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浅酌郑州品豫州(游记)

秋子 发表于: 2008-6-15 03:00 来源: 今天

浅酌郑州品豫州

                                                ——选自《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对河南一直充满了无数好奇,不仅因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灿烂的文化,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里,有着无数的历史遗迹,也因现代人对河南、河南人的各种传说,更让我对这样一片曾经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古老大地倍感兴趣。


河南一行的中心是郑州。530日傍晚顺着人流走出郑州火车站时,望着眼前嘈杂的人群,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三轮车等混杂的景象一阵欣喜:这是郑州,我已经在河南大地上了。回望刚才拥挤的火车站,怎么也无法与每年春运都会报道的那个拥挤的郑州火车站联系起来,怎么看也没有电视画面中那般夸张的大,也许大的只是火车的次数,而挤的却是人们站立的空间。无论如何,作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郑州火车站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次河南行,一方面是印证印象里的河南,一方面就是探寻古老河南的文化气息。火车站的混乱只是印证了我片面的河南印象,当和陈律师终于在打了第5辆不拒客的出租车,进入郑州的中心市区时,才逐渐揭开这座城市的繁华新面貌。



“豫”字渊源
周五的下午6点钟也许是中国每个大城市的堵车高峰期,车在去目的地的路上支支吾吾,我边四处打量周围建筑边跟朋友聊天。当一辆辆“豫”字头车划过,我想起了在参《周易》读到“豫卦”时,对河南“豫”的猜测。就问朋友可知河南为何简称“豫”?朋友尚未作答,司机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河南在远古时代是亚热带气候,成片的森林,有大象生存,豫字,左边是人的形状,右边就是指大象。照此说来,此“豫”非《周易》中“豫卦”之豫,但从此卦的含义中又很明显感觉到并不仅仅通“预”的意思,而应该更为深厚,与这片土地也一定有深刻的渊源。


据《说文解字》记载,“豫,象之大者”,豫就是大象。此字从最开始产生的形象看,应该属于象形字,但象形字多是单个字,有所指示是指事字,合在一起是会意字,缘何会演化到现在的形声字呢?左边的人是怎样演化成为“予”的呢?在一则资料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解释:豫,该字的左边“予”是以前的意思;右边的“象”字是大象的象,合起来<豫》字可作欢喜、舒适的解释,称豫就是指这里以前是大象的乐园。然而,传说中,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也就有一种可能,此字是大禹定九州时产生,或者以前就有此字,那么前面这种单纯说大象的乐园并不妥且,而且“予”字指以前的意思是后来赋予的含义。我们谁也不知道“豫”字最开始产生时读什么,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象形字,左边是个“人”,而仍然读作“xiang”,也是有可能的。根据各种典籍,我又做了系列假定推理。

现在我们说,“予”是指事字,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是:授予,给予。(原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那么,大象作为当时丛林里非常巨大的凶猛动物,人类在训化它的过程中不免要动用耗费很多功夫、体力和智力,那么也并不是人人都能牵着大象行走,驯化好的大象应该是作为非常高的礼品,或者是具有某种荣誉的尊贵标志。这样说来,左边就不仅仅是做人解释,而是跟大象合在一起喻指某一含义。什么呢?《周易》64卦的第16卦“豫”卦,其卦辞云: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周易》曰: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利建侯行师。豫,指可以建设诸侯开始行动。卦象说,雷地卦,雷声震动,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现在是顺从的时候,君子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那么从豫州作为九州之中来说,正是当时君王所在之地,那么此时的大象就可能是用于这些重大的场合,甚至是战斗中。至于后来关于“预警”、“预防”等含义,则是在演化中进一步附加上的,包括关于“豫卦”中,君子行大业,必须时时有防御之心,包括在成就之后,只有时刻豫警才能守,因《周易》不是一时一家之言,那么含义也是在一层层集众多智慧而来。如此说来,一豫字,与地理环境、地名、哲理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一个假设,予,还有一个由来,指夏(约前2070-1600)的第七代君主——予,名字也作杼或作季杼。是少康之子,的父亲,在位17年。“豫”左边的人也有可能就是夏朝的“予”王。启作为禹的儿子结束“禅让制”开启“世袭制”的第一人,到予也不过百年,予去牵象,建功立业,开始自己的王朝,也否和“豫卦”所指,那么这种解释也是有可能的。但这只能是在现有资料基础上的合理推测,而历史模糊,说又能说谁正确呢?


