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悲情玫瑰女艺术家 弗里达卡洛

    2010-10-17 23:38:20   /   女性写作

    悲情玫瑰女艺术家 弗里达·卡洛——《新民晚报》1907年弗里达出生在墨西哥城,她的叫做“蓝屋”的家中,47年后她又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是欧洲移民和当地墨西哥人结合的产物。  弗里达从小就有惊人的美貌,她有黑色的长发,两条长眉毛就象鸟的翅膀,下面是一对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达天性活泼好动,读中学时,就是个淘气的、爱做恶作剧的女生,她很快成为学校里一个主要由男生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团体的头目。在学校里,弗里达第一次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韦拉。  1925年9月17日,18岁的弗里达.卡拉遭遇到一起严重的...
  • ZT:翟永明《一个人的花》(关于乔琪亚·奥姬芙)

    2010-10-17 23:13:29   /   女性写作

    翟永明:一个人的花(关于乔琪亚·奥姬芙)一个女人一生画花,一个女人从不化妆,一个女人一生活了将近一百年,一个女人将近一百年的生活有一半时间住在沙漠里。这个女人,怎一个酷字了得。十年前,我在纽约一个画展上第一次看到这个女人画的花。里面有许多比例超大的花卉和植物,其中一幅画面触目地画着一朵大而丰厚的鸢尾花,巨大的花瓣充满了丰厚的感情,几乎冲出画布,花蕊部份被描绘得格外有力和嚣张,带有挑衅意味。画中出现的凹洞和圆形,的确让人联想到某些女性器官,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在勾引观众的目光,这朵花,这些花,都表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热烈,蛊惑,缠绵,有一种...
  • 随画随记:惜花人

    2010-10-14 15:11:21   /   女性写作

    随画随记:惜花人那时,看电影《雏菊》。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爱画雏菊的女画家。可是,让她心动的那片开满小黄菊的青草地,偏偏在小河那边。有一次,她跳过河对岸画画,一个踉跄,画具和人都掉到河水里。一个同样喜欢野菊花的男人看到这一幕,悄悄为她搭了一道小木桥。就这样,女孩以后再也不用冒险跳过河去给自己心爱的雏菊写生了……我也爱画花,但不是雏菊。我爱画红棉和桃花。红棉树又叫“英雄树”,铜杯一样笨拙厚重的花朵都长在高高枝条上。至于桃花,最经典的场景是《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她如此脆弱,一场春雨后,泥泞中满是飘落残红……红棉与桃花,是形态...
  • 油畫:讀荷

    2010-10-13 00:24:46   /   影音艺术

    塗鴉一幅,見笑:)[ 本帖最后由 江涛 于 2010-10-13 00:26 编辑 ]
  • 《罗马尼亚的首都是布加勒斯特》

    2010-10-08 10:27:08   /   散文小说

    因为月末去东欧,最近也常看一些与东欧有关的东西。想起一件好玩的事情……我读中学的时候,离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还早着。上地理课。我老记不住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这两个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什么。很是苦恼。有一次,突然想到,坐在我旁边的同桌她姓“罗”,而我姓“布”——如此,“罗马尼亚”的首都当然就是“布加勒斯特”呀!剩下的,“南斯拉夫”的首都当然就是跟我俩都没关的“贝尔格莱德”咯。记得某次地理考试或测验,竟真的有一道填空题是:南斯拉夫的首都是——。不用一秒我就填好了答案。对于少时这件事的记忆,到现在都忘不掉。但...
  • 语言与“接吻”——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接吻》

    2010-10-07 09:04:04   /   女性写作

    语言与“接吻”——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接吻》譯者田原先生曾這樣描述過谷川的寫作:“發掘着由直接面對現實所帶來的思考和認識之中最深層領域的語言……”。在谷川俊太郎的詩歌裏,經常提到語言:A作為途徑:《旅4》——語言1/請不要隔開/我和大海B作為對象:《旅7》——推敲沉默/沒有抵達語言的途徑/推敲語言/抵達這樣的沉默吧C作為一種對抗方式:《anonym 8》——然而,語言從未被定義/呼喊變成無言的行為/行為無休止地凝視死亡D作為“詩”的表達:《自我介紹》——磨練語言生活到了今天/說起來我還是喜歡沉默如此 ,讓我們來讀讀“語言”在《接吻...
  • 艰辛的孕育——读谷川俊太郎的诗《语言的胎盘-给北岛》

    2010-10-06 20:10:01   /   女性写作

    艰辛的孕育——读谷川俊太郎诗《语言的胎盘——给北岛》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一次“谷川俊太郎诗歌工作坊成员座谈会”上,谷川先生朗读了他这次来香港后写给北岛的一首诗《语言的胎盘——给北岛》:有时我像看自画像一样看你孤岛中那自生的还没被人类命名的植物那担心摔伤的儿子的哺乳类的父亲那像穿着的刚洗过的旧T恤衫的母语你是何时悄悄打开门优美而利索地踏入了这粗暴的世界?今天,你从那里归来彷佛连假日也不休息的上班族你被摁在纸上的足迹清楚可见但是,即使在被风吹雨打的灼烫的沙地上在有条不紊的游行队伍足下的街道上甚...
  • 谷川俊太郎在香港(部分照片)

