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古装传统戏:《讲话》前后的延安主流艺术

发布: 2014-9-25 13:31 | 作者: 王克明



        由于古装戏在延安兴盛,后期,民众剧团、保卫团、边区保安处剧团、绥德文工团、大众剧院、关中分区八一剧团等地方戏演出社团和单位,以及延安大学、行政学院,还在延安演出过秦腔、郿鄠、晋剧等一些古装的地方戏,其中不与京剧重复的有15个剧目:人心归闯、三滴血、大报仇、小姑贤、正气图、石达开、苏武牧羊、状元桥、张琏卖布、河神娶妻、洪承畴、梅花岭、游龟山、镇台念书、鞭打督邮。
        1948年,陕甘宁晋绥军区平剧院设在收复后的延安。由于吸收了一些从北京跑出来不久的“富连成”科班高徒,剧院演出力量更强,艺术水平也更高。这个剧院能演出的与前几年延安上演不重复的剧目有25个:八蜡庙、九龙杯、刀劈三关、三岔口、五人义、凤还巢、水帘洞、打龙袍、打焦赞、打孟良、失印救火、时迁偷鸡、夜明珠、审李七、春秋配、钟馗嫁妹、首阳山、烧战船、盗双钩、雁翎甲、遇皇后、普球山、樊江关、醉打山门、霸王别姬。晋绥军区平剧院还演出了12个新编古装京剧:丹梁桥、古庙钟声、平地风波、北京四十天、刘六刘七、红娘子、两锭银子、武大之死、殊途同归、猎虎记、赖虎记、窦尔墩。
        古装戏演出剧目,《讲话》前年平均27.5个,《讲话》后年均31.3个,后期是前期的114%。
        
        四、秧歌剧未曾取代古装戏曲的主流艺术地位
        《讲话》过后,话剧舞台艺术变得萧条,一种场地围观的非舞台宣传表演形式——小秧歌剧,兴盛一时。这种变化被称为“革命文艺运动”。1943年到1948年,各种专业文艺团体在延安一共表演了118个小秧歌剧。同期,专业文艺团体在延安演出的古装戏是176种,其中传统京戏142种、新编古装京剧25种、古装地方戏9种。文艺团体演出古装戏的数量是表演秧歌剧的1.5倍。
        秧歌剧的广场活动多在冬季农闲、春节期间进行,古装戏的演出却长年持续。那几年,仅延安平剧研究院就上演了多于135个古装戏剧目,演出共约1200场,观众约200万人次。因此,延安时期,秧歌剧不曾取代古装戏曲的主流艺术地位。
        整风和《讲话》在延安文艺界刮起了政治风暴,但没冲击传统的戏曲艺术。即使在新秧歌运动大张旗鼓的时候,古装的京剧传统戏依然不断上演。1943年冬延安平剧研究院赴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四县乡下为农民演出传统戏和秧歌剧67场,传统戏有:巴骆和、古城会、打渔杀家、四进士、清风寨、鸿鸾禧、嘉兴府。毛泽东有一套41册集录传统戏的书《戏考》,送给了平剧院,并把传统戏唱片借给他们听赏学唱。在当年条件下,平剧院之所以能在《讲话》过后演出大量传统戏,从毛泽东支持的书和唱片里获益匪浅。延安的重要晚会,多演出古戏,中共领导总来观看。如以《群英会》招待张治中先生,毛泽东指定以《古城会》招待重庆记者等。中共“七大”会议期间,延安平剧研究院为大会演出剧目最多,如:大登殿、古城会、四郎探母、失街亭、斩马谡、法门寺、空城计、群英会。日本投降后鲁艺与延安大批人被调往东北,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告知平剧院:“毛泽东同志不走,你们不能走,毛泽东同志去哪里,你们就去哪里。”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驻米脂杨家沟期间,专门调陕甘宁晋绥军区平剧院,从山西兴县过黄河,行军三夜去为中央演出传统戏,剧目包括:长坂坡、杀四门、芦花荡、连环套、审头刺汤、春秋配、战马超、恶虎村、鸿鸾禧、盗御马、盗双钩、樊江关、霸王别姬。到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中央调原延安平剧研究院赴西柏坡演出古装戏,已知有:凤还巢、孔雀东南飞、白水滩、春秋配、群英会。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激进者曾主张把京剧“全数扫尽,尽情推翻”。但1942年10月10日延安平剧研究院《致全国文艺界书》说:“过去有些人在理论观念上,曾经把平剧根本否定过……然而,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里,在抗战部队革命干部的观感上,都没有把平剧否定掉。相反的,直到今天,广大群众对平剧的要求非常强烈,革命干部对平剧的兴趣,尤为浓厚。”其实这是传统京剧能在延安保持主流艺术地位的文化原因。
        
