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孤独的湖边漫步》

南北 发表于: 2008-4-07 14:59 来源: 今天


http_.jpg

诗文集。约13万字。)






太平湖,位于皖南的黄山与九华山之间。
作者2006年秋末离开成都,独自来到黄山太平湖畔,在一位当地文友的帮助下住进一家位于湖边的私人旅店。在一年四季的时间交替中,作者一个人漫步在山林湖畔,用脚步和眼睛细细感受和体味湖水和山林的美丽,也感受着美丽山水被“开发”被毁坏的无奈和忧伤。
这本集子由随笔、诗歌和日记三部分组成,以冬、春、夏、秋四个季节为序,传达出作者孤独脚步下的静美冥想和沉思。
本书中的部分诗文曾在天涯等网络上发表,反响强烈,被读者戏为“中国的瓦尔登湖”。
现在将其中部分诗文贴到这里,请朋友指正批评。




目录




第一辑 [size=10.5pt]一树腊梅都开了

[size=10.5pt]从成都到黄山

[size=10.5pt]别了,成都
[size=10.5pt]总统府
[size=10.5pt]玄武湖
[size=10.5pt]主动寻找
[size=10.5pt]当年王谢
[size=10.5pt]鸡鸣寺
[size=10.5pt]湖,我来了
[size=10.5pt]晨
[size=10.5pt]鹅
[size=10.5pt]山
[size=10.5pt]温暖的棉花
[size=10.5pt]夜
[size=10.5pt]山鸡·湿径·竹林
[size=10.5pt]水杉红了
[size=10.5pt]鸟鸣窗前
[size=10.5pt]坛经
[size=10.5pt]移民学校的孩子们
[size=10.5pt]在这里
[size=10.5pt]两只结缘的狗
[size=10.5pt]月夜
[size=10.5pt]阳光下的写作
[size=10.5pt]午后
禅悦
[size=10.5pt]冬日絮语[size=10.5pt]
[size=10.5pt]火桶
[size=10.5pt]一树腊梅都开了
[size=10.5pt]阳光下面夫妻鸟[size=10.5pt]
[size=10.5pt]空空[size=10.5pt]



第二辑 [size=10.5pt]大地的蓝色梦想
[size=10.5pt]
[size=10.5pt]立春[size=10.5pt]
[size=10.5pt]大地的蓝色梦想[size=10.5pt]
[size=10.5pt]皖南小镇[size=10.5pt]
[size=10.5pt]隔溪花[size=10.5pt]
[size=10.5pt]黄山初行记
[size=10.5pt]读书[size=10.5pt]
[size=10.5pt]访杨仁山故居[size=10.5pt]
[size=10.5pt]清晨[size=10.5pt]
[size=10.5pt]求斋西峰寺[size=10.5pt]
[size=10.5pt]现代禅诗的春天[size=10.5pt]
[size=10.5pt]山中花事[size=10.5pt]
[size=10.5pt]野樱[size=10.5pt]
[size=10.5pt]行走、禅思和写作[size=10.5pt]
[size=10.5pt]后半生的事情[size=10.5pt]
[size=10.5pt]太平湖的冬天[size=10.5pt]
[size=10.5pt]爱上诗人[size=10.5pt]
[size=10.5pt]暂别[size=10.5pt]
[size=10.5pt]从皖南到武汉[size=10.5pt]
[size=10.5pt]我知道[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第三辑枸桃红了
[size=10.5pt]
[size=10.5pt]五月[size=10.5pt]
我的山[size=10.5pt]
[size=10.5pt]今天芒种[size=10.5pt]
突然间[size=10.5pt]
静美的山林[size=10.5pt]
太平湖畔复松寺[size=10.5pt]
[size=10.5pt]十只鸟[size=10.5pt]
夏日清晨[size=10.5pt]
[size=10.5pt]清晨,一阵雨[size=10.5pt]
大米、小米和绿豆[size=10.5pt]
[size=10.5pt]搬家[size=10.5pt]
[size=10.5pt]早行客车[size=10.5pt]
[size=10.5pt]月夜[size=10.5pt]
甘露寺访藏学法师不遇[size=10.5pt]
[size=10.5pt]早晨[size=10.5pt]
[size=10.5pt]獾的忧虑[size=10.5pt]
[size=10.5pt]湖边[size=10.5pt]
[size=10.5pt]林下[size=10.5pt]
[size=10.5pt]新月[size=10.5pt]
[size=10.5pt]后院[size=10.5pt]
画扇小记[size=10.5pt]
[size=10.5pt]枸桃红了[size=10.5pt]
[size=10.5pt]短句[size=10.5pt]
随风而行[size=10.5pt]
[size=10.5pt]不同[size=10.5pt]
[size=10.5pt]混乱的“黄山”[size=10.5pt]
[size=10.5pt]气象[size=10.5pt]



