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继两位美国朋友之后再看中国艺术界(之一)

发布: 2010-10-14 19:52 | 作者: 孟冲之



恐怕真的很难指望从这类网站得到多少对西方艺术详细的介绍,更别提呈现西方当代艺术的脉络或者问题讨论了。它们对中国读者活像是端上来一碗大汤,看着上面飘着很多油花儿,兴冲冲把勺子伸进去一捞,什么也没捞着。
      
       事情做成这样,后果会比我们想像的严重。因为在封闭的年代,我们起码还知道、承认自己不了解西方。可是现在,看着闹哄哄地忙乱着,“接轨”着,自己以为介绍了西方,并以为了解了西方--那是自己哄自己玩呢。怪不得惹美国人在一边看着着急:这成个什么模样?!
      
       这怎么行呢?我们眼下的生活已经足够支离破碎,生存空间中充满了大众传媒任意排列的信息,以及随意制造的各种轰动效应,极度增加了我们感受上的麻木,让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已经不能形成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感受,我们生活在各种零碎的刺激中,我们心灵的整合能力和领悟能力被那些铺天盖地的信息碎屑剥夺殆尽。在狂欢般的热闹底下,是灾难性的泥潭。我们原是指望靠了文学和艺术,对我们心灵的感受力作一点修补和滋育的,现在可好,艺术看过去竟也是一片麻乱,闪烁到叫人晕眩。
      
       由于停留于碎片的收集呈现,20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对西方艺术的理解似乎并没有比80年代往前走得更多。这也许能反过来说明,为什么在80年代,由于西方信息被那样充份地吸收和消化着,导致了中国美术史上有声有色,有模有样的“85美术新潮”的产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前卫艺术家。现在反而是,西方艺术几乎被当成杂耍艺人手中的彩蛋,三个,五个,七个,有本事全拿在手中满台抛掷,但就是不能停下来,拿在手里细看一回……
      
       若不信这个话,这里有证据:
      
       虽说国内对西方当代艺术有漫天飞雪般的介绍,可是中国理论界连“当代艺术”这个概念都是含糊的。我在《世界美术》2008/4上看到一篇“当代艺术分类的困境和思考”,作者先觉得这是个“困境”,然后百思不得其解:“真的存在一个能够囊括所有艺术样式的合理的艺术分类吗?如果传统的分类模式不再适合当今的艺术发展,那么西方后现代以来的一些新艺术形式将如何归类呢?”在找不出答案的情况下,作者只好下结论说“艺术分类本身就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常与‘艺术是什么’联系在一起。”(P77)
      
       跟着也看到有大胆的人倒不作“困境”观,乾脆自主断言:“‘当代’一词并非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所独有,它涵盖了观念新颖,有时代气息,有现代人的视角和品位的具象绘画在内,绝不会鲁莽地因画坛尚存有守旧的或商业性的写实式样而将具像绘画排除于‘当代’之门外。究其实际‘当代’一词常以代表时间的形容词使用,如‘当代素描艺术’,‘当代美国写实主义’,‘当代艺术家作品展’,‘自然的当代视像’等等举不胜举。可见多以表时空性的‘当代’修饰主词,而较少将‘当代艺术’作专有名词单独使用着。”(见《美术研究》2008/2期 “平,简,净,澈:当代美国具像绘画的新视像” 一文 P124 )
      
       看得出,这两位理论工作者都没有弄懂究竟什么是西方“当代艺术”。
      
       首先,艺术的分类对西方人一点都不是“困境”,事情对他们并不复杂,他们就是把“西方后现代以来的一些新艺术形式”归类为“当代艺术”这个词而已。从历史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用最粗的线条来把西方艺术简洁地分成三大部份: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线条虽粗,但根据却实实在在,这是基于三种不同的审美立场划分的:“古典艺术”写实,求美;“现代艺术”变形或抽象,求个性化;“当代艺术”和思想重合,求观念表达。
      
