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年欧美小说综述:回归与融合

发布: 2013-1-25 08:59 | 作者: btr



        对于欧美小说而言,2012年是见证出版业传奇的一年。一个从天而降的陌生名字E.L.James以一本情色小说《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占据了欧美书店排行榜的显要位置。根据《出版人周刊》统计,该书在美国已售出3500万册,全球销量逾6500万。尽管文学评论界多认为该书缺乏文学价值,对之不屑一顾,但你依旧无法忽略它的影响力。2012年也是文学中坚力量回归的一年,诸多正值当打之年的小说家如希拉里·曼特尔、马丁·艾米斯、扎迪·史密斯、伊安·麦克尤恩、彼得·凯里、迈克尔·夏邦、戴夫·艾格斯、艾丽斯·孟罗等纷纷推出新作,显示出文学小说强大的生命力。2012年更是文学世界愈加融合,更加全球化的一年。欧美文学界加强了对非英语小说的译介,中国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文坛的瞩目。在2012年,虽然末日未至,但不少知名小说家告别人世,其中最著名的有墨西哥小说家卡洛斯·富恩特斯及美国作家戈尔·维达尔;而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宣布封笔也令人不胜唏嘘。

        
        畅销书的迷思
        
        若在2012年初,绝不会有人料到,2012年的《出版人周刊》年度作家、英国《卫报》读者票选年度最受欢迎小说、欧美众多书店的年度销售冠军??皆属于一个陌生的名字:E.L.James。这位1963年出生的家住西伦敦的英国电视制片人最初只是个网络文学的票友,她在一个名为“Fanfiction”的网站上用“雪皇冰龙”(Snowqueens Icedragon)的笔名进行创作,该小说渐渐演变成了《五十度灰》——一本讲述西雅图S&M生活的情色小说。
        《五十度灰》的爆发式流行或许说明了“性”作为文学恒久而永恒的主题,依旧是一个卖点。但另一方面,《五十度灰》在评论界的口碑接近零点。照英国《每日电讯报》书评人大卫·罗布森的说法:“如果大家期望的是一个女性版的D.H.劳伦斯的话,他们会大吃一惊的。这本书毫无文学价值,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尤其对于那些对鞭打、手铐等等毫无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甚至连软性情色都算不上。”但流行文化自有其难以解释的迷思,畅销书更像是运气、契机或偶然性神奇作用下的产物。但无论如何,它大卖,作者E.L.James甚至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2年最具影响力的百人之一。《时代》杂志的编辑写道:“六个月前,她还是Erika Leonard,两个孩子的母亲,网络轻情色小说的写手。现在她成了E.L. James,出版界的传奇。她的《五十度灰》轰动了书商、好莱坞以及很多很多家庭主妇。阅读或许从来就不是一样的。”
        “阅读或许从来就不是一样的”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今年的另一本畅销书,英国作家希拉里·博伊德的小说《公园里的星期四》(Thursdays in the Park)。与《五十度灰》一样,小说的主角也是一名中年女性,她嫁了半辈子的老公不告而别,生活却要继续。这本心灵鸡汤式的小说深度或许远不如《相约星期二》,但它找到了两个卖点。首先,作者希拉里·博伊德年逾六十,《卫报》文学编辑Robert McCrum生造了“祖辈文学”(Gran lit)一词,随即被《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英国媒体引用,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第二,该书赶上了电子出版的好时光,它的Kindle版本甚至卖出0.20英镑的超低价,不但使该书长踞英国电子书榜前三位,还带动了纸书的销售——这本本来不起眼的小书在亚马逊英国高居第76名。
        在中国大陆同步出版的J.K.罗琳的《偶发空缺》(The Casual Vacancy)则全无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劲道,这部书写英国小镇帕格镇的阶级、政治结构及社会议题的小说在评论界褒贬不一。同为小说家的Lev Grossman称赞该小说“大气、有野心、聪明、粗俗、有趣,是一本令人深感不安又极有说服力的当代英国小说。”但《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则给了中差评,她认为读者并不像读《哈利·波特》时那样了解《偶发空缺》里人物背后的故事,也不知道他们的过去是如何影响他们现在生活的,因而读来缺乏认同感。
        在西班牙,全球奖金额最高的(601,000欧元)授予单本作品的流行文学奖行星文学奖(Premio Planeta)得主是马德里作家Lorenzo Silva的《子午标》(La marca del meridiano)。46岁的作者Silva拥有法律学位,直到2002年之前一直是一位执业律师。他从1980年代开始写作,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涉及不同的文学类型:犯罪小说,童书,短篇小说及散文。2000年,他以小说《不耐烦的炼金术士》(El alquimista impaciente)获得Nadal文学奖,两年后被改编为电影。得奖小说《子午标》讲述了国民警卫队的一名中士及其形影不离的同伴一起调查一桩离奇罪案的经过。
        

