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朱大可对话欧阳江河:保持小众是诗歌最健康的状态

发布: 2016-3-03 15:09 | 作者: 朱大可



       
        30年转型让我们的诗歌软绵绵或者幻觉崇高
        
        欧阳江河:刚才大可讲得非常全面,涉及到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点,比如他讲到,在灾难的山河破碎的情况下可能出大诗人,愤怒出大诗人,或者就是像上海这样的多元碰撞出诗人。我在想“911”之后,几乎整个纽约的人全都开始读诗,这种对诗歌的需要,我不能说它是一种消费性质,而是一种在宗教里都寻求不到的解脱和安慰的时候的需要。在当代,我想到另外一个例子--海子。大概在1990年冬天的时候,有一天重庆大学诗社的社长来找我,说他们学校一共一万二千人左右,中秋节那天晚上,大家集体朗诵海子的《秋》,“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后来他们认真统计了,有9000个人在那一瞬间全部是背诵的,也就是说一万二千个人里面有九千个人会背诵海子的诗,真是一个壮举。
        朱大可:诗歌大众化有一个途径,只要进了课本你就是大众诗人了。大家都应该知道,舒婷有好几首诗都成为中学教材,于是乎他们告诉我,舒婷在宁夏银川的万人体育馆朗诵她的诗歌,底下的观众就跟看到刘德华一样卷入狂欢,这种情况只有一个人就是舒婷,这可能是一个孤例,我想补充一下。
        欧阳江河:当然也不是说进了中学课本就有可能享受大众狂热追捧的待遇,我有一首诗进了中学课本。我知道大学学哲学的人,特别喜欢我这首诗,但是你把它放到中学,不仅对学生是一个折磨,对老师也是一个折磨,这首诗几乎不可能按照通常理解诗的意义来理解。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北岛,他这次香港诗歌节以后,带队去成都,据说那天爆满,北岛自己都讲简直有点像当年爱因斯坦去日本。爱因斯坦的那个相对论谁都不懂,但是都在拥抱和热烈地谈论。他的讲座本来一个小时,结果讲了六个小时,然后天皇接见他的时候,沿途站满了人。他第二天早上站在宾馆阳台上呼吸东京的空气时,一看下边黑压压一片,把他给吓坏了,他说我怀疑我是个骗子,因为没有活着的人能享受这种尊敬和待遇和追捧。这是爱因斯坦以相对论受到大众追捧的时候,这个例子非常有意思。
        诗歌最迷人的地方是它的内蕴,内在对隐喻的理解。你可以把意义和大致的意思从英文翻到中文、法文,但你完全不可能把诗歌语音的内蕴,原封未动地或者哪怕是经过修改,搬到另一种语言里边。但是世界文学里边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转化办法,就是把声音里边失去的转化为视觉呈现,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主义诗歌的第一贡献就是意象,这个在古诗里面是没有的。我们有的是诗如画画如诗,有画面感,但是意象是个内在的画面,内在的光。
        现在是一个消费时代、和平时代,而中国在时代转型。这样一个情况下,很多泡沫的东西浮在精神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诗歌会是软绵绵的,会是带有消费性质。我有时候在北京,跟几个崇拜苏俄的诗人聊天,说起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等,他们在反斯大林的年代构成了一个崇高的信心。这个东西变成了一个现成的商品诗歌,这种崇高已经变成了消费,变成小资的消费对象,通过消费这种诗歌,来维持一种幻觉——我自动地是一个崇高者,这是一种假崇高。
        按照朱大可先生的理论,中国现代诗歌全都是一个拷贝,是一个山寨,就连崇高感和诗歌里面来自苏俄的冷战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山寨。当然在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之间,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批评。中国的当代诗歌批评是极其不称职的,因为诗歌写作中的很多东西是被批评的原创性给发明出来的,写作里面没有,阅读里面更没有,但是批评可以把这个没有给发明出来,而如果欠缺了这个发明精神,那么就算诗歌里面有的东西,也和没有一样。
        
