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论北岛90年代诗歌的两首诗》

野草1986 发表于: 2008-6-12 19:39 来源: 今天

《论北岛90年代诗歌的两首诗》



北岛是今天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回答》一诗传遍中国,为当时的青年喜爱和传抄。北岛于894月离开祖国,先后在德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居住,最后停留在美国一个大学教书。北岛出国后也写了许多诗,但这些诗歌远不如其早期诗歌有名,被人研究分析的相对也较少。笔者认为单从诗艺上来说,北岛出国以后的诗歌远比其早期的诗歌成就要高。

北岛出国后处于一种漂泊状态,离开牵挂的祖国,离开从小就熟悉的环境,特别是作为诗人的北岛写诗的语言——汉语——这个大环境发生了巨变,周围是异国异乡,人们说的是自己从小就不熟悉的语言(北岛刚出国的时候,英语水平并不高)。而且,北岛在国内时,是作为一个在公众中大名鼎鼎的诗人而受到许多人欢迎或者抨击的(欢迎或者抨击,首先是一种关注),而刚离开祖国的北岛,生活环境发生巨变,他似乎成了新的环境中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了,这时候必然会产生不适应感(落差越大,不适应感就越强烈,把心态转换过来的时间就越长。这倒不是什么虚荣心,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不适应的,程度之分而已)。按北岛的话来说,就是“词的流亡开始了”(北岛还有一句诗——“在母语的防线上”),北岛接受采访时,也声称自己离乡时带着的唯一包裹是汉语。有了这个对北岛出国以后环境转变的大的概括。现举北岛的两首诗,具体分析。例:


《无题》



千百年来窗户闪烁

这些预言者

在昨天与大海之间

哦迷途的欢乐



桥成为现实

跨过公共的光线

而涉及昨日玫瑰的

秘密旅行提供

一张纸一种困境


母亲的泪我的黎明



“千百年窗户闪烁”,“窗户”,当然是中国的窗户,就我个人读这首诗时,感觉是诗人把中国比喻成一座大楼,“千百年来窗户闪烁”。现在诗人已离开故乡了,他是一个“预言者”,却“在昨天与大海之间”“迷途”,“昨天”,是指自己以前在祖国的岁月,“大海”,象征漂泊,现在诗人和祖国隔海相望,心怀牵挂而不能回。最后,得出的是“迷途的欢乐”,迷途是痛苦的,但诗人为什么说是“欢乐”呢,个人认为这正表现了北岛的不凡,因为真正的欢乐是在痛苦中,在苦难中,这也就是柏桦赞叹不已的北岛另一句诗“以往的辛酸凝成泪水 / 用网捕捉我们的欢乐之谜”的原因。

现在我们来分析第二段,“桥成为现实”,这个桥的两端,一边是祖国,一边是诗人现在的居住地,“桥成为了现实”,漂泊是实实在在的,是每天都要面对和每天都要承受的。“昨日玫瑰”,诗人把以前的岁月概括成“玫瑰”,玫瑰娇艳而多刺,泪水和欢乐交织,苦难之中有甜蜜,回忆起来百感交集。而“这种秘密旅行”“提供”的是什么呢?“一张纸一种困境”,白纸变成了困境,这种困境不光是诗人在异乡的漂泊感和被疏离感,同时也是诗人要把这种困境用写在纸上的诗歌表达出来的困境,第二重困境,深入语言内部的困境,与语词搏斗的困境。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又不能滥觞,不能把自己的诗歌简单地当成一种痛苦的哀诉工具。所以是“一张纸一种困境”。同时,“公共的光线”和“秘密旅行”,“公共”和“秘密”相对,构成张力。

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母亲的泪我的黎明”,前面作者都是用一种冷静克制的语言陈述或描述(“哦迷途的欢乐”虽然也有抒情的味道,但此处的抒情强度无法跟最后一段相比),突然诗人另起一段,而这一段只有短短的一句——“母亲的泪我的黎明”,至此,诗句突然直接插入诗人内心,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彷徨跃然纸上,但这不是滥觞,极其克制,诗人说了这句之后就戛然而止,全诗结束,留下诗句激起的巨大情绪波浪在读者心里久久荡漾,不能平息。此处的“母亲”,既指诗人的亲身母亲(血缘关系的),又是指祖国——母亲。“泪”和“黎明”交织在一起,也构成张力。这行诗留给读者的感受是异常复杂的,有“黎明”,但这“黎明”却是“母亲的泪”,读起来沉痛万分,希望与绝望并存,令人百感交集。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另一首:


