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北岛 的个人空间

我的论坛主题

  • 北岛声明

    2010-07-05 13:42:48   /   今天茶室

    最近得知有人假借我的名义在新浪开博客,除了发表低俗作品外,还随意辱骂访客。本人从未开过博客,今后也没这个打算,请冒名者立即关闭以我的名义开的博客,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帖最后由 北岛 于 2010-7-5 13:43 编辑 ]
  • 三不老胡同1号(修订稿)

    2010-07-02 18:12:41   /   散文小说

    一1957年一个冬天的早上,母亲带我穿过雪后泥泞的胡同,来到刚建成的红砖楼房前。这土路丈余宽,坑洼不平,一小窝棚横在路当中,冒出浓烟,带着一股烤白薯的糊味。当医生的母亲不断提醒我:脏,走这边。那烤白薯的糊味,让我像狗一样记住了新家:三不老胡同1号。由此出发,我走了很多年……那个冬天的早上,我抬头望去,沿排水管沿窗户阳台向上,直到屋檐背后北京的天空。这里原是郑和的宅邸,雕栏玉砌今何在,惟有假山,如瞎眼证人。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三保老爹胡同由此得名,到了晚清,大概被囫囵吞枣的北京话,外加噎人的西北风篡改成谐音——...
  • 《今天》夏季号张枣纪念专辑目录

    2010-06-30 12:20:27   /   经典・文论・翻译

    张枣纪念专辑宋琳编者按1.诗歌柏桦忆江南:给张枣朱朱隐形人——悼张枣蓝蓝球面上的云——致张枣南方命核——哀张枣于坚忆张枣傅维你独自蹀躞,没有一个肩头可以并行2.回忆与评论柏桦张枣陈东东亲爱的张枣北岛悲情往事傅维美丽如一个智慧——忆枣哥宋琳精灵的名字——论张枣颜炼军鹤之眼:《张枣的诗》后记...
  • 我的北京

    2010-06-30 09:15:00   /   散文小说

    2001年年底,因父亲病重,我回到阔别了13年的北京。即使再有心理准备,也还是没想到,北京已面目皆非,难以辨认,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我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我生在北京,在那儿度过我的前半生,特别是童年和青少年——我的成长经验与北京息息相关。而这一切却与这城市一起消失了。从那一刻起,我萌生了写这本书的冲动: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
  • 父亲

    2010-06-24 11:29:36   /   散文小说

    父亲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给父亲》一对父亲最早的记忆来自一张老照片:背景是天坛祈年殿,父亲开怀笑着,双臂交迭,探身伏在汉白玉栏杆上。洗照片时,他让照相馆沿汉白玉栏杆剪裁,由于栏杆不感光,乍一看,还以为衣袖从照片内框滑出来。这张照片摄于我出生前。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我从未见他这样笑过,充满青春的自信。我愿意相信这是关于他的...
  • 李陀:就汪晖事件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

    2010-06-19 22:34:51   /   今天茶室

      林毓生先生:  你好!  近日读到你分别于六月六日及六月八日分别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就汪晖“抄袭”事件发表的谈话,心中有些疑惑,不吐不快。  你在谈话中说到“抄袭行为除了是一种失德的行为以外,它直接破坏了学术秩序。建立稳定、公平、合理的学术秩序,对于学术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在这种学术秩序之内,学者们才能自由地相互切磋、启迪、讨论。没有健康的学术交流,很难有学术的进展。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只能建立在学者们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见我很赞成,但是,我的疑惑也由此而来。自王彬彬的文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
  • 香港城市大学文学节的访谈

    2010-06-18 17:33:43   /   经典・文论・翻译

    问: 今天(4月23日)正好是您海外漂泊的第21周年,您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吧?答: 真是巧合,是我在演讲时才突然想到的。我没那么多愁善感, 你想想,如果人生三分之一都在海外,早就习以为常了。问: 您这样的漂泊经历,对您的创作有没有什么样的影响?答:一个人的写作轨迹,往往是自己无法追寻无法把握的,这其中有神秘的不可知的因素。漂泊首先扩大了我的眼界,去过那么多国家,认识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朋友,这种游历和友情就是财富。 问题是如何把这种财富转换成文字,这对作家来说是一种考验。问: 您在散文里写到的朋友都是特别有意思,很奇特的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想...
  • 《视觉》杂志访谈

    2010-06-17 18:54:45   /   影音艺术

    照相机给了我另一双眼睛——北岛谈他的摄影故事摄影/北岛特约采访/沈祎摄影最初是给自己的写作做掩护/《LENS.视觉》:先谈谈是何时开始摄影的吧?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答: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喜欢上摄影,为此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照相机——捷克的爱好者牌,双反,80块钱,委托店二手货。那时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学亲友聚会留影。再就是那时我当建筑工人,给师傅们免费拍全家照。比较职业的摄影经验是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听说我经常给师傅拍照,就来找到我。我很高...

我的资料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