        中坚力量的回归
        
        2012年也是文学中坚力量回归的一年,众多欧美知名小说家推出新作,其中获得英国布克奖的《死尸示众》(Bring up the Bodies)几乎登上了年底所有年度榜单,堪称全年最叫好的小说。
        希拉里·曼特尔的《死尸示众》(一译《提堂》,繁体中文版译《血季》)是其2009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狼厅》的续篇,这是布克奖历史上首次由小说续篇得奖,而希拉里·曼特尔也成为继彼得·凯里和J.M.库切后,第三位有两部作品获得布克奖的作家。《死尸示众》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它以独特的视角——克伦威尔的视角讲述了安妮·博林最后的那些日子。希拉里·曼特尔将这漫长的历史故事压缩在九个月的时间跨度内讲述,她重造了历史,虚构了故事,但却真实地复制了亨利王室中那极度不快的气氛,那种充斥着怨恨、猜疑和恐惧的气氛,一如希拉里·曼特尔所言:“一个小说家能在历史学家的艰辛工作之上增加点什么呢?也许什么都不能;她所能做的惟有创造一个平行的版本,一个亲密的版本,令人潜入那些闭锁的房间。这是种合谋的勾当。”
        《死尸示众》再夺布克奖并广受好评印证了一种文学观的回归,即按照本届布克奖评委的标准——他们不再如往届那样过份看重“可读性”,如评委会主席 Peter Stothard所言:“我们阅读,我们重读,最后的决定取决于经过争论的文学批评以及行文的力量及深度。”本届布克奖的评委们更注重小说而非小说家,看重文本而非名声,他们选出的2012年长名单里有四部富有创新精神的、多由小型出版社出版的处女作:Sam Thompson的《Communion Town》以十章讲述一个城市;在Rachel Joyce的小说《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里,一个男人在出门寄信后离家出走;Jeet Thayil的第一句句子长达七页的小说《Narcopolis》讲述了在印度孟买还叫Bombay的时期,Shuklaji街上的鸦片馆里一群瘾君子的生活与故事;而Alison Moore的《The Lighthouse》讲述了一个男人去德国徒步旅行寻找自我。
        2012年,众多欧美大牌作家——欧美小说的中坚力量也纷纷推出新作,扎迪·史密斯七年来的首部长篇《NW》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本,小说讲述了四个年轻人在伦敦西北部的故事。扎迪·史密斯是业界公认的书写现代伦敦最为出色的作家之一,而书中描述的、由扎迪的好友海伦经营的卫斯顿绿地书店恰好也在今年秋季面临歇业的窘境,更使《NW》充满了怀旧的意味。曾以《沉溺》及《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轰动美国文坛的多米尼加裔作家胡诺特·迪亚兹出版了短篇集《你就是这样失去她的》(This Is How You Lose Her)。《新闻周刊》称赞他“拥有记者的眼睛和诗人的口吻”。该短篇集中的故事时而欢乐时而暴谑,有时喧闹有时温柔,将人心中那些无限向往又不可避免的弱点袒露无疑。曾以《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获普列策小说奖的迈克尔·夏邦的新作《电报大道》(Telegraph Avenue)探寻了加利福尼亚某家庭中那些彼此交织的生活。迈克尔·夏邦创建了一个根植着波普文化的世界——中国功夫、70年代的黑人剥削电影、黑胶唱片、爵士乐与灵歌——他书写了一本关于友情、种族及秘密史的史诗作品。爱尔兰小说家约翰·班维尔的《古早的光》(Ancient Light)如同他获得布克奖的《海》一样,再次涉足了他最为擅长的主题:失去。小说的叙事者讲述了两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一个是他的女儿,另一个是他的情人,叙事者50年后在爱尔兰的海边小镇追忆这段旧情。另外,伊安·麦克尤恩的《Sweet Tooth》、彼得·凯里的《The Chemistry of Tears》、马丁·艾米斯的《Lionel Asbo》、霍华德·雅各布森的《Zoo Time》等皆值得关注。
        众多知名法国作家也于2012年推出新作。以《我走了》、《高大的金发女郎》等而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让·艾什诺兹的《14》将读者带回1914年8月,故事讲述了五位奔赴前线的男人的命运。自2006年出版《拉威尔》起,艾什诺兹一直延续着其两年一本新书的出版节奏。午夜出版社的另一部重头戏是éric Chevillard的《作者和我》(L'Auteur et moi)。这本幽默的、元叙述的文学小说甚至包含着第二本小说(男人追随蚂蚁的故事),这第二本小说以突然的方式打断了第一本,而作者也在不断介入并发表评论。Gallimard出版社则推出了摩洛哥小说家Tahar Ben Jelloun的《家庭幸福》(Le Bonheur conjugal)。小说讲述了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卡萨布兰卡,一位有名的画家中风后不得不坐在轮椅里。他陷入抑郁,并深信他的婚姻是一切不幸的根源。他将与妻子的故事写了下来。然而妻子发现了他的手稿,并开始讲述她的版本的真实情形。《灰色的灵魂》及《林先生的小孙女》的作者菲力普·克洛岱尔的新作《香水》(Parfums),则以六十多个片段,回忆童年时代及青春期的各种香味及其引发的记忆。

