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费解的另类认知 - 浅析现代艺术(一)(上)

发布: 2016-4-24 07:49 | 作者: 李立昂



        我明白她的出发点。学校里人人在拼命探索内心,力图总结出有意义的观念, 再用艺术手段创造出形象来,寄托和象征这观念。而我似乎掉转了方向,仍在寻找对“外界”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只不过是“感觉”,不能算是“观念”。换句话说,他们在主动地朝内,而我是被动地对外,没有大声疾呼我的“主张”,那就和观念主义宗旨有背道而驰之嫌。再者,我的创作风格也多少让人联想到浪漫主义,而那是被贬为属于上一世纪的东西。
        评议快结束时,那位名教授突然又问:“你搞了现代派大师那种作品。怎么才能体现你的观念跟上了时代?”他的意思是现代派也过时了,现在是后现代派时期,你搞得再好还是落伍。我对他们蓄意“改造”我的念头和穷追猛打有点不快,不管不顾地说,我来自中国,不懂什么现代派不现代派。如果我有现代观念,作品表现的就是我的现代观念,如果没有,那就没有。我做不到为现代而现代。”说完我有点后悔,新来乍到,怎么不虚心一点。没想到,他们觉得我强调创作必须出自个性,不但没有人生气,从此反而对我有了敬意。
         
        图17.   亚当斯的“提汤斯国家公园和蛇河”,1942年摄
        
        踢开前人一切影响,唯新是求
        两年多下来,我从里到外弄清了所谓“现代艺术”的哲学理念。说一千道一万,强调不断创新,是为了让你发挥独立的主见,最终具备有艺术独创性的人格。学校教学不仅是要培养新一代的前卫艺术家,首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有高度创新精神的前卫思想者。从这个角度看,“艺术学院”的名称不妨改一改,叫“独立艺术人格个性锻造所”还差不多。我虽是成年人读研,但仍感到这种教育方式彻底打开了我的心灵,从此有意识地任由个性发挥,独立自主思考人生的一切问题。
        学校作为观念主义的大本营,名气极大,引来不少已有深厚基础的艺术家入学。他们慕名而来,图的是让自己的艺术触角更敏锐。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实际掉进了一座炼狱。这没什么奇怪。学校的宗旨本来就是要学生只认创新,那就必须和一切被社会和艺术史认可的艺术价值观和标准作最彻底的决裂。所以说,原来的成就越大功底越深,就越容易失落。你那些引以为豪的本钱,按这里的要求都显得陈旧、落伍、甚至浅薄可笑。
        比方说你画一手出色的写实人物。进校后听到的却是,伦勃朗300多年前就达到这种风格的巅峰了(图2),你画得再好也不过是跟在屁股后头爬行。这都已经20世纪了,你的独创意识又在哪里?看看周围的人,谁不争先恐后地“造反”,生怕有人指出你的创作不知不觉中受了哪个名家的影响。听到这样的批评,无不顿时面如死灰,因为那等于指明了你走的是条死路。此前我一直钦佩亚当斯的摄影。他们却告诉我,亚当斯甚至不能算纯艺术家,因为他的摄影只是在“纪录”好看的自然风景,连“创作”都谈不上。和他同代的韦斯顿(Edward Weston)倒得到一致赞誉,虽说两人的风光作品风格非常相似。
        后来我才一点点明白了。韦斯顿之所以被尊为“纯艺术先驱”而亚当斯却受贬,是因为他有不同一般的视角。以下面那幅辣椒作品为例(图18)。一个普普通通的辣椒却被他拍成像“肌肉男”的背部,乍看之下,谁都先想起人体而不是辣椒。这就是艺术的“慧眼”。导师和同学能欣赏我的“形体嬗变”系列,也是出于同一理念。但他们认为我虽然在氛围表现上比前人有突破,“感念”(sensibilities)上却仍旧稍有牵连,而只要有一丝迹象,就还不算完全的“遗世而独立”。
        那时我有个经常交流的朋友,即80、90年代蜚声大陆的美籍台湾风光摄影家李元。我很欣赏他的精致的构图、老到的用光和戏剧化视觉效果。在一次摄影理论课上,我用他的作品和我的新作一起做了一个对比讲座,并对他作了重点介绍。没想到大家对李元作品不感冒。有人勉强说,怎么说呢,他是把日落拍得很美,但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又一堆美丽的日落照片而已,跟别的美丽的日落有什么两样。创新在哪里?
        后来我跟C导师谈起这事,感叹这么成熟有风格的作品居然明珠暗投。C导师说不然。你那朋友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技术上他炉火纯青,但观念是旧的,浪漫主义风格已定型,没法接受新东西了。她又说,当初我们是对你好奇才把你招来入学的,一来你是摄影系第一个中国研究生,你的东方背景可以给学校带来多样化文化,二来我们也想看看能不能改造你这样已经有自己风格的艺
        术家。要是个美国人,我们不会让他进来的。以后我几次参加遴选研究生入学申请时,确实也看
        到了这种我始终认为不公的标准。不过我完全理解这种从根子上从头培养创新思想观念的宗旨。
        第二年我给C导师当助手,又一次目睹了这种唯“新”是求的哲理,从而认定它有时也会走极端。C导师为了了解创意形成的全过程,总让学生交作业时附上所有原始底片的小样。在一堂课上,她细看了所有的照片,突然问一个十八、九岁不到稚气未脱的男孩,这几张很不一样呀,你的手法为什么一下子变了?那男孩马上憋红了脸,吞吞吐吐地说那不是有意拍的。他拎着相机在街上乱走,快门按钮在膝盖上磕了几次,走火了。没想到C导师大加赞赏,说这才好呢,其余那些小
         
        图18.韦斯顿 “辣椒,作品30号”,1930年摄
        
        样里看得出来,你在一本正经地学构图、曝光,一点趣味也没有。这几张给你指明了新的视角,你要在这方向上继续探索下去。
        她当然不是故意误导,只不过看什么都已经习惯性地找新鲜视角。可问题是那男孩还没学会用相机。经她这么一指点,从此他多半就会一门心思钻这类牛角尖,要想学会拍一张像样的照片,那是下辈子的事了。我把这想法直接跟C导师说了。她不屑地说,要学摄影技术他就应该去别的学校呀,我们这里只追求新想法。
        SAIC的座右铭是“自我表达”(self-expression),要求每个艺术家用心声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创作方式绝对自由,无所谓好坏对错,也没有专业限制,只要你觉得合适就行,老师决不干涉。你可以在照片上画油画,也可以往雕塑里插照片,或者干脆在现成的鸟笼里放一块奶油蛋糕作为雕塑作品。观念表达是唯一的标准。就是说不管你用什么形式创作,你必须能说出作品传达的意图。观念倘能跟人达成共识,就算得上成功的作品。
        为了开拓视野,丰富创作手段,学校还有“混合媒介”(mixed-media )专业。我虽主修摄影,但要是我想结合其它手段,把作品搞得非驴非马,绝不会有任何人诧异,更不会被人指责“不务正业”。有一位导师甚至建议我去上表演艺术课(performing arts)和太极拳课。学校竭力提倡拓宽学生的心灵和眼界,特别反对被专一科目的特性所限制。这是谋求思维上的“杂交优势”,血统差别越大越好。你问打太极拳跟摄影有什么关系?恰恰因为风牛马不相及,才能让你跳出摄影的框框去找新的创意。
        

55/5<12345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