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丁亥十记

发布: 2010-4-09 07:10 | 作者: 池新可



       江南
      
       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纵深的人文符号。江南从来就不是英雄的用武之地,而是才子佳人的天堂。杨柳依依,烟霞绚烂,渲染了多少唐宋诗篇,烘托了多少爱情故事。“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江南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背景是缓行的乌篷船,古老的青石板路,翩跹的油纸伞。潋滟的波光,缤纷的花语,琥珀的美酒,香暖的春梦,江南是一个花瓶,珍藏着千百年的胭脂、泪水和醉生梦死。江南有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樱桃,红红的肚兜儿。江南有深深浅浅的笑靥,平平仄仄的风韵,凸凸凹凹的曲线美感。江南承载太多太重的哀怨和凄艳,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疼痛。江南到处都散发着暧昧。江南是喜欢被曲解的。春风多情误了江南,月色缠绵刺了江南。江南之书,把怀抱陶罐的女人写在扉页,每一页都浸染着丝绸和茶叶的气味。江南之脉,奔流着远古的星象和信仰。打开尘封的卷轴,你会发现浓淡虚实的民生写意。江南除了盛产桃花和诗歌,也盛产狐妖。江南的质地是纤细的,婉约的,忧伤的。江南的调子是缠绵黏湿的,打江南走过,唱歌的姑娘早已嫁作他人妇,答答的马蹄,是一串美丽的错误。或许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江南是用来怀念的,它永远是属于过去的。
       
       河流
      
       我常常站在岸边,深情地望着永不停息的河流。阳光飘扬的晌午,风吹动河边的芦苇,有水鸟在芦苇间出没,飞翔的姿势让人无比爱怜。河里倒映着天空的影子,云彩的影子,芦苇的影子,飞鸟的影子,还有童年的身影,所有的影子在水中荡漾,被定格成一种与水相关的背景里。我遥想到远方的白帆,漂流的足迹,河面上的歌声,一段短暂而永恒的水中栈道。一抹温柔的笑靥,蓦然转身的惊艳,以及千年的诺言,一切风流都会在河流里慢慢沉淀,最终归于沉寂。河流每时每刻都在向世人诉说,有时是呐喊,有时是哽咽,有时是咆哮,有时是歌唱。虽然我们听不懂她的语言,但我们知道河流与我们从没有过陌生。我们的祖先,在河流里最初读到了神圣和力量,这种神圣和力量是不可征服的。人类最初的祈祷不是向天,而是面对着河流。河流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之源,是智慧之源,是文明之源。面对浩淼不息的河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顶礼膜拜?生命之水,自上而下地流淌;生命的形式,水滴石穿,水的柔情与坚硬。月亮,那枚照临河流的月亮,诠释着人类的终极宿命。河流却带给我们终极关怀和温情。我久久注视着这条千百年的河流,我的脉络忽然盛开许多的花朵,我的体内仿佛也有千万条河流汩汩地流淌。
       
       藤椅
      
       我喜欢藤椅,喜欢那种散发在时光里古老的味道。喜欢在细细碎碎的春阴中,悠闲地坐在藤椅上,看看姗姗迟来的绿肥红瘦,读点书,做点梦,日子就像溪水一样轻轻地淌过。夏天的夜晚,沐浴如雪的月色里,背靠着凉爽的藤椅,摇着大蒲扇,望着迢遥的星辰,心底里是一泓清凉和纯洁。秋天的晌午,坐在树林或湖泊边,背景是蔚蓝的天空,几只南飞的大雁,在藤椅里感到的是一种旷远和坦荡。而冬天,围着火炉,在藤椅里打个盹,或回忆越来越远的往事。喜欢藤椅,还因为藤椅的主人和藤椅一样朴素,无俗相。藤来自深山老林,来自悬崖峭壁,来自皑皑雪峰,来自潺潺溪流。坐在藤椅上,就好像坐在丛林里,峭壁上,云雾之中,鸟语之中,与花朵相伴,与山水对话,聆听天籁妙音,骨子里就有一种超尘的透剔。自然而然地想到,其实,中国的文人们,对藤椅别有一番情结。远的不说,就说近代的吧。我曾从书上看过梁实秋和郁达夫的照片,印象特别深刻。三十年代初的梁实秋坐在宽大的藤椅里,西装革履,安详喝着咖啡,看上去风度翩翩,但有谁知道他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巨大风暴。同样是三十年代初,背景是北平秋天的一个院落,郁达夫的书房,坐在一张半旧的藤椅里的郁达夫,深呼吸地吐着烟圈,透过青色的烟雾,你会发现他的眼神那么深邃,眸光里折射出来的是多么的清高和孤独。
       