第四辑 [size=10.5pt]山林的忧伤

[size=10.5pt]曹家庄
[size=10.5pt]诗和手机
[size=10.5pt]老巫
[size=10.5pt]午后的蓝天白云
[size=10.5pt]偶然
[size=10.5pt]太平湖畔卧佛山
[size=10.5pt]竹林物语
[size=10.5pt]竹溪水塘
[size=10.5pt]另一种写作
[size=10.5pt]夜的遐思
[size=10.5pt]茶、茶树及其他
[size=10.5pt]山水与厕所写作
[size=10.5pt]承担
[size=10.5pt]骄傲的心
[size=10.5pt]或者,人生也只是一次散步
禅是大地上最最诗意的存在
[size=10.5pt]村里村外
[size=10.5pt]在雨中
[size=10.5pt]湖边问答
[size=10.5pt]散步,是脱离纷扰的一个方法
我知道
[size=10.5pt]山行漫记
[size=10.5pt]一路赶来
[size=10.5pt]水牛白鹭
时间是风
[size=10.5pt]秋夜,萤火虫
[size=10.5pt]红尘
[size=10.5pt]看秋
湖边
[size=10.5pt]真相之下,并无诗意
[size=10.5pt]果子熟了
[size=10.5pt]湖及其他
作品2
[size=10.5pt]稻田休息了[size=10.5pt]
入画[size=10.5pt]
[size=10.5pt]健忘是通向天堂的一条捷径[size=10.5pt]
[size=10.5pt]不过如此[size=10.5pt]
[size=10.5pt]遥远的家园[size=10.5pt]
[size=10.5pt]给西·希内[size=10.5pt]
[size=10.5pt]山林的忧伤[size=10.5pt]
[size=10.5pt]云中的水杉[size=10.5pt]
[size=10.5pt]早晨的湖滩[size=10.5pt]
黄昏,卧佛山[size=10.5pt]
[size=10.5pt]村庄的过客[size=10.5pt]
[size=10.5pt]老僧[size=10.5pt]
[size=10.5pt]写作与出版[size=10.5pt]
内心的山水[size=10.5pt]
[size=10.5pt]山林中的舞蹈者[size=10.5pt]
[size=10.5pt]最后一次散步[size=10.5pt]
别了,太平湖



[size=10.5pt]第五辑日记节选

A,在路上
B,在湖边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4-24 14:48 编辑 ]

最新回复

南北 at 2008-4-07 15:01:38


5644863_8232923.jpg

从成都到皖南

别了,成都
离开生活了四年多的成都,在10月25日夜,我登上了离别的列车。
最后为我送行的是橘子。这个我相识不久的天涯妹妹,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坚强,但内心细腻脆弱到甚至有些多愁善感的都市女子。但我们都没有更多的来上演古人的伤感。况且,我又是心怀忐忑的将要去接近我新的梦想,心中的期盼和不安并存,也就冲淡了些这离愁别绪。
本来,要最后给我送行的,还有几位要好的朋友。但由于橘子在冉云飞给冰儿送行的那晚,就预定了最后独自的送别,我便婉谢了大家。我也不怕他们会有什么的误会。这样的误会,对我来说,也算是一项奖励吧。
但我是预许了的,我说,我还会回来。成都,是一座我喜欢的城市。这里有我留恋的情谊、优雅和宽容,有鲜花和美酒。是的,我会乘愿重来。
在每次迁徙或远行的迎来送往仪式中,能有一二真心相迎相送的人,也就足以暖心慰籍了,又如何敢贪恋很多。

总统府
列车出川后先是向北,而后在陕西境内经秦岭到宝鸡调头向东。这样的行了一天一夜,经过郑州开封,在商丘又调头东南,在第三天的上午11点左右,抵达了列车的终点站南京。
六朝粉都。秦淮河边的风花雪月。许多我在书页中早就熟知了的故事。
我在南京待了两天多。我想寻觅些她的如烟往事。
到达的当天,安顿住进宾馆后,先是洗了下路途上几十个小时的疲惫,吃了碗宾馆食堂里面的青菜面。而后在下午4点时,乘公交到达总统府那里下车。南京的夜来得比成都要早一个多小时。才5点多,夜幕就已经拉开了。我只能在一个周边林立着高楼的广场上,遥望一下总统府。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建筑,和周围的高楼大厦相比,已经像是一位风雨中的老人。但它的威严仍在。它暗暗昭示着的精神仍在,令我无法忽略,无法不在它的身边沉吟徘徊。
我在黄昏的光中,用数码相机拍下它的孤独和尊严。
我相信,在中国未来的民主共和之路上,她还会重新挺起在人们的记忆和生活中,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靠高价门票才存在着的怀旧之地。

玄武湖
在南京下了火车后,我冒了一个过去都要尽力避免的险。刚出车站,南京的秋日阳光在上午还是特别明亮的。一个打着白伞的女子靠了过来,说去我们那里喝茶休息会儿吧,有小妹相陪的。我目视远方,也不看她,更不搭话。我知道,车站码头,自古是非之地,是不能随便搭话逗留的。她随了我几步,看看没戏,就又去搭讪别的旅客了。我看到车站广场的前方,有一片水光,就向那里走。我是一个闲人,行者。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的家,我的皈依处。我身上没有大把大把的钱财可以挥霍,也没有权贵们可以炫耀的迎来送我的排场。但我还有一些身体的自由,有一些安排自己时间或者生命过程的权力。
我拉着旅行箱向水光的方向走。不知什么时候,一把红色的伞盖到了我的头顶。一个像貌厚道的中年女子,随行在了身边。说,要张南京旅游图吧,二元。我停下脚步,说要一张。我每到一个城市,只要能买到,就必买一张当地的旅游交通图。其实,也不完全是为了用,就是觉得,将一张图装到袋中,就等于将一个城市装进了袋中。甚至,我在成都几年,曾不断的购买城市地图。因为城市在不断的扩张,在变,我就不断的将新版的地图装入袋中。更甚至,在我户籍所在的那座北方古城,我回去,一下车也要买张地图,就为了将别后变了模样的城市,重新认识,重新装入行囊后离去。
我要了张地图。但这只是她游说我的开始。她说,要在这里玩两天吗?我说可能吧。她就说你可以参加我们旅行社的南京一日游。价钱很实惠,还可以给你介绍便宜的宾馆。我不想贪她的便宜。我知道贪便宜往往是吃亏前的甜蜜梦想。我继续往水边走,她便随了我走,边走边介绍宾馆和一日游,还告诉我前面的水,就是著名的玄武湖。我自己停了下来,说是吗?对于南京,我还只是在各种的文字中相识过。十多年前,曾在从九江到上海的江轮上,远远的注视了她片刻的时光。我那时很想上岸看看,一睹金陵的旧貌新样。但江轮鸣着笛继续航行,我只有看着她渐渐在我目光中消失。
这次我特意给自己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假去黄山途中转车的因缘,一探秦淮河上的浆声船影。

