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虚构合集

发布: 2011-9-08 18:07 | 作者: 楚雨



        【1】
        
        我是否开始忽略自我。
        某些时候是刻意的,某些时候是自然而然的。记得当初刻意想忘记自己的时候觉得很难,好像无论怎么下笔都隐藏着自己的身影。这个过程也是痛苦的,有我是痛苦,无我之时,恰恰是我的自然存在。这样说似乎有点玄乎,但这是一个过程。如同初学画画,怎么画都画不成心目中的形象。再画,慢慢接近目标。渐渐地,又努力去挣脱有形的束缚。诗画其实都是相通的。
        事实上是,在这个嘈杂的时代,我们很难找到自己。经常有茫然失措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无法像孩提时有人可以倾诉。比如父母渐渐跟着岁月老旧。身边的友朋各自东西。最终,唯有自己给自己力量。
        单位图书馆的马楚育喜欢摄影,某个早晨在龙眼树下相遇,来,我给你拍张相片。咔嚓。拍完照,他含蓄地说,女子还是优雅点好。我知道他在批评我的服饰。黑T恤、破洞牛仔。
        说到这里,似乎和个人的审美无法分割。我记得当初在博客上发书法作品,一些朋友都惊讶女子能把书法线条表达出力度和张力。这很正常,内心追求什么样的审美就会呈现什么样的风格。阅读作品也是如此,发现自己喜欢开阔、大气的作品。
        我无疑是喜欢旅行的。但事实上真正到处行走并不多,至少是非常不够。比如,2001年五一邵岩、徐海二位兄长来漳州办展览时,他们听说我只到过临省广东汕头看过八届美展,就力邀我一定到北京走走。2002年的春节我到北京呆了十来天,就想等一场雪。
        
        【2】
        
        什么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记住一些事。肯定是比较特别的,特别的人,特别的风景,特别的事儿。这道理大家都懂得,其实想做到独特非常不容易。
        记得当时徐海兄还在中央美院王镛先生的工作室读研。王镛先生的书、画非常了得。拙古,金石味道十足。这和他坚持山水画、把隶书笔意融入楷书不无关系。聪明如徐海,如何学习如何借鉴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非常重要。 
        当时,徐海兄和邵岩兄都在回龙观小区,后来由王镛先生主持并在今日美术馆展览的流行书风的得力干将有不少在这个小区里蛰伏。邵岩、徐海、李晓军、曾翔、李强、崔志强等等。一个团体的力量不可小窥。当然,即使在当时,他们已经都是书法界的中坚力量。鼓励、探索、交锋自然碰撞出火花。
        我属于晚知晚觉,应该是这样,我在二十来岁基本无法静下来好好学一项本领。所以艺术家们热烈的讨论中我是外围者。现在想来羞愧不已,能领略到艺术的招引,却无法摸索着进入门槛,从书法走向国画辗转走向文学,走很长的弯路。
        冷峭中记得大家一起围坐长桌子聚会吃饭斗酒畅聊,热腾腾的氛围;以及除夕夜和徐海兄、书法杂志社的Y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在回龙观小区的楼下放焰火的情景;记得石景山公园的梅;记得冬日香山的萧索以及未名湖上的滑冰者。 
        
        【3】
        
        一个人把很多时光浪费在他/她喜欢的事情上,这无疑是美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法随心所欲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应该说自己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相比之下,心灵的时空之旅似乎更容易。在电影、书籍、音乐、绘画乃至地理、历史……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
        这虚构之集的开端。
        “她的歌声从远处传来,曲调有点离经叛道。”——是不是能给你带来想象。
        但其实我们早已忘记那些曲调。
        虽然她的目光有点古怪。
        不错,但问题是……
        你不能确定哪些是真,哪些是虚构!譬如说你曾经怎样爱过一个人。为什么爱。这玄妙的情感从何而来。
        所以,某些事情,清晰而模糊地存在。
        如同你在咖啡馆,或者吵杂的餐厅,地铁站,或者超市的入口处,行色匆匆的人群。那么真切,那么虚幻。你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在场。 
        
        【4】
        
        我不知道艺术家是不是天生都敏感。
        譬如,对于颜色、形状、气味、无法言喻的情愫、声音、语言或者其他。有别于常人。或者更简单地说对疼痛的事物敏感,说难听的是神经质,或情绪容易波动。
        我曾经观察过。越是敏感的人艺术感觉越好。当然有特殊的,比如某些技术性的东西可以避开它的干扰。但冷静地表达技术性除非是有意去控制,要不简直无法想象和接受。
        偶然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诗人为什么都不怎么写海。国外的诗人却对大海情有独钟。分析头头是道。大抵是中国诗人喜欢山的稳重,不喜欢水的动荡。和地理环境也有关。我个人则认为,更多的因为性情、饮食结构和终极目标有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山有山的容貌,水有水的性情。
        没有到过山林之巅,你无法领略山风海涛。没有到过海边,你是无法想象海的浩淼。它们,都不可以错过。
        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海。
        
        【5】
        
        记得当初到海边写生。那么近距离地观察海、礁石、码头、渔船、岛屿、鸥鸟。因为太年轻,很多东西都无法领悟。油画老师告诉我们,海不仅仅是蓝色的,大家注意观察,它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还有礁石,注意明暗对比,冷暖对比。把它的质感表现出来。动与静。看是简单,任凭你如何睁大眼睛,如何细致观察想把它表现出来,它就是一张失去神采的画面,令人沮丧。
        现在想来,其实海就在心里。你可以用各种色彩去涂抹它,晦暗的明快的奔涌的喧嚣的……它不需要在眼前,你一样可以表达它。它可能是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气候、不同地方、不同角度去看海的合集。
        海依然存在谎言。不过你不想去戳破它。
        海依然在召唤。你无法不被它所蛊惑。
        像一个人的声音中夹杂着场景嘈杂的声音但你必须去辨别那些话语。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