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忑忐接連著忐忑的黃色列車正在行駛中

发布: 2015-6-18 15:53 | 作者: 蕭蕭



    ─序 黃里《忑忐列車》

        忑忐接連著忐忑的一列車正在行駛中,我們要在這樣的列車中認識黃里。
        關於黃里,寫論文的習慣我會很自然的加上(黃正中,1961-)。
        我所知悉的,與一般讀者或許沒有什麼兩樣。黃里,出生於臺北艋舺,畢業於輔仁大學生物系,獲得東海大學生物學研究所碩士,服役於花東地區,退伍後就在花東地區擔任國中教席,娶妻生子,被很黏的花東土地所黏住。
        
        一、畫像裡的黃里
        
        我在臉書上看到他的(自)畫像:
        
        不自覺想起同樣出生於艋舺的、早他十年的白靈(莊祖煌,1951-),想起的不是白靈其人、其詩,不是黃里與白靈在詩作上相會、相通之處,想起的竟是白靈早年所畫的小時候的自己。那是多年前我拜訪位居木柵的白靈公館,牆壁上掛著的一幅圖,粉彩畫像,菱角型的嘴有著捉弄世界的一抹黠慧神色,瞇瞇的眼睛彷彿要看穿參觀畫像的人,印象最深的是那緊緊皺著的雙眉,深鎖的雙峰,幾乎化不開的濃愁。畫這張畫像應該是白靈在臺灣師大美術系短暫當生徒的時候,證明了白靈的素描功夫、藝術天分,所以,白靈後來的演詩設計、詩的聲光,最近的布演臺灣(臉書),都可以當作是這幅畫像的幅射,另一種藝術才華的延伸。
        這兩張畫像的畫者,都是在大學到當兵的年歲執筆完稿,一個選擇當前的容顏(黃里),一個選擇過去的童顏(白靈),一個黑白素描,一個粉彩妝飾,似乎有著截然的相異點,但仔細一比對,我們都看到了詩人無可或解的煩憂,黃里往下沉壓的嘴角,白靈攢簇的眉峰,難道這就是詩之所由來嗎?

        
        這兩幅畫像都透露著不安的訊息、憂鬱的氣質,我不以為這與艋舺有著地緣關係,因為記憶中紀弦(路逾,1913-2013)的自畫像也如此讓人無來由的揪著一顆心,彷彿詩人都該如此背負人世間無來由的苦難。

        
        二、《詩經》裡的黃里
        
        根據《忑忐列車》黃里的〈自序〉,黃里與白靈曾經錯身而過。那時黃里還以黃正中行吟江湖的時代,白靈在「柯順隆專輯小評」中點名點到他:「最年輕的一代就這樣來了,他們包括了陳克華、王浩威、王耀煌、林燿德、許常德、陳斐雯、宋建德、林宏田、萬胥亭、黃正中、陳朝松、許悔之、羅任玲、柯順隆……,」(《四度空間詩刊》No.2,1985年8月),白靈看到他了,也喊了他,黃正中沒有大聲答「有」,不知為什麼,他,下車了。
        如果他跟陳克華(1961-)、陳斐雯(1963-)、許悔之(許有吉,1966-)、羅任玲(1963-)等人繼續在路上、在車上,他現在會在哪一站、吞吐什麼風雲?
        但是他下車了!
        不過,很多人會在中途下車,愁予、葉珊都是。
        很多人下車會再上車了,愁予、葉珊就是下了車又上車的人,黃正中也是。
        愁予、葉珊下了車又上車,變成鄭愁予(鄭文韜,1933-)、楊牧(王靖獻,1940-),黃正中先變成黃里才下車,很多很多年以後(2010年)才又上車,還叫黃里。彷彿是一個新人的黃里。
        愁予變成鄭愁予,愁字還在;黃正中變成黃里,黃字還在。但是,「黃里」寓意著什麼?揭露著什麼?我搜尋,搜尋到《詩經》,《詩經》中有黃里:
        
          綠兮衣兮,綠衣黄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黄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我們都看到了綠在上、黃在下,綠在外、黃在裡所形成的憂傷。正中下懷,心之憂矣!青黃雖相接,憂思卻不斷。黃正中改用「黃里」筆名,是否注定要將旅途中的煩憂一直置放在行囊裡,無法卸除?
        
        三、生物所的黃里
        
        黃里在天主教的大學讀生物科系,又轉往基督教大學繼續攻讀生物學。屬靈的Christianity或Catholic大學,生物真實探究、觀察、驗證的生物教學,二者會對寫詩的黃里觸引什麼樣的效應或啟發?這種情況會不會類似於白靈所屬的心靈探索也在化學世界的窗口眺望?是不是有屬於黃里自己的「一個內在的上帝」?
        詩中黃里的生命觀或生死觀,是不是在靈與物之間來回激盪?那種真實的、肉體的第一線探索與心靈的馳遊、冥思,是否形成廣大的生命場域,成為黃里詩中掀葉撥枝隨手可以擷取的花果?
        黃里曾經測試〈溫度對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幼蟲發育之影響及其成蟲族群介量與產卵行為之觀察〉,是否因此悟及眾生的貴賤憑什麼定奪,溫度的高低對於生命的續存又有何種決定性的影響,生命力會在什麼樣的臨界點爆發?
        因此,我們終於知道:黃里的詩所透露的,是對微小生命的能量與向度的思考跡痕。
        
        四、王羅眼中的黃里
        
        跟黃里同時在蘇紹連(1949-)的「吹鼓吹詩論壇」(網路與紙本)活躍的王羅蜜多(王永成,1951-)這樣看待重生的黃里:
        
        「黃里經過了二十多年疏於創作、愛家、敬業的凡人生活,身體安頓下來,心靈卻有流浪感。他內在基底的召喚是常在的,詩的語言於存在的深淵裡總是躍然欲出,山林鳥獸蟲魚都成了觸媒。我想,也難怪他在重出江湖後,很快就釋出巨大能量,而且自喻為重生的詩人。」
        
        「黃里,這位在吹鼓吹論壇中頗能進入他人作品中觸撫作者心靈的版主,赤子之心是常在的。對於黃里的詩創作,從青年時期以至於近期的,我總是感受到一種,發自心靈基底的,『曖昧的哲思,混沌的真純』,以致於流連其中。」(王羅蜜多︰〈雨中,詩人敲打我的車窗〉)
        
        不論雨或不雨,我們都要試著去敲打黃里的車窗,欣賞他的『曖昧的哲思,混沌的真純』以及其他的或然,因為黃里已在列車上。
        
        五、《白色的微笑》裡的黃里
        
        再度上車之前,黃里曾有兩册詩集印行,一册是《白色的微笑》,除作者名字「正中‧B.K.」之外,不曾有任何可資辨識的(出版者、出版地)註記,依其詩末的載錄,大多是1982-1985年的作品,以標題詩〈白色的微笑〉來看則是年少波動的海上漣漪︰
        
        ——有一則愛情故事
        因詩集的蒙塵與花朵的永生
        而結束
        
            是結束了,那時黃里在「悸動的小船」,就像在後來的列車,「顛簸得更不安了」,悸動與不安,船上、車上,黃里一直在這樣的旅途上。
            或者,看看總括其意的〈自序詩〉︰
        
        輕寂地旋轉在記憶與未來之間
        來自遙遠的,
            又將歸依於茫然
        蒼茫中是誰以犀利的眼眸凝注?
        一朵鮮紅的玫瑰緩緩飄落下無盡的黑色深淵……。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