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木石情缘

木芙蓉花下 发表于: 2017-4-29 11:34 来源: 今天

几年前,我深感世界无法栖居,写了一组《逃》。所谓逃,逃色逃酒逃书逃艺逃禅,酒色之徒,下品之逃,禅遁,又太高,书和艺,严格算来只能是半逃。我逃书淘书几年,终未逃成,写诗经年,越逃越苦。于是,心里便有个诗歌边城的设想。
边城不是纸上的桃源,而是林泉栖居。
从第一个柳树根搬回家,已近两年,捡根寻石采蒲,渐渐有些眉目,乡居生活开始真正充满野趣和乐趣。

泸州曾一兄,长江奇石玩家,浸淫日久,功力深厚。收藏之富,境界之高,阅历之深,当为吾师。
专门开个帖子,畅谈草木根石,说说木石情缘。虽不指望演绎一部石头记,也学夜航船也。

大山水


你不是我的爱人
却是我的初恋


好戏开锣!


注:你是我的爱人,却不是我的初恋,那就是小盆景。居家过日子,油盐夫妻,当然不用万水千山地爬涉。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花下 于 2017-4-29 11:41 编辑 ]

最新回复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29 11:50:36


20170425_d795c7354202d94e6b53HmlC1EWzUYdL.jpg



夭夭仙草


庐山溪涧石菖蒲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29 11:53:10


201048s9tyzuynwoppyngf.jpg




泸州曾一奇石藏品《独坐黄昏》

奇石,需要具备质色纹形象韵六要素







我倡贵神论,万物贵在神气,人及奇石仙草亦然!贵神论(四首


文  泸州曾一


其一

造化情钟长江石
一枝竞秀因神气
文气之说太斯文
难释天工超人艺


其二

天工造物无禁忌
超乎想象人难识
若求法眼觅神品
俯首甘拜石为师


其三


长江石中非凡品
仿佛得道有神气
纵是高妙丹青手
仍感画笔力不及


其四


河滩觅石大半日
但求一石中我意
凡品遍地不足取
天工独创必有神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花下 于 2017-4-29 12:08 编辑 ]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29 11:54:38


195045c330dfidt3kz1eff.jpg




泸州曾一奇石藏品《牡丹仙子》



此石种为长江牡丹石,又名芙蓉石,图像常形成牡丹花样.而我收藏的这块命名牡丹仙子,整体看为一女人侧面头像,闭目沉思,彩色纹理视若头冠和夸张的美发.,发髻挽为一牡丹花形状.

曾一兄,俺们玩,让人家吃醋。
俺们也不是没打过架,但是,并肩作战的时候比打架的时候,多得太多。
如今,逍遥林泉,岂在乎旁人唆使挑拨?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花下 于 2017-4-29 12:20 编辑 ]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30 09:10:20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30 09:12:22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30 10:11:08
木芙蓉花下 at 2017-4-30 10:21:16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1 22:43:09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1 22:44:41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1 22:50:28
菖蒲自古是文人雅士喜爱的灵草,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气,无富贵之态。古人云:“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此为静品,此为寿品,玩者珍惜,维以观德。


菖蒲的味道清新,有种乡野之气,吸入腹中不觉一阵清气上扬。张听蕉云“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此为静品,此为寿品,玩者珍惜。

当今,很多人每天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年轻人更是喜欢不停玩手机,眼部过度疲劳引发的“干眼症”现象便很普遍。古代文人伏案读书作文,同样有损耗目力之弊,针对这一情况,传统生活中发明了一个很轻巧的对策,那就是在书斋中陈设“蒲石盆”,利用菖蒲叶上的凝露来润泽双目。

菖蒲成为书房内的雅设,是始于宋代。用于盆养的菖蒲也被称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于水中的石头之上,栽培时无需泥土。这种干净的状态不仅雅观,而且特别适合摆放在室内,尤其适合满是书卷、文房、雅器的书斋。在盆里摆几块石头,盛满水,向石上洒些冷米汤,再抛些菖蒲籽,然后把盆子置于阴湿之处,石上就生出条条细叶——石菖蒲的易于培植,也是其在室内盆栽花草中占得头位的重要原因。

