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尘封古意】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6-6-18 13:17 来源: 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琴。琴声里古意被粉刷一新,隐约听见现代建构物特征的致密,用“精巧”也行,被精心设计成一种实物摆在同样精心设计的环境中。我听的时候,俨然一个模块植入到建构物中,成了不见自己的建购物的一份子。

    感慨于建筑物的宏大,可琴音高古不需要建筑的宏大来显现,也无法显现,它需要将眼中物挪开,空出宽广来。那种宏大体现出来的空旷感,隐着几分空虚,将人的智能具体化的实在如一怪物。其外形上的金属感难掩其易碎和虚无,完整中是田园诗意的缺失。是的,更像是一件精美包装的物品。

    当你走进高山大川、走进一卷古意,或会发现现代建筑物的宏大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这些建筑物的繁杂里古意的简洁和宽度也不复存在。无论我们在空间上如何建构宽敞、高大,也难以制造出古意的宽度来。

    说到制造,感觉人们骨子里已经没有那种悠远、质朴,建筑物或说广义的作品(不,更像一台台机器生产的产品,精密得远离了水墨里隐没的山水)呈现的是一种印刷品的刻意、俗气,也即那些文字已葬身在纸、墨和作者的机械、僵硬。文字原本的信息已被涂改、重新写入的是远离记忆的当前生产、制造的条例、规程。由此设计、拼装、组合出符合现实功用的产品,即使换个词语“创造”,其引发结果也是针对现实功用的批量产物,不是原著山水。

    在技巧、规则、秩序、制度等的多重网织、裹覆之下,一个人很难迈出自由的步子。即便为我们呼吸的风景亦已被绳拴,仿佛在按斤两买卖、论尺寸欣赏,采取一切可以量化的手段构建世界。这样,似乎方便了我们解构、重建,形式和结构方面确乎完成构建,看起来多么逼真啊!可我们真能构建一幅山水画、一首古诗词的全部吗?古意尘封,我们重构的只是物化的外在形态而非其内的意境、美好、纯粹来。

    这是否是基于对传统中的那份美好的怀念、或现实里恶的厌恶而言?事实上没那么糟,按事物的构成完全可以实现分解、重构啊,如:工具、方法、环境等,可我们又怎能重构一个遥远的我呢?如果有一天你回来,你会指着眼前的人说:这不是我,这里有属于我的。
    譬如:相似处,重构的环境中有柳树、小桥流水、古道西风、渔市孤烟、水村残叶、琴声等,可断肠人还是当年断肠人吗?如戏。道具里有道具的意义、台词有台词的指向,重复的过程中进进出出的,有传统、有现实。尘已封,断肠人已远。

    传统?提到传统,想起一些关于传统的阐释,没有一个绝对完整的对象停留在那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取舍间延续、完善着引领我们前行的一份美好。可我们的传统被活生生地割裂、腰斩。使得我们回头去,现代建购物的完备中,才发觉琴声里的断裂,才发觉远处古意尘封。

    注:2016.6.18

最新回复

泸州曾一 at 2016-6-18 19:16:39
说到制造,感觉人们骨子里已经没有那种悠远、质朴,建筑物或说广义的作品(不,更像一台台机器生产的产品,精密得远离了水墨里隐没的山水)呈现的是一种印刷品的刻意、俗气,也即那些文字已葬身在纸、墨和作者的机械、僵硬。文字原本的信息已被涂改、重新写入的是远离记忆的当前生产、制造的条例、规程。由此设计、拼装、组合出符合现实功用的产品,即使换个词语“创造”,其引发结果也是针对现实功用的批量产物,不是原著山水。
无数山楼 at 2016-6-20 08:09:20
问好曾一!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