尽管以上都可以说是合理的假设和推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古老的豫州盛产大象。这个有案可查。一则,在郑州博物馆展出了一架解放后出土的“黄河象”的骨架。黄河象是河南出土的象化石,确凿无疑地证明黄淮海平原上曾有过象群的存在。另外,大约在60年代左右,在安徽省淮北兴修水利时,于怀远县发现了一具大象骨架,经当时合工大刘嘉龙先生定为《淮河棱齿象》。这说明在黄淮一带过去曾有象生存。而河南之所以简称豫,则是因古为豫州地,故简称“豫”。




“河南烩面”的由来
人不可貌相,每个城市都可能藏龙卧虎。就在我们讨论完河南的简称“豫”时,我又问及名吃“河南烩面”是绘大饼还是烩面条?师傅在回答之后,竟然又说了连我土生土长的河南朋友也不知道的“河南烩面”的由来。但据后来查资料,并没有师傅所说的这个由来,但是一位出租车司机,祖籍不是河南,并掌握丰富的河南文化知识,地理知识,并能对一位外地游客侃侃而谈实在不简单。但后来朋友跟我说,他在郑州生活几十年,今天也是头一次遇高人。


这位司机师傅的典故是:从前有一家开羊肉汤的馆子,老板在卖完一天的汤后会有剩余,于是就用来给伙计们煮面,剩下的不止是羊肉汤呀,还有豆皮、海带、蘑菇等各种菜,于是就都加进去一锅烩了,当员工饭菜。伙计们天天吃并没有什么新鲜,只是一天这个老板的一位朋友来玩,到吃饭的点,老板问吃什么,朋友说,也别客气了,你的伙计吃啥就一起吃啥,老板坚决不让,而朋友执意要求,就这样也上了一碗烩面,结果这一吃就吃出了故事,朋友赞不绝后,并传了出去,而来店里品尝这道菜的人也络绎不绝,河南烩面就这样传开了。


当然现在的河南烩面已经千变万化,烩面的面讲求劲道,但关键还是汤上下功夫更多一些。离开郑州前,朋友特意陪我去了河南一家比较有名气的烩面馆——豫丰园,品尝地道的河南烩面,果真汤无比鲜美,比起引渡到中国的日本“面爱面”也是在汤上下功夫,河南烩面真是过犹而无不及,只是中国的好东西都没有好的包装,没有品牌,而且相互恶性竞争,糟蹋了很多资源。


在河南,比较有名气的烩面品牌店有“萧记”和“合记”,而之间的战火斗争也是颇有趣味,但不管是萧记还是合记,都应该立足于长远,将传统风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才是。从搜集的材料看,关于“河南烩面”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河南烩面是从西安泡馍中演变过来的,西安的泡馍是清朝年间传到河南的,因为河南人不喜欢吃馍而喜欢吃面,就把它演变成了烩面。现在烩面中所喝到的汤都能依稀闻到西安泡馍的味道,汤用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其中下入七八味中药,煮出来的汤浓。另外,烩面用的面叫做扯面,其特点就是滑爽、劲道。然而因为每一个民间品牌的由来总要有自己的传说,于是,冯记、闪记、刘记、周记、合记等等都有自己的烩面故事。其中,以合记的故事影响的广一些。


合记烩面的主厨赵荣光师傅,1901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长垣县(今属河南省),14岁到河南开封同天聚饭店跟名厨周文汉学徒。赵荣光虽系汉族,但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回族饭菜的制作。他喜面食,尤其对面条特别钟爱。据他的关门弟子王平和讲,战争年代,饭店经常因躲避空袭关门,有时厨师们刚端起饭碗就要急于逃命。当时粮食紧缺,赵师傅不忍将剩饭弃掉,空袭结束后,就把剩饭加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荣光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很好吃,就在面里放些盐、碱之类的原料,使其面更筋,别有一番风味,成为店员们的一个主要伙食品种。后来,一些老顾客发现店员吃这种面津津有味,香气四溢,就要求购买。赵荣光师傅由此开始精心配制烩面。他选用上好的鲜羊肉,放入各种原料将肉煮烂,面条下锅时用原汁肉汤,再放入羊肉、黄花菜、木耳等调料,烩面的味道十分鲜美,逐渐成为该店的热卖品种,老板也把店名更改为“陕西牛羊肉烩面馆”,简称合记烩面馆。