主动
我不可能在南京待的太久,最多二、三天而已。所以,我最后决定参加一日游。其实,我是极不喜欢这种像牧羊一样被导游领着转的事情的。但又想多看几处地方,就只好委屈自己一下了。
那个一直尾随我走了很远的中年女子,看我那时只是往水边走,也就只好悻悻的转头离去,继续招揽广场上其他出站的人。
时近中午,但湖边还是很多游人。我沿着湖边的石子路,拉着行李箱向远离车站广场的方向走。人渐少,便捡一处空闲的石椅坐下,少事休息。也为了平静一下自己,做出一个决定。我不喜欢被动的让人安排,而更愿意主动的寻找。主动,即便是上当受骗,吃了亏,也会一笑置之,心安理得。何况,我一般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失败和成功这两种结果是放在同一个位置上的。不因成功而窃喜,也就不会因失败而沮丧。
在湖边坐了大约一个小时。什么也不干,就坐着。看湖,看湖的对岸,深深呼吸。
起身。想,应该先找个地方住下来,吃顿饭食,冲个热水澡。然后,去看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那女子还在广场上转悠,说明她在车站广场这样的地方兜揽生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在这样地方上当多了,吃亏多了,就选择避而远之。我迎着她走过去。见我主动找来,功夫没有白费,欢喜写在脸上。我说,带我去你说的宾馆吧,不超过百元的标间就行。她便又问,明天去玩吗?我说去。于是,跟了她走。向着车站广场的后面,过了铁路桥,立马感觉到两个世界。南京,和大多数北方城市的车站码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将门面打扮的漂亮,但身后的脏乱,就少有人管了。仅仅离开阔大干净的湖边广场不到百米,就已经像是到了另外的一个集镇。地上遍布垃圾,桥下的过道上是摆象棋残局和打卦算命者的天下。她头也不回的只管在前面走,我就跟在后面。终于到了一处写着家园宾馆的地方。她帮我要了房间,且主动提起我的行李箱上到四楼,说你交我15元钱,是明天一天的车费。其他的门票费,上车后交给导游。明早七点,有车来接。

当年王谢
果然有车来接。早上七点刚到,就有人叫门,说你是要参加一日游的吗?答是。便随来者下楼。是一年轻女子,说我姓严,是今天的导游,叫我小严就行。
上车。又到别的宾馆接人,直到八点过,才一日游开始。每人160元的门票费,看五个地方。朝天宫,雨花台,中华门,夫子庙,中山陵。
真正的走马观花。
先是朝天宫。只记得里面的大殿中,有一怪兽,说是南京城的图腾和象征。再就是古玩市场,规模不亚于成都的送仙桥。但我无甚可买,就看看罢了。雨花台,据说是当年国民党搞清党时,杀了很多共产党人的地方。但现在风来雨去,岁月轮转,土地早就吸收了这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游客就是游客。导游就是导游。商业就是商业。雨花石馆,导游们的全部精力,都在劝说诱导游客购买那些有着猩红条文难辩真假的石头上。
事前,翻看资料,说南京城的美丽和景致,在秦淮河。而秦淮河的亮点,又在夫子庙。
刚好是周日,游人颇多。
瞻园,号称金陵第一园。但看下来,也觉平常。夫子庙更是不看也罢,和佛道寺庙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倒是秦淮河还有一看。站在夫子庙前的石桥上,看河中游船,看两岸风光。只是,赏风景是不适宜拥挤着的。我只是看,看看而已,其中味道,也许只能一个人看了拍下的照片时,才能回味一二。但我最有兴趣的,是在一条步行街上的两个小小纪念馆。一个是关于王导谢安的,一个是关于李香君的。而在王谢馆里,我当然又对王导更有兴趣。那里有一张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的王氏世系图。知道了一点王氏一族的来龙去脉。当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曾是熟悉的诗句。但对于诗中的王谢二字,却始终不明就里。呵呵,原来如此。我们老王家,当年也很是显赫过的。那王导,那王羲之,也就都是王氏家族的骄傲祖先了。
中华门也值得一看。建筑巍峨,特别是那些明代的士兵雕像,个个做愤怒金刚状。
我最想看的是中山陵。但导游说,我们的门票费中,不包括中山陵。中山陵门票80元,但除了可以爬380级台阶看到两个石雕的中山像外,其他就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了。我们在中山陵停一个小时,若哪个想上去看,就自己买门票,自己去看吧。结果,全车的人,没有一个报名。是啊,80元看一眼孙先生的石像,是贵了点。就还是在心里怀念一下她老人家,也借机打击一下那些拿她赚钱的人。想来,她是不会责怪的。

鸡鸣寺
就在我准备第二天离开南京的时候,收到林的短信,说一个人对于一个城市,亦是一期一会,所以应该分外的珍惜才好。我一惊。是,对于南京,或者对于其他的很多城市或乡村,我和它们的缘份,可能一生中就真的那么一次。重逢的可能不是没有,而是很少。那么,我就再留一天吧,给自己一个单独认识她的机会。让我们在不被打扰的心境中,默默的对话和倾听。
先买了张从南京到黄山(太平)的长途车票,而后去古鸡鸣寺,想在这以佛之名而存的地方,找一点应有的静。
和所有的寺院一样,这里也卖门票。不算贵,每张五元。
应该说,这闹市中依山而筑的佛寺,是都市中一道独特风景。购票入内,拾级而上。
我入佛寺,殿堂是可以不进的,只寻偏僻处。坐了,听听那喇叭传出来的吟颂,嗅嗅那特有的烟气,那味道,而后离去。
我知道,佛,不是能在寺院里寻得到的。
入寺的时候,在寺门口买了块烤红薯。当我爬到大雄殿的平台上时,汗流浃背。已经午时,便寻一无人处,坐下来吃红薯。红薯块头挺大,但我还是坚持把它吃完,虽说肠胃已经在婉拒之后,发出了声声抗议。
事情到此,好像也就该返回了。却绕到它的后院,看到那些正在施工的殿舍,一片空茫。一组憨态可掬的石雕小沙弥,散放在一座亭子边。
我喜欢这样,参观那些不被指定或故意遮掩的部分,往往能够开心一笑,或低骂连声。