〈忠诚〉



别开灯

黑暗之门引来圣者



我的手熟知途径

像一把旧钥匙

在心的位置

打开你的命运



三月在门外飘荡


几根竹子摇晃

有人从地下潜泳

暴风雪已过

蝴蝶重新集结



我信仰般追随你

你追随死亡



第一段,“别开灯/ 黑暗之门引来圣者”,诗人坐于黑暗的屋中,对自己说:不要开灯,黑暗之门会引来圣者。诗人沉浸在黑暗中,感到痛苦时也感到了欢乐(个人认为,一个人的可敬就在于他能够有“沉入宇宙大黑暗中的大欢喜”)。


第二段,诗人把他的手比喻成一把钥匙,要在“心的位置”“打开你的命运”,此处的“你”,不是另外一个人,而是诗人的另一个化身,这首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话语气,在诗中,诗人的一个“我”对诗人的另一个“你说话,这首诗的最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先略过不谈。此处想象奇特,而且毫不生硬,行与行之间转换得极其自然,真就好象诗人在自言自语一样。语气平静,面对自己的命运——黑暗,诗人已能心平气和了,虽然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明白以后的生活艰苦多多,但心情已平和,语气已平静,诗人转而环顾四周,引出第三段。



第三段,就一行,“三月在门外飘荡”,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出诗人周围的环境,三月来了,正在风中飘荡,心中感到淡淡喜悦,在黑暗中似乎更从容了。同时,也为下一段进一步描写自然环境作了开头。


第四段,承接第三段,继续描写,“几根竹子摇晃”,喜悦还在持续,“有人从地下潜泳”,想象奇特但不生硬,“有人”,指诗人自己,在地下潜泳,处境困难但心情已平静,平静地接受命运,平静地审视自己,看自己在地下潜泳就好像看别人在地下潜泳一样,诗人幻化出的另一个自己,飘在空中,看着自己“在地下潜泳”。而且情况似乎也好起来了,“暴风雪已过 / 蝴蝶重新集结”,喜悦持续。


第五段,又平地起波澜,“我信仰般追随你 / 你追随死亡”,内容陡然一变,从竹子、蝴蝶转入死亡。但此处诗人对于死亡更多的不是恐惧和厌恶,而是一种通达,一种喜爱,一种“信仰”。似乎死亡反而是诗人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柱。[size=10.5pt]“信仰”也就是忠诚,照应题目。此处的“你”,也是诗人的另一角色,我追随你, 你追随死亡,让我们共同沉浸在——“沉入宇宙和死亡的大黑暗和大欢喜”中吧。


两首诗有个共同点,即结尾时戛然而止,语出新奇,让人过目不望,情感含蓄,把握得恰到好处,在结束时把诗句沉甸甸的重量甩给读者,读者也感到了痛苦与欢乐的迷失。


至此,两首诗已分析结束,同时,我要提醒的是,这只是从我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而且不同状态下的我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也会有出入。在分析过程中,这两首诗加上了我个人的色彩,似乎也加入了这两首诗的创造过程中,内心感到喜悦。在此表达对北岛先生的敬意。另外,如果单纯作为一个读者,而不是一个写论文的学生,我是 不太赞成对诗歌作这种过于细致的分析的,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痛苦与快乐,足已。



2008612



[ 本帖最后由 野草1986 于 2008-6-12 19:48 编辑 ]

最新回复

野草1986 at 2008-6-12 19:40:03
原来是期末考试论文
现在放在这里
小杨柳 at 2008-6-12 20:41:00
细读得很棒,我先挂上了,让大家一起分享。问好野草,我也是更喜欢北岛后期的诗歌,因为更内敛,有一种渗透人心的力量。
庚川 at 2008-6-12 21:22:48
一层一层剥开,分析得很细,切口小,有看头
海客 at 2008-6-13 02:09:33

QUOTE:

原帖由 庚川 于 2008-6-12 21:22 发表
一层一层剥开,分析得很细,切口小,有看头
剥洋葱哪 ?哈哈 开个玩笑
庚川 at 2008-6-13 10:06:03
海客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