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转载:杨景龙:诗的循环

丁东亚 发表于: 2008-6-02 21:10 来源: 今天

诗 的 循 环
[size=7.5pt]         
[size=7.5pt]           [size=10.5pt]——扬子诗选《时光留痕:纯和不纯的诗》代后记



[size=10.5pt]文/杨景龙


[size=10.5pt]
[size=10.5pt]这本诗歌习作选,分为两辑。第一辑新诗,选99题145首;第二辑散文诗,选24题41首。两辑选诗123题186首,时间跨度有26个年头,即从1976年初春到2002年深冬,从14岁的少年到40岁的中年。20多年间,随感随写,诗稿累积总在千首以上,可是几番挑选,也就留下这有限的一些似诗非诗的文字。至于满意的,一首也没有。

[size=10.5pt]
[size=10.5pt]然则为何还要结集呢?无非为了生命生存作证。从多梦时节的敏感少年,一路走过来,于今人到中年,感觉仍然不是十分麻木,也就是说,仍然没有学会世故,因而也总不够成熟。20多年来,一直以一颗赤子诗心与现实相待,其间的日常性龃龉,真是一言难尽,如果没有诗歌的忠实陪伴,简直无法想象。在最无助的时候,诗歌几乎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读诗整天不吃饭,写诗整夜不睡觉,痛苦在倾情诵读和倾心涂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淡化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百感交集,都包含在这些习作里。岁月不居,人生空幻,事过境迁,一切都无踪影,什么都把捉不住。有这些诗歌习作在,总算时光留痕,见证着生命历程中那一个个永远失去而又永难忘怀的日子。旧梦前尘,鸿爪雪泥,有诗为证,堪供回首打量,可谓幸甚至哉!

[size=10.5pt]诗是散文无法表达的部分。在散文止步的地方,诗启程了。但新诗无形式,尤其是那些无韵的新诗,仿佛散文的分行排列。还有散文诗,本身就介乎两种文体之间,兼容诗和散文,比诗稍事铺展,比散文则要含蕴省净些。所以,诗与散文的界限颇不易分清。百年新诗最大的问题是形式问题,诗人普遍滥用自由,诗意甚少而篇幅甚长,罗嗦累赘,枝蔓芜杂,诗也就和散文相去几希了。把新诗尽量写得精短些,以少总多,以有限传示无限,是拉开诗与散文距离,突显诗的文体特征,提高新诗艺术质量的关键。新诗虽不必要像旧体诗词那样有一固定程式,但新诗一定要在大自由中懂得自律和节制,向古典诗词学习炼字炼句炼意,借鉴其意象、意境艺术,追慕其天人境界,再植入横移的世界性质素,如此,新诗艺术才有望进乎技矣。

诗无定法,怎样写都是允许的。《诗经》的赋比兴,本就包含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比拟、暗示、联想、象征等各种表现手法。文学史上的各种文体,也是互相影响、借鉴的。中国号称诗国,诗歌对各种文体的渗透是笼罩性的,散文追求诗意,小说穿插诗词,戏曲的唱词都是抒情诗。但各种文体也不断地感染诗歌。可以以诗为文,以诗为词,也可以以文为诗,以文为词。古代的辞赋、骈文、箴铭,就既是诗也是文;现代文体更有所谓诗剧、诗小说、散文诗等彼此交叉的类别,现代诗也颇注重叙事性与戏剧化。作为艺术实验,各种写法都是可以尝试的,各种文体因素都是可以吸收的,营养应该丰富,趣味应该宽泛,视野应该开阔。但诗歌的基本文体特质,则必须在总体上加以保持并不断得到强化。

至于诗的内容和表现,则应是立足于现实的感受与体悟,上下贯通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事,感性与知性,现实性与超现实性,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地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新与旧,创与因,个人与群体,国家与社会,民族与人类,整体呈现一种有机融合状态。但具体到每一首诗,其内涵若何,则无定规。表现上必须采用个人化的方式,从个人视角切入,以小我的面目出现,用小我折射大我,而决不能用大我取代小我。今天的诗人要有明确的文学史意识,要清楚前人、他人都写过了什么,写到何种程度,这样才能既有效地学习、借鉴前人、他人,又自觉地避免在内容和表现上与前人、他人的雷同、重复,避免盲目的无意义写作。

