我仍忘不了它。
      
       终于,我有机会游历古都西安,领略了真正的汉代石刻,极是古朴雄浑;至于唐代六骏,我发现,那阵的时尚不但美人要肥才能当贵妃,连马也是要肥的,真是盛朝气象!依稀想起那坨铜狮,身为兽王,竟不怎么雄伟,又因是睡态,全不张牙舞爪。衰弱的时代就有病态的审美观,或者,是南宋的?元代恐怕不会,他们只识弯弓射大雕,又住惯蒙古包,不太着意装饰宫殿与王府。年头再晚点,也并非没有可能。
      
       长安之行,免不了要拜会我所敬仰的一位朋友,他是有名的关中才子,笔下神韵飘逸,自成一家,比我年少一些却有为得多。他设家宴待客,很是热诚。我言谈间少不得咏叹古都风物,抒发一下沧桑感。他告诉我,国家有令,城郊方圆几十里的农村耕作,翻地都不准超过三尺。真是物华天宝!我有些诚惶诚恐了,殊不知坐椅之下三几尺,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劫灰白骨池?或是武则天的宠臣周兴“请君入瓮”处?这位朋友说四乡有的是秦砖汉瓦,他下去体验生活时,房东大娘还送他一对汉陶罐。他还说将来便中也可捎给我一些古董。我大喜过望,想想家中那些不锈钢及现代科技合成的小摆设,真是浅薄恶俗之至!我便要先饱眼福,到阳台上,果然见到两只硕大的粗陶罐,没施过釉,花纹装饰也颇为拙朴。我到底是南蛮后裔,有目无珠,看不出个中玄妙。它的造型有点像上海人的“马桶”,广东人的“屎塔”,未必古人正是端坐其上拉屎的?当然,这无妨它的伟大。我赞叹之后,问为什么搁在阳台上,任凭风吹雨淋?他若无其事地说:太大了,屋里没处放,再说也缺审美价值。他气度的豁达,陡令我感慨,也足见我们量级的不同。当年竟为一匹资历浅得多的睡狮明争暗斗,还差点血溅荒丘!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西安朋友毕竟没有把这对既不中看又不中用得着古董扔了,到底是祖先遗物,舍不得的。看来,无论是目不识丁的雷州乡民,还是南国北地的骚人墨客,其潜意识大抵相近,于是我顿生莫名的认同感。
      
       六、
      
       一晃又过了些时候,世态日日花样翻新,节奏奇快。人心渐有些不古了。
      
       多年遮遮盖盖的地下包工,早就大行其道,而且不算时髦了。新鲜事多着呢。
      
       某天,久违了的黄毛忽来叩门,烟茶一番后,我始知如今刀具厂惨遭电脑切割的倾轧,萧条凋敝,不得不停薪放假。没有薪水,放假当然就没什么趣味。他想跳槽转行啦。
      
       我说建筑行业吉星高照,你还是大师傅呢。他说穷鬼祖宗几辈子玩泥沙,还捧这只烂碗?再说三十好几啦,听人使唤也听腻了,这回想自立门户,开间铺子。
      
       ——什么生意?
      
       ——狗肉田螺眼镜蛇,咸榄酸姜荔枝干,什么卖得就做什么。
      
       我问这一摊顶得下来吗?他说先雇个伙计,娶得老婆再把伙计辞了。我说,别的免了,但开张要请我吃蛇羹,自打海南回来就没咂过那滋味啦。
      
       黄毛这爽快人居然局促起来,支吾道:开铺子缺本钱,少说一千八百。
      
       我明白了,便要解囊相助,但鄙人写文章虽有薄酬,无奈属于“苦吟派”,出手少,入息就不多。查查家底,只能交他四百元。
      
       黄毛摆手摇头,钱是不能受的,只提醒我莫忘了当年那幅古画,卖出去能值好大一笔钱。他怕我不信,讲了几个“源于生活”的小故事。在我听来,民间传奇色彩很浓,但都有月有日,有名有姓。
      
