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刚健质朴的叙述和抒情——论潘新安的诗歌

发布: 2013-1-10 18:48 | 作者: 草树



        这是后工业时代的一幅剪影。空间被车床、铣床、冲床、砂轮、铁锈等工业元素空前地挤占了,只有一头狗的机警和忠诚是后院里的乡村文明的最后看守者,而在这样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小学徒做梦的地方,也就是“搭在用砖头垒起的矮墙上”的两块木板。在看守所或监狱,这样的两块木板出现不足为奇,因为在那里人的一切权利被剥脱了,但是在自由社会,这一幅图景是触目惊心的,我们必须屛住呼吸来端详这样一个场景:可能在我们普遍的生活中以相似或另一种形式频繁出现的一幕。它确切无误地告诉读者现代社会留给人类的精神空间是多么逼仄、狭小,我们由此懂得,我们的呼吸急促不是没有来由的。这首诗让我想起一部美国戏剧,剧名好像叫《椅子》,剧情描述的是一个房间堆起越来越多的椅子,最后没有了人的容身之地。两者都精确地呈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境遇,后者不无荒诞意味和寓言风格,前者则更贴近现实,逼真的现场感和它透出的某种苦涩隐含着诗人深刻的人道关怀。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精确的视点,潘新安似乎找到了一条专属于他的个人化的普遍路径,尽管这条路还不是十分宽敞,沿路景观也不成大观,但已经云蒸霞蔚,气象不凡。在我看来,《杀戮》就有一种不凡的气象,它突破了诗人纯个人化的叙述,在具备个人化风格特点的同时实现了“非个人化”,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
        
        我亲眼见过的杀戮
        从小时候杀鸡开始
        但父亲总是叫我转过脸去
        印象最深的一次
        是看两个收蛇的异乡人
        杀蛇取胆
        在恐惧中我睁大了眼睛
        
        日常的杀戮无处不在
        被杀白的身体
        仿佛是它们自己要捧出自己的
        肚腹和心肝
        而那些爱玩的人
        把时下盛行的赌博也戏称为 杀猪
        他们总能把一种血腥
        表达得诙谐和风趣
        
        那天他被一帮人追赶
        最后砍死在菜场的门口
        让真正的屠夫们吃了一惊
        据说达三十七刀
        他是外地人,在赌场上放炮子
        在浴室里放小姐
        
        在这个饱受屈辱的国家
        如果你是爱国者
        你就必须高喊:杀!杀!杀!
        但如果你天生胆小
        你就转过脸去
        
        以朴素的口语,单纯的形式,却抵达了一个非凡的境界: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在这个“饱受屈辱的国家”,作为爱国者或普通人,我们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杀,或“转过身去”,而绝不可能脱离这种境遇——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利益。如果说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以冷静的笔法构筑了一个后现代写作的典范——把一种大悲悯隐藏在一种不懂声色的、外科医生般的冷静背后,从而实现诗歌巨大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那么我以为潘新安的《杀戮》毫不逊色,它同样以一种松弛的表达抵达了紧张之境——那就是普遍真相的揭示。
        在对新安浮光掠影的阅读里,我发现这样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嫌疑犯》,《痣》,《潜伏》,《写给他们》,《暗算》等。在外面像个嫌疑犯,在家里像个潜伏着,这正是当下人与人之间出现巨大的信任危机下的可悲现实,关键在于,诗人是以一种真切的体验、可信的叙述和细微的心理活动,去抵达存在的本原,这期间显示的内省和批判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痣》更是体现了一种诚实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的第一要素是真诚。潘新安的诗歌显示了这种可贵的真诚,《痣》更是包含着解剖自己灵魂污点的巨大勇气,而它所携带的生活苦涩和无奈,使诗篇显得格外动人。《写给他们》的关怀是诚挚的,它远远跳出了《沃角的夜和它的女人》那种唯美的安宁,在同样安宁的时刻,这里却出现了一声巨大的“轰”——
        
