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列表

  • 《今天》大事记续

    霜红舞罢 (北京) 发表于 2011-01-29

    1980年10月 為《今天》雜誌申請註冊、爭取早日復刊多方奔走未果。 1980年10月23日 召開《今天》文學研究會籌備組會議,並擬定編發今天文學研究會《文學資料》,並編印《文學資料》之一。 1980年11月2日 《今天》文學研究會正式成立,編印《文學資料》之二。 1980年12月初 編印《文學資料》之三。 1980年12月底 北京市公安局再次派... ...全文

  • 转载《今天》大事记

    霜红舞罢 (北京) 发表于 2011-01-29

    《今天》大事記 1978-1980 1978年12月23日 《今天》雜誌創刊,第一期出版(手刻蠟版,手工油印)。印刷地點:北京東郊三裡屯亮馬河畔(華都飯店原址),陸煥興租住的農民房。 1979年2月 《今天》編輯部正式公開設立在北京東城區東四14條76號劉念春家。 1979年2月 黃銳設計的《今天》雜誌封面,經徐曉聯繫由煤炭部印刷廠代印。 1979年 2月26日 ... ...全文

  • [连载]权力的魔杖(第四章)(第二节)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21 标签: 博客文章 发表文章 备份 连载 魔杖

    第四章 那木棍确是“魔力”的权杖 权力的魔杖(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  财富观念的性质和形成的原因         今天,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重要观念——财富观念的性质和形成的原因。财富的形成是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关联的。然而,最初的生... ...全文

  • [连载]权力的魔杖(第四章)(第一节)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16 评论: 11

    权力的魔杖 作者:华一         第四章 那木棍确是“魔力”的权杖          我们从上述关于母系和父系社会的描述中来看,似乎给人这样一种印象,用以区分母系和父系社会的标志是性别。但这不是事实,也有违本文借助这二个概念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事实... ...全文

  • [连载]权力的魔杖(第三章)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12 评论: 6 标签: 人类 动物 暴力 权力 革命

    权力的魔杖 作者:华一         第三章 那是一根什么样的木棍?        同样是暴力的运用,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将暴力转化为权力。父系社会的成功,并非仅仅在于在施用暴力的过程中击败敌人,从而获得食物和交配的权力,而是从此获得一种“占有”的地位,并予以... ...全文

  • [连载]权力的魔杖(第二章)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10 评论: 3 标签: 发展 社会文明 竞争 血缘 选择

    权力的魔杖 作者:华一       第二章 那是一根什么样的木棍?        (此接第一章)文前人类渔猎采撷,或许没有强权产生?但相信由父系社会发端,便有了强权。母系社会的出现,据推测早于父系社会。作为母系社会(或氏族)的统领,除负有传承各种生存经验和维系本族血缘联系以及神巫之... ...全文

  • [连载]权力的魔杖(第一章)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09 评论: 7 标签: 意识形态 权力 社会模式 连载

    权力的魔杖 作者:华一         第一章 那只是一根木棍,不是神力无比的魔杖   (再次申明:本文不是学术作品,而是随写随发的杂谈而已,所以,我很知趣地把这话题拿到今天茶室来谈,也是借此随意之处。记得茶社向来有勿论国事的警语,但向来“偶语者”也多聚斯地,想来是茶水冲泡之后,自然话题也就水份... ...全文

  • [连载]权力的魔杖(前 言)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08 评论: 7

    作者的话:今天,在这里我的连载文章[连载]《权力的魔杖》一文之<前言>部分。我知道这篇文章实在写的很水,但它是一篇即写即发的文章,因此我也就不想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推敲、修正,也因此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甚至错误。为保持原作的随笔杂谈的风格,这里将原作一一发表在此,还望明师指点,智者评议,深谢不已! 权力的魔杖 作者:华一 ... ...全文

  • 为什么民国时期我国教育能排世界前列

    華一 (重庆) 发表于 2011-01-06 评论: 7 标签: 世界 民国 教育 前列

    为什么民国时期我国教育能排世界前列 作者:张正平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1、教育完全免费。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 ...全文

  • 从热播电视剧看中产阶级的成长

    老周 (北京) 发表于 2011-01-01 评论: 34

             一、如今打开电视,依然是革命战争故事当家,其它则是武侠、奇幻、古装、卡通等等,好像一个民族的头脑飘在别处。稍具当下感的,就剩下新闻、广告和综艺节目了。前些年,影视中的现实生活内容,还可以由韩剧担当一部分。经过近来的政策性收缩,韩剧几乎销声匿迹。否则再过若干年,中国的少男少女和... ...全文