        五、把传统古装戏改造为宣传工具的努力未获成功
        毛泽东那时候不冷落古装传统戏曲,而是在推动整风的同时,推动发展古装戏。其原因,有他自己对色彩斑斓的古装戏的娱乐审美需求。延安平剧研究院对外演出传统戏时,要求去除糟粕,但单给中央领导演的可以都保留,因为“他们不会中毒”。如曾在杨家岭小礼堂按旧本原样儿演过皇帝戏耍妇女的《梅龙镇》和杨家将故事《托兆碰碑》。对后者的鬼戏,毛泽东说:“上个把子鬼,没有关系嘛。”他的目的是娱乐。
        此外,重要的是,比较起他想消除的来自苏联那些“比狗屎还不如的教条”的影响,和西方传入的话剧形式所承载的启蒙精神,传统戏里表现的专制、依附、忠君等传统政治文化价值,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更容易使用于他对现实的解释。1941年他谈到平剧院演的《独木关》时说,把薛仁贵的赫赫战功都记在何忠宪头上很不公平。八路军就是屡建战功的薛仁贵,是真的“白袍小将”,国民党军队就是通敌窃功、陷害忠良的张士贵、何忠宪,是假的“白袍小将”,真假两个“白袍小将”就是真假两种抗战。
        毛泽东曾想把传统戏也当做“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来使用。所谓“武器”,即宣传工具。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观看旧戏班子演的秦腔古装传统戏《升官图》、《二进宫》、《五典坡》后曾指出:“男女老少把剧场拥挤得满满的,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该搞。就是内容太旧了。如果加进抗日内容,那就成了革命的戏了。”但是,传统戏不可能为了宣传动员而加进抗日内容,那该成了关公战秦琼了。
        为把古装传统戏改造为宣传工具,毛泽东强调“旧剧革命”。1944年1月他观看《逼上梁山》后在《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里说:“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其实,戏曲史的真实,不是像他说的这样。数百年来,旧戏舞台上,角色各种各样,受冤屈百姓,遭报应贪官,民间故事和人物数不胜数。而且,舞台上是艺术,历史中是过程,无关乎“颠倒”和“恢复”的话题。要求传统戏曲政治正确,是阶级斗争观念极端化的表现。毛泽东在延安多次观看阿甲主演的传统京剧《四进士》,提出强化剧中田伦、顾谈等人贪赃枉法、残害人民和田氏阴谋毒辣的表演。这种对旧剧的阶级斗争主题改造,目的是动员观众的仇恨心理,使传统戏曲艺术发挥宣传鼓动作用。新编古装戏也有这种目的,1944年《逼上梁山》出版前言介绍该剧语言说:“能恰当地把感情与思想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对现实的愤恨。”
        对传统戏曲服务于政治的问题,在延安出现过不同意见。1943年4月阿甲曾撰文,强调“研究平剧,研究它的完整性,是我们必要的态度”,认为“平剧服务政治……在技术上却是有条件的”,主张“利用旧形式把它的艺术性提高到和政治现实充分结合的境界”。他的这些认识和主张被指为不服务于政治、对旧剧改革怠工等,遭到了批评。从那时起,《讲话》确立的政治第一原则开始向传统戏曲贯彻。1943年4月19日延安平剧研究院会议决定,对演出过的旧剧本进行审查和修改。而被审查的那些旧剧本,可能已经传承数百年了。那时人们开始用政治标准看待传统戏,如认为《四郎探母》违反抗战利益,《铁公鸡》和《连环套》拥护封建统治、仇视人民。
        但是古装戏毕竟是传统故事、传统主题、传统艺术,对它的革命改造,和使它成为与小秧歌剧一样的宣传工具的努力,注定不会成功。直到“文革”前,毛泽东趋向建设类似政教合一的社会,支持江青以“政治第一”的标准,搞非正常宗教性文艺,使戏曲彻底“武器”化、宣传品化。他们选择京剧现代戏作为主要武器和洗脑工具,使得曾在《讲话》之后萧条数年的话剧,在“文革”期间又消失多年。而根本无法进行革命改造的古装戏,“文革”时终于遭遇了灭顶之灾。
        古装戏曲在《讲话》前后始终是延安的主流艺术,且在《讲话》后得以更大发展,但把它们变为宣传工具的努力未获成功——这些史实不符合持续宣传的“革命文艺运动”的革命性,更无法以古装戏曲代表“延安文艺”,因此数十年来,延安时期的古装戏曲情况一直被回避和屏蔽。2012年间,恭谨抄写《讲话》纪念其发表七十周年时,毛泽东钦定成立的延安平剧研究院,也逢建院七十周年纪念日,却未见提及。屏蔽延安主流艺术的历史事实,遮掩古装传统戏主流地位的历史真相,有利于巩固“大洋古”的负面性,有利于强调对文化艺术工作者进行思想改造的正面性,有利于装扮“革命文艺运动”的神圣性。■
        
        (刊《炎黄春秋》2013年第10期)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