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江良随笔:项羽自刎的意义

    2017-02-08 10:14:57   /   散文小说

    项羽自刎的意义文/卢江良“好死不如赖活”,中国自古不提倡自杀,认为“活着,一切都可能改变;死去,意味着放弃了这一权利。”但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自杀者还是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不过被称颂的倒极为鲜见,而“西楚霸王”项羽,算是其中的一个特例。确实,项羽是自杀的。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他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逃到乌江江畔,时有乌江亭长劝其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但他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和“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为由,便拔剑自刎了。其实,纵观当时的局势,项羽选择自刎,应该是不二之选。尽管乌江亭长对他说:“今独巨...
  • 卢江良随笔:包拯的三口铡刀

    2017-02-08 10:14:14   /   散文小说

    包拯的三口铡刀文/卢江良“铜锣开道人呐喊,谁人不知包青天。我身边随带着张龙、赵虎、王朝和马汉,三口铜铡神鬼寒……”随着包拯上场表白,四名衙役雄赳赳,气昂昂地将三口铜铡抬至堂上,安放周正,上前抖开黄龙袱套,露出三口光闪闪、冷飓飓、心胆俱寒的行刑刑具……在笔者孩提时代,看过的所有包公戏里,“开铡”是耳熟能详的场面,也往往是整部戏的高潮。于是乎,很多戏曲干脆将包公戏目总结为“大铡”,那三口“刑外之刑,法外之法”的铜铡,自然也就成了包公戏的符号,以及包拯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象征。随着年岁的增长,笔者无缘再看包公戏,关于那三口铡刀的...
  • 卢江良随笔:角落里的女人

    2017-02-08 10:13:24   /   散文小说

    角落里的女人文/卢江良这是一片暗灰色的老建筑群,坐落于杭城一条叫长生路的街边。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笔者每天上班都要路过这里,它离喧闹的西湖虽只咫尺之遥,但相比之下显得有些落寞。不过,听说这个地方在韩国的知名度颇高,韩国历任驻上海总领事上任后必须到访。它,就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按该馆接待中心部长的话说,如果没有在浙江的这段韩国临时政府历史,此后韩国的历史将要重写。然而,笔者并非学者,无意考证韩国临时政府在浙期间的史实,只是对一个叫朱爱宝的船娘产生了兴趣。因为之前在网上查阅被誉为“韩国之父”金九的资料时,不...
  • 卢江良随笔:向一块石头学习

    2017-02-08 10:12:40   /   散文小说

    向一块石头学习文/卢江良在我的一个书柜上,摆放着一块石头。它呈不规则的长方体,通体看光洁润滑。这块石头,我是从山村一条溪里捡的——它所在的溪段,像河一样宽敞。这也就意味着,它虽然看上去方正,但还是一块鹅卵石,只是外形不像鹅卵而已。那是一个初秋的正午,我们的考察暂告段落,准备在溪边的农家乐用餐,而人员尚未到齐。当时,由于正值枯水期,无数的鹅卵石,裸露在溪床上,密密麻麻,又层层叠叠。我被那满溪的石头所诱惑,于是独自来到了溪床……应该说,我是遍览了无数鹅卵石后,才最终选定它的。虽然相比其他鹅卵石,它并不显得亮丽,但它的独特打动了我。所...
  • 卢江良随笔:关于仓鼠的“奔跑”

    2017-02-08 10:11:34   /   散文小说

    关于仓鼠的“奔跑”文/卢江良为了满足孩子养宠物的兴趣,妻子不知从哪搞来了一只仓鼠。由于一贯对蛇、鼠、蛙之类充满莫名的恐惧,那只仓鼠初到我家时,我没有凑拢去观摩,只是远远窥了一眼——它如小孩拳头般大小,浑身灰不溜秋的。尽管我不想搭理那只仓鼠,但它的举动还是引起了我的关注。因职业特点所致,我平时睡得较晚,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无论我睡得再怎么晚,鼠笼里的那只滚轮总在不断转动,这也就是说,那只仓鼠整夜都在“奔跑”。“这只仓鼠怎么回事?整个晚上都在跑步!”我问妻子。妻子止不住笑我:“你真什么都不懂,仓鼠是夜行动物。”出于好奇,我上...
  • 卢江良:关于留守人群的问题以及写作的意义

    2015-06-17 12:11:29   /   散文小说

    最近一段时间,频繁曝出留守儿童自杀的新闻,说明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回避不了的难题。其实,早在2003年,我已关注这个问题,写下了短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刊发在《长江文艺》2004年第11期,配发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的评论《卢江良和他的乡村故事》)。后来,我觉得不光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人群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必定成为国内今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于是在2009年底完成了以此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2012年5月)。当然,这个问题可能我提得太早了,到现在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想光关...
  • 卢江良短篇小说《装在墙上的“猫眼”》

