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从词语使用的现象出发】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7-3-31 23:04 来源: 今天

————————————————————————————————————
      雨后初晴,四面为之一新,尤其阳光与新叶将“清新”这个词的用法发挥到极致,使得它们对空气的描述比我们的感受更加逼真。如果我们直接说空气清新,那种感觉有点单调,易联想到我在自己呼吸的空气中一般性的感受而已,进一步狭义,直指呼吸的感受。

      通过阳光和新叶(当然还有很多事物,这里仅以阳光和新叶为例,它们距我那么近)带来的视觉冲击,清新变得更立体、形象。假如想象再丰富一点,我们可以说“我们在呼吸清新”。注意!“呼吸清新”后面省略的除了空气,还有很多。联想“清新”过滤处理后的美好事物,呼吸的维度自由地展开。

      水边,我正和自己一起散步,滤净埃尘的阳光照在水面,瘦水澄心,接纳着散步者,接纳着我和自己的对话。得注明一下,对话是在感受清新的环境中展开的,不需要/也没预设什么前提。我们说出的话漂在水面上,鳞光闪闪,偶尔有水鸟以为是鱼儿,直扑水面,然后机警地飞走,有的则被感染似的嬉笑着拍打几下翅膀,原本静态的影子鲜活起来。

      从影子思及我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思及语言和语言下的“清新”。望望旁边的感觉的材料来源、“清新”的表达对象,它们都以物的形式存在,感觉和词语强化了物的存在。我们说,这更像词语形式化的物,是言语生出的这“清新”对照物,混合在周围的环境里,与雨过天晴的事物一同朝向握住语言工具的人们,表达着称之为清新的一切,为生命的呼吸提供更本质的东西。

      习惯了“清新”和“空气”之间的关联,清爽而新鲜,这时的我无需拿出任何证明“清新”的东西,我就在感受之中存在,词语“清新”和“空气”的原形也在感受之中存在,而不在语法中体现。我,于此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感受者,换成我们就更恰当了。当然,我和我的体验及内心的幽微尽如阳光中的新叶,事实上构成我对“清新”用法的诠释,扩展到我们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一旦“清新”回过头指向人或语言自身,反而会因为这个词已经赋予意义指向,再和语言自身、语言主体联系在一起时,即已经失去原初的表达,即:一个词语不能解释自身,哪怕显示也很难,因那种“显示”是属于语言主体,脱离语言主体的词语无法显示自身。就如让“清新”指向一个包含清新一词的句子,它能在解释句子时回避对自身的解释吗?可它有怎能在无参照的情况下用自己来解释自己已然物化的存在呢?

      我知道,我应当把词语和诸如阳光、流水这样的事物分开来,可很多时候老是做不到,明明知道倘不如此,就心不由己地把词语携带的惯常感觉套在事物表面,形成一种事物给予我某种指定感受的错觉。

      嗯!我走我路,我应该忘记一个词语“清新”及可能为“清新”修饰对象的所有。

      注:2017.3.31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