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郑氏与施氏

发布: 2010-9-09 17:14 | 作者: 林那北




       
       四

       那时27岁的康熙帝羽毛已丰,天下已定,他抬眼南望,最令其头疼的也只剩下一海之隔的台湾岛了。十几年来为了应对郑氏军队,沿海一直驻有重兵,单军饷每年大约就必须消耗230余万两。而从康熙元年持续下来的迁界禁海,又使沿海大片肥沃之地抛荒闲置。台湾问题一日不解决,康熙就一日无法做到“国惟一主”。这事无论如何都迁就不得、马虎不了。然而,派谁渡海征战呢?

       八旗将士能征善战者当然不乏其人,却大多只适合于广阔平原以及马背与弓箭,而台湾海峡风大浪险,气候更是变幻莫测,若非熟悉水战又了解郑军情况者,根本不可能有丝毫取胜的把握。此时,有人举荐了施琅。

       从1668年离开福建水师提督一职,施琅已经在京赋闲十三年了。十三个春起秋落,多少心事都付之东流了,而他却一直没有将孤悬海上的台湾岛以及岛上的郑氏遗忘。事实上他也没法忘记。

       1674年,郑经参与三藩之乱,从台湾重返大陆期间,把施琅留在泉州晋江老家料理家业的长子施世泽俘获了。三年后施世泽从郑军中逃脱,第二年又再次被俘。其间,施琅的一个侄子施明良也有相似的命运。郑经起初对这两个施家子弟并没有为难,反而授其官职,予以任用。我们可以将此举理解是反间计,意在致身处清朝廷之中的施琅于尴尬境地,令左右大臣更对其疑虑丛生,也可以理解是郑经的宽容大度,不计旧仇,爱惜人才。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1680年二月,福建总督姚启圣与施世泽、施明良暗中联络,打算让其做内应,策反郑军。消息泄露,郑经大怒,一口气将施世泽、施明良及其全家大小73口人全部沉尸海底。郑施两家在沉甸甸的旧恨之上,又添上了更加血淋淋的新仇。

       向康熙皇帝极力举荐施琅的人,一个是福建南安籍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另一个就是姚启圣。其实从几年前,姚启圣就开始接二连三地上疏,并与福建省文武官员一起具名联保施琅重任福建水师提督一职。1680年十二月,姚启圣甚至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施琅并没有二心,没有反清通郑。姚启圣是浙江会稽人,跟施琅非亲非故,之前两人连往来应该都不会太多,这个姚启圣却还是这么不管不顾地将自己全家赌进去了。

       1681年农历八月,已经年满六十的施琅重新披上战袍。他年事已高,没有时间再耽搁。吸取十几年前三次因飓风而致攻台失败的教训,此次他选择在夏季起航。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他跟姚启圣马上闹翻了。姚启圣认为应该十月动身,理由一二三。但是再多的理由也抵不过十三年前施琅的亲身经历,他失败过,不会再选择那个季节再失败一次。

       乍一看,作为总督,姚启圣确实地位更高一级,偏偏他仅是二品,而施琅却是从一品。两人相持不下时,施琅便直接给康熙上了密疏,即讲自己攻台的设想与理由,又指出姚启圣的不足与局限。重要的是,施琅不愿与姚启圣一同攻台,他要求“专征”。专征就是将姚启圣撇开。这个密疏如果石沉大海,料想也没什么大碍,但它后来凑巧竟落入姚启圣的眼中,姚启圣立即两眼喷血,溺水般的窒息感整个将其吞没。两人关系从此恶化,彼此比赛似的往上递奏折宛若雪片。但最后,康熙还是把机会给了施琅:施琅独自率兵专征,而姚启圣留厦门保障粮草与船械之类。

       1683年,六月十四日,二万多名福建水师官兵和三百余艘战船从这里东山岛宫前港出发了。在经过十三年的蛰伏以及这两年中与姚启圣间动静如此之大的纷争,施琅知道这次出征意味着什么。那天,他特地把自己的四个儿子以及二十多个堂弟或同族侄子分散到各条船上,破釜沉舟,同生共死。

       最先攻取的目标仍然是原先计划中的澎湖。

       漳州的东山岛那时还称铜山,与澎湖相距约80海里。此时正是一年中海峡最好的季节,运气不错,没有台风。出海的那天却南风盛行、风平浪静,舰队第二天下午就抵达了澎湖列岛第二大岛西屿,以及周边的猫屿、花屿和草屿。第三天,双方开始交火。澎湖之战持续了七八天,炮火连天,烽烟弥漫,双方伤亡都很严重。清军这边,先锋蓝理腹部中弹,肠子外流,施琅右眼也被箭所伤;而郑军那方,将领死伤三百多人,士兵被歼一万多名。六月二十二日傍晚,郑军终于不支,向台湾本岛败退。

       澎湖离台南24海里,向来被看成是台湾的咽喉重地。澎湖一失,台湾岛就岌岌可危了,岛内顿时一片慌乱,人人自危。有人甚至想到走为上,就是远循吕宋,苟且保存性命。这个主意被从澎湖逃回岛上的刘国轩阻止了。吕宋即现在的菲律宾,在损兵折将、气数已尽之时,郑氏上下已经是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还怎么能承受得了万里海涛的颠簸折腾?路路断绝,可怜那个尚是懵懂少年的郑克塽,莫明其妙被一场阴谋政变推上王位,转眼间连天的险恶却已经山一样向他扑来了。

       攻下澎湖的捷报此时也飞抵京城,面对众多大臣要求诛杀郑氏九族的提议,康熙皇帝此时说出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君子以德报怨,不可耿耿于怀于旧隙。”他还下达谕旨,派人送往台湾,告示说只要郑氏部将纳土归来,既往不咎,并且从优任用,妥善安置。

       与郑氏之间的争战已经持续太久了,劳民伤财,太多无辜者被牵连其中,抚之为善,利国利民。是权衡利敝后的结果,还廹于无奈?总之康熙在这个关头,确实做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此时,身在澎湖的施琅脑子也是清醒的,他已进入暮年,再不是当年那个乳臭未干的鲁莽小毛头,岁月让他学会冷静处事,学会审时度势。并非不恨郑氏父子,毕竟他不是木头人,从父至子,三代冤怨都纠结一起,这么多年都让他耿耿于怀、心绪难平。但是他也清楚,水师舰队中,许多人是从郑军那边降来的,旧情谊多少仍丝丝牵连,即使从未入过郑军,暗地里,也难保不对郑成功的硬骨头心存几丝敬意。人头落地、鲜血四溅,私仇尽管报了,人心或许就失了,孰轻孰重?况且,如今他已经是大清的臣子,必然得听命于大清天子,既然康熙帝都已经后退一步,慈悲为怀,他又怎么敢再公然泄一己之恨?台湾那边的郑军尚有四万余人,将士数倍于清军,水道又非常复杂险恶,真要针尖锋芒一番,必然又是一场硬战。杀其父、其弟、其子的人,如今都已经作古,而他仍好好活着,要论胜负输赢,已经不言自明,他还有什么必要滥开杀戒再结新仇。


54/5<12345>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