    2014-11-05 06:56:24   /   散文小说

    装在墙上的“猫眼”浙江·卢江良张飞送老婆出门,就蹩回出租房,在一张矮凳上坐下,埋头给成堆的衬衣钉扣子。张飞,一个粗壮的男子,在兄弟中排行老三,被父母取名“张三狗”。但由于他体形魁梧,力大如牛,举得起一只石捣臼,村人联想到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便改叫他为“张飞”。由于叫得人多,时间一久,绰号就替代了姓名,变成了他的称谓。张飞给衬衣钉扣子,已有好几个年头。这活儿本来是他老婆干的,他刚来这座城市时干的是力气活,日晒雨淋在建筑工地上,拉车、运砖、搅拌水泥。那个时候,他干得很累,但赚得还多。可好景不长,干了不足三年,全国房地产业调控,这座城市首当...
  • 卢江良短篇小说《好大一方肉》

    2014-11-05 06:54:21   /   散文小说

    好大一方肉浙江·卢江良在我看来,周大鱼这人有些奇怪。他的怪法,不是体现在个性方面,而是取决于对猪肉的态度。我同桌吃过饭的人不算少,从出生到读书直至工作,加上走南闯北认识的朋友,不敢说上万,但也有数千吧。在这些人中间,我见过到不吃猪肉的,但没遇到过周大鱼那般的。我跟他认识了两年半,不仅没见过他吃过猪肉,还发觉他一见到猪肉摆在面前,就会不假思索地将它移开。倘若碍于情面移不了,譬如有高层领导在场,那么整个饭局期间,他就会显得坐立不安,仿佛中了邪似的。对于他的这种怪癖,我很想了解透彻。但非常遗憾,一直找不到机会。这次,周大鱼有事找我,我们...
  • 卢江良短篇小说《这怎么可能?》

    2014-07-09 11:14:18   /   散文小说

    这怎么可能?浙江·卢江良秦少华从熟悉的剧院出来,来到了一条陌生的街上。他站在行人穿梭的人行道上,惊奇地朝这座城市打量着。这对秦少华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他搞不清自己怎么会来到这里?在他短暂而清晰的记忆里,自己两个小时之前,刚走进家对面的那家剧院。秦少华急着想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方,便开始询问从身边路过的人:“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但每个被问的路人,一律迅速地避开,侧身怪异地打量着他,倒退着渐渐远去。这是怎么了?秦少华暗想,这里的人这么势利,问个路都不肯回答?好不容易,秦少华“缠”住了一个老头。那老头跟其他路人一样,也是企图...
  • 卢江良短篇小说《六楼的那个露台》

    2014-07-09 11:12:54   /   散文小说

    六楼的那个露台浙江·卢江良韩磊是八年前进入那家单位的。他们单位在当地最具规模,光是组织架构,就可以画满一张A2纸(A4的4倍),顶端自然是董事会,下面分设10多个中心,每个中心管辖10多部门和数十家公司,而每个部门又分设10多个科室。跟韩磊一道进单位的,做得最出色的,已升到中心总监,譬如他的大学同学贾斌;稍差一些的,成了部门或分公司经理;最不济的,也混上了科室主任。只有韩磊是个例外,如今还是普通职员。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按照他们单位规定,每3年就有一次晋职机会,只要你在工作中没出现大的失误,原则上都会予以提升,尽管升的幅度不同,有的只升一...
  • 卢江良创作谈:我的小说中的三个关键词

    2014-06-06 12:01:35   /   经典・文论・翻译

    我的小说中的三个关键词□卢江良关于“批判”小说家对社会的态度,一般表现为这样四种:一是只歌颂不批判,二是只批判不歌颂,三是不批判不歌颂,三是既批判又歌颂。在这四种类型中,最受责难的自然是第二种。而在我的认识里:第一种是阿谀,第三种是麻木,第四种是讨巧,只有第二种才真正体现了作者的写作使命。我是1991年高中毕业后,开始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的。因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看到了诸多不透明、不公正和不平等的现象,所以我的小说的创作风格趋向于批判现实主义。说到“批判”,很多人理解为:对这个社会充满不满和仇视,甚至有人认为搞批判的作家心理都很...
  • 《青年时报》(整版):卢江良 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的荒诞

    2013-04-14 12:31:44   /   经典・文论・翻译

    http://s1.sinaimg.cn/bmiddle/5602d360tda493c817880&690卢江良 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的荒诞本版文字整理 阿葱http://s15.sinaimg.cn/mw690/5602d360tda49131468be&690才子名片本名卢钢粮,男,1972年11月生于绍兴县富盛镇乌石村。九三学社成员。国家一级作家。近年,以“凭着良知孤独写作,关注人性、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为基点,创作了一批独具魅力的乡土小说,在文坛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被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誉为“当代中国乡村的发现者”。现任21世纪新锐作家网站总编辑、21世纪少年作家网站总编辑。他与杭州在杭州住了15年,...
  •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群的欲望史《逃往天堂的孩子》出版

    2012-05-31 14:36:16   /   今天茶室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群的欲望史——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专题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即日起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97.html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重推《逃往天堂的孩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4y.html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图书(实物扫描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2a.html《绍兴日报》:天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评《逃往天堂的孩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w...
  •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群的欲望史—《逃往天堂的孩子》出版

