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在布拉格

发布: 2010-5-06 20:32 | 作者: 陈丹青



                                   J.S.巴赫:             G大调协奏曲
                                   亨德尔:                 咏叹调:一切山洼都要填满
                                   莫扎特:                 赞诵主
                                   海顿:                   圣母悼歌
                                   布里克西:               D大调序曲
                                   佩尔戈莱西:             圣母悼歌
                                   威瓦尔第:               A小调协奏曲
                                   塞扎尔·弗兰克:          天使之粮
                                   比才:                   羔羊诵
                                   门德尔松:               C小调协奏曲
                                   舒伯特:                 圣母颂
                                   古诺:                   圣母颂
                                   玛斯卡尼:               圣母颂
                                    
                                   女高音:娜蒂兹达·凯萝芭柯娃,
                                   男中音:奥德琪·索查,
                                   管风琴伴奏:玛其塔·斯梅基卡洛娃。


       以上,是布拉格圣法兰西斯大教堂音乐会曲目单,初抵布拉格翌日,细雨霏霏,我在教堂门口买了票,捷克克郎四百多元,合人民币两百多元吧,夜里,就钻进老教堂聆听了这场音乐会。
      
       布拉格全城多少老教堂?旅馆步来,沿途即有六七座教堂边上站着兼差的大学生,兜售当晚或翌日的音乐票:曲目自是巴哈海顿莫扎特,但不知几时我已学得势利眼,还得看看教堂的年岁与模样。一路犹疑推却,走到圣法兰西斯大教堂,看那石壁与檐顶的老雕像,简直意大利。动问售票的年轻人,不料递给我一份中文解说单,撮要记下:1231年,捷克波希米亚女圣徒阿涅丝创立了捷克骑士修道会,始建圣法兰西斯大教堂。十七世纪下半,请来两位意大利建筑师,参照法国红星十字架骑士修道会总建筑师马岱的设计图,将早先的圣灵教堂改建为这第一座捷克王国的巴罗克风格大教堂。
      
       进得内殿,华美繁复,犹如置身意大利任何一座十七世纪老教堂,那年代的雕刻家大约莫不追随贝里尼的作风吧,名声淹没了,然而个个好本事。单看讲坛周边的天使群,环转飞动,雕工巧致,便在意大利亦属精品。想来当年多少意大利师傅给请到各国去,常年累月住下来,慢工细活,一件一件雕刻好,然后严丝合缝嵌到教堂各个部位上。我自以为熟悉南欧巴罗克雕刻大风格,今知中欧小国竟有这等正宗的庙堂在。
      
       圣法兰西斯大教堂位于布拉格著名的查尔斯桥东端小广场。大桥建于1402年,看那黑沉沉的桥头堡,是有六百多岁了。蜂拥而来的各国游客自老城区狭窄的街巷漫入桥头小广场,四散拍照,挤挤挨挨穿过桥头堡,在布满十七至十九世纪雕刻的桥面走走停停,涌向对岸去。对岸,布拉格以西,旧皇宫与皇宫所属的哥特式老教堂高居坡顶,逶迤展开,是所有布拉格风光介绍的经典景观。行到桥中央,回望东岸,是由捷克储蓄银行建于1876年的鲁道夫音乐厅,年年举办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南端,那屋顶排开金色俊马雕刻的新文艺复兴样式大建筑,乃1868年动工起建的国家剧院,两座宏伟的建筑,都在河边上。
      
       窝尔塔瓦河!南端河面横一道堤霸,湍急的水帘银光闪动,沿岸十数枚肥壮的白天鹅在微雨中傲然游弋,比之深翠色羽翼的小水鸭,诚如贵夫人。西岸北端竖一广告牌:“新卡夫卡博物馆”。两天后去了,小小的院落,一对青铜裸体男子昂然站在庭院中,等人大小,面对面,各自手扶阳具射出清水,源源注入脚下的小池子,水声潺潺,合着一群群游客围拢观看时的哄笑声。那雕塑,是由无数横向的切片堆叠而成,胯间大约安装了旋转机关,每隔几分钟,两枚青铜阳具左右拨动,水注飘摇,如我们每个男人撒尿时的所作所为一样。
      
       捷克。我所看过的五六部捷克电影,无不好,无不即兴玩弄男人们点点滴滴的自得与胡闹:当捷克人捕捉这无所不在的胡闹时,想必得意了。
      
       没读过《好兵帅克》,《城堡》未读完。那位80岁自杀的赫拉巴尔,仅止听说他的《巴比代尔》——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及《被背叛的遗嘱》大有兴味,他的小说则读过而忘记了:好是写得好,可我中年后为什么读不进小说呢。《哈维尔文集》,篇篇好,他写捷克的真事情,写出我有所感应的社会主义国家。当他出任总统时,昆德拉曾为文提醒:七十年代布拉格的半地下剧场经常上演哈维尔剧作,不停不停满堂哄笑。这却是社会主义中国未必有过的剧场经验:迄今,我们的哪场话剧演出居然智慧到不断引人喷沫大笑么?
      