斜阳少林


六月一日下午3点到达登封少林时,并没有直接去少林寺,而是去了永泰庙。不仅是因太匆忙,那天的游览给我最深刻的,除去少林寺诺大停车场对面的“平顶山”(当地人称作平躺佛,是一座没有山头,及其平且长的山),日落嵩山的美景,再就是永泰庙了,反而有名气的少林寺并没有给我太深的印象,但并不意味着否定了少林寺的地位。少林寺,无论从寺庙建设,带动中华武学发展,商业化运作等方面都是及其成功的,但正因为它有了太多的可以称豪的荣誉反而模糊了作为一座寺庙的韵味。而寥落无人,幽静的女庙“永泰庙”相比之下则更能透化一个人的心灵。


永泰庙是以最后一位在此出家的公主——“永泰公主”的名字命名的。此庙先后有三位公主在此出家,其中第一位还是带发出家,那时是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大多数都是带发出家。在“皇姑楼”(这是我见过唯一一座黄颜色的庙)里供奉的三座公主像,其中一尊就是带发修行的塑像。此庙之前也曾用前面两位公主的名号命名。永泰公主是北魏末年,宣武帝的小女儿,因喜佛法而出家修行,但用永泰命名并不是在永泰公主在这里出家之时,而是到明朝重修此庙时,因永泰公主当时修行广积善德,经常把皇上赐给的东西分给周围人,而自己也并不像前两位公主一样,仍受皇家待遇,而是跟普通僧众一样吃饭作息,修行很高,博得了当时寺庙以及周围百姓的爱戴,于是再重修寺庙时就改名为“永泰庙”,之前一直沿用的是前一位公主的名字。(因当时没有及时记录,名字已经记不清楚,而网上还没有关于永泰庙的介绍,在查得详细资料后将补记。)


另外,永泰庙中可以称谓的还有一棵千年古杨树,虽死半身仍挺拔,新枝繁茂。据解说员讲,此杨树曾经是庙里一根插旗的杆子,天长日久竟然扎根生芽,在庙内存活了。民间流传说,“前不栽桑,后不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这个鬼拍手就是指杨树,因为杨树遇风哗啦啦的响,在深夜是非常恐怖的,但是佛家讲求随缘和顺其自然,既然这根杨树杆子能再次生根也是它的造化,就让它自然存活下来,着也印证了佛家的道义。而据了解,现如今,白杨最长的存活期也只是五百年,能活上千年实属罕见。


永泰庙里有真出家的女主持,也接受普通人进入修行,对于香客,庙内只提供吃不提供住。看过女尼的居住环境,非常干净、简朴而又淡雅,幽静的环境的确是修行的好地方。


此去少林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更加客观的看待少林寺现象,以及对前面网上盛传的大悲寺与少林寺对比一事有更深刻的反思,此不是一个角度看问题,那种比较也是有点偏执,这个须另加辩驳,在此,不再多讲。因在永泰庙逗留时间过长,而耽误了进少林寺的时间,等我转到最后一座殿时,那个少林武僧踩下脚印的殿已经关门了,颇为遗憾。


再出登封,这座小而异常整洁干净的小城上高速时,正望见了落日耽于嵩山半腰,朋友忍受不了诱惑,冒着危险在高速停车,在车内偷拍了“日落嵩山”的美景。回望少林,那首《少林寺》的主题曲游荡耳畔: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

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

冬去春来十六载

黄花正年少

腰身壮胆气豪

常练武勤操劳

耕田放牧打豺狼

风雨一肩挑一肩挑



每座城市都是一座的无穷宝藏,非是一朝一夕可以穷尽。作为过客,更不能轻易对一座城市,对城市的文明造次,这次匆忙的河南行,虽没有去小江南“信阳”,目睹南阳玉,领略曹植的洛河女神许昌,唐僧故里偃师,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等风貌,没有去张衡、杜甫、程颐等众多历史名人故里缅怀,而这一行已掀开了郑州一角,河南一撇,那些浩瀚的文化和历史又怎是我这粗略的行径能探寻的?苦且浅尝辄止,能打开世人研究河南的兴趣,能为进入中国古代文明打开一条通道也算幸事了。



5月底6月初河南一行
主要同行人:秋子、蓝山、飞飞、陈律师、海波
08.6.15
02
32秋子整理

最新回复

丁南强 at 2008-6-24 17:38:25
欢迎来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

品尝一下洛阳水席、羊肉汤,也别具风味
秋子 at 2008-6-26 14:05:11
谢斑竹!