        这个早晨
        一辆运送水泥的卡车
        撞碎了,一个急急赶往工地的民工
        他满身的露水和曙光
        
        对底层人们无常命运的深情关怀,尽在这露水和曙光的破碎声中。而《暗算》,则是沉痛的人物悲歌。
        新安生于江南水乡,祖祖辈辈生活在运河之畔,他自然不能将桨声软语、细柳青烟婉拒于他的诗歌之外。《辑里人家》满篇皆是对流逝的美好乡村记忆的无限眷恋——
        
        院子里
        童年时亲手栽下的那棵梧桐
        早已高过了屋顶
        双手轻拍,但落在青石板上的
        不再是当年的桐声
        高堂仙逝,兄嫂当家,一切都变了
        唯有一张书桌
        是专门为他摆下的
        空白的宣纸,多少年
        他竟能以水为墨
        把一块顽石点拨成一缕暗香
        在后院的那一小块菜地里
        转了很久
        直到时近正午,厨房那边传话来:
        绣花锦已经老了
        
        双手轻拍梧桐,不见桐子落地;徒然的转悠,细心的寻觅,时光老矣。这一份感怀里有事物内在的声音的再次响起,亲切,动人。《阿婆的杨梅酒》是新安诗作中少有的饱满之作,形神俱备,朴素鲜活,充满戏剧化色彩,呈现了一种杨梅酒般的人情之美。《在营房阁远眺运河之上的落日》以凝重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运河两岸的衰败和后工业时代的污染对人类生态胁迫的悲壮图景,时空在这里交错展开,诗篇的厚重感也随之而来,这是新安直接单纯的诗写中少有的雄浑之作。
        
        营房阁,正处于这样的一个水道咽喉
        据说曾驻扎过东吴的水军
        而今它只是一个含混的地名
        水兵的营房和用以瞭望敌情的高阁,早已不在了
        站在营房阁上,其实我只是站在
        河叉口的一块石头上
        远眺运河上的落日
        像一粒滚烫的金子
        落日之下的运河多么悲壮
        落日之下的运河
        吞金而亡
        
        “落日之下的运河|吞金而亡”,的确,“落日之下的运河多么悲壮”,这让我想起老博尔赫斯对诗歌的迷人定义:
        
        要在死亡中看到梦境,在日落中
        看到痛苦的黄金,这就是诗
        它不朽又贫穷,诗歌
        循环往复,就像那黎明和日落。
        ——博尔赫斯《诗艺》
        
        潘新安的诗歌显然不是怡情之作,也不是从词语到词语的自溺游戏,而是刚健质朴的叙述和抒情,它叙述的是人的精神境遇,抒发的是对在时间里流逝的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自古江南多才子。潘新安作为众多江南才子之一,他的存在,不足为奇,但是他能够在萎靡浮华的江南脂粉味中清新出尘,在运河和水巷孕育的阴柔之气中爽朗发声,就格外难能可贵。他更多接受了泥土的教育而不是他的近邻——无论是徐志摩的矫揉造作、故作秾丽之词,还是郁达夫的忧伤颓废、常抱多情之身。鲁迅先生或许是新安的“远亲”,尽管他还没有那么深刻,犀利。他也自觉地和当下的诗歌生态的芜杂区分开来,即不迷恋形而上,也不做形式主义的惊人之词,他的写作是接通大地、根植生活的,不像水巷青烟的飘逸,更像运河波澜的凝重。这些诗作,无疑再不能使我们忽视一位当代优秀诗人的存在。
        新安的写作还在路上。如果非要说一说他诗艺上的不足,那就是有一部分作品还有流于单薄,粗糙,没有打开更多的维度。在他的诗写里,时间大多是呈线性的,因而导致了他的诗歌的单声调,复调少有,和声更不在。但是种种迹象已经初露端倪,新安是值得期待的。我期待着他写出更多饱满丰富的作品。
        
        2012-1-15于长沙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