湖,我来了
在南京停了两天后,10月30日坐上从南京到太平的长途汽车,赶往我此行的目的地:黄山太平湖。这是我向湖打探后知道的从南京直达太平的路径。本来,是想从南京坐火车到黄山市,然后在那里提取了托运的行李物品,找个车直接到太平湖,免得再跑第二次。但我等了几天,没有接到货运方的通知电话,就不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到站。心想,就先到太平湖,看看再说吧。其实,我心里对这次从成都迁徙到黄山,心中是没有底的,不知道我将要驻足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在天涯论坛上读湖的文章,那是一个很诗意,很宁静的地方。但生活毕竟与旅游不同,要考虑许多其他的元素在里面。而恰恰在具体的生活环境方面,我能了解的并不多。行前,虽也打了几次电话给湖,但印象上还是一片模糊。比如,湖给我说的屯溪和太平,我就老是跟黄山市和黄山区对不上号。来后才明白,屯溪就是黄山市。太平就是黄山区。后者大概都是当地人为了发展旅游,近年才改的名,而前者是经历了历史与文化浸染的,所以在当地人记忆中,就还是习惯着它们的旧名。
到一个地方,在诸多的因素里面,房子大概是最重要的了。但从湖几次给我打探的租房情况看,似乎要租到一间合适的房子,并不太容易。去了,就只好先住在一家私人酒店的客房里。这让我感到有些恍惚,不知道能否在那里立足下来。行前,湖曾建议我先到那里看看,然后再决定。但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对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一般情况都能对付。更何况,离开成都换一个新地方的想法,在头脑中盘旋已久。我不想让自己轻易更改或放弃预定的目标。
但是,人也就是奇怪,当我在南京边等行李边游看的时候,突然就有了想先去看看的念头。心想,先去几天,若是实在不行,行李存在车站,取出后就再办个托运,或者昆明或者大理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另外的再重新上路就是。
从南京到太平,经过芜湖、南陵等市县,一路看到的城镇乡村,感觉并不好。但当汽车进入黄山境内后,开始见山见水,耳目也开始清新起来。在快到达终点站太平的时候,我给湖发短信。湖说她会到站接我的,叫我放心。
车子停了下来,我随着旅客下车,从车下的行李厢中取出随身的旅行箱,四处张望了半天,没有看到湖的身影。我们没有见过面,到这时为止,我们还只是网友。但我对她是信任的。因为她的文章。我始终相信,一个写作者,文和人是可以基本划等号的。我并且在她新浪的博客里看到过一张她的照片,是一张像中学生那样善良,值得信任的眼眸和面孔。
但,太平汽车站却真的是太简陋,太简陋了。在四川,在成都的周边市县,看到的几乎所有大小汽车站,都是宽敞明净,给人一种先入的旅游城市的强烈印象。但这个汽车站,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它和黄山和旅游城市联系到一起。
湖的出现,让我感到了一点心安。
她说,她是从太平湖赶车过来的。哦,这时候我明白,我又误会了。我当太平就是太平湖,这太平汽车站,就在太平湖边上哪。原来,太平是黄山区,离太平湖还有几十里地。
湖。湖滩。金色湖滩。项丽敏。这是我和成都的朋友们,私下对这位散文作家称谓的一个简化流程。我不是故意的。因为她说,湖是她的。很有些霸气。但我想,她是对的。因为湖在她心中,被她融入了自己的文字和生命,所以,她就有权这样说。既然,她和湖二合为一,那她也就是湖。而其他的人,比如游人,比如渔人,再比如那些流水般来去的官员们,是无权这样说的。湖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从湖中在索取,捡拾。事情完毕,湖便不再与他们相干。他们只是过客。只有将湖纳入心中的人,才有此资格说话。
于是,当我看到湖,就知道是她了。这样有时会混淆湖和人,物和我的界限。但物我的相融,最后的两两相忘,不正是一个写作者仿佛圣徒修炼一样应该达到的境界么。
换了两次车。当我在湖说到了的时候,从中巴车上下来,就看到了湖。太平湖。我说,我已经喜欢这个地方了。
身边是一个加油站,陷在一个山的臂弯里面。
另外的一边便是湖。湖要帮我提那个有点沉重的行李箱,我说应该拉着,这样会省力气。但她试了几次,不知怎么抽出行李箱上的拉杆。我笑了。她说,没有用过这个啊。是。我知道。她和湖在一起,她没有离开湖去太多的地方远足。也因此,她待在她的世界里面,纯净地充满了遐想。
我要入住的地方,就在山边路边湖边。是一座白色的小楼。却有一个大的名号:锦翠大酒店。
是事先湖与老板谈判好了的。包月。因为马上就是冬天,是旅游的谈季,价钱是我能够接受的。将旅店当家长期的来住,这在我也算一个全新的体验。
我说,太平湖,我来了。
我要在这里住下来,看你的晴天和雨天,看你的日出和日落。看你与我生命中遭遇过的别的江河湖海,别的小湖大泊,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是的。从现在开始,我会天天看着你。然后,将那些渔舟和渔火,化成我的梦境,我的歌声、文字或默想。

