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夏志清先生纪事

发布: 2014-7-25 07:39 | 作者: 刘再复



(二)
  夏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评价,反映在他的评论集《文学的前途》(1974年)、《人的文学》(1997年)、《爱情·社会·小说》(1980年)、《夏志清文学评论集》等书中,但主要是表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1957年)上。我在八十年代读了这部别开生面的小说史,真是开了眼界。这部著作,像颗重磅炸弹,在大陆的文学研究界爆炸,直接推动了 "重写文学史"的思潮。八十年代是大陆思想最开放、最活泼的时期,面对夏先生这样的"反共学者",也采取接纳的态度。于是,一九八五年由钱钟书先生提议,经胡乔木认可,邀请了夏先生回大陆作学术访问。此事在国内引发了波澜。我在全国政协的会上,听到丁玲与冯牧两位长者对此进行严厉的谴责:"怎么可以让这样的反共学者到中国?"钱钟书先生虽是政协委员,但他不参加会议,所以我把会议的情况立即向他"汇报",他笑着说:"要说统战,我们倒真的是帮着统战,丁玲怎么连这个也不懂。"其实钱先生也并不是在帮"统战"而是对夏先生心怀好感。一九八九初我应美中学术交流协会(负责人林培瑞)之邀,到五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临行前,钱先生请我带两本杨绛的《浮躁》,分别送给夏先生与李欧梵先生。钱先生郑重嘱我:"海外政治复杂,出国只能讲公话,不可讲私话。"这之前他曾在给我的信中"尖刻"地评说二十多名汉学家,唯独对夏、李二人抱有好感。钱先生还告诉我,夏先生早已写了对他的悼念文章,但去年还到大陆和我见面,听说他路过香港时说:大陆很值得看看。言下之意,是夏先生总不失一份天真天籁。由于我对钱先生衷心敬仰,所以对他的嘱咐,总是视一句为一万句(尽管他曾告诫我不可迷信他)所以我也特别敬重夏先生。到美国,我的第一场演讲就在哥伦比亚大学。一到讲厅,就见到夏先生已端坐在厅里的一张长方桌旁。讲毕后,夏先生和当时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唐翼明先生一起请我吃饭,仅此三人,所以话很投机,谈论的第一个主题还是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现状。
  尽管有钱先生的推崇和夏先生的热情,我对夏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仍然很有保留。这种"保留",不是因为政治,即不是因为我是共产党人(八十年代我是党员),而他"反共",而是从文学价值观和文学史写作着眼,我不赞成他的过于偏激的"褒此贬彼":在颂扬张爱玲的〈金锁记〉为"中国现代小说最伟大的中篇"的同时,把另一"伟大中篇"--鲁迅的〈阿Q正传〉说得一无是处,甚至以嘲讽的基调描述鲁迅。除此之外,我的内心深处还觉得夏先生在"开掘"之功里(开掘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张天翼)也有一半值得商榷。重评张爱玲、沈从文,丰功伟绩;重评钱钟书、张天翼则可有可无。对于钱钟书先生,我格外崇敬,但认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学问(其学术成就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不是他的小说《围城》。《围城》的幽默只是英国绅士的小幽默,整部小说乃属于"愤世嫉俗之作"(郑朝宗语),并非一流巨著,夏先生评为"伟大",未必精当。而张天翼的讽刺小说则属于现代文学中的二、三流小说,似乎不必大作翻案文章。这些不同看法,我藏在心里,多次产生与夏先生讨论的冲动,但因为一九九二年秋之后女儿剑梅成了夏先生的学生。而得到夏先生教导与关怀的女儿,一听到我唠叨夏先生的"偏激"时,总是叮咛:"他是我的老师,你们一争辩,我就夹在中间了"。女儿的天籁对我有所影响。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夏先生的过度褒贬耿耿于怀,于是在一九九五年八月的一次访谈中,我还是憋不住心里话,温和地作了一次关于张爱玲的表述:
  对张爱玲文学成就的充分发现始于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部著作给张爱玲以极高的评价,并奠定了近十几年来张爱玲研究的基础。现在台湾、香港、海外的张爱玲研究十分热烈,大陆某些文章也有精彩见解。但大陆所编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书一直把张爱玲排除在外,新出版的小说史也只是把她作为一般作家放在一小节上轻描淡写,这种政治大于审美评价的教科书显然缺少文学眼光。在重写文学史时,自然应当把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学史重要的一页。但是,也不应把张爱玲"创造"得过于神奇。一个重要作家,除了自身的创造之外,总是还要被评论者所创造。现在张爱玲已"被创造"到相当精彩但也相当神奇的地步,我们不妨扬弃她的"神奇",保留她的"卓越",以使她在地母怀中的灵魂得到安息。
(参见〈也谈张爱玲〉此文收入散文集《西寻故乡》,一九九五年八月)


62/6<123456>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