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一件事件中我们的构成】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6-7-08 00:03 来源: 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候,我们急不可耐地打开盒子,好像有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的东西在里面似的,一分一秒也不愿耽搁,甚至粗暴地拗开,一下子就要将结果呈露了。但如果我们预知盒子里的一切可能的局面,对拗开盒子而得到的结果能带给你什么呢?想想,大约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置身于盒子的构成之外吧!以为可以得到一个相对自己独立的一个事物、一个事件的组成结构情况,亦即:站在“我”之中了解一个所谓客观事物罢。

    纵使对象摆在面前,我们真能顺利地打开事物内部?盒子不过是我们心理构成的一个外包装,对于他者来说它不涉及事物内部真伪的判断。我们想要急急打开的对象的内部,像一种自我遮掩情况的检测,到底我们对自己遮藏、隐瞒了多少?靠对形式上的构成的拆解能最终直面盒内的对象本身么?

    探求构成可使我们更清晰地重新认识对象,像打开一个又一个的魔盒,盒子的尽头真是那个无名盼望已久的结果吗?而一个又一个盒子的打开、一层又一层未知被揭开,你感觉你在某种形态下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这个形式带来的意义:对象一词在发生转移和变化,涵盖盒子、我们和打开盒子的行为在内的全部正成取代孤立的盒子尽头的事物所在、事实存在。由此,尽头展示的含义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僵硬之物,而是一个和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与我们一道前行的不断演变的展现“我”的过程。构成也就是我们不停地揭开所谓尽头的过程。而习惯于从空间结构、物质组成、物体形态、实在等方面去考察、认识对象的思维方式的人们,很难见到对象在表面之下的内在的以一个包括我们自身在内完整的发生、发展、灭亡的事件的构成,常常粗暴地把对象从事件系统中提取出来(相对性是非常好的理由),作机械的拆分、组装,由此得到事件系统的构成。

    而站在对象之外的构成分析似乎简单得多,潜在地以我为标准,对对象进行比较,并同时进行对象构成解析,可应当明白:对对象的构成解析一直都在我们认识对象的过程中,我们认为的自己站在对象之外的构成分析给了我们一种貌似理性的错觉,即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打开对象且能做到衣不带露。可我们真能站在纯粹的对象系统之外吗?当一个个盒子依次打开的过程中,我们的“我”究竟为什么所牵引着?以使我们觉察不到跟随其间的“我”的存在,也就说某种东西引领着我们去打开一层层的盒子,并看起来让我们觉得自己处于探究的对象之外、进程之外。如果,事实倘非如此,那么一定是我们的眼睛被遮掩、我们的感觉被屏蔽。所谓对象构成的简单反倒成了我们在自我认知过程里的一种肤浅,而把原动力寄希望于盒子内称作尽头的神秘所在。相反,假若明了领引并非外在的东西,而是源自我们对自我内在追索使然,我们就明白没有站在对象之外的简单。

    更进一步,当问题涉及到“构成”本身时,不仅没因对象和我在的事件暂时远离而变得简单,反使分析过程变得复杂起来。具体到“构成”的过程分析时,才发现我们凭借表达“构成”工具并不愿意将自己完全地展现出来,我们也不容易把握住仅可利用的工具从而清楚地把“构成”显示。须知,“构成”作为面向对象的、我们认知的思维过程展示,它在被表达工具实现过程展示中,同时实现构成对它指向的对象的描述、说明,实现对自我内在的揭示。这也表明,我们认为的介于对象和我之间的以显示对象为特征的构成不过是一件事件中事物表面的现象,通过表达工具、思维活动来完成自个儿的形象。

    这些,无不提示我们,一个事件中我们的构成有其自然呈露的必然,偶然看见的现象种种虽然传递出我们(这个涵盖对象尽头、表达工具及我在内的综合形态)的一些儿属性,但因其虚幻却彰显出我们在结构上的不实,或者说我们在构成上的虚无,通过一系列发生、发展、灭亡的完整的事件过程显现出这种虚无的属性特征。当然,不可能无所凭据就得出:站在“我”之中了解作为一个过程实在的我们的构成。至此,盒子完成了它当作一个譬喻的用途后退场,尽将“我”给袒露,我们指向外在对象的构成箭头沿时间逆行。

    看清一个事件中我们的构成了吗?看清了我们到底对自己遮藏、隐瞒了多少么?只有在形式之上最终才能解开“形式上的构成”对对象、对我们本身的遮盖。“构成”一词隐身,退入我们的盔甲后面、退入显然后面,成其为“构成”自身。

    注:2016.7.7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