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一个文学史难题与三个现状层面

发布: 2010-10-21 20:23 | 作者: 施战军



    价值认知,历来是一个在哲学领域里的疑难问题。放在文学评价的维度上,尤其是“当代”并“文学”的范畴,则令人不免出言踌躇。物理时间带来的迷惘,使我只能说些没有多少把握的话,也只好把“价值认知”看作历史与情感的混合辨识,把自己多年阅读、教学和研究所得的感受先简略概述,然后再以自己有所经历和体验的阅读,对当代中的目下多啰嗦几句。

 

  认知的艰难

 

  近二十年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衍化,已经让文学史家把一般历史学意义上的晚清、近代、现代和当代缝合联结为一个大的文学史断代划分,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我本人也不反对这种文学史学术取向。在这种学术情势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讨论几乎等于转回来拆骨割肉了。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当代”的文学过程毕竟有其区分于此前的历史状貌,此前的生活和事物在文学化的时候,已经被视之为“历史题材”,依次发生的思潮有遥接古代、近现代的,但无不带有当代人的认知特色,更有当代生活的新经验和当代观念的新认知。

  在集体话语与个性表达的思潮流向方面,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有着相映成趣的路数。按照学界较为通识性的观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现代与当代的节点,而这个节点上,是集体宏大话语的高峰期,集体话语集中于“革命”、“民族”等主题中。从这里追溯现代文学,越往历史时间的深处的越是创作个性凸现的;而从这里向当代时间的展开方向上看,越到当前个性的显露越发芜杂。

  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拿来主义的时兴与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理念的骄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个性解放的倡导与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和女性主义的兴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家园原乡意识、市民生活叙写的勃兴与八九十年代寻根热、市井与城市文学的风行,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农村破产或者丰收成灾的主题一直延续与九十年代后期至今的“进城”文学的持续升温……这些现象的对照也许对研究当代文学及其文学史关联会提供一种价值认知的路向。

  也就是说,“新”可以论,“成就”也不妨罗列,但是轻言“开创”是要冒险的。似乎有人说过,和现代的知识分子(包含作家)相比,当代的知识分子(包含许多作家)的古文和外语文化水平未必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区别又是客观存在的。创作主体立于“当代”,毕竟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身世之感,活的遭际,对作家的影响总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完全有把握判定:如今的文学与现代文学甚至二十年前的文学相较,是有不同的。据说,能与世界顶级水平相抗衡的诗人也已有不少,世界著名作家(包含中国作家)之间会面论剑的机会并不比鲁迅那时候稀罕。因此,在“当代”还在继续的时候,让我们期待着那充分强大地满足我们乐观向上的价值认知的时刻早日到来。

  “价值认知”离不开具体的现实语境,可是一旦将之场域化,就必定带有个人认知的局限,因此以下这三个层面的分析,主观偏见肯定更多。
  

  关于长篇小说的现代正史叙事

 

  近年来文学艺术领域里对现代正史题材的热衷几乎可以跟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时期遥相对应。可以说,现代正史叙事的两个高潮期,便是“十七年”和九十年代以来这近二十年。

  “三红一创、保林青山”这些已成当代文学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这一类题材。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学传统的故事讲述模式,“中国式的讲史说书”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曾获得大众普遍的接受和喜爱。中国人很容易就能够认知的生活记忆与想象,构成小说中英雄和新人形象的情境,典型人物所承载的历史观人生观,也就深深影响了广大读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类题材的创作的突破点主要体现在对英雄传奇模式和单一依附历史观的情况的变化上,向民间走得更深,更具细节化和立体化,文化的元素更凸显,艺术上更考究,人心和民族共通性的含量更丰足。《白鹿原》就是最先体现这样的追求的大作品。这方面,军人小说的贡献就更显得集中和突出,《我在天堂等你》《英雄无语》《兵谣》等,上承李存葆、乔良、朱苏进等关于战争与人的思辨,下启英雄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探照,给我们留下的是不断刷新的军人小说佳作篇目。新世纪以来的创作,对现代革命的思考更加深远和广博,比如《圣天门口》,百科全书式的追求使之在革命历程的主线之外还有关于民间野性、风俗、伦理、宗教和历史运动的多重结果的探索,反顾中将人的具体处境和身心困境连同革命所必然付出的代价自然地呈现出来,古今相照的设置和天、地、人的大结构效应的生发,让我们不仅真切地获得重新回到了现代革命的现场感,还有一种无限延伸思绪的形而上求索特质;《我是我的神》则在英雄气韵和英雄性格的把握中,将民族、成长、身心之爱与战事、迁转和血脉遗传与性格变异等等加以杂糅,有一种前所未见的雄浑的审美力量。还有一种是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大历史背景的关系中展现人心本然的状态的作品,它的主要场景不再是“革命”和“运动”,而是生活际遇和过日子本身,但是在深层有对动荡历史中的人的内心情感和文化性格因素的深深打量。比如《小姨多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恕”精神恰恰是在战争仇恨和历史危情之中被照亮的,可以说这样的作品是对“正史”叙事的有益的丰富。

  当然,我们看到还有不少赶任务式的急就章,存在突出的问题。匮乏对艺术的耐心,其实就是缺少对文学和历史的应有尊重。好在我们已经有一些好作品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较为直接地描绘现代革命史的小说,更懂得通过微观描写见证大历史的肌理,比如《地平线》等作品,确凿的史事和鲜活的细节使得大小人物都跃然纸上,充分体现了文学独有的魅力。尤其是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比如《亮剑》《历史的天空》,具有明显的历史还原和英雄人物性格更加人性化的特点,其中对国共两方在抗战中的历史真实的写照、对英雄成长中人化因素的重视,显得更为自然亲切,因此“革命英雄主义”就获得了更大的感染力。

  人物更符合人的逻辑,史事更符合历史的逻辑,细节更符合生活的逻辑,创作更符合艺术的逻辑,使现代正史题材创作具有了新时代的文学意义。然而,对于现代正史叙事的暗线和末梢部分,我们现在的文艺创作确乎兴趣浓厚得已经过度,仿佛在谍战、反特等类型的另一战线的英勇聪敏之士比主战场上的英雄要高明且众多。智谋迷恋,已成为如今现代历史题材写作的偏至。在此我们有必要吁请作家们不要忽视对现代史上那些让民族蒙受深深创痛的重大事件的深度关注,比如“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足具历史分量和艺术力量的作品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缺席,更是我们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过于醒目的、令人极为遗憾的空白。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