  • 铁桥

    风达 (甘肃) 发表于 2010-12-19

                                        铁桥               ... ...全文

  • 《纪实九死一生》连载

    画梅花女人 (北京) 发表于 2010-12-10 评论: 26

      《纪实九死一生》连载                         文/廖又蓉   尽管我们崇尚自然,自然无情;热爱生活,生活无奈;我们依然执著追寻……脚踏故乡的红土地,拔起一簇簇鲜活的野草... ...全文

  • 杂记

    凡手 (广东) 发表于 2010-12-07

    谈自己是不雅的。我相信是基于这种教养,钱锺书才通过谈别人来表达自己。吕叔湘说《管锥篇》:什么都说了,就是没你自己。钱锺书反讥:你根本没看懂。  据说,钱锺书选宋诗,不收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原因是觉得该诗有方巾气。 10年前去南雄采访,有机会去梅关看梅花。梅花不过如此,哪里都那样。倒是梅岭北坡一片新立的碑群,颇叫人有些... ...全文

  • 耶稣的另一种读法

    凡手 (广东) 发表于 2010-12-07

    耶稣有两种读法:作为神子和作为人子。 作为人子,他的伟大比神子更突出。要知道,作为人,他对未来其实毫无把握,一切全凭信仰。 他的事迹主要记载在福音书里,里面那些神话的部分可以撇开。笔墨极简:一个怀有大爱、包容一切、无比坚定、无比热情的青年,过早的死于自己的信仰。 他所做的事业,可以用四个字命名:天国运动。18个世纪之后,他的... ...全文

  • “文化大革命”的哲学正确性( 被《乌有之乡》枪毙的文字)

    丽春 (山东) 发表于 2010-12-07

           60年代,充满了诗意和激情的美好回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开创了后现代哲学和普世价值体系。“文化大革命”正是引发西方杰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源头。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实际上也割裂了长江黄河文化在全球一体化历史进程的作用和地位,当然也切断了科学主义哲学和平等信念的一次普及的存在... ...全文

  • 海鸥摄影作品自选十张

    梁小曼 (广东) 发表于 2010-11-29 评论: 15

    整理一下。 62ae87440750e3c13abbe&690.jpg 62ae8744g7428b601737c&690.jpg 62ae8744g955fb055c6f2&690.jpg 62ae8744g95c7709207ba&690.jpg 62ae8744g88e5a70dc835&690.jpg [ 本帖最后由 梁小曼 于 2010-11-29 20:39 编辑 ] ...全文

  • 《兼爱主义即平等主义》

    画梅花女人 (北京) 发表于 2010-11-28

                《兼爱主义即平等主义》                   来源:精英博客  发布者:赵四连         兼爱论:强权、民权与自由     兼爱论是中国的轴心时代提出的社会构建理论之一... ...全文

  • 绘本教育案例——《开往远方的列车》

    老周 (北京) 发表于 2010-11-11

    开往远方的列车文:伊夫·邦廷图:罗纳德·希姆勒适读年龄:5-12岁主题:生命教育伊夫·邦廷是一位多产作家,已出版二百多本童书,其中主要是绘本。她的作品内容庞杂,主题丰富,大都以真实事件为依据。伊夫·邦廷倡导面对困境的积极态度,着意培养孩子同情、勇敢、真诚、自强等精神品质。她40岁开始写作,如今已80多岁,仍笔耕不辍,曾获凯迪克金奖... ...全文

  • 黄小邪-《春天的十二个瞬间》【转】

    画梅花女人 (北京) 发表于 2010-11-10 评论: 1

      《春天的十二个瞬间》          来源:西祠胡同社区  □ 黄小邪         曾有过怎样的新芽绽开/有过怎样的花朵怒放/当我们有着所有夏天的时间/她有着所有的春天的时间 ——叶芝一、春天,绿眼睛的纪念  在无上春天/苏醒者和... ...全文

  • 中国公共外交起步了

    画梅花女人 (北京) 发表于 2010-11-04 评论: 4

    推进公共外交,事不宜迟来源:精英博客  发布者:陈统奎[size=10.5pt]   [size=10.5pt]最近日本在钓鱼岛风波中的公共外交给中国上了一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吴寄南说,这次钓鱼岛风波,是日本一个新的执政团队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一个严重事件,也是一次战略博弈,更是两国公共外交的一次较量。日本媒体与政府... ...全文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