        八十年代,诗歌在极度不正常的状态下被推到高处
        
        徐鹏远:刚刚我在想一个问题,我想大家不妨通过这一次的对谈,在自己的头脑当中,建立一个意识,这个意识就是对于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妨保持一份反省反思或者说警惕。就比如“大众”这个词,中国古代的汉语当中是没有大众这个说法的,中国有群的概念、有党的概念,是没有大众的概念,而且群的概念和党的概念,远远比我们现在的大众概念要小。而且大众所包含的人群里其实是复杂的,有许多的面相,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值得去分析。
        那么到了今天,似乎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更为自由、更为多元的时代,我们可能不是那么直接地接触到我们历史当中遇到的那些具体的情景的相似的状态,我们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提供给我们的文化和种类越来越多,那么这个时代大众是不是真的需要诗歌,和我们那个历史时空比较,是不是真的更需要诗歌,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这个题目留给我们最大的一个陷阱,我想听听两位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朱大可:“更”这个字确实像你讲的,是一个陷阱,实际上它不是这样的状态,因为你没有数据统计,现在大家都相信大数据的应用,凭什么说现在比五六年、六七年前更需要诗歌?
        朦胧诗还真不是最大众的,最大众的时代,恰恰是八十年代第三代诗人崛起的时候,就是欧阳江河他们“第三代”崛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校园诗歌全面启动,一个诗人穿得破破烂烂,几个月不洗澡,就拿一本破诗集,在校园里每个寝室门敲过去,就会有人崇拜他、接待他,饭票一半都给他对吧,还睡同一张铺,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可以混吃混喝,在全中国畅行无阻。
        那个时候,在朗诵诗歌的时候,底下的女孩子跺着脚,涨红着脸,就跟看到港台和韩日歌星一模一样,我们的诗歌是在极度不正常的状态下,被推到这样一个高度,实际上是非常奇怪的状态。在那个时代,除了诗歌,青春荷尔蒙找不到其他出路。
        回过来讲,还有一种状态,比如说我们回到古典诗歌时代,唐诗宋词。唐诗宋词也未必就是大众化,因为它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定性,那就是必须识字,而对于古代中国来讲,识字是一种特权,跟现代情况完全不同。文化是被垄断的,被极其有限的识字者、也就是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所垄断,他们毫无疑问是一个小众阶层,却统治了整个古典时代。所以我不太认为诗歌曾经在中国古代有过一个大众时期。当然口传是可以的,但你很难想想一个完全不识字的农夫或农妇,会去背诵王维和杜甫的诗。
        所以,诗歌成为相对大众的普及状态,只能是在二十世纪,这跟新的传播工具和教育方式有关。而且我觉得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到中期的诗人,中国历史上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现在大家都会缅怀那个年代。反正我个人是很缅怀的,因为我们确实是在那个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青春记忆、我们的挫折、我们的欢乐、我们的信念和理想,诗歌就这样忠实地伴随我们,成了我们灵魂深处的一部分。
        现在我虽然不写诗,但隔一段时间总会去读诗,因为它是一种语言的激励。诗歌是语言的导师,是引领汉语的最重要的标杆,你能够从诗歌中获得那种语言的张力。诗歌是语言的力量源泉。所以就我个人而言,诗歌是寺庙,过段时间就要去朝拜一下。
        
        对诗歌里青春骚动的需求说不定是中年产物
        
        欧阳江河:这个“更”字我觉得可能不能成立,不光是一个统计学的问题。
        八十年代是一个欣喜若狂的时代,但是九十年代以后到今天是一个革命的第二日,有一个“节后综合症”。所以开始出现了一个诗歌减速并且散文化的状况,这个情况不光在读者身上,也发生在作者身上,比如近十年以来,北岛的诗写得很少,而文章写得很多,他在换转,按照当年茨维塔耶娃的说法“诗歌的速度太快了,这个车要翻掉了”,所以要换挡。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们是在中年之后开始需要我们的青春意义上的诗歌,这个也是消费时代的疲软带来的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这个甚至让我想到萨义德的“晚期风格”。我们的诗歌意义上的这种需求,里面的青春的成分、骚动的东西,说不定是中年之后的产物,所以这里面有很多吊诡,我们今天不可能讨论出结果来。但是我提出来,因为在诗歌的这个需要是一种成人的需要,一个怀乡病成人礼的回忆青春童年的需要呢,还是一个从来没有青春而在中年之后回到青春的需要,或者是提前消费?所以对诗歌的需要,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可老师说的“投影社会”,最后把自己也山寨了,也投到一个投射板里面,我们是影像、影子,我们的“道成肉身”的东西没有了,那个狠的东西、疼痛的东西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追问诗歌到底为了什么,我们对诗歌的需要是不是对这些真东西的需要,我不知道,也可能我们是在对一个更虚假的、更山寨的一个假上帝的需要,我不知道。
        