此文,已被《中华文化画报》选中,昨晚刚进行了修改,可惜未带,改天再将修改稿传来,原文错了好几处地方。
秋子 at 2008-6-28 19:24:09

浅酌郑州品豫州




    对河南一直充满了无数好奇,不仅因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灿烂的文化,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里,有着无数的历史遗迹,也因现代人对河南、河南人的各种传说,让我更对这块曾经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古老大地倍感兴趣。

    河南一行的落脚点是郑州。5月30日傍晚顺着人流走出郑州火车站时,望着眼前嘈杂的人群,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三轮车等混杂的景象一阵打量:这是郑州!我已经站在河南大地上了。回望刚才拥挤的火车站,这个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却怎也找不到每年春运时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个塞满了人群的诺大广场。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是不是除了火车外,还要为旅客多建点落脚的地儿。

    这次河南行,一方面是印证印象里的河南,另一方面就是探寻古老河南的文化气息。当和陈律师终于在打了第5辆不拒客的出租车,进入郑州中心市区后,这座城市才逐渐掀开它繁华的一面,让我再也不敢小觑这座城市。

“豫”字渊源
    每周五的下午6点钟也许是中国每个大城市的堵车高峰期,车在去目的地的路上支支吾吾,我边四处打量周围建筑边跟朋友聊天。当一辆辆“豫”字头车划过,我想起了在参《周易》读到“豫卦”时,对河南称“豫”的猜测,就问朋友可知河南为何简称“豫”?朋友还在思考之际,司机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河南在远古时代是亚热带气候,成片的森林,有大象生存,豫字,左边是人的形状,右边就是指大象。照此说来,此“豫”非《周易》中“豫卦”之“豫”,但隐隐感觉它们之间一定有深刻的渊源。

    据《说文解字》记载,“豫,象之大者”,也就是说“豫”在最先时就是指大象。照此说来,此字应该是象形字,但左边的“予”又作何解释呢?它并不是“人”的简化。在一则资料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解释:豫,该字的左边“予”是以前的意思;右边的“象”字是大象的象,合起来<豫》字可作欢喜、舒适的解释,称豫就是指这里以前是大象的乐园。如果这个字是后来产生的,那么这种解释可以接受,然而这个字可是最早在《周易》里面就出现了,并且可以肯定是的,要比“周易”产生的还要早,是已经有了含义后才被《周易》采用的,上面的这种猜测完全有可能是后人联想来的。传说中,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那么,此字可能是大禹定九州时产生的,也可能是以前就有,然而我们谁也不知道“豫”字最开始产生时读什么,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象形字,左边是个“人”,读作“xiang”,都是有可能的。根据各种典籍,我又做了系列假定推理。

    现在我们说,“予”是指事字,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是:授予,给予。(原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那么,大象作为当时丛林里非常巨大的凶猛动物,人类在训化它的过程中不免要耗费很多功夫,包括体力和智力,并不是人人都能牵着大象行走。驯化好的大象应该是作为非常高的礼品,或者是具有某种荣誉的尊贵标志。这样说来,左边就不仅仅是单纯做一个“人”字解释,而是跟大象合在一起喻指某一含义。什么呢?《周易》64卦的第16卦“豫卦”曰: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利建侯行师。豫,指可以建设诸侯开始行动。卦象说,雷地卦,雷声震动,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现在是顺从的时候,君子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那么从豫州作为九州之中来说,正是当时君王所在之地,那么此时的大象就可能是用于这些重大的场合,甚至是战斗中。至于后来关于“预警”、“预防”等含义,则是在演化中进一步附加上的,包括关于“豫卦”中,君子行大业,必须时时有防御之心,包括在成就之后,只有时刻豫警才能守,因《周易》不是一时一家之言,那么含义也是集众多智慧而来。如此说来,一豫字,与地理环境、地名、哲理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一个假设。予,还有一个由来,指夏(约前2070-前1600)的第七代君主——予,名字也作杼或作季杼,是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在位17年。“豫”左边的人也有可能就是夏朝的“予”王。启作为禹的儿子结束“禅让制”开启“世袭制”的第一人,到予也不过百年,予去牵象,建功立业,开始自己的王朝,也否和“豫卦”所指,那么这种解释也是有可能的。但这只能是在现有资料基础上的合理推测,而历史模糊,说又能说谁正确呢?