2006-11-25,黄山太平湖畔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4-24 14:50 编辑 ]
将进酒 at 2008-4-07 15:42:09
一个似乎无法再重复的梦境。
海客 at 2008-4-07 19:59:04
请继续
南北 at 2008-4-07 22:12:12
问好海客兄和将进酒。的确,是一个无法再重复的梦境。只有借助文字和图片,来保存一些记忆。
我会继续的贴过了的。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4-7 22:18 编辑 ]
南北 at 2008-4-07 22:13:34


http_imglo.jpg

第一次醒来,是凌晨三点多。头脑有点昏沉。但不想再睡。打开灯,翻身看书。是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前些天在南京街头闲逛时,在一个十元店里买到的。这店里的书,除极少数另外标了价的,全部十元一本。当然都是盗版。但这对于此时身为读者的我来说,只要书中文字错别处在能够忍受的程度之内,就还是要买的。在大型的书店里,这两本书按标价出售,都在三倍以上。我除了《万历十五年》外,还买了《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的著作。
到清晨五点,看的困了。就又睡。但不一会又醒。是被房东的一只鹅给叫醒的。不能再睡下去,就起床。
昨晚,陪湖的一位朋友在所住的饭店餐厅里喝酒,每人一满杯,约三两。不算太多,但还是有了点醉意。后来他们上来到我的房间坐了片刻,离去。湖带走了刚来那天送她,她又当时忘记带走了的一支水竹。水竹是我从成都带来惟一有生命的东西,共三支。送人一支,我自己还有两支插在一个圆铁桶中,供在桌上。我在成都居所的窗台,曾养植多种花草。但惟一不舍,且能够带了走的,却就只有这几支水竹。也因为了它们对生存的要求简单,有水就行,只要不上冻结冰,甚至没有阳光的照耀,也可以给人一片的翠绿。这合于我的理想。
拉开窗帘,看到湖面上已经透出了晴日的光。便到门口去看,想看看那朝阳的升起模样。但朝阳还在山的后面,只是将万道的光芒散发出来。
穿了运动鞋,下楼。向着曹家庄的方向跑步。这个村庄,我是在没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的。是在湖的文字里。后来,在我将来末来之际,她为我在那里打探过租房的事情。由于担心不能安装宽带上网,才放弃了在这个村庄的居住计划。
这是一条编号为103的省际公路。清晨,车辆还不多。但空气却足够的寒了。从口鼻呼出的气,已经发白。哦,昨天已经立冬。现在是冬天了。
必须跑,必须让身体热起来。但我还是会不断的停下来,看到路边喜欢的山景,就从裤袋中取出数码相机,拍一下,再拍一下。
过了曹家庄,看到一处山崖下面的红色建筑,上面的文字告诉我,这里是展销太平湖珍珠的地方。想必是为了景区的旺季而设的吧。现在是淡季,整日没有一个游客,想必是不会开门营业的了。
太阳还在山的那边。现在我距所住的饭店,已经相离大约二里地。便往回走。太阳的光芒已经洒在路下面的滩地上。我从一处斜坡下去,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向着湖的方向走。我想到达山影没有遮挡的阳光里面。
我到达了阳光里面。但却听到百米外的远处草丛中,发出低沉的奇怪吼叫。不是鸟的吟唱。像是某种兽。我逆着阳光寻找,就看到侧面滩地的草丛中,有两个黑影在活动。初露的阳光刺着眼睛,使我无法看清对方的真切形貌。这里是有野猪活动的。饭店老板曾指给我看他湖边菜地里野猪留下的蹄印。我且知道,野猪和家猪不同,野猪是相当凶猛的动物。牠们对人发动攻击时是会很危险的。我不敢继续向滩地里面走了,立即回返。此处虽距离路那边的村庄不是很远,公路上也不断有车辆驰过。但我还是不敢大意。我必须马上走到临路的山影里面,以便在不逆光的情况下分辨这两个可疑的家伙是否野猪。即便心有恐惧,我还是在到达山影里时,立即将相机对准了牠们所在的位置,拉近镜头拍下牠们,以便作为这次遭遇的一个纪念。
当我沿着小路向回走到接近公路的时候,见一老农牵着一头水牛从路上下来。我马上释然。那两匹兽,应该是两头散放滩地的水牛了。我向老农打个招呼。他回了我一句什么,却没听懂。他牵了牛向滩地里面走去,我拍下他和牛的身影。远处,那两头将我吓回路上的水牛,也被我摄入镜头。
快要返回住地的时候,发现路边的山崖上,几簇树叶红醉,像火炬一样举在树丛间。又发现,从一个山口处向里,是一片颇为壮观的竹林。从竹林的茎干间去看我住的那座临路饭店,白色的建筑就很有些诗情画意。
我没有继续向竹林的里面走,想等一个适当的时间,再来慢慢的品味它。反正,我是准备要在这里放置足够时光的。起码,这个冬天我不会离开。

2006-11-8,太平湖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4-24 14:55 编辑 ]
南北 at 2008-4-07 22:21:14


