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卢江良随笔:角落里的女人

卢江良 发表于: 2017-2-08 10:13 来源: 今天

[size=10.5pt]角落里的女人



/卢江良[size=10.5pt]



[size=10.5pt]这是一片暗灰色的老建筑群,坐落于杭城一条叫长生路的街边。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笔者每天上班都要路过这里,它离喧闹的西湖虽只咫尺之遥,但相比之下显得有些落寞。不过,听说这个地方在韩国的知名度颇高,韩国历任驻上海总领事上任后必须到访。它,就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按该馆接待中心部长的话说,如果没有在浙江的这段韩国临时政府历史,此后韩国的历史将要重写。
[size=10.5pt]然而,笔者并非学者,无意考证韩国临时政府在浙期间的史实,只是对一个叫朱爱宝的船娘产生了兴趣。因为之前在网上查阅被誉为“韩国之父”金九的资料时,不经意中看到他在中国期间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女人。尽管在金九的一生中,她犹如昙花一现,但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直至晚年依然对她念念不忘,自称:“我和她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类似夫妇的感情……”这也激发了笔者了解她的欲望。
[size=10.5pt]2014[size=10.5pt]年深秋的一个上午,笔者走进了这个纪念馆。这是一幢建于民国时期的洋房,一处典型的老杭州民宅,褪了色的赭色玻璃窗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现在这个展馆面积比旧址扩大了三倍,部分复原了上世纪30年代的旧貌。馆内设有四个展厅,有当年临时政府的迁徙图,以及中韩人民并肩战斗的事迹。但是,这些不是笔者关注的重点。笔者只想在其间,寻觅关于船娘朱爱宝的一些往事。
[size=10.5pt]笔者找遍了整个纪念馆,终于在二楼一个展厅角落,发现了她的一幅照片和些许文字:朱爱宝为了“广东人张震球”的安全,与金九扮成夫妇,每日坐船来往于运河中,帮助金九摆脱了日本宪兵的追捕。1936年,金九离开嘉兴独自来到南京。获取这一情报的日本宪兵为追捕金九派遣了暗杀队。金九自己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所以把朱爱宝从嘉兴接到南京,假扮成古董商夫。这对金九在南京的隐蔽生活有很大帮助。
[size=10.5pt]确实,只有这么一些。可在金九旅居中国期间,那个只知道他是广东人的朱爱宝,整整服侍了他将近5年的时间——在嘉兴时,他托身于她,常住在船里,“今天睡在南门外的湖水边,明天睡在北门外的运河岸,白天再上岸活动。”迁居南京后,他又请她过去同居,“如警察来查户口,由朱爱宝对答应付,出面说明一切。金九就可不露面,免蹈覆辙。”按金九在《白凡遗志》中的话说:“她照顾我实在功劳不小。”
[size=10.5pt]正是这么一个对金九恩重如山的女人,在南京沦陷之前,金九要随临时政府转移长沙,“我把朱爱宝也返回她老家嘉兴去了。”从此,就失去了联络。其实,如果金九真想找回朱爱宝,还是可以如愿以偿的。毕竟从1937年西迁长沙,到1945年朝鲜光复归国,这8年间金九一直在中国。但对于他这样一位独立运动家而言,抗日复国才是头等大事,儿女情长也许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朱爱宝只是用来为他保障安全的。
[size=10.5pt]那么,对于朱爱宝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虽然,后来有作家这样表述:“这个无怨无悔的女人,选择的是无须表达的奉献。”也有学者如此考证:“她回到了嘉兴,弃船上岸,用剩余的钱,在南门河埠开了一家明月茶馆。后来,嫁给了一个叫郁金生的烧饭师傅,搬到了东栅居住,改名朱桂宝。”但终究都只是杜撰罢了。由于与金九失去了联络,朱爱宝的下落便成了谜,她的爱恨情仇,后人也就无从知晓了。
[size=10.5pt]其实,类似于朱爱宝这样的女人,在轰烈的革命运动中或许还有很多,她们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最终却被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应该说,金九算是一位有良知的运动家,在晚年还能充满感慨和自责地回忆那段往事,以便我们“打捞”出朱爱宝这个普通的船娘,让其在纪念馆角落占据一席之地。而正因如此,让我们看到了金九这位韩国独立元勋人性中的温度,同时也为后人了解那场抗日复国运动提供了新的角度。

[size=10.5pt]2015.11.10[size=10.5pt]于杭州泥花香书轩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