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耕】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7-3-18 17:01 来源: 今天

———————————————————————————————
      1
      周五,陪小蕤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体验农耕文化活动。
      一大早,一个年级十个班的学生、老师及部分家长五百多人浩浩荡荡乘车前往。所要去的地方倒不远,一个小时左右即到达,但整个活动组织起来还挺费事的。以前读书那会儿,觉得出去玩游很简单的,说走就走,现在觉得还真是麻烦。
      孩子们都很兴奋,而家长们好像显得比孩子更兴奋。小蕤小时候经常去农村,对这些事物倒接触得较多,其时主要想让她从小就知道耕种庄稼的艰辛、不要嫌弃土地和土地上长出的“土”。只是现在老家房屋、土地已因开发被征用,再加上功课紧张,反而很少有机会去农村了。

      2
      这是一个叫做“幸福公社”地方,集农耕文化、餐饮、娱乐、游玩等为一体综合经营实体,称作一个园区更恰当。而“幸福公社”(里面还有一个“幸福食堂”)这个名称通俗、好记,但容易将农耕历史局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况且那种带有特定历史含义的名称在概念上会发生歧义,令人误解。因为那些名称基于荒唐的历史事实,除了引人厌恶,哪有诗意可言?如果仅仅当作娱乐概念,则将本应反思的沉痛嘻哈化。当然,这只是我内心深处对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一点反思,并不影响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
      门前一个坝子上立着农耕雕像——一个农人正在牛耕。家长们兴奋了,这些为眼前场景唤醒童年记忆的中年人,他们大多平时远离农村、远离记忆,看到旧物一下来劲了,纷纷围着拍照,想在一张照片中寄放一些东西或说是要于这些熟悉的事物通过图片取出已褪色的温暖和岁月里的纯粹。
      进入园区大门,是布置一系列农耕、农事、农具、作物等的文化长廊,看到这些熟识的物事,才觉察到已流逝的时光,一切恍若隔世。展示的物品比较大众化,实物加图片。像灶台、石磨、石碾、风簸、犁耙、水缸等为实物,农作物是塑料模型,农事则采用的是图片。孩子们叫声起伏、欢笑不断,小蕤对他们这个时代、环境之外的事物表现得很淡然,她似乎更喜欢那种带有异域情调的建筑、人文环境的城市、街道、风景,这让我感到有点小小的悲伤和落寞。

      3
      这种以单件物为中心分散式的展览好像少了点什么。即:很难从事物内在结构上为参观者勾勒出一幅整体形象。是不是可以换个思维,考虑按文化分类、农事分类、物件分类、场景分类等,或许这样思路更清晰、印象更深些。
      要不来一个还原场景的办法,设想一下:比如要反映农耕环境的住房、生活场景,可以修几间真实房屋,房屋结构按传统的带晒坝的瓦房结构建,并把各种家具、农具等也照农村习惯摆放。如此,立体感是不是更强呢?又:可弄真的一套耕地的犁和一条牛放在地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下。
      如果有条件,再布置一些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戏曲、民俗、手工、食品等,那就不单有农耕,而且还有了文化。这似乎有点难度。

      4
      周围环境不错,夜雨初晴,满目苍翠,有种久违的清新感,像专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穿过农耕文化长廊、游玩区,来到农耕劳动的现场,小蕤所在的组参加的是植树,现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漫山的都是人,还真有几分农村田地下户之前集体劳作的场面。
      园区工作人员作了一番交代,然后为每组分发工具,可能准备不足吧!这组只分到一把方头铁铲,用来在苗圃里移树苗不太方便,还好植树的坑园方已经挖好。于是,我为孩子准备树苗,常见的红叶石楠、李树等。
      孩子很积极的,虽只是象征性的植树,多少接点地气,感受一下土地的气息,这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毕竟在课本之外还有生活的真实。我喜欢看见他们用双手去接触泥土壤,用灵魂去触摸土壤,希望他们能带着泥土的纯朴走向未来,这会使他们的生命变得更有营养。也许,多年后,当他们回忆单一的学生时代不至是一片枯燥、空白,偶或会想起在某个活动及活动中曾经种下一棵树苗的土地。