对于士大夫文人来说,菖蒲不沾污泥,仅仅凭借净石与清水生存,显得有一种象征意义,仿佛是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士的化身,是君子品行的镜影。另外,宋代恰好是文人玩石风气兴起的时期,菖蒲必须依靠石头生长,这恰恰与当时文人的爱石之风相符合,因此,点缀石头、生满菖蒲的“蒲石盆”,就成了宋代文人书房中流行的细节。陆游曾如此描述隐居生活的悠闲平静:“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夏初湖村杂题》)诗人亲自为蒲石盆更换新汲的泉水,然后烹茶品茗,并自嘲说,这真是典型“闲人”才会享受的“闲趣”。

其实,从陆游的诗中恰恰可以看出,传统书房中的各种设计总是能够兼及多种功能,比如一向提倡文人在侍养花木、为盆景换水、焚香、煎茶、磨墨等细节上亲力亲为,其实是鼓励文人伏案过程中不时穿插不太消耗体力的劳作,以活动筋骨,放松心神,缓解目力,锻炼手脚的灵活性,是非常有益的养生安排。这些亲手进行的日常操持都需要人付出勤谨与耐心,因此,也被认为能够怡养性情。

蒲石盆流行起来之后,人们很快发现,菖蒲叶总是在夜间凝结空中的水汽,形成晶莹的露珠,宋代僧人惠明的一首《咏菖蒲》便感叹:“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中医又认为菖蒲叶上的露水具有明目的功能,到明代,以菖蒲露擦拭双目来“润眼”(《遵生八笺》)便成了文人普遍采纳的保养项目之一。

也许,今天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古人的经验,把菖蒲盆设在电脑之旁,用叶面上的清露轻拭眼皮,看看是否真的具“润目”之效。另外,在明代,人们还发现,菖蒲叶能够吸收灯烛的油烟。长夜漫漫,三五盆翠蒲亭亭在书案畔的长几上,悄悄收聚书灯散发的油烟,为醉心诗书的文人创造出洁净的环境。由此看来,今日的雅人焚香、以蜡烛煮花草茶、点香烛的时候,也不妨陈设几盆菖蒲在周围,让翠清蒲叶来聚附烟尘。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1 22:58:41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1 23:05:28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2 15:35:39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02 15:37:13
https://tieba.baidu.com/p/5095927412

自己雕刻的菖蒲花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20 16:47:10
---------------------------------------------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21 10:49:41
我已经找到更好的地方写日记,这里会保留,不过,会逐渐退出。
新旧交替,刚刚起步。


这段时间,一直在黑暗中摸索一个方向,现在,已经基本定局,需要安静固化下来。
没有方向感把握和思考,行动是盲目的。
没有行动,思考也是空想。

一直很困惑,世界太复杂,不太了解。
现在,感觉要清明客观些。
资讯社会,未来的把握,历史的认识,见闻的拓广,很重要的。

菖蒲,那是一种境界。
需要很多环境因素的支撑。

很难建立诗歌边城。
正是难,才叫诗歌边城。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花下 于 2017-5-21 10:56 编辑 ]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21 22:28:53
这里是一个思考的地方,构想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
这里有啥好玩的?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22 15:22:06
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大家都是苍蝇养乱飞乱想,但是,历史就形成了。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24 16:23:21
杨女生,喜欢美国的自由空气,跟我爸是李刚一样,另外一种形式的坑爹。
这种坑爹,不是太烂,而是太优秀,太文明,太华丽,像粪坑里的蛆蝶变后的蝴蝶。我也很恶心。

这个奇葩的时代,坑爹只是我爸是李刚,那就不是坑爹。
真正的坑爹,都是变种,她在坑之前,无论如何是无法想象自己在干坑爹的事。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花下 于 2017-5-24 16:26 编辑 ]
木芙蓉花下 at 2017-5-27 21:58:11
今天,一首好听的歌。
对着菖蒲,听这首时代之歌,真的别有景致。

这个时代的美,非常的具有张力,幽深而尖锐。
这是大诗歌,只不过在酝酿之中。
不知道我能否创作一首这种境界的歌词?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花下 于 2017-5-27 22:00 编辑 ]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