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恨不相逢未嫁时——胡适与曹诚英

发布: 2010-10-28 19:43 | 作者: 岚枫




       他的日记从九月九日起重新有了记录,直至十月四日下山,这一段《山中日记》里频频出现了她的名字。
      
       “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晚上与珮声下棋。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珮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桑的故事。到四点半钟,我们仍循原路回来。下山时不曾计算时候,回来时,只需半点钟,就到烟霞洞了。
      
       十二年九月十四日
      
       同珮声到山上陟屺亭内闲坐(烟霞洞有三个亭,陟屺最高,吸江次之,最下为卧狮)。我讲莫泊桑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在此。
      
       十二年九月十六日
      
       与珮声同下山,她去看师竹友梅馆管事曹健之(贵勤)了,我买了点需用的文具等,到西园去等她。……
      
       后来珮声来了,说没有见着健之,我们决计住清泰第二旅馆,约健之晚上来谈。
      
       ……”
      
       他的日记里,几乎每篇都有她的影子,看得出,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值得关注的是他九月十八日的日记,他在其中写——
      
       “下午与娟下棋。
      
       夜间月色甚好,(今日阴历初八)在月下坐,甚久。“
      
       从这一天起,他不再称呼她为珮声了,开始亲切叫她的小名“娟”。
      
       这段山中岁月,他和她每日携手共游,赏桂,观潮,游花坞,下棋,品茶,赏诗文,极尽风雅之能事。两人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风景秀美的烟霞洞俨然成了他们的桃花源。
      
       那年,他三十二岁。
      
       她因婆婆给丈夫娶了小妾而离婚,却全然忘了这长她十一岁的“穈哥”是一个有妇之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她受过新式的教育,应当很清楚自己正一步步陷入不道德的关系里,可是她身不由己。
      
       她因离婚而遭受种种非议,不被理解,他是驰名中外的大学者,是家乡人都尊重的留洋博士,却同情她的遭遇。在那段心力交瘁的日子,他成了她宽慰自己的理由。
      
       他为她写了《怨歌》, “可怜她已全然不似当年的风度了”,为她愤怒,要那“拆掉那高墙,砍掉那松树,让不爱花的人莫栽花,不爱树的莫种树!”,他还安慰她,希望它“早早休息好了,明年仍赶在百花之前开放罢!”
      
       她无法拒绝他。
      
       她自小失了父爱,母亲又不喜欢她,成年后在婆家也不得宠爱,这让她对温暖和爱极度渴求。
      
       她本能地靠近他,就算明知不可。
      
       周围的朋友都明白他们的关系,最早看出他们恋情的是汪静之,他之前也恋过曹诚英,对她很了解,当他看到胡适写的那首《怨歌》时,立刻察觉到那写的就是曹诚英。
      
       除了汪静之,徐志摩也知道,他们的携手共游完全不避人的,徐志摩也和他们一起出游过几次,岂有看不出的?
      
       当胡适把《烟霞杂诗》给徐志摩看时,徐志摩问他:“尚有匿而不宣者否?”胡适直言: “有。”于是,徐志摩在日记里写:“与适之谈,无所不至……适之是转老回童了,可喜。”
      
       唯一不知道的人,只有胡适的妻子江东秀。
      
       她知道曹诚英在烟霞洞,但并没有多想,她在胡适的信中还说:“珮声照应你们,我很放心。不过,她的身体不很好,常到炉子上去做菜,天气太热了,怕她身子受不了,我听了很不安,我望你们另外请一厨子罢。”
      
       江东秀只是单纯把她看作胡适的远方表妹,还关心她的身体。江东秀哪里想得到,当年婚礼上那年轻的伴娘如今正同她的丈夫同居在一起。
      
       他们在烟霞洞呆到了十月初,因学校开学在即,她回了杭州女师,而他也在十月四号这天打点行装下了山,
      
       离别自是依依不舍,十月三日这天的日记,他写得很伤感——
      
       “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 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
      
       在烟霞洞的这段时间,他“做的诗颇较前几年多,即取名为《山月》”,这本诗集从未公开出版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留存下来,一些发在刊物上,一些则记录在日记里。
      
       分别后,他没有回北平,而是去了上海亚东编译所。他夜里十二点抵达旅馆,立刻便给她写了一封信。
      
       她的回复更是积极,从10月8日到18日,他们几乎每天都有书信往来,有时候,他甚至一天收到两封她的信,在他这十天的日记里,几乎每天都会记一笔“收信:娟”,或“收信,娟二”。
      
       10月19日,他再次回到杭州,此后十多天的日记里,又处处出现了她的名字——
      
       “1923年10月20日
      
       娟来。我们四人同出游湖……
      
       1923年10月21日
      
       我们四个人去游西溪花坞……我们再交芦庵吃了午饭,坐船到开化凉亭附近上岸,步行进花坞。娟走不动了,我们到一个庵小坐吃茶。……
      
       1923年10月23日
      
       ……太晚了,娟不能回校,遂和我同回旅馆。她昨天病了一天,四餐不能吃饭,今天因为他哥哥在此,勉强出来同游。
      
       1923年10月27日
      
       娟借曹洁甫先生家内厨灶,做徽州菜,请经农、志摩和我去吃饭。中饭吃“塌果”,夜饭吃“锅”。“锅”有六层:菠菜,鸭子夹,豆腐包,猪肉,鸡,萝卜……
      
       两餐味道都极好,大家都很痛快。……
      
       1923年10月29日
      
       游湖,与娟到平湖秋月,步行到孤山游览林社、放鹤亭诸处。我在西湖住了四个多月,竟不曾到过孤山。
      
       徐志摩在日记里也记录过一次他们的聚会,10月20日那天,徐志摩与他们一起游湖,“曹女士贪看柳梢头的月。我们把桌子移到窗口,这才是持螯看月了!夕阳里的湖心亭妙;月光下的湖心亭,更妙。曹女士唱了一个《秋香》歌,婉曼得很。”
      
       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笔下,在胡适笔下,她颇具风致,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还歌声曼妙。她和胡适的交往,始终情趣盎然。


32/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