      5
      植树活动结束,孩子们开始包饺子,馅和机制的面皮早备好。看样子,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都少有劳动,像玩泥巴一样,捏来乱成一团。小蕤平常也不愿动手,只在过节时来点兴趣,闹着玩,跟姥姥学包几个。
      他们嬉笑着,满开心的。我却心里有点忧虑,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是不是有点导向性的跑偏了。以包饺子为例:不是因为包饺子这件事有多么复杂,而是孩子们对类似简单日常劳动表现出的淡漠,也就是说在他们这代人心里,根本没把劳动当回事,并且不在少数,这对国家、社会来说才是最可怕的。以前,看见单位那些小青年懒洋洋的、不负责任、整天玩游戏,有条件学都不愿意去学,以为是个别现象,后来才悲伤地发现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
      不想孤立地将此现象放大,但现实生活中的确由此倾向,现在的大环境也真是奇怪,将知识、技能、文化分离。作为家长,虽尽可能去纠偏,但仍为下一代感到担心,但愿是我基于自己的狭隘视野的庸人自扰吧!

      6
      园区就着地势山形分成不同主题版块,绿化贴于幸福面上,如简笔为青山春意勾勒出线条、边框。放慢脚步,青山绿水、花草树木才会理你,才会和你说话,你也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呼吸、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希望孩子们能真正走进田野,去体会大自然诗意的在。
      随便走走逛逛,孩子们欢笑着,释放着体内遮隐的欢乐天性。一直以来,总望小蕤能从繁重学习中学会放松自己,不要成天把弦绷得太紧。遗憾的是,曾经那片田野、山坡、树林、果木、菜园都不见了,小蕤以前每次去,在山坡上拔野菜,山林里捡松果,玩得那么开心。后来,拆迁之前还专门去捡回一些松果放在书架上。
      孩子们在简易秋千、绳网、木桩上游玩、嬉戏。这一刻,他们忘了学习的紧张、考试成绩、名次等,每次看着小蕤考试前的疯狂劲就难过,如果能带着这股轻松劲去学习就好了。
      竞争及造成竞争的原因值得深思啊!到底什么样的竞争让孩子们从小就陷入累。为什么活得那样累?这仅是一个累字可解吗?。当现代人要回过头来追求传统的田园生活时,不也正好印证我们身心皆累的悲哀。
      孩子们能于园区小范围参观中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吗?但愿!相信会留下一段美好回忆!当他们有了丰富人生阅历后,或会明白:原来人生的耕耘亦这般!

      7
      午饭,在幸福食堂进行,五十多张餐桌在简易的食堂大厅排开,挺壮观的。你别说,还真像公社食堂的幸福场景。然,今天的光景岂是昨日可比?饭菜丰盛,满是浓浓乡村风味。如果摆在农村人家门前的晒坝上,公社食堂的特定意义就淡去,更契合于传统意义上农耕文化的一部分了。如是想时,我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挑剔了呢?转而一想:不对呀!我所指向的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那份纯粹和诗意,而非针对眼下具体的一事一物。倘使止于面前的一事一物所在,哪还有什么诗意?我们由眼前之物产生的美,莫不是因为内心有那份唐诗宋词为典型特征的农耕时代田园生活诗意。
      嗯!这饭菜里有我们共同的回忆,有农耕文明散发的清香。

      8
      午饭后,稍息片刻,即在山坡上一个露天草坝上举行“农耕文化演讲比赛及农耕知识竞赛”,大家席地而坐,好一个无遮会场!有点像古时文人、学者、高僧等之间的辩论情景。譬如:宗教派别之间论辩,不同学派之间争辩等,双方选一处场地即便开始一场自由自在的无遮之辩。
      整个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主持,这样的形式很好的,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孩子们思维比较活跃,内容和舞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小品方式来诠释,有的用导游解说形式,有的抒情朗诵,有的采取台上台下互动,中间夹杂着背景音乐、民歌、歇后语、方言、诗词、谜语、问答、实物器具展示等,以他们的认识来表现农耕文化,效果很棒!看得出,他们都经过认真准备的。
      现在网络比较方便,为孩子们学习、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但应注意,轻易地从网络上查找、得到、应用,不小心就会导致思维惰性,变得依赖网络而不会思考,要注意:材料本身不能代替自己感受、思考。
      其中的农耕知识竞赛涉及面广泛,从古至今,对应于现实,看来“传统”一词的动态效应体现出来,即使是农耕文化,也已经普遍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也说明一个国家、民族的好的 “传统”自身就具有向前的推动力,使得传统中有生命力的部分保留、传承下去,并作自我的更新。为此,我们应乐观畅想未来。

