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谈书评写作

发布: 2010-2-24 09:55 | 作者: 萧敢VS王晓渔



 

萧敢:上次我们谈到书评和书评写作的关系。我一直觉得,书评与书,时评与事,影评之与电影,剧评之与戏剧,是一种相互平行的关系。与书、事、电影、戏剧相比,无论什么评论,它首先得是文章。作为作者,我们只是写文章,我们应该为文章写得不好而羞愧。不需为文章以外的事情(比如是否读完书)而负责,也不能为文章本身质量而推托责任(比如书写得太烂)。如果文章写得不好,可以怪笔不好、纸不好、电脑不好,惟独不能怪书不好,我们自己应该感到羞愧。

 

王晓渔:书评的好坏与书的好坏没有关系,与作者是否读完书也没有必然关系。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容易引起质疑。但是刚刚去世的莱姆已经留下了一个例子,他那本书评集《完美的真空》评论的全部是子虚乌有的书籍。

 

萧敢:我批评现在很多人的文章太差,这很难,也是最伤害别人的。批评别人没读完书,无非是个态度问题,下次认真一点读完就是了。但要说别人文章写得差,恐怕马上就有人跳起来了,因为直接涉及写作者的能力或者智力。“我发表了几十万的文字,难道还不会写文章?”可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问自己的问题。回到主题,书评作为文章的价值何在?

 

王晓渔:如今书评的身份暧昧不清,像是内容简介,像是图书广告,像是精品文摘,惟独不像书评。书评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它不是以上三者,大约是可以断言的。书评与书不应是“捆绑式销售”的关系,它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如果一本书已经消失,书评还能够存在,那便是我理想中的书评。

 

萧敢:萧:是啊,我们平时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大量垃圾文章,垃圾信息,一本书里也是良莠并存。我们有时谈到一本书,只是为了其中某一点,而这某一点也许只与个人阅读和生活经历有关。

 

王晓渔:常常有朋友告知,买了我文章里提到的一些书。也经常会有朋友告知,我文章里提到的某本书,不过尔尔。正如一句西谚所说,“我的佳肴,是你的毒药”。所以在这里友情提醒一下,我喜欢的书不一定适合诸位。作为书评作者,我很少看书评,而是更喜欢看出版信息、新书目录或者内容简介。我对书评和书单一向持怀疑态度,希望诸位对我的文章也持这种态度。

 

萧敢:读书和写作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像我们一样花大量的时间阅读。你作为一个阅读老手,作为一个专业读者,会关注很多受众很小的书,也常观察到别人容易忽视的细节。这是你的学习、写作、研究方式,统一起来的。我想我们都重视读者,可也不重视读者。

 

王晓渔:我主张用写作促进阅读,两者并行不悖,但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比例。我也一直在总结,《文化麦当劳》就是对我05年以前写作的一个总结。我自觉缺乏叙事才华,所以不能写小说;过去的文字又过于注重修辞,我在近年的书评和其他评论文体写作中尽量避免修辞造成的圆滑。

 

萧敢:评论这种文体是报纸大规模传播以后的产物,在中国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如果从白话文兴起开始起,则时间更短。书籍大规模出现,媒体大规模出现,文体大幅度变动,这才有了书评。从近处看,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受到近五十年来文化的污染,不知不觉陷入“内容概述-归纳中心-作者生平-主题升华”的套路。有些人会的不过一两种套路,熟练一点的也不过三五种,所以翻来覆去就是这样几笔。

 

当然,我们可以说书的内容有千种万种,但书的编排格式和分类也不过几种。如果这样对应起来,书评文章真是索然无味,不写也罢。我总是在想,《旧约圣经》的编排格式是怎样的?《周易》是怎样的?《后汉书》是怎样的?《世说新语》又是怎样的?艾柯写过一篇有趣的文章,“来稿必退”(后来收入《误读》),戏写了很多世界名著的审稿意见。这些名著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会怎么看,怎么写书评?我一直在想这个有趣问题。

 

王晓渔:追溯下去,书评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的整个写作之中,弱水三千,它仅取一瓢饮。但是这样会把问题扯得更大,扯向现代汉语写作,非常重要但难以谈论。还是回到书评,我现在最为困惑的是,书评的边界何在?以评论《周易》为例,讨论一个又一个卦象,这是《周易》研究还是《周易》书评?对《兄弟》的指手划脚,哪些属于文学评论的范畴,哪些属于书评的范畴?书评的对象是书,而不仅仅是书的内容。但是,是否增加对版式、版本之类的评论,就是书评了呢?这会不会陷入一种过于琐碎的技术主义倾向?书评与书话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最终将指向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叫做“书评”的独立文体?

 

萧敢:“什么是书评”与“如何写书评”也是同一个问题。“书评”也是一种“创作”,无论思想还是技巧,可教又不可教,可学又不可学,反正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随手拿起几本大家公认的文笔上佳的评论随笔,周作人,梁遇春,沈从文,黄裳甚至鲁迅,都是各有特色。背后当然都有学力,也常在文章中流露出来,但重要的还是构思的巧妙和落笔的从容。我们说现在时间紧,压力大,每天赶稿,不比那时候人的恬适。但我们从20年代起也就有自由撰稿人了。包天笑、范烟桥乃至郑逸梅常常年写字量在百万以上,比较一下他们的文笔和技巧呢?

 

现在讨论怎么写文章,怎么写出好文章,这似乎很可笑。文无定法。以前的作者抱怨缺乏灵感,现在很少听到这样的抱怨了。可我觉得媒体文章的水平急剧下降,虽然我们自己也时不时写出让自己恶心的文章,刨去学生腔以外,朱大可腔、刘小枫腔、沈宏非腔、王小波腔,这个腔那个腔的,我真的不大喜欢。

 

王晓渔:一种文体的成熟有赖于作者形成自己的发声方式,这几年专栏的兴起与王小波腔、沈宏非腔、毛尖腔等等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我所忧虑的倒不是书评出现南腔北调,而是它没有任何腔调可言,或者说它完全被学生腔笼罩。回答这些问题,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列出一份相对较为经典的书评目录,可是我一时想不出来。

 

萧敢:所有经典的“文章”也必然要嵌入整个时代。即使思想和文字能独立于这个时代,我们阅读和写作的人终不能如此。蒙田这样的作者给我们启示,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感受来生活、思想、写作,就可能会是经典了。

转自《读品》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