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海子:“创造太阳的人不得不永与黑暗为兄弟”

发布: 2012-10-05 08:47 | 作者: 杨子云



        写在前面:对于海子的阅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深入的,而与海子相关的行动,有以下三段:
        第一,2005年秋,和朋友相约,去山海关。坐火车去,站火车回。一路上,在MP3里听周云篷唱的《九月》,想象着海子也是在这同样的铁轨上走过,且把自己的身躯放置在已经不可考的一段铁轨上。“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第二,2007年夏,陪同一位友人去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做讲座,央接待的楚望台君,寻到海子住过的楼房。一栋上个世纪1980年代修建的灰色楼房,普通、孤寂、不加思索、不动声色。八卦海子所爱过的女孩。想像海子《在昌平的孤独》,在世上的孤独。“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见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   
        第三,2008年,南方周末倒评年度人物。1989年给谁,负责此项工作的赵姑娘征询我的建议,我力推海子,并道出我的理由:“一个精力充沛的文化创造者的夭殇,一个短暂的理想主义时代的终结,1989,发生了那么多重要的事件,在那么些大事都成为历史禁忌的语境中,除了海子之外,还有谁能够表达我们对这个年份的追忆和哀悼呢?”我请她一定把一个南周读者的建议提交上去。她答应写在内部论坛里。告诉我,是否评给海子,编辑部里有不同的意见,结果如何?我们一同等待。过了一段时间,报纸出来了,2008年12月10日的报纸,《海子: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在这个文章的结尾,作者杨继斌写道:海子在1980年代的最后一年自杀的。“他可能有预感,看到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到来。”欧阳江河说,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散文化的、自我嘲讽的、反讽的、身体语言的写作。而代价是,“海子式的写作”,以及“海子式的时代梦想”,必须结束。
        这是典型的新闻写作的结尾,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但,仍可说是,恰当地,表达了对于死者以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怀念。 
        正文:《海子:“创造太阳的人不得不永与黑暗为兄弟”》 
        2009年3月26日“博客中国”的纪念海子专辑,有个王姓作者撰文说,海子是最后一个田园诗人。我想,他错了。我猜想他没有读过海子的长诗,没见过《海子诗全编》。他大概只是零星半点地看过一点海子的短诗,或者是其不同版本的“海子诗选”。
        海子是个什么样的诗人?他自己说:“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海子或许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高度,但他一定不只是一位田园诗人。
         
        海子式的写作:史诗般的写作 
        
        我今天提请大家细读他的两首长诗:《传说》和《但是,水,水》,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建议再读读他未完的诗篇《太阳·七部书》。每一次阅读,都会为他的单薄、锋利和庞杂而感到心痛,为他的宏大企图之失败而遗憾。 
        他试图为一个没有史诗的民族创造史诗,在为一个被阻断了通灵之路的民族重启通往上帝的道路,。他把“传说”写给中国大地上为史诗而努力的人们。“老人们”“民间歌谣”“平常人诞生的故乡”“沉思的中国门”“复活之一:河水初次带来的孩子”“复活之二:黑色的复活”。他写道:“我继承黄土/我咽下黑灰/我吐出玉米/有火/屈原就能遮住月亮。”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于巫楚文化的追寻。我猜想,出生于安徽的海子对于巫楚文化应该有着楚人(失败者后代)的关注和思考。从目前对于海子此类诗歌的被忽视我也可以推断,他的这种认识,在他周边的朋友中,在身后20多年,也少有人与之共鸣。
        “有火/屈原就能遮住月亮。”
        “诗人,你是一根造水的绳索,诗人,你是语言中断的水草”。
        海子的诗歌中,关涉屈原的篇章不少,为什么海子钟情屈原?这是一个不被注意,或者没有人来深究的主题。在我看来,屈原之殇,就是楚文化之殇。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祭司(代表神灵)主导的文化。其中,有专司神职的一类人,祭司另一个称呼则为先知,这是一群专司在凡人与上帝之间传递话语的人(屈原的身份即如此,屈原之死,是殉道,不是效忠楚怀王)。楚文化的覆灭则代表着整个祭司文化的覆灭,祭司文化的覆灭,等于是每一颗世俗的灵魂向上帝传递话语的通路被截断了。楚文化覆灭后,中原大地,皇权(君王)垄断了对上帝(天)的祭祀权,除了一个天子可以祭祀上帝(见天坛供奉的昊天上帝)。其余的黎民百姓,充其量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而死去的祖先皆成了孤独无靠的游魂,在不可知的地方。 
        在长诗《但是,水、水》中,海子集中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巫楚文化的追悼,并隐约露出了重构信仰世界的企图。
        这是三幕诗剧,第一幕以秦俑和诗人的对话展开,第二幕他描绘的背景很深很远,南方的大河边,采药的群巫在周围险峰上时隐时现。领唱:“屈子呀,一个男人”,合:“一个男人”。这样的场景类似创世记。屈子,作为巫楚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巫楚文化的终结者,他的溺水而亡,可以说是我们整个民族精神通路的溺水而亡。 
        在这首长诗《但是,水,水》的末尾篇“八月或金铜仙人辞汉歌”,海子化写了李长吉的诗歌《金铜仙人辞汉歌》。为什么是李贺?据查询,李贺可以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另一个每天都在与神灵说话的人,李贺一生的主要职业是太常寺的奉礼郎,即祭司,只不过到了唐代,祭司仅为皇族向上帝传递话语而已。
        海子对于屈原和李贺的追悼,我想应该可以看作是对于续接神帝通路的灵魂渴求。神州大地上生存的子民,也曾是被上帝拣选的子民。只是,这种被拣选的荣耀被皇权垄断,从而,皇族之外的每一个人,生如蝼蚁。 
        