    尽管以上都可以说是合理的假设和推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古老的豫州盛产大象。这个有案可查。一则,在郑州博物馆展出了一架解放后出土的“黄河象”的骨架。黄河象是河南出土的象化石,确凿无疑地证明黄淮海平原上曾有过象群的存在。另外,大约在60年代左右,在安徽省淮北兴修水利时,于怀远县发现了一具大象骨架,经当时合工大刘嘉龙先生定为《淮河棱齿象》。这说明在黄淮一带过去曾有象生存。而河南之所以简称豫,则是因古为豫州地,故简称“豫”。

“河南烩面”的由来
    人不可貌相,每个城市都可能藏龙卧虎。就在我们讨论完河南的简称“豫”时,我又问及名吃“河南烩面”是绘大饼还是烩面条?师傅在回答之后,竟然又说了连我土生土长的河南朋友也不知道的“河南烩面”的由来。但据后来查资料,并没有师傅所说的这个由来,但是一位出租车司机,祖籍不是河南,却掌握丰富的河南文化知识,地理知识,并能对一位外地游客侃侃而谈实在不简单。

     这位司机师傅说的典故是:从前有一家开羊肉汤的馆子,老板在卖完一天的汤后会有剩余,于是就用来给伙计们煮面,剩下的不止是羊肉汤呀,还有豆皮、海带、蘑菇等各种菜,于是就都加进去一锅烩了,当员工饭菜。伙计们天天吃并没有什么新鲜,只是一天这个老板的一位朋友来玩,到吃饭的点,老板问吃什么,朋友说,也别客气了,你的伙计吃啥就一起吃啥,老板坚决不让,而朋友执意要求,就这样也上了一碗烩面,结果这一吃就吃出了故事,朋友赞不绝口,并传了出去,而来店里品尝这道菜的人也络绎不绝,河南烩面就这样传开了。

    当然现在的河南烩面已经千变万化,烩面的面讲求劲道,但关键还是汤上下功夫更多一些。离开郑州前,朋友特意陪我去了河南一家比较有名气的烩面馆——豫丰园,品尝地道的河南烩面,果真汤无比鲜美,比起引渡到中国的日本“面爱面”过犹而无不及,只是中国的好东西都没有好的包装,没有品牌,而且相互恶性竞争多,白白糟蹋了很多资源。

    在河南,比较有名气的烩面品牌店有“萧记”和“合记”,而之间的战火斗争也是颇有趣味,但不管是萧记还是合记,都应该立足于长远,将传统风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才是。从搜集的材料看,关于“河南烩面”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河南烩面是从西安泡馍中演变过来的,西安的泡馍是清朝年间传到河南的,因为河南人不喜欢吃馍而喜欢吃面,就把它演变成了烩面。另外,烩面用的面叫做扯面,其特点就是滑爽、劲道。然而因为每一个民间品牌的由来总要有自己的传说,于是,冯记、闪记、刘记、周记、合记等等都有自己的烩面故事。其中,以合记的故事影响的广一些。

     传说,合记烩面的主厨赵荣光师傅,极喜面食,尤其对面条特别钟爱。据他的关门弟子王平和讲,战争年代,饭店经常因躲避空袭关门,有时厨师们刚端起饭碗就要急于逃命。当时粮食紧缺,赵师傅不忍将剩饭弃掉,空袭结束后,就把剩饭加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荣光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很好吃,就在面里放些盐、碱之类的原料,使其面更筋,别有一番风味,成为店员们的一个主要伙食品种。后来,一些老顾客发现店员吃这种面津津有味,香气四溢,就要求购买。赵荣光师傅由此开始精心配制烩面。他选用上好的鲜羊肉,放入各种原料将肉煮烂,面条下锅时用原汁肉汤,再放入羊肉、黄花菜、木耳等调料,烩面的味道十分鲜美,逐渐成为该店的热卖品种,老板也把店名更改为“陕西牛羊肉烩面馆”,简称合记烩面馆。