    2012-05-31 14:35:14   /   散文小说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群的欲望史——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专题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即日起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97.html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重推《逃往天堂的孩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4y.html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图书(实物扫描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2a.html《绍兴日报》:天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评《逃往天堂的孩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w...
  • 用良知安抚社会的隐痛—读卢江良小说集《穿不过的马路》

    2011-12-20 13:09:36   /   经典・文论・翻译

    用良知安抚社会的隐痛 ——读卢江良小说集《穿不过的马路》钱科峰一当浮躁之风席卷文艺界时,当穿越剧、谍战片、宫廷戏、情感小说层出不穷之时,能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的作家无疑是一个有定性的人,而在这种十多年未改本色抱着良知孤独写作的人,无疑更是有着一种信仰的痴绝,以及对社会民生的热爱与关注。因为心里有爱,所以容不得半粒砂子,因为社会角落里的砂子太多,所以让人由爱生恨,卢江良多年来在社会底层感受并触摸着硌手的砂粒后,笔下的文字便也随之由爱生恨,恨意绵长,只因这个社会有了太多的不公与隐痛。自成名作《狗小的自行车》面世以来,作者的...
  • 卢江良在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名师讲坛”讲“良知”

    2011-12-06 11:36:15   /   今天茶室

    著名青年作家卢江良作客科技学院第五期“名师论坛”作者:邵兆阳 发布时间:2011-11-28 21:41:41 11月25日晚,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第五期“名师讲坛”在该院博达楼九楼报告厅举行。中国70后作家群代表性人物之一、著名青年作家卢江良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科技学院学生作了一场题为《良知对于人生的重要性》的讲座。讲座中,卢江良结合王阳明、方孝孺、左拉等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的例子,向大家阐释了良知的重要性以及良知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他认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英。同时,他联系社会生活,列举了药家鑫、小悦悦等事件,希望大学生重塑...
  • 卢江良短篇小说:寒冷的冬衣

    2011-10-22 15:30:08   /   散文小说

    寒冷的冬衣 浙江·卢江良 1这年的天气有些特别,秋季刚接近尾声,这座城市就迎来了第一场雪。韩红就在那一场雪后,送来了那件粉红的羽绒衣。她见到林小娟时,以大姐的口吻说:“林妹,这是我昨天逛街看到的,见式样挺适合你,就给你买来了。”“真的太谢韩姐了。”林小娟欣喜地接过来,“韩姐总这样想着小妹,小妹不知道怎么谢您呢。”称呼小自己两岁的韩红为姐,是付少华在她初见韩红前,特地叮咛过的。“咱俩是姐妹,谢什么谢呀。”韩红不以为然地说着,从纸袋里抽出羽绒衣,“你先试一下,看合不合身?”“您韩姐给我买的,肯定合身。”林小娟把握十足地说。可她一看到那...
  • 卢江良短篇小说:寒冷的冬衣

    2011-10-22 15:29:17   /   散文小说

    寒冷的冬衣 浙江·卢江良 1这年的天气有些特别,秋季刚接近尾声,这座城市就迎来了第一场雪。韩红就在那一场雪后,送来了那件粉红的羽绒衣。她见到林小娟时,以大姐的口吻说:“林妹,这是我昨天逛街看到的,见式样挺适合你,就给你买来了。”“真的太谢韩姐了。”林小娟欣喜地接过来,“韩姐总这样想着小妹,小妹不知道怎么谢您呢。”称呼小自己两岁的韩红为姐,是付少华在她初见韩红前,特地叮咛过的。“咱俩是姐妹,谢什么谢呀。”韩红不以为然地说着,从纸袋里抽出羽绒衣,“你先试一下,看合不合身?”“您韩姐给我买的,肯定合身。”林小娟把握十足地说。可她一看到那...
  • 《〈中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版〉2011年暑假合刊》选用篇目

    2011-05-08 01:30:34   /   今天茶室

    《〈中学语文报·预科版(儿童文学版)〉2011年暑假合刊》选用篇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ebbe680100sizj.html
  •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寻出版

    2010-04-19 14:51:05   /   今天茶室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寻出版 作品梗概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近12万字,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们的欲望史。小说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内心都有一个“天堂”:游手好闲的冯梦发,成天在城里逛荡,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发达;牛皮哄哄的冯大炮,隔三差五地上城去,谎称承包了大业务,目的不外乎以后能当上村长,可以作福作威;心狠手辣的冯丰收,企望安稳地呆在村长的位置上,一如既往地鱼肉乡亲;瘸了条腿的冯土根,挥霍着承包村里工程赚来的钱,踏上了纵欲的不归路;当镇校教导主任的毛主任,向往着远离偏僻的乡村,使出了各种不同的手段;安份守己的吴豆花,一心想让家...
251/212>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298
  • 建立时间: 2013-11-20
  • 更新时间: 2013-11-2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