        海子式的写作梦想:找到通向神灵的道路
         
        那么,海子式的写作梦想是什么?海子的梦想,大概是找回这种被君王垄断的荣耀,从巫楚文化中,找到我们通向神灵的道路。
        他写创世的诗:“我要说,我就是那原始火球、炸开/宇宙诞生在我身上,我赞美我自己”
        “我要说,我是一颗原始火球,炸开/宇宙诞生在我肉上,我以爆炸的方式赞美我自己”(见《太阳·断头篇)。诗歌中充满与道合一、与神合一的自信。《太阳·断头篇》第二幕的第三场“诗人”,专为屈原而作。有题无诗的分别为“楚歌
        ”“沅湘之夜”“羿歌之夜”“天河畔之夜”,第五节“诗人的最后之夜”,明显是为屈原而作,为巫楚文化而作,为重续与上帝说话的通路而作。从这个意义上,我说,海子是一位祭司式的诗人。 
        海子的长诗,构架博大,雄心勃勃,但整体上难免因庞杂而混乱。22岁-24岁之间的海子,年轻得让人心疼的海子,在孤独中,要承担为所有的灵魂打开通往上帝的通路,这是耗尽他力气的事情。他就像一位祭司,降临大地,却发现众神早已死亡,大地上,神庙残破不堪。
         
        海子,“创造太阳的人不得不永与黑暗为兄弟”  
        
        海子写有短诗《阿尔的太阳》,这是写给梵高的诗,诗前引用了梵高的一句话:“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
        梵高是在火中取栗,而海子则是在以纸包火。
        在长诗《但是,水、水》的后记中,海子写到:“这一次,我以水维系了鱼、女性和诗人的生命,把它们汇入自己生生灭灭的命运中,作出自己的抗争;这一次,我想借水之波,契入寂静而内含的东方精神,同时随河水曲折前行,寻找自己的形式。” 
        年轻的海子一直在寻找,他把写诗的日子看成“高原的日子,神的日子,黄金的日子,王冠的日子”,但“创造太阳的人不得不永与黑暗为兄弟,为自己。”
        在《太阳·七部书》中,他呈现宏大的企图。“这一次,我要写‘他’,一个大男人,人类之父,我要写楚辞中的东皇太一,甚至奥义书中的大梵。但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和我一样。” 
        年轻的海子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众多的头绪和伟大的可能。他是那么年轻,理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借水之波,契入寂静而内含的东方精神,同时随河水曲折前行,寻找自己的形式”。他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从容一点?    答曰:不能。
         因为,一个急躁而功利的时代正呼啸而来,一个鲁莽而粗糙的时代不需要雕琢灵魂、安置灵魂的诗人,甚至,也不需要神的抱慰和安抚。
        于是,一个有可能为这个民族创造史诗的诗人,把头颅放到了冰冷的铁轨之下;于是,一个有可能为这个民族重建人神通路的诗人,怀揣一本犹太人的《圣经》,远赴天国。
        
        “灵性必定要在人群中复活。
        复活的那一天必定是用火的日子。
        胚芽上定会留下创世的黑灰。
        一层肥沃的黑灰。
        我向田野深处走去,
        又遇见那么多母亲、爱人和钟声。”
         
        2009年3月26日凌晨一点五十九分,草就
        2012年3月26日晚为左岸“七人赏诗会”的修改补充
         
        杨子云
         
        子云推荐: 海子长诗《但是水、水》
        “我继承黄土/我咽下黑灰/我吐出玉米/有火/屈原就能遮住月亮。” (——海子长诗《但是水、水》
        原诗太长,且没搜到电子版。在此存目:
        第一篇  遗址 (三幕诗剧)
        第二篇 鱼生人
        第三篇 旧河道
        第四篇 三生万物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