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诗人肖像:梁小斌

发布: 2009-10-15 20:05 | 作者: 马莉



 
中国诗人肖像·梁小斌
布卡·油画/ 尺寸:42×56CM      
马莉作于2009年3月9日


       梁小斌是很有意思的诗人,他不但写诗写随笔,居然还研究地主阶级,居然货真价实地写出了一本《地主研究》。他送给过我一本,我那读初中的儿子看到这 样的标题兴奋不已,竟然居为已有放到自己的书柜里去了。我向梁小斌约过稿子,他在电话里的声音很平和,没有什么特点。在没有见到小斌兄以前,我想像他个子 不高,穿着有点儿弄脏的白衬衫,十分忧心忡忡的少年模样,总之很少年,永远少年,这都是因为他写过《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和《雪白的墙》给我留下的诗歌印 象。2005年春天在杭州参加“诗画印刷-不完整世界”的诗人画家相聚的晚宴上,我们在走廊里迎面相撞,我回头看他,他也回头看我。我说,我是马莉,他 说,我是梁小斌……于是我们握手。我才发现他一点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年轻,而是沧桑,除了沧桑,还有疑惑。

       最有意思的是2007年他写过一篇为自己忏悔的文章,题目是《我为写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而忏悔》。他说:“1979年,我写出了《中国,我的钥匙丢 了》这首诗,发表在当年的《诗刊》10月号上。”然后,他这样批判自己:“一个时代对于以前时代的思想当然是要批评的,但是我们往往只是抓到坏思想,而抓 不到坏人。新中国对于旧中国的批判则是以消灭坏人而建立的。在我们的文学里,作家全是好人,因为作家太狡猾,他躲在了坏思想的里面,把一个坏人坏事的积极 参与者,偷偷摸摸演绎成坏思想的受害者,改装成仅仅是活着的被压迫者形象,改装成在外面明明玩得那么疯,最后竟委屈地发现钥匙丢了的人。因此,我们仅抓住 政治上的坏人,而丝毫指不出哪个作家和诗人是坏人,因为好像只有作家允许有心路历程,我躲在一个心路历程里,躲在一个骗局里面,并继续感染着后人。”他大 声疾呼:“我忏悔!”并建议“《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违背了我们的前辈巴金先生所倡导的“说真话”的原则,我建议,将这首诗从所谓的诗歌经典系列中永远抹 去。”

       他说他自己是一个坏人?一个太狡猾的坏人?我记得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他很搞笑,我笑他神经病,笑得眼泪都要流下来,因为我(们)对这首诗歌的解读与他自 己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解读是:诗人梁小斌怀着痛苦而沉重的心情,赋予了钥匙深厚的历史象征,他和他那一代寻找钥匙的人一样,渴望在黑暗中寻找光 明。但马上,我变得肃然起敬起来,对他,对他的诗歌精神,因为,一个诗人维护自己的诗歌尊严比写出一首具有影响力的诗歌更为重要。就凭这一点,他才是一位 真正的诗人,可敬的诗人。只是,我们无法左右时代,当时代需要某种声音的时候,有时候一首诗歌神不知鬼不觉就被时代捉住作为代言了。这种先兆连先知先觉的 诗人也难以料到。

       2007冬天我去北京出差,北京的著名诗人老巢、叶匡政、刘不伟、安琪小妹、小斌兄和在京的诗人为我举办了一场规模很大的诗歌朗诵会:“北京之音:马莉诗 歌专场朗诵会”。地点在北京CCTV老故事餐吧的大演播厅里举行。来到朗诵会现场的许多诗人几乎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如蓝棣之、张清华、宋琳、树才、邱华 栋、杨黎、师永刚、江小鱼、王艾、孙磊、周瑟瑟、刘以林、桂杰、北塔、楚天舒、祁国、洪烛、林童、谭五昌、花语、纯玻璃、紫穗穗、爱若、黄梵、海啸、茧 衣、林茶居、牧野、世中人、潘漠子、魏克、西娃……朗诵会结束后,我们在老故事餐巴吃饭,饭后,大伙在周边的花园小景下随意而坐、而行,小斌兄和我并肩走 着,他语重心长地跟我说:“马莉,你的画很出色,但是还要精致,再精致,让人找不出一丁点的疵点,让人无懈可击……”我记住了这话。

       小斌兄在读完了我的《金色十四行》诗集之后,写下的“中国新经典诗歌奖·授奖辞”让我感动至今,他说:“诗人马莉是我们这个躁动岁月里安静写作的典范。马 莉诗歌从一块“白手帕”的飘扬开始,直至抵达《金色十四行》,其全部凝望均表达了天下经典诗歌的一个基本奥妙,这就是:在一定的尺寸上燃烧。马莉的贡献在 于她把当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提升到一个智性的高度,而令世人瞩目。马莉的诗歌恢复了中国古代女性词人的典雅传统,这个典雅来之不易,几乎要被暴戾撕碎。马莉 诗歌精神里无处不在的纯净之光,终于演变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马莉的诗歌尺度自给自足,无限柔韧,并且如此多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光芒, 并不需要光芒的照耀”,我们完全赞同。”我对小斌兄心存感恩。

       我一直想挑战自己的画笔,除了创作内心的风景画,我很想画人物肖像,第一个画谁呢?想来想去,画梁小斌吧!他不仅很有特点,更主要的是,画不好也不要紧,他不会生气的。果然他不仅不生气,还来信夸我画得好呢:“画得真像,画出了我诚惶诚恐的德行……”

       什么是诚惶诚恐的德行?我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倒是想到小斌兄写过一首很有力量的诗,题目就叫《一种力量》:
       
             打家具的人
             隔着窗户扔给我一句话
             快把斧头拿过来吧
      
             刚才我还躺在沙发上长时间不动
             我的身躯只是诗歌一样
             木匠师傅给了我一个指令
             令我改变姿态的那么一种力量
             我应该握住铁
             斧柄朝上
             像递礼品一样把斧头递给他
             那锋利的斧锋向我扫了一眼
             木匠师傅慌忙用手挡住它细细的
             光芒
             我听到背后传来劈木头的声音
             木头像诗歌
             顷刻间被劈成
             两行
      
       这首诗并不太出色,但我一读完它就立刻嗅到只属于“这个”诗人特殊的诗歌味道:从身体,气质,到血液的味道:这就是:把礼品交给别人,自己握住锋利的斧锋!

       有的诗歌你只读一遍就足够了,就能记住这位诗人了。这就叫:授人以柄,但不是成语意义上的。不是愤怒,不是忧伤,更不是故作深刻和深沉,而是男性诗人非功利的优秀品质。2009年6月22日)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