      9
      但,我又想:拥有知识,但未必有传统文化常识,更不要说唐诗宋词里的人文情怀。这是现代人理解农耕文化的难点,因为一件实物不难,要认识、理解场景无法还原的文化就难多了。想起年初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个新加坡女选手(北大中文系大三学生),在对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理解时出错,其实如果选手有蜡烛、油灯的使用经历,想来应该不会理解错的,“剪烛”本就是一个农耕时代普通的生活场景。这告诉我们,学习、理解传统文化要考虑作品所处的时代、生活、人文等背景。
      对于农耕文化,特别是面对小蕤这一代,一方面,想让她知道农村、农耕、农耕文化以致文明里有美、有诗,更有社会价值和生活意义,走出农村而非逃离以农耕为代表的文化传承,或直接舍弃这种历经千年的文明;另一方面,更想诚实地告诉她,农耕劳作其实是很辛苦的,它与文人笔下诗情画意是不同的。
      一个人的诗意在骨子里,在你对平常事物审美意识中,是一种你对生活、生命、文化、艺术、思想、精神等的浪漫色彩的体现形式,不是轻飘飘的网络美文。对有着千年传承的农耕文明国度的人来说,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首农耕文化的田园诗。

      10
      接受一天短暂的农耕文化教育对今天的小孩来是有必要的,即便农村小孩亦然。在物质、文化上,他们越来越多地接受外来事物的影响,我们自身又无法提供一种现代性的优良“传统”食粮,有很多质朴、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已被粗暴、武断地一刀切予以否定,打着辩证的旗帜推行极端的、绝对化的思想,而这些极端的、绝对化的思想即其延伸品有吸引力吗?除了令人精神压抑,变相促使好奇的下一代去接受一些思想贫乏的外来(有好的、先进的,此处针对肤浅、低俗甚至莫名其妙的部分而言)流行娱乐文化、事物。
      如:肯德基、汉堡包、薯片等真的好吃吗?韩剧、韩星、韩流真的养人吗?有的为了转移矛盾、麻痹别人而推广精神鸦片,有的是主动享受这些不用动脑筋的影视娱乐的头皮按摩。为什么进口的动画片、影视、服装、食物等为小孩、青年欣欣然接受?先接受了别人的文化,自然什么饮食、服装、影视、歌星等都暗暗接受、自然畅销,因为那些东西是在其文化主导流行趋势的前提下推广的。为此,我们说在这些流行背后,有文化入侵的功劳。
      再,美国的影片,你可以说它的影视生产的科技含量高、水平不错,但那种千篇一律的人类救世主的面孔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真没有什么了不起,思想上同样浅薄。影视灌输的文化中,那种半生不熟的食品充满血腥和野蛮,而影视却被巧妙地演绎为雄性的力量和美。仔细想想,哪有什么深刻可言?即便植入一个英雄主题。

      11
      小蕤倒很少接触韩剧、影星、歌星什么的,以及普世面孔的英雄题材影视(其中有种潜在地进行暴力道德灌输,那不是有悠久文化、深厚底蕴的艺术)。生活在现代社会,人心够浮躁的了。希望她学习现代知识、文化,面对现代竞争的时候,能保存传统文明的诗意与从容。一个人的步子不是迈得越快越好,慢慢来,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参加一点劳动,体会艰辛,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所以,我也希望宣传农耕文化时,能把个中滋味体现出来,既有艰辛也有诗意,现实的艰辛,内心的诗意,二者不可偏废,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即是一部艰辛的劳动史,也是一本优美的田园诗篇。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又怎样呢?难道我们在精神上传承那份纯朴、温暖,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份农耕文明的田园诗意。矛盾吗?一点也不。

      12
      在孩子们精彩的演讲、知识竞赛中,一天的“研学旅行——体验农耕文化活动”匆匆落幕,而新的一场又一场的研学旅行已在远方等着。小蕤,人生一旅,愿你天天都有一份好心情,愿“诗和田野”布满你人生的道路,伴你享有无尽无止的欢乐年华。

      注:2017.3.18,3.10小蕤年级组织“研学旅行——体验农耕文化活动”。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