 
       
        文学世界的全球视野
         
        2012年是文学世界愈加融合,更加全球化的一年。欧美文学界加强了对非英语小说的译介,中国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文坛的瞩目。
        New Direction出版社上半年出版的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Laszlo Krasznahorkai)的史诗巨作《撒旦探戈》(Satantango)是今年英译外国文学的重头戏。《撒旦探戈》由翻译家及诗人乔治·兹尔特斯历时四年翻译而成,该书曾被匈牙利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改编成长达六个多小时的史诗巨片,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爱尔兰小说家科尔姆·托宾曾说:“要是让我做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我会选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苏珊·桑塔格则称他是“末世的当代大师”。匈牙利文学评论家Lajos Jánossy这样概括拉斯洛的风格:“拉斯洛的叙事声音是一种‘激情的、坚决的、共振的声音;一种漫长的独白,或者说,一种持续不断的语言行动;或者换而言之,照作家自己的描述:他妈的一团糟。卡撒兹纳霍凯的世界观是试图打破文学传统的框架和边界,希望(并明知这希望之无望)他的文本可以造一座桥——作为雅各之梯——连接天与地之维度,以地上的故事打开天上的光。”在12月初“伦敦书评”书店举行的拉斯洛和托宾对谈活动中,拉斯洛则说:“我本该只写这一本书,不写其他的。你应该试图只写一本书而将你想说的一切都放入其中,用自己的句子创造自身的文学世界。”
        作为英语翻译文学的出版大户,New Direction出版社下半年则重点推出了巴西已故女作家Clarice Lispector继《星辰时刻》后的四部作品,科尔姆·托宾对其不吝赞美之词。《天南》文学双月刊第八期也刊发了闵雪飞的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把写作内化为一种终极命运”的作家。
        FSG则继续出版了已故智利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遗作《真警察的困境》 (Woes of the True Policeman)——波拉尼奥从1980年代起便开始写作此书,直到2003年去世也未完成,这也是波拉尼奥的最后一部作品。另一方面,对波拉尼奥遗作的持续挖掘及出版也引发了对于“波拉尼奥泡沫”的讨论。《新共和》杂志的在线书评单元刊发的文章评论道:“持续不断地出版及包装波拉尼奥未完成的作品,其实会损害他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野心勃勃的小说家的名声。”