       这样一个最概略的西方艺术地图,在中国一流的美术史论刊物上撰文的中国理论工作者似乎还没有掌握。就英文的“当代”(contemporary)这个词的通常用法看,它的确是一个表达时间形容词,(就象“过去”“未来”是时间的形容词一样),也从没有人霸道地把“当代”一词占住了,不让具象绘画或随便任何当代事物所用,就是垃圾也只管拿去用好了--“当代垃圾”。但是,如今在西方,一旦“当代”和“艺术”连用,成为“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时,不是“较少将‘当代艺术’作专有名词单独使用着”,而是基本上把它当专有名词使用了。是用来指称在二次大战后出现的,有意识反对现代艺术信条的各种名目的艺术。(请上网查看英文版的或者中文版的“维基百科”) 虽然,这个词的特殊定义目前还没有被明确写到字典中去,但“当代艺术”一词早已在西方人的使用中形成共识,成为和“现代艺术”相对的一种新艺术类型。比如在纽约你问一家画廊:你们经营什么艺术,画廊就告诉你,我们画廊经营“当代艺术”,隔壁那家是经营“现代艺术”的。那么你就能知道,这家画廊经营观念艺术作品,隔壁则是经营抽象画或其他种类讲形式的作品。因此,只需用“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两个词,区别就清清楚楚。[注1]
      
       抱歉,这里还需继续认真一下。第二位大胆的理论工作者除了对于英文特指的“当代艺术”一词不清楚之外,似乎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区别也不够清楚。当他理直气壮地说“‘当代’一词并非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所独有”时,他应该把“抽象艺术”从中去掉,不能把它和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归在一起。因为在艺术类型上“抽象艺术”通常代表正宗的“现代艺术”身份,不能把它和“当代艺术”混在一起。即使会有不少当代艺术家拿抽象为手段去创作作品,但完全无意于彰显手段的选择,他们的审美立场和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概念不能随便混用,混用了,就更要加深第一位理论工作者的“困境”之感了,千万仔细!
      
       一旦弄清这些基本概念,就满可以不必为“当代素描艺术”“当代写实主义”愤愤然,如果那些作品不求观念表达,只是手法特徵,那么,它们显然不属于“当代艺术”,而只属于在当代画下的素描和写实绘画而已。反过来说,“当代艺术”也可以用素描去画,用写实去画,但它的用意不在素描或写实手段本身,而在表达观念,那么,它们立刻就属于“当代艺术”了。
      
       西方人的分类清楚,是因为他们对于艺术的审美类型放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讨论,分类的确是“常与‘艺术是什么’联系在一起”,这句话被第一个作者说对了。因此,既然知道了这一点,与其为“困境”所苦,摸头不着,不如下功夫去耐心了解西方一种一种艺术究竟“是什么”。
      
       我们真的要当心,只要是对这些基本概念不清楚,会导致对艺术的判断错误。因为不同种类的艺术要用不同的美学标准去评价。西方人在这方面就非常在行,很少出错。比如,美国一个行为艺术家,做反映美国的作品,是找来二十个年轻漂亮的女性,裸体涂白,每小时换一个姿势。而中国做行为作品的艺术家张洹,也用裸体做“我的美国”的行为作品,他是让一群老少妍媸,肤色各异的裸体站在凹字形排开的货架上,看上去一点美感也没有。澳大利亚人见了张洹的这个作品,立刻就请他去做“我的澳大利亚”。日本人见了这个作品,也请他去日本做“我的日本”(日本人也在行得很。) 他们都不去请前面那一个美国行为艺术家,因为他们清楚,那件女性裸体作品把求美的因素放进去了,误导了观众去欣赏年轻女性的身体美,而影响了主题思想的深刻。显然,这就是批评家或者策展人因为对艺术类型的概念清楚而做到的判断准确。
      
       所以,当国内的美术史论界在这么基本的美术史分类上尚未弄清楚,我是不是有理由要把当今国内批评的“缺位”看成是技术层面的事了?[注2]我们恐怕现在要重新来做对西方艺术研究的基础工作,等功夫到了,有些东西自然会生长起来,包括高岭热忱呼吁的:“恢复艺术的自由和尊严、推进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民主的敢为天下先的远见、勇气和信心。” 情况是明显的,一个对西方艺术连分类都没有真正摸清的艺术理论工作者,远见,勇气和信心叫他怎么有?只好满眼都是“困境”了,或者对眼下五花八门的中国艺术直接“缺位”拉倒。
      
       [注1] 对于60年代后的艺术,英文也用“后现代”(postmodernism),或者“观念艺术”(conceptualism)这样的词来表明。但是,“后现代”一词渐渐被理解成一个文化时期,在学术上它的确也是被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化形态来讨论的;而“观念艺术”一词在大写(Conceptual Art)时,指专用文字为创作手段的一个特殊“派别”,小写--conceptualism--时,才是泛指60年代后所有以观念为表达的那一类艺术。英文中这些用大小写表示的普通名词和特殊名词的区别,在中文翻译中却丢失了,这也容易导致概念上的混乱。
      
       [注2] 限于篇幅,这篇文字无法进一步展开对国内史论界对西方介绍上更深的不足,留待“之二”,“之三”再谈。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