    2010-10-05 18:41:18   /   影音艺术

    兰花·早晨岁月·面容兰花·早晨好吃·好吃兼听则明天空·舞台[ 本帖最后由 江涛 于 2010-10-5 18:50 编辑 ]
  • 爱的礼物——读谷川俊太郎的诗《关于爱》、《礼物》

    2010-10-05 15:31:49   /   女性写作

    爱的礼物——读谷川俊太郎的诗《关于爱》、《礼物》那么,还是来说说爱吧。田原先生在一次网络访谈中提到谷川俊太郎如何评价一首诗和一个作家的好坏。有两点:一,文本里有否新的发现;二,作品里有没有“谜”。(对于“谜”的解释,当时节目的主持人的补充解释是“神秘”,田原的解释是“隐喻”。除此之外,我想,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解释和联想吧。)《关于爱》我是被凝视的我我是令人怀疑的我我是让人回首的我我是被迷失的我但我不是爱我是逃奔到心中的肉体是不知道大地的脚是无法扔掉心的手是被心凝视的眼但我不是爱我是太阳滚过的正午是被...
  • 活着的理由——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活着》

    2010-10-05 15:17:40   /   女性写作

    活着的理由——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活着》《活着》六月的百合花让我活着死去的鱼让我活着被雨淋湿的狗崽和那天的晚霞让我活着死神让我活着活着猛然回首的一张脸让我活着爱是盲目的蛇是扭结的脐带是生锈的锁是狗崽的脚脖这首《活着》,在形式上很特别,共十一行,前五行后中间隔着一个独占一行的词“活着”——支撑诗行的中心。接着后五行罗列了五行“活着的理由”——回忆、爱、相哺、相守、慈悲(分别为第7、8、9、10、11行)。谷川俊太郎诗歌的翻译和研究者田原对谷川先生的诗歌有这样的论述:“使两个对立的词汇在此形成默契,既有...
  • 聆听,春的叮嘱——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春的临终》

    2010-10-04 17:22:40   /   女性写作

    聆听,春的叮嘱——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春的临终》有一次,我跟谷川俊太郎先生说,我喜欢“场刊”中他的一张照片。照片里,如他在诗歌《自我介绍》描述的“我是一个矮个子的秃老头”。然而这个“老头儿”却绽放着一脸孩童般的笑,欢天喜地的样子。让我想起他的诗《春的临终》: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先去睡吧小鸟们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因为远处有呼唤我的东西我把悲伤喜欢过了可以睡觉了哟孩子们我把悲伤喜欢过了也许是诗句中“孩子们”的称呼——相对于年龄倍数于我的谷川先生,当我听到这样的呼唤,很容易就把自己堕入诗人预设对话者“孩子们...
  • 一次心灵的约会——读谷川俊太郎的诗《世界》

    2010-10-04 11:58:49   /   女性写作

    在我来说,第一次认识谷川先生的诗歌,是他为《哈尔移动城堡》写的主题曲歌词《世界的约定》:摇动在泪水深处的微笑是世界时光伊始的约定此刻,即便孤身一人今日诞生的辉煌也是来自我们俩的昨日就像初次的相逢回忆里没有你的影踪你化作微风轻抚我的面孔在树叶间流泻下的阳光里分手后世界的约定也决不会终结此刻,即便孤身一人明天也有无限是你让我懂得潜伏在夜里的温柔回忆里没有你的影踪你永远活在溪流的歌唱、天空的蔚蓝和花朵的馨香中这首歌是在片尾播出。当时,我觉得这阙歌词正正浓缩、点睛了整部电影故事,字里行间,...
  • 《浮城詩(書)話》10:美食十四行

    2010-09-24 21:03:35   /   女性写作

    美食十四行——戲讀梁秉鈞(也斯)詩集《蔬菜的政治》江濤跟隨長長短短的詩句,走過歲月橫橫直直的街。你說那裏下雪了;那天又收到朋友的信;在某個城市吃到了一頓美妙的晚餐,葡萄美酒夜光杯……那裏是哪里,都與我無關。我都沒份「吃」,我只在詩行中想像那時,食物的「色」:白玉苦瓜的玉,黃辣椒的黃,豆腐的表裏如一,蓮霧的韻味深長……時間的「性情」春種秋收。近半個世紀的文字饗宴,五穀豐登。而我匆匆闖入,在散席前的10分鐘。不辨東西南北,獨據圓桌一角。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卻道「美味下回分解」——欲說政治的滋味,先得學會戴上各色...
  • 《浮城詩(書)話》9:對《剪紙》的再「剪紙」