       这是我所造访的第二个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那年走访两德统一后的德累斯顿与莱比锡,战时被全数炸毁的宫廷全数复建,然而角角落落随时撞见当年的旧厂房,职工楼,政府大厦,空阔的街道……难以磨灭的社会主义表情,停在街角,凝在老人的脸上。此刻站在布拉格查尔斯大桥,两岸眺望,满目是过于密集华美的欧洲史,不见半点社会主义景象:当年的党部、党旗和社会主义大标语,就在这些皇家贵族布满雕饰的建筑内外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哈维尔书中,那蔬果铺主人在洋葱和胡罗卜之间遵命插放的革命标语牌,当然不见了;1968年苏军坦克成排开进的大街在哪里?旅馆选在老城区,抵达当夜,出街游走,一转弯,便是人声鼎沸的旧市区大广场:这八百多岁的广场被巴罗克建筑环行包围,石铺地旋转着古老的纹样,摇滚乐歌手放声高唱,烤肉摊冒着火炭的青烟,教堂敲钟了。古代,这里是市民集会和人犯斩首的地方,与西欧南欧的PLAZA无有二致。昔年属于奥匈版图的捷克多是德语地区老建筑,不同于德奥两国,布拉格楼群到处间杂巴罗克、洛可可、文艺复兴或新古典时期的样式,每一门洞是目不暇接的雕饰,楼面涂着美丽的肉红、鹅黄、苹果青与无可言说的淡紫色,雨中看去,合成璀灿斑斓的灰。旅游书写着,上千年前直到十四五世纪之交,这里是连接东欧与西欧的大都市,仅次于罗马——何以上世纪社会主义的浩荡洗劫无损布拉格?一石一柱,一门一窗,似乎动也不曾动过,至少,在昆德拉与哈维尔们自幼及长的年代,他们出入的街巷与二三十年代卡夫卡看熟的布拉格,大致一样。
      
       捷克的文学。文学真使人彼此了解么?瞧卡夫卡那双眼睛,我与他望见的布拉格,想必大异,竟或不是同一座城。他那么钦羡地说及西欧的高楼与凯旋门,言下颇以为布拉格是小地方;昆德拉说话狠:“在巴黎,我更布拉格。”这意思我们懂吗?固然,他们有他们的欧洲的维度,未必懂我的维度:倘若请这些文学叛徒来到今日高楼林立的西安或洛阳,他们会逃离还是留下?在一部描述布拉格占领时期的捷克电影中,痛恨婚姻的大提琴手为点小钱,暂时抚养过境捷克转去法国的苏俄男孩柯里亚,两人冒充父子,言语不通,当苏军命令家家户户张挂苏联国旗时,孩子高兴指认,大提琴手愤怒地嘟囔。多么捷克的细节,是的,我了解这屈辱,可是镜头掠过窗外布拉格,太阳照着远近的巴洛克教堂,闪闪发光——如我此刻望见的那样——我眼前一亮,心里暗下去:老天!这些绝望的社会主义囚徒住在何等华贵的地方。
      
       所有欧洲都城的旅游点都在旧城区,然而旅游者不会因此了解一个国家,了解这国家最敏感的心灵何以敏感。停留布拉格才四天,我看不过来地看,几乎忘了昆德拉与哈维尔,也完全忘了我曾为《音乐爱好者》杂志描述的捷克室内乐团“塔里赫”:十八年前,当我再三聆听这四人小组演奏的贝多芬全部四重奏,多么向往有一天去到那里啊。有别于西欧和俄国的演奏,塔里赫的乐句分明是捷克的性格,还有受压抑、被隔绝而自我了断的心情,这心情,既因为社会主义,也因为布拉格。甚至在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乐中——很早很早了,七十年代,我摊在上海眠床的凉席上听,心醉神驰,汗出如漿——真的,我听到的不是美国,而是捷克。想象无法核对。卡夫卡纪念馆来回播放一部二战前布拉格黑白记录片,配乐便是《窝尔塔瓦河》——他们特意选取当年的单声道录音,原来捷克人也凭借往昔的音响试着回返往昔——早先,在中国,一听这旋律,心中亮起信号:捷克!捷克!现在却听之漠然,失去想象:窗外流淌着窝尔塔瓦河,河水并非想象中的碧蓝,而近于莱茵河的浩瀚银灰,深翠与绛紫的波光在水面涛头闪烁着,有如流动的伴奏,忽儿隐匿,忽儿响亮。火车站,离布拉格那天,报时广播的音乐也用这乐曲著名的首句:不再那么好听,不再感动,真的布拉格制伏了我的可怜可疑的捷克想象。
      
       演出是在夜里八点。两排听讲的老木凳放着小纸条:白天售票时经已征询来客愿在哪排就座,编号的纸条于是签上名姓,预先放在座位上。教堂总是安静的。欧洲音乐会多有韩国与日本的听众,平凡的亚洲脸,默坐着,恭敬而自卑,那么,我也是其中之一了。众人静悄悄看向主祭坛右侧置于二楼偏廊的镀金管风琴,传说莫扎特动过它——去年走访莱比锡那座曾由巴赫执掌的圣约翰教堂,质朴极了,圣法兰西斯大教堂则象是直接从意大利挪来布拉格,论豪华,远胜于巴赫的领地……女风琴手现身了,向楼下的我们欠身鞠躬,接着是鼓掌后的静,再接着,鋥亮鋥亮的金属之声抑制着巨大音量,轻轻地,在二楼,在被圣徒和天使环绕的天庭间,骤然迸发了。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