        今日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网站例举了2012年出版的值得注意的75部英译作品,其中包括阿根廷作家César Aira、巴西作家Jorge Amado、埃及作家Yusuf Idris、法国作家Jean-Philippe Toussaint、哥伦比亚作家Juan Gabriel Vásquez、西班牙作家Enrique Vila-Matas等知名作家的英译新作。Paper Republic网站则指出,今年中国作家的英译作品创下新高,共有韩东、阎连科、严歌苓、迟子建、盛可以、莫言、西川等作家的19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显示出国际文学界对于中国文学的日益增长的兴趣。
        文学杂志的多语种出版也体现了这种融合的趋势。总部设在伦敦的文学刊物《格兰塔》,一本自维多利亚时代就存在至今的出版物,今年不但出版了葡萄牙语版,其中文版本也将于2013年初推出——至今,该杂志将以世界上最广泛运用的五种语言中的四种面世,但这本骄傲地自称“新写作杂志”的主要季刊的全球化计划并未就此终结。“五年内我们将拥有15到17个国外版本,”《格兰塔》主编约翰·弗里曼今夏在纽约接受采访时说。“与其挖空心思去大学写作班找一个愿意订阅的学生,我更愿意找到那些真的想要、真的需要这本杂志的人,不管他们在哪儿,而那意味着面向世界。”

         
        展望2013年
        
        2013年的新书同样大牌作家云集,其中包括J.M.库切的《耶稣的童年》(The Childhood of Jesus)、George Saunders的短篇小说集《十二月十日》(Tenth of December: Stories)、William H. Gass的《Middle C》、Aleksander Hemon的《The Book of My Lives》史蒂芬·金的《闪灵》续篇《睡眠博士》(Doctor Sleep)、纳博科夫的早期剧作《莫恩先生的悲剧》(The Tragedy of Mister Morn)、科伦·麦凯恩的《穿越大西洋》(TransAtlantic)、尼尔·盖曼的《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等,以幽默风趣著称的David Sedaris也有新作出版。
        布克奖得主、爱尔兰小说家约翰·班维尔将续写雷蒙德·钱德勒笔下最著名的侦探角色菲利普·马洛。Henry Holt出版社将于2013年以班维尔写作侦探小说时的笔名本杰明·布莱克出版此书。班维尔表示将营造一种“略略超现实(surreal)的、或者超真实(hyper-real)的气氛”来讲述马洛在洛杉矶的故事。故事将有原创的情节,发生在1940年代。故事的背景是Bay City——钱德勒虚构的加利福尼亚城市 Santa Monica的替身,并将同样贯彻钱德勒标志性的黑色小说气氛。
        值得期待还有将于三月出版的库切与奥斯特的通信集。奥斯特与库切,两位互粉多年的著名作家2008年2月才首次见面。此后不久,库切便写信给奥斯特,提议互通书信。明年出版的两人三年间的通信集将涵盖体育、电影节、乱伦、政治、金融危机、家庭、艺术、婚姻、友谊及爱情等诸多主题。出版商Faber称,“每一页上都有这两位敏锐的知识分子间的友谊。”
        
        来自天南网站,www.chutzpahmagazine.com.cn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