       我才想到,对于古董,还有一派,就是卖了它去,作再投资。这自然很缺风雅,太讲功利,但于国计民生亦不无益处。
      
       那东西在老五那里呢。我说。
      
       黄毛气色就不大好看,说他晓得,可是那画我们三个人都有份。
      
       黄毛与老五少有交情,我是知道的。想想那幅“尸布”只怕不值几个钱,因此卖了也算不上什么“盗卖文物”。我就说:好吧,我找老五商量,卖得成,不问多少,我那份也归了你。
      
       次日,我就登门去了,此时老五数载寒窗,已功德圆满,分配在某研究所专攻西方的一个什么主义。真教我想起他落魄天涯时常念叨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联。
      
       老五最令人佩服之处,是他始终那么自矜自持,绝不因我暂时名气比他稍大,就多几分谦恭客气。我也曾来诚心讨教,他在考古方面虽与我水平相近,论抽象思维却满腹经纶,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坐定之后,老五便滔滔谈起他专修的那个哲学的源与流,以及对人类前途的投影,又谓用它来剖析我们的民族心理很是有趣云云。他训导我要更新知识,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新信息。我说我会拜读的。他继而尖锐批评我的近作,说“的么了啦”用得太多;文章要洁净,要有风骨,要法古人,法先秦散文;万万不可学明清小说,除了几部长篇外,都是末流文学;至于现代的,就更糟了。他介绍我看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接受了。表示回去要捧读第四遍。
      
       他顿了顿,像在想想自己说错了什么没有。我就趁此说明来意。
      
       老五听罢便说:哦黄毛么很久很久没见他啦他怎么不来呢挺想念他的他结婚了吗没有关系的大丈夫何患无妻呢……我只觉得这段话“的么了啦”未免多了些。他接着说,天气很闷,阴阴的又落不出雨,肯定是受副热带低气压影响。
      
       我同意他对气象的观测。可是——那幅画在哪里呢?我问。
      
       他蹙额追忆,总算想起来了,说画不在家里,有位朋友、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拿了去。不过,只要见得着那人,就能要回来。
      
       既然如此,我也无话可说,顺便问问老五,可知那幅帛画上画的是什么?
      
       老五换了副神情,得意地说,他花钱配了镜框,宣纸在后面一衬,就看出名堂啦,你先猜一猜。我说猜不着,他神秘地说:画的也是一只睡狮!
      
       我也就想说点什么,却忍下了。多时不见,还是叙叙友情吧,便换个话题——听说你太太是名门淑女,挺漂亮呢!
      
       老五乐于承认这点,当然就再也不提那画了,说改日携爱人去访我,并邀请我参观新房,里头有她的彩照。既然他要回访,我本可以后再观赏嫂夫人的玉颜,但也不好败了他的兴头与盛情。谁料老五刚推开卧室之门,忽又改变了主意,砰地关上门,说算了,太凌乱,别出洋相了。
      
       至此,我的涵养受到最严峻的考验。
      
       临别我正色说:老五,那幅画不管在谁手里,我都要把话挑明了——汉朝人连狮子毛都没见过半根,哪能是什么汉帛画?可就算它是块抹脚布,也有黄毛一份,谁也别想独吞!你要是想收藏,快去打个价。
      
       老五眨眨眼,没说话。
      
       七、
      
       就这样,死鬼睡狮从阴间还阳,前后十年弄得我们神魂颠倒,朋友也伤了和气。
      
       不几日,黄毛来听讯。我讲出如此这般,黄毛仿佛早已料到,骂是骂一通的,却不算太咬牙切齿,更看不出有打上门去的样子。
      
       他说一声罢了,另有路数啦。原来他家虽非望族,却还有三几张酸枝桌椅,是残旧了些,可如今哪来酸枝?没有新就无所谓旧,更难得的是,其中有一张长条神案。
      
       那种酸枝神案我曾见过,半胸高,四尺长,上面放香炉牌位,除了拜太公,或拜财神土地,或拜观音关帝,都悉听尊便,可见以前很有信仰自由。然而,我还是不明白,一张神案能构成什么故事?黄毛说,自他记事,这高不成低不就的神案就用来放锅碗瓢盆,只因木头太硬才没有劈了当柴烧。哪晓得风水轮流转,如今乡下人多发了家,要拜祖先,敬不敬鬼神倒难说,反正荷包撑破,家肥屋润,没这东西反而显不出根底和家世。这一来,就卖了个好价钱。
      
       我闻之欣慰,也别有一番感触,便说,你这回也要拜谢祖宗荫佑呢!
      