    2010-09-23 09:06:17   /   女性写作

    對《剪紙》的再「剪紙」——讀也斯小說《剪紙》江濤1.「剪紙」與閱讀《剪紙》「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傳統的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常用有兩種方法:剪刀剪和刀剪。兩者都是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裁剪、或用刀刻劃,把疊好或折好的幾張紙(最多不超過8張)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也斯的小說《剪紙》初稿於一九七七年四、五月間,重修於一九八一年七、八月。在《剪紙》附錄的「初版後記」中,作者寫道:《剪紙》不過是一個愛情故事吧。同時也引用了阿爾伯第畫論中...
  • 中秋夜听诗歌朗诵的几种模式~~

    2010-09-23 01:32:54   /   影音艺术

    第一种,听之前,吃吃月饼,喝喝茶……第二种,在台下坐着听……第三种,把纸灯笼撂在脚边听……第四种,原来锦鲤是游着水听的……第五种,趴在栏边,边玩小人儿边听……第六种,站在柳树下挂起灯笼听……呵呵~~[ 本帖最后由 江涛 于 2010-9-23 01:46 编辑 ]
  • 红棉两朵贺中秋:)

    2010-09-22 14:09:13   /   影音艺术

    乱涂鸦之作,不要笑我:D1,疯狂的木棉2,老实乖巧的木棉[ 本帖最后由 江涛 于 2010-9-22 14:13 编辑 ]
  • 《浮城詩(書)話》8:愛在:手語心言

    2010-09-22 12:15:26   /   女性写作

    愛在:手語心言——對葉輝詩《一年只有這一天》的「過度闡釋」布詠濤(江濤)詩人葉輝的這首詩寫於2009年2月14日情人節,而可想而知,這首詩無可免俗地也被時間所命名——情詩。「情」,可大可小,可左可右,可他可她,在此不再深究。在這裏,我們關注的是詩人如何通過語言去雕刻在這特殊日子的內心時光。有沒有一種語言,不需要說出來?有沒有一種表達,內心洶湧在平靜的文字河流之下?即所謂筆涉深河?詩人葉輝的這首詩名字叫《一年只有這一天》。從時間的線性看,「這一天」是短暫的,「一年」是漫長的。而當「只」把兩者混合成「你中有我」、「我...
  • 《浮城詩(書)話》7:為甚麼是「食物」,為甚麼是「愛情」

    2010-09-22 12:11:51   /   女性写作

    為甚麼是「食物」,為甚麼是「愛情」——讀也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布詠濤(江濤)撇開「後殖民」這個有著複雜內涵與定義的理論名詞,讀者可簡約地把「後殖民」看成一個時間概念,那就是「一九九七年回歸之後的香港」。如也斯說的:「我當時不想循已成定論的方法寫香港,也不想只顧迷戀肚臍眼只看香港。九七後我對香港與亞洲或其他城市關係更感興趣……但主要寫的不是政治,著眼點還是在寫人在動盪過渡時期不安定的感情吧了。」告子曰:「食色,性也」,即是說,飲食和性是人的本能。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果說,「食」是個...
  • 《浮城詩(書)話》6:作為「視障」的隱喻

    2010-09-19 08:55:15   /   女性写作

    作為「視障」的隱喻——讀盧勁馳詩集《後遺》江濤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在《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裏指出:「疾病是生命的陰面,是一重更麻煩的公民身份。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于健康王國,另一側屬于疾病王國。盡管我們都只樂于使用健康王國的護照,但或遲或早,至少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被迫承認我們也是另一王國的公民。」盧勁馳在他的詩集《後遺》自序中先是毫不諱言地告訴他的讀者:「那是一個關於我們所居之城的故事,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城市裏,作為一名視障人仕的我,失去一切跟你...
  • 《浮城詩(書)話》5:一切從廢墟出發

    2010-09-19 08:52:54   /   女性写作

    一切從廢墟出發——讀陳滅的詩《廢墟碼頭》江濤我有一種直覺,讀陳滅的人,讀陳滅的詩,須從兩個方面去讀。一個是書評者陳智德。如梁文道在序《愔齋讀書錄》里的描述:一個人沿著路軌低頭漫步,在草叢裡,甚至在泥灘裡搜索那些不大入大評論家法眼的書本以及它們在疾風中飛散出來的紙頁。他細心撣去上面的灰塵,拭乾它們沾上的水珠,然后放進肩上的大包,再慢慢地走回家。夜裡,他扭開了書桌前的枱燈,把紙堆攤平開來,逐頁整理,還原成書的模樣。然后,他開始讀書,并且筆記……另一個是詩人陳滅。在他的诗《市場,去死吧》裡,喊出聲嘶力竭的黑色幽默:市場去死吧但...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