鹅.jpg



鹅是房东养的。
虽说离湖很近,但这只鹅并无下湖觅食的习惯。它只是待在房东的厨房门外,不停的呃呃叫唤。我想,它或者是孤单,或者是饥饿。但它既然被养,且可能是来到这个世界后就食来张口,也就形成寄生的意识。虽无笼圈约束,它也丧失了到湖中觅食的能力。
但,这只鹅对我的正常生活却构成了威协。
我住的二楼房间,后窗恰巧就在房东的厨房上方,相距不过数米。这鹅白天的叫声虽然响亮,我还能够接受,毕竟这里也非真正的清静之地。不远处的省道上,车辆不断,呼啸来去,鹅的声音就不算惟一噪音,更时时被遮掩。但到了晚上,车辆减少,山水静寂,这鹅的叫声就刺耳起来,甚至可以用惊心二字来形容。往往是我刚刚入眠,便被它呃呃的叫声吵醒。再刚刚入眠,又被吵醒。
昨夜,这鹅不知为何,几乎是彻夜啼叫。受它的情绪感染,我也几乎是彻夜无眠。根据惯例,我在第二天就要感觉头脑昏沉,读书写作,都会成为问题。大概是我对于这鹅,还没有从内心的去热爱和接受吧,所以才会感到被惊扰。而房东一家和饭店里的服务人员,似乎并不受到影响。不然,这鹅的命运早就发生了改变。又细想,明白问题所在,是他们的居室都在楼房的另一边,与鹅晚上栖息的厨房门口相距较远,故可以相安不闻。
其前,我曾向房东提起过鹅的叫声。房东说,不行就处理掉它。我当即否定了这个方案。若因我而让一只鹅丧失生命,肯定是我所不忍也不能接受的。
不眠中,便想解决的办法。我可以搬迁,迁到其他的房间或别处的房子。但这似乎都有些理由不足。仅仅因为一只鹅,因为一只鹅夜晚的叫声。且,初来乍到,环境人物都还没有完全熟悉,太多的要求似乎也属不当。
但睡眠能否被保证,对我又真的很重要。
突然,就有了一个主意。不但可以远离残酷和杀生,也合乎当下人们倡导的动物保护和生态平衡原则。我可以向房东提出购买这只鹅,然后将它带到远处的湖中放生。在它远离了被豢养的环境后,不但可以改变在不远的时日内注定被宰杀的宿命,而且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下激发培养出自身的生存本领来。也许若干年后,这湖面上会出现一队野天鹅,那便是它的后代子孙了。
我被自己的这个想法所打动,决定第二天就去找房东谈判。

2006-11-11,太平湖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5-4 13:02 编辑 ]
海客 at 2008-4-07 22:57:27
我愿意做那只鹅
等着岁月的放生
海客 at 2008-4-08 02:16:26
我经常要去南京出差,南北先生说的那几个地方我都去过。

如果你对三四十年代散文名家的描述心驰神往或者对古诗词的幽雅描述 充满 想像的话   我个人劝您宁可不去

那反差 那  是  相    当   大啊

秦淮河上的浆声船影?早已经是过去时了,我曾经买票坐在游船上在秦淮河上兜了300米,下船,一点感觉也没有---另外  ,我清楚记得撑船的梢公是身着西装 的  唉好一个现代梢公  

嘿嘿
唯有中华门还有点历史沧桑感:你站在城楼上 ,你脚下的破碎的古砖 , 是 朱元璋也站过 ,孙中山也站过 ,蒋介石也站过,日本鬼子也站过,,,,现在是你自己站了。

现代化的南京,去哪里寻找古意呢?
南北 at 2008-4-08 10:40:42
呵呵,海客说得对。世事变迁,这个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并且,变化是自然之律,不变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访古,并不是要复古,而是体验一种过往的心境。
南北 at 2008-4-08 10:41:02
呵呵,海客说得对。世事变迁,这个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并且,变化是自然之律,不变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访古,并不是要复古,而是体验一种过往的心境。
海客 at 2008-4-08 11:14:22
是啊,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看古意和情怀最好的方式就是留存心里了,或者就只看文章。这样破坏兴许还少一点