[size=10.5pt]在李白写过诗之后,自己还怎样写诗,这是每一个晚生的诗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严峻问题。世代累积异常丰厚的诗歌史,早已名家辈出,名作如林,今天热爱写诗,注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难。原创性的诗歌和大诗人不会再出现了。晚生的我辈在创作上和理论上不必存有开辟鸿蒙的奢望,否则就是无知和愚妄,可笑之至。今天的诗人,能够为诗歌史增添哪怕点滴新质,或者仅仅是把前人的诗意换一种有新意的表达,也就无愧于诗人的称谓了。只要看看今日文坛,虽然到处都充斥着颠覆与解构的喧噪,可又到处都是“前人的文本从后人的文本中从容地走出来”的有趣现象;看看今日艺坛,画不出花样的画家纷纷脱掉衣服,热衷于暴露生理器官的所谓“行为艺术”;就该明白今日文学艺术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衰竭溃败,已经达到无可救药的程度。所以,用完全新创的标准来衡量,时至今日,文学艺术无疑已经黔驴技穷,陷入困境甚至绝境。不过好在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缩微的人类进化史,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现的,人类的生活、情感在总体上是重复循环的,但对每个人来说则都是第一次,是新鲜的。每个人的阅历、情思、心境,都有诗意的成分,并在特定情境下产生诗意表达的冲动,这是由生命的质性所决定的人的内在需求。这种诗意是散文小说、视图影像都无法很好承载的,只适合入诗。因此,把诗歌落实到个体,个人化的诗意表现,即可视为新的表现。这就是今日写诗的价值所在,也是备受物欲挤压的诗歌不会消亡的真正原因。

与古典大师的诗歌文本相比,今日诗歌的新,基本是个人意义上的,已经不具备人类的整体意义和诗歌史意义。这是一种相对的、局部的、不完整的、不新的新。而古典大师的诗歌文本,不仅对个人是全新的,对人类整体和诗歌史也是全新的。古典大师的诗歌文本,说出了自己没有说过的话,同时也说出了人类没有说过的话,并且为诗歌史贡献出前人所无的新形式。当代诗人的诗歌文本,说出了自己没有说过的话,但这些话前人和他人或许早已说过了,甚至说得更好,在形式上也不大可能再有何新的建树。这是晚生者的悲哀。

[size=10.5pt]在写下小册中这些新诗和散文诗习作的同时,还有一些情怀心境,感觉更宜用旧体诗词来传达,于是又断续写下了为数不算很少的旧体诗词习作。与旧体诗词相比,新诗更难写,因其无形式依托,全靠新意取胜,随着年岁老大,敏锐度钝化,感悟力日差,所以2002年以后,新诗基本上没有再写。旧体诗词则因有现成的精美形式可以凭借,只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工夫,就可以便捷地表达日常的感兴,所以没有间断。今后有机会,或可把它们挑选一下,专门结一集,因此这个集子里不收旧体习作。

[size=10.5pt]小时侯从父母那里接受诗歌的启蒙,或许是天性使然吧,于似懂非懂的懵懂中,对旧诗和新诗竟是一例的喜欢。早期新诗人徐玉诺先生是父亲的老师,徐先生新诗、旧诗皆佳,父亲时常谈起徐先生的诗和逸事,这对一个喜爱诗歌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意义和影响非同一般的浸润濡染。所以待年岁稍长就疯狂写诗,梦想做一名诗人。多年的涂抹,偶或有个别篇章、句子、意象略见新意。惜乎才力单薄,终归好梦难圆。虽然对诗歌的热爱未尝少减,后来还在痴迷地读,断续地写,诗人梦却是不再做了。长期在大学中文系教书,从两鬓青青的助教到两鬓微霜的教授,诗歌鉴赏、研究一直是自己的职业,围绕着职业,读诗,评诗,写诗,也似乎形成了良性循环。自忖因为写诗,略谙个中甘苦,所以读诗、评诗,庶几能够多些亲切,多些滋味,而不至沦入只评不写者时或不免的隔膜、架空和干涩。尝试着动手写诗,对于诗歌鉴赏评论、解读阐释,对于诗歌研究和教学,确实大有助益。

[size=10.5pt]处身这个诗性遮蔽、诗意缺失的年代,因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歌与自己生命生存的须臾不可或离。回首既往人生,因为有诗歌的加入,所以在平庸、简陋、窒闷、晦暗、痛苦之中,也自有令人陶醉的激情、美丽、灵动、澄澈、欢乐。瞩望此去人生,为了更好地安顿自我的心神,也为了更加尽职尽责,使自己有能力给庸俗文化流行的大学校园里的青春生命,添加一点不可或缺的诗性和诗意,自当一如既往,在读诗、评诗、写诗的循环中,循环不已。
                           


[size=10.5pt]
2004
[size=10.5pt]年12月记于安阳师范学院

最新回复

yufan1984 at 2008-6-02 21:14:18
看过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