       他大笑而去。
      
       黄毛为人虽粗豪,却很是务实,能厚今薄古,古为今用。
      
       然而,我把老五想得过于不堪了。不久,老五果然回访,只是没偕夫人。他进门就把黄中带黑的古画卷往桌上一丢,侠义慷慨地宣称连衬纸本儿都奉送了。
      
       我展开一看,正是当年那物。再细细玩赏,毕竟是文化人了,只觉得技法不敢恭维,笔墨枯滞,睡狮画得像只狗。不过,绢帛如此古旧,很有几分神秘感,因而亵渎不得。
      
       老五坐席未暖,就起身要走。我颇为负疚,就加倍热情挽留。喝两盅吧?我说。什么好酒?他问。是外头亲戚送的拿破仑白兰地。老五便赏脸坐下了,旋即指导我,饮洋酒就不能伴大荤大腥的国菜,油气会败了原味。
      
       我欣然从命,本来就懒得下厨,便翻出朱古力盒,开一听菠萝罐头,再切若干皮蛋,中西合璧成冷盘,对饮起来。
      
       品得洋酒纯正原味,果然有不同以往的妙处,就饮得多了些,洋酒后劲大,两人都不免“满面溅朱”。老五话是不会断的,从拿破仑谈到法国革命史,说当时的欧洲君主本来可以纠合起来,扼杀这盖世英豪的雾月政变,这样历史就会倒退好多年。我补充道:也就尝不到此种牌子的酒,这损失也不能忽略。他无心戏言,完全沉浸在历史思索之中。他又谓:正是拿破仑说中国是睡着的狮子……睡狮……醒狮……他醺醺然吟哦不已,似乎有些感伤,又忽而笑出声来。
      
       我问为何发笑?他喷着酒气,指头戳到我脸上——笑你!笑我!笑天下人!
      
       我见他醉了,赶忙泡壶乌龙茶,不知对洋酒有无解法,因连壶带茶都是国粹。
      
       他酒呃连连,只念叨:前尘旧梦……过眼云烟……
      
       我以为他还在凭吊法国大皇帝,便奉上浓茶。他把茶杯撞翻,吃吃而笑,含糊地告诉我,这是两本书的名字,找来看看吧,不想当傻瓜的话……
      
       我还朝思暮想“学者化”,怎甘愿当傻瓜?后来真去查阅,果然有宋人元人撰写的《云烟过眼录》,清光绪年的《前尘梦影录》,都是记叙旧书画的专著;又见有同乡南海孔氏的《岳雪楼书画录》和广东名人容庚的《伏庐书画录》二种,也并借来,潜心读了两晚,再展开那幅绢帛画对照,全明白了,这一幅矾胶重得不透墨痕,又上粉浆又描花撒金的粗绢,竟是清末民初的特产!加上那方辨不清字体的印章是油质印色,又是蓝色而非红色,这都证实,此系服丧出殡的孝子贤孙的涂鸦之作,考这习俗,就再也早不过光绪这倒霉皇帝的年头去。
      
       于是,我从未像此刻那般觉出这幅睡狮画得极为恶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十年一觉荒唐梦,醒来啼笑皆非。谁想到这玩艺儿一钱不值?虽则此等嗜好及心态是人类共有,也很是高尚,君不见外域洋人也把才百来年的犁头、木轮挂上墙壁,以示风雅。然而在我们这里百来年算得上什么!我外婆家喂猫那只破碗就是大清光绪年官窑监造的;乡下阿爷天井里那一溜花盆,更是清一色的咸丰年石湾造。
      
       可怜那匹青铜狮子尚在雷州某个地方被奉为藏物,继续昏梦沉酣。
      
       感慨之余,仍不能十分彻悟,若它真属唐宋又如何,秦汉又怎样?似乎一切又另当别论了。
      
       茫然间,再细观绢帛画,画中莫非是我自己?
      
       我决定把它悬挂起来。
      
       (1984年写于北京)
      
       *本篇由美国汉学家Sunsan McFadden翻译成英文。于1995年被收入由美国汉学家Howard Goldblatt编辑,Grove Press Books出版的小说集《Chairman Mao Would Not Be Amused – Fiction from Today’s China》。
 
33/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