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年让我印象深刻的书

发布: 2009-6-25 22:11 | 作者: 何小竹



-------为《安微商报》而作

       今年虽然读书不多,读的新书更少,但要从中推选出四、五本印象深刻的,却也并非难事。
       
       首先是韩东的《英特迈往之小城好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这是作者继《扎根》、《我和你》之后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在我心目中,韩东是当代最值得关注的小说家,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读得十分认真。这部新著在“题材”上可以看成是对《扎根》的“衔接”,即《扎根》叙述的终点,便是《英特迈往之小城好汉》叙述的起点。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个时间上的衔接点,就把后者当做是前者的续篇。两部作品在创作意图和取向上是完全“分隔”的。《扎根》的结构是块状的,“流水帐”似的叙述在这种块状结构中展开,为我们制造了一个仿佛时间凝固了的封闭世界。而《英特迈往之小城好汉》的结构却是线性的,人物与事件均在时间中成长和流动。如果说《扎根》中各种“物”(或空间)是小说的主角的话,那么,“时间”则可以看成是《英特迈往之小城好汉》这部小说的主角。这部小说最具启发意义的是,作者虽然有“写史”的动机,却没有 “史诗书写”的企图。因而,我们便看到,这部“反史诗”的“写史”的小说,呈现出的是作家自己的“时间表”,以及隐埋在这张“时间表”之中的个人记忆以及对这种记忆的个性化的解读。而那些企图对当代中国历史进行“史诗书写”的中国当代小说,大多被表面的时间所制约和误导,呈现出来的是毫无深度(有时甚至是被改造和歪曲)的公共记忆,其叙述自然流于人云亦云,看似波澜壮阔,实则单薄如纸。
      
       伊沙的长篇小说《中国往事》(远方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虽然不是今年的新书,但我是今年9月才读到的,现在尚未读完(阅读因赶写一部签约小说而暂时中断)。由于感受到该小说透露的气息与韩东的《英特迈往之小城好汉》有相似之处,即:没有被那种置于表面时间之下的宏大历史事件制约和误导,而是细致入微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个人记忆)进行叙述,呈现出独特而生动的历史(时间)质感,因此,也一并向读者推荐。
      
       《天赋如此》和《最委婉的词》(均为东方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是诗人翟永明的两部新书。《天赋如此》有个副标题:女性艺术与我们。该书收录了作者介绍、评说中外女性艺术家的二十篇文章及三篇涉及女性艺术的谈话录。这些文章不仅叙述生动,充满激情,且所表现出来的理论素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女儿目前正在学习绘画,我已将这部书推荐给她阅读。
      
       《最委婉的词》是作者的诗文合集,其中诗歌占了很大的比重。作为朋友,翟永明的这些诗在收入该书之前,我已零星地在一些媒体(包括她的个人博客)上读到过,那时,就发现她的这些写于2002年之后的新诗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次集中而全面的阅读,更让我对这些诗的“新鲜”而大为兴奋。这“新鲜”既是针对诗人自己过去的创作,也是针对当下汉语诗歌创作的整体面貌而言。即,不重复自己,也没被“时尚”所裹挟和污染。我把诗人所获得的这种“新鲜”的成就,归结为(借用诗人另一部书的书名)“天赋如此”,以及后天的素养。这种后天的素养让诗人具备了对惰性的警醒和制服的能力。在我看来,凡有天赋的诗人,如果因其天赋而自傲,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致命的惰性,妨碍他写出“新鲜”的作品,如果他还要写的话。
      
        翟永明新诗的“新鲜”之处在于,她让当代汉语诗歌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洗礼和“磨难”之后,绕过“后现代主义”的谎言和陷阱,呈现出真正的“当代性”。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