        超越一切时代的一流诗人根本不存在
        
        提问:这个时代如果想做一个诗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诗人,诗人应该是男人中的男人、女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男人、男人中的女人,谢谢!
        欧阳江河:诗人跟性别的关系,我不怎么思考,把诗人从男人和女人中开除出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挺有意思。人类文明最苦恼的两个梦想,一个是飞翔,第二个就是男女同体。那是不是在这个意义上,和你刚才讲的那个分类法暗和?
        提问:今天这个讲题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大众更需要诗歌”,我感觉没有抓住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卑鄙是高尚者的通行证”是我们这个时代跟北岛那个时代的区别吗?北大的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同样是北大的,另一个教授说精致的个人主义者对我们的时代是个贡献。所以我在这里问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是什么?还有诗人怎么努力争取更多的大众?
        朱大可:这位先生说得很好,你说让我们描述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真的没办法和你在这个地方讨论,否则我今天就回不了家了。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诗歌如何去争取它的大众。这个话题欧阳江河肯定是拒绝的,他不需要去争取大众,为什么诗歌一定要去争取大众呢?所以这个话题也应该做一个区分,就是有的诗歌它是可以去争取大众的,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必须去争取大众,有的诗人就保持他的象牙塔状态不是挺好吗?让诗歌有各种各样的状态,比让诗歌只有一种状态要好得多。所以我想,实际上我们今天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要让诗歌的生态变得更加自由、变得更加多样,而不是只有一种东西、一种标准,这样就会给不管是大众,还是中众,还是小众,或者是微众,有更多的选择的自由。
        欧阳江河:从诗人的角度,我引用布罗茨基的一句诗,他说“我承认在一个二流的时代,我选择做一个二流的诗人,因为我是时代的忠实的臣民”。就是说诗人应该忠于他的时代,这也是我为什么对只写优美诗歌和抒情诗的自我类型提纯,而不去面对内心之外的这个复杂盛世感到悲哀的原因。我不知道其他诗人怎么看,我一直认为我宁愿当一个忠实于这个时代的二流诗人,也不愿意当一个超越一切时代的一流诗人,因为那个超越一切时代的一流诗人,根本不存在。
        
        “美”不是单纯的,也不是统治一切的皇冠
        
        提问:中国的现代诗歌史上出现过新月派,闻一多先生提出过诗歌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但在今天,我总感觉整个诗坛占统治地位的是现代主义的、所谓朦胧派的诗歌。那么三美理论,对中国将来诗歌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欧阳江河:闻一多先生所说的“三美”,在他最有影响的诗里面,也是被偏离和纠正修改的。因为一个诗人写诗,不光是措词、形式问题,后面一定包含了很多时代精神、互文性、成长等等,所以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三美”可以概括的。不光是诗歌史,美术史、音乐史、电影史、建筑史所有的只要是跟创造性有关的东西都在变,经过整个20世纪人类的巨大努力,美本身的历史内涵也在变,美是什么,没有一个绝对的超历史的统一定义在那儿放着。那么既然连“美”本身都在改变修正,你能说这个“三美”是一个绝对的东西吗?不是,它是在写作过程中被发明、被修改出来的一种东西。伟大的诗人里尔克,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在重要的一首诗里表达过美可以轻易地毁了我们,却又不屑毁掉我们。现代性介入以后,连日本人自杀都选在了樱花季,不是说因为活不下去,而是美到不可能更美却又无法留住,为这个而死。美最后变成一个结束,变成一个自我毁灭的消失。美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诗歌怎么对待美?而且你认为的不美,恰好很可能是另一种的美。
32/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