问好
丁南强 at 2008-4-08 11:30:37
已拜读部分。请继续。
南北 at 2008-4-09 21:57:40


4302264_697885.jpg





我住的饭店对面,过了公路,是一座小山,不知其名。山上有竹林。此片竹林,恰有缺口可入。前日曾有试探,却因晨起跑步多时,腿脚乏累而没有去深入。
今晨,便欲入林登山,作一番领略品味。
取了数码相机,并携了三角架在手,以便有可取之景时,可以留影。
入口处有溪水,沿崖壁渗流而出,在竹林边聚成一片大小水洼。往里走,先是斜坡舒缓,不难攀登。但越是往上,越是陡峭起来。到半山时,已有些气喘不均。忽听山上有脚步和草叶拨动的沙沙声,自远而近。想,现在不过早上七点多些,如何就有人到这山上?莫非是和我一样,也是品山赏竹之人?便停步不前,仰望竹林之上身影。不时,近了。是母子二人。母身上挎了书包等物在前,子随其后,小心下山。问,山那边有村庄吗?答说没有,就住山上。
母子在竹林中消失。我见脚下有干枯竹杆,便捡一粗壮的,折取坚实处五尺左右,握在手上作为继续登攀和下山时的柱仗。
我没有多少登山的实践,更无经验可谈。出生之地,是豫中平原。方圆数百里,一马平川,无高山丘陵亦无大江河。此后抵达川中,想川中山多,必能满足我对山的渴慕。不想,到的是成都。成都位于盆地,周围都是山,惟盆地平原。虽后来到过彝族聚居的大凉山,羌人集中的汶川、茂县,都是山高水急。又去成都相邻的青城和龙泉山中,也都不过乘车或随众按旅游图攀行而已。临离川时,独游峨眉,依然不是汽车便是缆车。即便需要脚力登攀处,也是台阶舒缓,毫无险陡之处。
今日不同,虽是小山一座,却真正是脚踩出来的羊肠道,要一步步小心了攀登才行。
手中有了根柱仗,便觉身子有了稳定支撑。身边的竹子,大概是被叫做毛竹的那种,粗壮,青翠。小道边的一棵粗大竹身上,有用毛笔题写的“严禁挖春笋,二○○六年”字样,墨迹尚新。
待到腿脚发软,上到一处开阔地。竟有道路沿山向两边延伸。有人在上面劳动。远远的,看到左右各一人,挥动着什么物件,在砍除杂草藤蔓。且看到,有几棵粗壮树木,在树身距地面约五尺高处,各被割去一块呈人字状的树皮,露出森森的白色纤维。乳白的汁液,洒在树身和地面上。不认识这种树,更不知道这树为何被斩去了皮。但这看上去又不是恶作剧的随意行为,而是有意操作。想起海南人的割橡胶,还有影片中的割罂粟,都是用这样方式获取植物汁液精华,作为制造某种产品的原料。但这树的汁液又是被用来制造什么的呢?无处打探,只好先在心中存疑。
凭着感觉,我向左边的道上走去。这山道虽杂草丛生,却相当平整宽阔,有碎石铺垫,能看出是经人工细心整修出来后又被废弃了的。那么,这路就一定曾有过更大用途,而不仅仅是给当地的山民上山劳作之用。
走不多远,遇到一位正在清除道上杂草枯叶的汉子。他似乎并不为了要这些东西回去烧火沤肥,而是用一柄铲样的物件,将枯草落叶扫到山下。看到我,就主动招呼说,上来玩呀。我说是呵,你这是做的什么?他说是搞防火的隔离带。想必,他是这山上的看山人了。继续前走,荒草丛生但宽阔平坦的山路绕山漫延。一些地方,丛木夹合,野花遍地,蝶飞鸟鸣。又有地方,道路忽而变为泥沼。山壁上有泉水涌流而下,淙淙有声。又行,便见山的缓坡上,一片衫树林,叶色金黄。又远处的坡顶上,白墙黑瓦的一座房子,却无院墙门户。我便探索向前,静静的没有人声,惟鸟鸣不断。想,山上人家,即无院墙围护,必养家犬守看。我便加着小心,慢慢走近那座山屋。狗是灵敏动物,一般来说,在这样的静寂山中,它能在相距几百米处,发现生人并发出警告吠叫。但直到我沿一道石坡到了房前,仍然没有动静,我就知道,这里是没有犬的了。似乎,徽人与川人不同。川人喜养犬,无论乡村山地,或都市社区,到处人犬夹杂,吠声连连。这样安然的山居人家,出我意外,却是我喜爱的。
屋门开着,但却不见有人出来。我听到水声。是一条白色塑料管沿山而下,端头处装有水笼头。笼头是开着的,水流到一方水泥池中。池水又从一开口溢出,流向山下。还是没有看到人,就走到水池边,接了水来喝。身后有声音说,屋里有开水啊。抬头,见一女子,手上拿着拖把,是在屋里拖地才出来的。再看,原来就是我在竹林处相遇的那位母亲。我笑着谢他好意,说山泉水好喝。又问,那位清理防火道的,可是这里主人,答说是,一家三口,在此看山。
袋中手机震动。是湖发来信息,说网吧主人到饭店找我,要带我去看曹家庄的出租农房。我回说现在山上,马上就下去,让他稍等。
收拾了相机和三角架,向看山的女子打听了就近下山的路径,便匆匆往下走。山路两边,不时有竹林,有霜染后一树树的红叶。不及拍照,只好留待另一有缘时日,慢慢从容欣赏拍摄了留念。

2006-11-12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5-6 16:35 编辑 ]
南北 at 2008-4-09 21:58:13
温暖的棉花