       木器                
      
       我们总是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不知道是否一种罪过。在惯性的忘却中,它忽然走出来让你的眼睛一亮,很快就把你击倒。比如木器。那些躲藏在墙角里经年累月布满灰尘的旧木器,其实是几件旧木家具。那是祖母曾祖母的嫁妆,在成婚那天张灯结彩地带回来,伴随她们从少女变成妇人,从少妇变成老太婆。那些木家具刚进入家门时是多么光芒,但很快就黯淡了。我已经无法想像祖母曾祖母当年的生活状态,无法拼凑她们当年的生活片段。但是我知道了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曾祖父在二十八岁那年离开曾祖母,只身下南洋,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祖母在我父亲十岁那年一夜之间变成了寡妇。祖母和曾祖母都是乡下平凡的女人,我想她们当年肯定会大声恸哭,但没有绝望。那些木家具伴随她们一路风雨泥泞走过来,走进了岁月的深处,习惯被人忘却。但我无法忘却,我抚摸着那些木家具,就像抚摸着祖母曾祖母的脸庞。那些木家具还是那么光芒,我感到莫名的温暖和激动。那些木家具的纹路还是那样清晰如初,在久长的岁月里,吸收渗透了祖母曾祖母的体味和奶味,布满了祖母曾祖母的指纹和手印,在生命延伸的枝头,开出了灿烂的花朵。那些木家具在沧桑的世道里,它的美如此沉静,怎么会不叫人目瞪口呆呢?
                                              
       秋雨
      
       在我还没有进城之前,我在乡下劳动了很长时间。我最讨厌的就是秋雨。秋雨早不来迟不来,偏偏在稻谷熟透之际,磨亮了镰刀走进金黄的稻海里的那一刹那,天空就下起了雨。刚开始时,雨还是东一点西一点,给人还有残喘的工夫,还有侥幸的念头。没多久,雨就越下越狠,没头没脑地落下来,打在死寂的大地上,打在金黄的稻穗上,打在农人的心头上。所有的农人木然地走回家,站在屋檐下呆呆地看着稻穗在仆倒。这来的太突然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一丝预兆都没有,像心脏忽然刺进了一柄利刃,血没留出来已经倒地了。这来的太残酷了,刚才还心存一点希望的火苗,但一下子就被扑灭了,所有的信念都被摧毁了,一点办法都没有,无情地把农人们推到崩溃的边缘。我知道,农人们经受得煎熬,艰难苦难都没有把他们打倒,但是一场秋雨就可以把他们立即打垮。为什么偏偏是一场秋雨呢?瘟疫没有把农人们吓倒,战争也没有把农人们打垮,为什么一场秋雨就可以把农人们打垮?后来我奇怪地发现,农人们并没有憎恨秋雨诅咒秋雨。为什么农人没有憎恨秋雨诅咒秋雨呢?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也许,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从来就是渺小的。这就是为什么三王五帝要带领满朝文武大臣每年要隆重举行“祭天”,老百姓说的“靠天吃饭”就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一门深沉的人生哲学了。
       
       芭蕉
      
       大概喜欢芭蕉的人都是性情中人,看破红尘的人是看不见芭蕉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樱桃红了,芭蕉绿了,又是春光无限,但岁月无情,人生韶华时光已深深掩在过往的岁月里,使人怅惘不已,心头泛起新的忧愁。这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样使人唏嘘,但感受就深刻形象多了,有说不完的怀念、遗憾、忏悔、自责等。江南是多雨的,漂泊异乡,淅淅沥沥的雨轻轻地打在窗外的芭蕉上,想念远方的情人,归期遥遥无期,心情自然是忧郁的,寂寞的,结着一层薄薄的哀怨。晚年的李清照对着夜雨芭蕉,全没有少女时代的春闺愁怨,“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感叹颠沛流离的人生,自然是声声凄凉极了。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有一幅《雪中芭蕉》,向来在中国绘画史争论不休。芭蕉历来是南方的植物,漫天的大雪又是北方的自然景象,两者风牛马不相及,为何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并且芭蕉在雪中没死呢?王维是天才的诗人,又是天才的画家。在近似荒原的雪地上,也有动人的翠绿之姿,这不正是冲破重重樊笼的象征吗?把大雪消溶,芭蕉破地而出,往往是伟大的心灵才能看得见的。可见,天才对生命和红尘的感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难道不是吗?
       
       油菜花
      
       油菜花是唯美的,它的美是不需雕琢的。在乡间,春天的空气里散发着浓浓的泥土清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阳光下浮动,如燃烧的云霞降落到大地上,山坡上,河流的两岸。长长的黄缎带环绕着整个村庄,从足下一直延伸到腹部。油菜花是童年最深的印记。每年待提着红红的灯笼闹过元宵之后,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开了,我们在田野奔跑着,拿着线团放着纸鹞,累了就躺在油菜花丛里,看着天上飘来飘去的云彩,飞得高高的纸鹞,时光就在摇曳的菜花上飘荡。那时我在想这些金黄的花蕊,包括花蕊的深处,为什么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又与青草叶、溪水一样让人沉醉。油菜花是春天的精灵,也是梦想的化身。油菜花在春天开放,与古老的民宅、蜿蜒的青石板路形成强烈的反衬,它的色彩太强烈,沸腾得好像青春的血液。我知道每年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村庄里的男人就会成群结队地搭上开往县城的中巴,再从县城转车去远方的城市打工,然后从城市寄钱回来养活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我就是在油菜花灿烂如灼的那个春天,决定做一个诗人。那是一个看似浪漫的决定,其实我心里曾经剧烈的挣扎过,苦痛过。我是一个村庄的孩子,从狭小的视野里,看到了阳光下开放的油菜花,我就找到了通往春天和梦想的道路。
       
