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记忆鸭血汤

发布: 2009-11-26 21:18 | 作者: 廖雯



       第一次到南京是1988年,初冬。南京城的气息,与我自幼居住的北京城,竟是十分相近的,只是空气里多了温润。北京的太阳一贯强势,即使是浓重的阴霾,也一穿就破,而南京的太阳犹犹豫豫地浮着,笼着清淡的灰蒙,却千重万叠,揭了一层还有一层。长居北方,被干冷空气砂惯的脸滑软了几分,被暖气哄惯的身子却酸津津的。朋友说去夫子庙喝碗汤鸭血汤,可去阴寒。
       
       记忆中的夫子庙只有河边的一片空场,散落着一些小吃摊子。那河据说就是文人描绘的风情万种、诗情画意的秦淮河,如今已是洗尽铅华,重归百姓家,朴素得与周围的小吃摊一般。或许,那描绘原本就是文人的臆想?小吃摊的核心大都是个小炉子,腾出一团团热气,不卑不亢地与天际笼罩下来的阴寒周旋着,融为一体。
      
       记忆中的鸭血汤是小炉子上的一锅,始终热气腾腾的,勺到放好调料的小碗里,也几乎是清汤,可数的几块鸭血滑润绛紫,可数的几根粉丝清爽透白,可数的几圈油星清亮晶黄,再点上可数的几粒小葱花儿轻盈嫩绿,最后却是一大把蒜蓉,“啪”的一声摔到碗里,几乎溅起水花,眼见着就溶进汤里了。我当时很惊异,民间的朴素 竟会如此有简约的审美情趣,更惊异最后这“啪”的一大把蒜蓉,阔气而有力,打破了前景“可数”的精简和沉静。细想起来,蒜蓉打在汤里,应该没有响声,但这 “啪”的一声分明在我的记忆里,无论经年,想起鸭血汤就想起这生动的一声。
      
       中间很多年没有去过南京了,近年来又经常去南京,问起夫子庙和鸭血汤,朋友说都很“旅游”了,想想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怕是有鲁迅见到成人闰土的感觉,不如封存着记忆,就没有再去了。上个月又去了南京,同行的女友庆庆要去夫子庙买一种民间的纸灯,我要陪去,南京的朋友赵勤玩笑说,多年没去了,谢谢庆庆姐姐给我们大家一个再去夫子庙的机会。
      
       一伙四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庆庆、徐晖、赵勤、严栋,还有我,在2009的初秋,一起奔夫子庙了。远远地就看见中国的现代时尚场景──假古董建筑层层迭迭的,稍走进去,旅游小摊密密麻麻的,人群忽忽漾漾的,堵!我顿时觉得缺氧,掩不住地哈欠。走到秦淮河边,不到百米,我已经头晕眼花,身心疲倦。秦淮河上有船有灯,岸边有商铺有食屋,一样的假古董,布景一般廉价,满满地堆砌着。模仿总是不惜过分,以夸张的特征将人打昏,然后混水摸鱼,占得一点点小便宜。庆庆的灯铺还没找到,我已经开始打晃了,赵勤说先吃饭吧,可能是饿了。我打着哈欠也依然说出了“鸭血汤”,脑子里立即就“啪”的一声,添了几分精神。
      
       赵勤挑了一家小吃楼,据说是比较注重保持传统风味的,很快上满了一桌。在中国,“吃”文化永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吃食层出不穷,让西方人看得惊愕又垂涎。其实,人的身体需求,只这桌上的几样就能满足,而食欲却总是难填。已经撑了,还没见鸭血汤,便催问,赵勤指着一碗烩菜说“这就是鸭血粉丝汤” 呀,我仔细看去,一碗粉丝发得肥囔囔的,上面拱着几块鸭血,几颗葱花,几乎没有“汤”,根本没有食欲。天!这怎么是鸭血汤?堵!我向赵勤印证我记忆中的鸭血汤,尤其是那“啪”的一把蒜蓉,赵勤说,没错,以前是那样的,现在改良了。重新走到街上,我还不死心地四处探头探脑,希望找到一个记忆中的鸭血汤的摊子,赵勤说,别找了,没有了。我回家还不死心,在网上查鸭血汤的传统做法,居然没有一条写到“啪”的摔蒜蓉的那一笔。
      
       我心中落寞。小炉子上的一锅,始终热气腾腾的,勺到放好调料的小碗里,也几乎是清汤,可数的几块鸭血滑润绛紫,可数的几根粉丝清爽透白,可数的几圈油星清亮晶黄,再点上可数的几粒小葱花儿轻盈嫩绿,最后却是一大把蒜蓉,“啪”的一声摔到碗里,几乎溅起水花,眼见着就溶进汤里了。这鸭血汤难道只是记忆?
      
       2009-11-11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