仿佛故乡的那条小路
仿佛是童年
我手中握着一把棉花
握着一个初冬早晨的
洁白和温暖

遗忘
不被惦念和需要
在离湖不远的滩地上
他们被荒草一重重包围

他们
被迫长成了树的形状
棉桃在下
绽开在下
而他们将花朵高高举起
在上

他们也无意给谁温暖
他们也无意去爱鸟雀
他们只是
为了交换一个
可以令生命遍地开花的梦想

2006-11-17
南北 at 2008-4-09 21:59:04
山里的冬天,夜来得好像特别早。才五点多,天就黑了下来。
我和老板一家一起吃饭。如果没有什么客人来用餐,晚饭一般是五点半左右开始。
我半个月前从二楼的8206室搬到了四楼的8402。因为一楼和二楼都有餐厅,二楼还有几个小包间,所以一旦有客人来吃饭或者娱乐打麻将什么的,就很嘈乱。四楼基本就没有了这些干扰,除了我,基本上没有别的人上来。但他们通知我下去吃饭,就有了点儿难度。原来在二楼,是服务员小李或老板的小女儿阿琪上来敲门,我就下去了。现在我就让他们在楼后的窗子下面叫,这样其实更省事。本来,若是吃饭时间很固定,不用叫,我自己到时候下去就行了。但他们是营业的饭店,客人一多,自家吃饭就要推迟,直到将所有来客都安置好才轮到自家。所以,我自己下去等开饭,多少会弄出点尴尬来,也就只好等他们叫的时候下去才合适。
这里虽说在行政上挂的是镇的牌子,但其实并不具有城镇的功能。没有街道,只有一条省级公路在山边湖沿穿过。路上也没有路灯。所以,我多年来晚上外出散步的习惯,到这里后也就不能不有所改变,大多放到早上或白天的其他时间。
连着半个多月的阴雨天气。阴雨天的夜,显得很湿很重。湖面上的渔火也变得朦胧起来。
我曾尝试着打了雨伞,从住处的饭店向码头的方向走。脚下是松软的,因为路边的水杉落叶了,叶针铺了一地。我在中原的家乡和成都,都没有见过这种树,所以一开始,我当它们是松树。但松树不会如此落叶,更不会整个的在冬天变得红黄,我是知道的。
路边在白天开门营业的饭店,也都很早关了门。没有车经过,路就很静很黑,只能看到路边的白色边线。但汽车从对面或背后驰来,就挟带着一股风,风中裹着雨水,袭到身上。我一般会用伞去抵挡一下迎面而来的车风,但对从背后袭来的,就没有办法了。
码头是太平湖最热闹的地方。有两个小超市,有几家饭店,土产店。还有一家只有两台电脑的小网吧。我来湖的第二天就找到了这里,上网,并结识了网吧的老板,也是这个地方的电信业务代办人。后来的安装宽带,就是由他办理的。
码头上的灯火,会一直亮到夜里十点左右,才渐次熄灭。
一般的,我会沿着码头广场上的草坪走几圈,到超市买点需要的东西,然后返回。
但晴天就不一样了。晴天的夜晚,要富丽很多,给人的遐想也多。
刚来时,连着晴天。
一个傍晚,我就看到了圆圆的山月升起在湖面上,升起在湖岸的山峦上。那种静静的美,是我不曾体验过的。那个傍晚和接着的初夜,我就沿着湖,追逐着那轮在城市中决不可见的明月,不断的用手中的数码相机拍照。
有时,我也会在晚饭后,站着房间的窗前或走廊里,所有的灯都不开。这时,我就能看到在湖岸的远处,一辆或几辆汽车摇着灯光渐渐近了,又远了。划破山中寂静的车声,在更远处一个山的弯道上终于微弱到没有。
我还会久久的盯着湖面上的一盏渔火。其实,那不是渔家船上的灯火,而是养殖区设置的灯标。但那橘红的灯,在寂暗的湖面上,在周围广大的夜色里,却显得特别温暖和神秘。仿佛那里正在上演着什么故事。
还有几个夜晚,我一个人默默站在房东菜地边的湖湾处,望着天空。天空是深蓝色的。密密麻麻的星星,大大小小,就那样散布得满目都是。这勾起我许多童年的记忆。
我曾经是个乡下孩子,躺在夏夜的老槐树下,一边看天上的星星,一边听大人在身边讲牛郎织女的老故事。而现在,我孤身漂泊,寻寻觅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哦,也许就是这么一片童年时曾经拥有,长大后却被我丢失了的星空吧。

2006-11-28,太平湖
海客 at 2008-4-09 22:04:45
也许就是这么一片童年时曾经拥有,长大后却被我丢失了的星空吧。
-----------
海客 at 2008-4-10 00:42:10
南北先生身体力行,要体验古代传统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和情怀,善哉!

我只是在想,现在真的还有所谓世外桃园可以让我们放下一切,过清心寡欲,悠然自得的生活吗?如果一个人真的清心寡欲,那在哪里不是一样,又怎么会在意环境有无车马之喧呢,我们的眼睛在荒郊野岭确实可以把星星看的更清远,但是我们的思想真的也随之穿透这个时代的苍穹了吗?

     当我们的生活稳定了,物资和金钱逐渐增加,可是我们并没有变得更快乐,落寞的心态好像并没有释怀,这是为什么?莫非这个大转型的中国能够给有一点人文追求的人的,只有失落、无奈的思考与探求?
       另外一个角度我看到,那些旅居中国赖着不走的西方人倒更有在中国找到世外桃源的真感觉,他们比较轻松自在,心态很放松自然,在丽江大理,在徒步去西藏的路上,我看他们一些人可以说是真正的洋“陶公”呵。也许是因为他们自富裕民主的国度来比较落后的大陆(他的国度以外即他的世外),对他们来说,心里没有我们中国人承载的那么多东西和情结,自然有真正的大快乐了。

     可是,我们的大快乐在哪里?谁能够终止我无用的社会思考和落寞的心绪?南北先生可以告诉鄙人吗?

      恐怕也难哪,您自己在小山上只陶醉了片刻的宁静安谧,你裤袋里面的移动电话就震动了起来。。。。。。。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08-4-10 00:57 编辑 ]
海客 at 2008-4-10 01:42:19
看您的文章
偷片刻之悠闲

谢谢,请继续
南北 at 2008-4-10 06:14:04

QUOTE:

原帖由 海客 于 2008-4-10 00:42 发表
南北先生身体力行,要体验古代传统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和情怀,善哉!

我只是在想,现在真的还有所谓世外桃园可以让我们放下一切,过清心寡欲,悠然自得的生活吗?如果一个人真的清心寡欲,那在哪里不是一样,又怎么会 ...
是的,海客。我们在当下的确无法长久的超越。比如我去年在湖边的一年,最后还是离开了。不是不想留,而是留不下。大的环境被破坏了。我去时还是很安静的一处山水,待走时,几乎已经在变成一个工地了。山林被推土机无情的推倒,湖滩被填平。我不忍看,只好离去。
再就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体制,也不允许一个人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比着毛时代要宽松一些了,但比如我想在乡村买块地来种,或者想自己建一处房子来住,或者是买农民不住的房子,都是不能的。城乡两元的对立,并没有消除。不但农村人进入城市困难重重,即便是城市人想返回农村,也关口多多,几乎不可能。
一个社会,以限制人或剥夺人的基本生存选择权利为乐趣,实在是一种悲哀啊。
制度决定了人,人又决定着其他的一切。
冰夕 at 2008-4-10 08:15:40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4-7 15:01 发表
从成都到皖南

别了,成都
离开生活了四年多的成都,在10月25日夜,我登上了离别的列车。
最后为我送行的是橘子。这个我相识不久的天涯妹妹,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坚强,但内心细腻脆弱到甚至有些多愁善感的都市女子。但我们都没有更多的来上演古人的伤感。况且,我又是心怀忐忑的将要去接近我新的梦想,心中的期盼和不安并存,也就冲淡了些这离愁别绪....
入世的文笔,酸涩。也明鉴。


View My Stats