       读贝多芬
      
       读贝多芬是偶然的。十一年前,我因病休学在乡下住了半年。现在想来,那段记忆特别深刻。我一直是非常健壮的,却忽然一夜之间病了,并且病得不轻,身子消瘦得只有七十来斤。突如其来的疾病,可急坏了家人。我吃了很多的药,病情逐渐好转了。但家人仍不放心,用民间的传统方式为我祈福。因为按照民间的说法,那年我要跨一道“坎”,跨过了就万事大吉了。坎,在乡下是指“磨难”,这不是一般的困难,而是一场生死的考验。这场生死的考验,就是要有足够的信念和意志。贝多芬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的身边。我手捧那本贝多芬的传记,贝多芬的经历让我感动,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流下来。贝多芬,这位人类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全是苦难的花朵,诠释了人类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他是勇敢的,激情的英雄。我几乎挚爱他全部的作品。我用心去聆听,去触摸,去演绎。我以前听不懂的旋律和音符,现在完全听懂了。不仅听懂了,而且感受到了蕴藏在旋律里的神奇力量。我好像浑身充满了这种神奇的力量。以前五音不全的我,竟然能用口琴流畅地吹《命运》和《英雄交响曲》。那年秋天,我的病完全痊愈了。我得到了一剂能治百病的药方,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坚强的信念和意志。
       
       中兴街X号
      
       我寄居这里两年了。两年的时光过得飞快,我刚来时还可以看到整块整块的土地,长着蓊郁的玉米、木薯、蔬菜等植物,甚至我还伫足长时间地欣赏过猩红的草莓和枝头的蝴蝶;现在已经长成一幢幢的混凝土建筑,阻挡了大片大片的阳光和月色。这里的左边有三间发廊美容院,右边有一个市场,后面有一所学校。我习惯站在阳台上,看到前面的大街上有几个卖水果的农民,间或走过几个妖冶的女子,酗酒者摇晃的身影,隐隐地听见打情骂俏声,沉重的太息声,低微的呻吟声,可以看到暧昧的笑容,各种形状的面孔。这些声音和面孔充满了故事。但我并不是对别人的故事很感兴趣的人。我深居浅出。我以梦为马。在这里,我过着简单而平仄的生活。在这里,我吃过三百二十五个盒饭,喝过一百零九罐啤酒。这里放纵着青春,诗歌和纯粹的梦想。体内的荷尔蒙在奔突,但灵魂之花让我如此沉静。我深深迷恋台灯下的寂静和敏感。我倾听来自迢遥星辰的呼唤,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鹅碎步。我发现,夜幕下的歌唱是多么光芒,我内心燃烧的欲望是多么孤独。我放逐生命的字符在纸上舞蹈,也许它比所有的生活背景还要重要。为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和流转的点点泪光,力透纸背的叙述,被我血液里流淌的基因复制着,粘贴着,一遍遍地温暖着那苦涩的记忆。
       
       照相馆
      
       我想起了乡村的照相馆。那是八十年代末,在我的家乡开了一间照相馆。那时我在乡下的小学读书,每天上学都经过照相馆。照相馆与乡下的普通店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门口的墙壁上悬挂了具有广告意味的大镜框,里面有整齐地排列着很多不同的照片,当然有我们非常想照的毕业照。我们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在毕业之前,照一张毕业照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有段时间,我和同学们就经常到照相馆去看人家的毕业照。我得从人家的照片里预先模仿练习照毕业照时的表情和姿势。我经常向照相馆的主人,一个二十多岁的长着长发穿着明星照衬衣的青年男子,询问各种规格照片的价格。我们还可以近距离看着那台神秘的照像机,甚至可以轻轻抚摸盖着照像机的绸布。我发现,在照相馆里有一张放大的女孩照片,照片里的女孩约十七八岁,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应该是很标致的女孩。在我毕业前夕,正是该照毕业照的时候,照相馆却关门了。后来我听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原来这间照相馆的主人,一直对自己的女同学王小妹情有独钟,用自己从深圳打工的钱回乡开了这间照相馆,等着王小妹来照相,等了很久,王小妹终于来了,还带来一个男人,是来照结婚照的。照相馆的主人用最好的手艺给王小妹拍下了最美好的结婚照片,随后离开了家乡。这是我最早听说的一个乡村爱情故事。故事多少带有几分悲剧的成分,我当时就感动了。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没有忘却的原因。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