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带自己回家】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6-10-01 14:44 来源: 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旅程后,你走出风景往回赶,开始另一段逆向旅行,即带上自己回家。想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回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是说把自己简单地扔进家门,嗯!好的,我已经回家。因为,这只是把自己的身体从一个空间挪到另一个空间,并未实现一种自我全然的抵达。

      我们说,还有什么留在了旅途,比如自己,比如对他方世界的期待,对异域化的带有某种诗意的期待,也是渴望对命运里的神秘的好奇、破解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的向往。以此回来的过程更像是一场逆向旅行,或说是旅行之于“我”对称的另一端,将我们不知道的、没察觉的我的内部映衬出来。

      旅行的过程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它暗暗地将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定义为生活、生命意义的场所,这个称为家的地方能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片刻的安宁。在日积月累的重复过程中,连“片刻的安宁”也被日常的琐屑消减,我们已经变得迟钝,感触不到生命微细处的由我而起的因缘,只是基于一些显然的现象、实物作出判断:在他处,有一个与自己不一样的我。伴着一丝儿神秘气息召唤着“云何应住”的心。又,我们太执着于“家”实体化的特质,以致逐渐膨大的心不知何住,因为你感觉“家”这个实体般的概念里放不下一颗心。须知大身非身、心即非心,那个僵化的概念事实并不存在(每一个具体指向的名称、概念都有类似的错位示意的情形),也就是说抱定的束住灵魂的概念上的羁绊不是真实的。既然如此,我们妄图走出的羁绊的旅行的意义得以纠正,让词语回到词语中。

      相对于出发的回归,这场逆向旅行更似对你无法在旅行、在他处找到的弥补。确然的地方没有不确定性可能引起我们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诱惑,而一旦我们身处一个不确定的环境,比方:自我价值实现与否的不确定,理想、信仰、情感等亦如此。于是,我们又会觉得缺少了一种类似家的可以产生的使之停留哪怕片刻的归宿感。这样的情况,亦即一个人孤独地旅行于人群中。注意!此处延伸出“家”的另一属性,可给你归宿感。如果旅途上能有此归宿感,那么这趟旅程多么像是一场回归。

      而谈及归宿,四处皆然!走进人群,你所想要的归宿感,给孤寂的灵魂一个栖息之所,亦即在人群中为心找寻另一个心理意义上“家”的处所,可将希望、梦想寄托、安放,从而完成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我的建设,为此,我们说,这个寄托之所也将带有我所期待的理想化色彩。但我们当明白,一个可以完成自我实践的地方未必是一个理想化的地方,或许正是这种带有普遍缺陷(其实,是一种一般性色彩的存在,一切原本如此,只是为我想涂抹、上色罢了)的地方才更适合心灵的自我实践,而非于理想之地实践理想。

      好吧!一段旅程结束,你回到家中。一段旅途放下,另一段旅程放下了吗?将“旅行”这个概念擦去,无所谓逆行了,回到家中来,而不是一个名词、概念意义上的家。将自己收回,放入自己之中,想啊!还有什么比保持自己更重要的呢?收拾好一个完整的自我回家。

      带上自己回家,即处抵达。

      注:2016.9.30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