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小说读者 的个人空间

我的回复

  • 阿乙:小说的合法性与危险

    2013-02-19 13:01:42   /   经典・文论・翻译

    小说的合法性与危险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7日08:16 阿 乙  无论在哪种印刷品里,小字排版都比大字好看。出于保护视力的目的,我在电脑上写作时,惯用五号宋体字。而只要写不下去,便将已写部分设定为小五号字,想依靠那小字的柔和、美观与集体感告诉自己,它看起来还不错。小字会遮掩败笔对自己的刺激,有时楷体字也会。在洋洋万字的宋体字里出现一段楷体字,简直是广袤沙漠里出现一块绿洲。大字则在尽情放大你的失误。没人愿意老是被自己的文字掌掴。  因为害怕再次从最后一个字删到第一个字,我后来每写五六千字就发自己邮箱一...
  • 授奖典礼上给莫言的颁奖呈辞(中英文对照无删节完整版)

    2012-12-12 13:35:33   /   经典・文论・翻译

    演讲人:瓦思伯格,作家,瑞典文学院成员,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翻译:知不知斋主译自英文尊敬的国王和王后陛下,尊敬的殿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女士们,先生们,莫言是一位诗人,他撕下了千篇一律的宣传海报,将个体从无名无姓的群众中提升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向历史及其谎言,以及赤贫和政治虚伪开战。他戏谑地,带着一种欲掩弥彰的快感,揭示了人类生存最黑暗的层面,几乎在无意中发现了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意象。高密东北乡涵括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真实的人生历程很少能胜过它们,它们通向一个国度,在那里,驴和猪的叫喊淹没了人民委员们(或党的干部们)的...
  • 发点境外对莫言评论的文章

    2012-12-11 15:15:16   /   经典・文论・翻译

    都是德国之声的文章林培瑞: 莫言不是一个顶尖的作家12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将正式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围绕他的获奖,产生了一系列讨论和争议。德国之声独家专访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请他谈谈对于莫言其人其文的看法。德国之声:林培瑞教授,您读过多少莫言的作品?对于诺奖委员会在授奖理由中谈到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您如何评价?林培瑞:他的作品很多,我不敢说我读过所有的。我读了相当一部分,在学校里好几年我曾选用过他的好几个短篇。我觉得"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说法是套上去的,不知道是他本人还是外国人给他套上去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很表面。...
  • 莫言: 讲故事的人 诺贝尔演讲

    2012-12-08 11:52:03   /   经典・文论・翻译

    © NOBELSTIFTELSEN 2012© 诺贝尔基金会 2012从2012 年12 月7 日(瑞典时间)17点30分开始授予各种语言之报纸一般发表权。刊物或书籍出版若非概要则需要基金会批准。发表演讲全文或者较长片段时所有出版都必须印出上述有下划线的版权标志说明。莫言:讲故事的人诺贝尔演讲2012年12 月7 日1讲故事的人莫言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
  • 我很反感有人把《论语》当做奴隶的教材

    2012-11-26 04:34:50   /   人间书话

    某些人,弄不弄,就要把《论语》同犬儒联系起来,实在是荒谬得很。《论语》中,有大量的民权思想,不读书的,自己回家去认真读。某些国家不是要维稳吗?你太子党遍野,能稳吗?每年浪费这么多维稳费,实在是最大的浪费。西方选举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孔子,在多年前就讲了。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这个国家搞得婚烟瘴气的,真是可悲的很。还有那些不读书的文人,弄不弄就污蔑自己的文化,想一想自己配不配,为何唐朝能世界第一,现在就不行了,难道是祖宗的文化不好吗?去读读西方自由兴起的地方,法国,其思想之父伏尔...
  • 转诗人胡兰兰:致教育部的一封信

    2012-11-24 01:26:39   /   今天茶室

    2002年“五一”假期过后开学第一天的上午,我的一位朋友唯一的儿子——正在读初二的14岁男孩毕某某,因为假期作业没写完,害怕被老师批评或叫家长到学校,不敢去上学,在家中洗手间里上吊自杀身亡。当孩子尸体被抬出时,左邻右舍无不掩面而泣,其父母哀痛欲绝,大放悲声。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可怕的作业毁灭了一个少年的生命。没有想到的是,诸如此类的悲剧,在以后的几年里,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因为完不成作业、或迫于升学压力而选择自杀的学生愈来愈多,其中甚至不乏小学生,报道中年龄最小的才只有9岁!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出于热爱孩子并愿意为他们的...
  • 90后的现象学文学笔记。

    2012-11-21 15:19:04   /   经典・文论・翻译

    在思考了胡塞尔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联系后,我重新整理了下思绪。一个朋友发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评论引发了我去年阅读这本书的感触。促使我试图做这么一个可能失败的尝试,那就是使欧陆哲学不仅在过去的现在,而且也在过去的未来呈现出某种具体的联系性。这是后现代性所尝试否定的,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一切都呈现出碎片状的图形。过分倾向于回溯,是在试图建立确定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具体的因果关系已经被现代科学证伪。也许他们已经从这层迷雾中走出来了,所以保持着独特的清醒。但我还是试图做一些在哲学上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在我看来,这纯粹简单的是思维训练...
  • 海啸:莫言获诺奖后中国诗歌将更寂寞

    2012-10-22 08:41:35   /   经典・文论・翻译

    海啸:莫言获诺奖后中国诗歌将更寂寞2012年10月16日 10:25来源:国际在线10月11日莫言问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作家仿佛一夜之间与“世界”的距离拉近,因为莫言的获奖,我们对“诺委会”的情绪也似乎有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纠缠在诺奖身后的爱恨情仇终于可以搁置脑后,换来的是集体狂欢,庆祝这次“伟大的胜利”。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诗人海啸就提出了莫言获奖已无悬念,并称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角逐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无论是“国家意志”还是对于作家本身而言,莫言获奖已成定局。针对之前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风波,海啸在今年8月的一次媒...
  • 台湾学者薛仁明:中国学问需回到体践之学

    2012-10-17 22:45:37   /   今天茶室

    来源:文学报“十余天的大陆之行……所见所闻,多有感触。其中之最,则是,大陆的读书人,实在太不快乐了。……读书人的郁结忧深,两岸皆然……但相较说来,大陆的读书人,除了忧郁干枯,普遍是更急躁,也更容易激愤。知识分子才相聚一堂,动辄开骂,个个义愤填膺……我看到许多知识分子一张张的脸,躁、怒、愤、戾,全然全然,都是纠结。”2011年,台湾学者薛仁明因为《孔子随喜》一书的出版在大陆走了一圈,回去后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我读大陆读书人的脸》的随想,写了如上一段感触,一时间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弹。近日,他在大陆进行巡回演讲时,再次提及这个话题,他坦言,“...

我的资料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