斜阳少林
    六月一日下午3点到达登封少林时,并没有直接去少林寺,而是去了永泰庙。不仅是因太匆忙,然而那天的游览给我最深刻的,除去少林寺诺大停车场对面的“平顶山”(当地人称作平躺佛,是一座没有山头,及其平且长的山),日落嵩山的美景,再就是永泰庙了,反而有名气的少林寺并没有给我太深的印象,但这并不意味就否定了少林寺的地位。少林寺,无论从寺庙建设,带动中华武学发展,商业化运作等方面都是及其成功的,也是正因为它有了太多的可以称豪的荣誉反而模糊了作为一座寺庙的韵味。而寥落无人,幽静的女庙“永泰庙”相比之下则更能透化一个人的心灵。
永泰庙是以最后一位在此出家的公主——“永泰公主”的名字命名的。

    据资料记载:永泰公主,北魏宣武帝元恪之女。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北魏孝明帝的妹妹永泰公主来到明练寺(在嵩山东峰太室山)削发为尼,潜心修佛,由于她乐善好施,经常将朝廷供给给她的钱粮赈济给周围的苦难百姓,因此,深受广大僧俗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为纪念永泰公主的功德,嵩岳寺僧人道莹奏请皇帝整修明练寺,奉祀永泰公主,更名永泰寺。

    在永泰庙“皇姑楼”里供奉的三位在此出家的公主也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第一位公主到此出家之时正是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公主还是带发修行,而到后两位公主时,佛教无论从教义完善和影响深广的程度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到唐朝重修此庙,并以“永泰”更替前一位公主命名的名字更显示出佛教在当时的鼎盛程度。

    另外,永泰庙中可以称谓的还有一棵千年古杨树,虽死半身但仍挺拔,新枝繁茂。据解说员讲,此杨树曾经是庙里一根插旗的杆子,天长日久竟然扎根生芽,在庙内存活了。民间流传说,“前不栽桑,后不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这个鬼拍手就是指杨树,因为杨树遇风哗啦啦的响,在深夜是非常恐怖的,但是佛家讲求随缘和顺其自然,既然这根杨树杆子能再次生根也是它的造化,就让它自然存活下来,这也印证了佛家的道义。而据了解,现如今,白杨最长的存活期也只是五百年,能活上千年实属罕见。

    永泰庙里有女僧人,也接受普通人进入修行,对于香客,庙内只提供吃不提供住。看过女尼的居所,非常干净、简朴而又淡雅,幽静的环境的确是修行的好地方。

    此去少林最大的收获,还就是更加客观的看待少林寺现象,以及对前面网上盛传的大悲寺与少林寺对比一事有更深刻的反思,此不是一个角度看问题,那种比较也是有点偏执,这个须另加辩驳,在此,不再多讲。因在永泰庙逗留时间过长,而耽误了进少林寺的时间,等我转到最后一座殿时,那个少林武僧踩下脚印的殿已经关门了,颇为遗憾。

    出登封,穿过这座小而异常整洁干净的小城上高速时,正望见了落日耽于嵩山半腰,朋友忍受不了诱惑,冒着危险在高速停车,在车内偷拍了“日落嵩山”的美景。回望少林,那首《少林寺》的主题曲游荡耳畔: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
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
冬去春来十六载
黄花正年少
腰身壮胆气豪
常练武勤操劳
耕田放牧打豺狼
风雨一肩挑一肩挑



    每座城市都是一座的无穷宝藏,非是一朝一夕可以穷尽。作为过客,更不能轻易对一座城市,对城市的文明造次,这次匆忙的河南行,虽没有去小江南“信阳”,目睹南阳玉,领略曹植的洛河女神许昌,唐僧故里偃师,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等风貌,没有去张衡、杜甫、程颐等众多历史名人故里缅怀,而这一行已掀开了郑州一角,河南一撇,那些浩瀚的文化和历史又怎是我这粗略的行径能探寻的呢?姑且浅尝辄止,能打开世人研究河南的兴趣,能为进入中国古代文明打开一条通道也算幸事了。

记5月底6月初河南一行
08.6.15   02:32秋子整理

海客 at 2008-6-29 04:02:27
我不知道  现在河南地界   还留存多少古风?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